設置

第634章 老太太松了一口氣,總算遇到他不會的了

熊貓書庫    重生1977大時代
🔊點這里聽書

  聽到方言說一分鐘就能給自己恢復過來,患者也是喜不自勝啊。

  對著方言就夸獎道:

  “我就說我家姑娘那么推崇的方大夫,那肯定不是一般人啊!”

  方言這時候對著羅老太太看了一眼,見到對方點點頭,就知道自己應該是沒做錯。

  有些骨科醫院甭管是什么毛病,只要進醫院就先讓患者拍x光片。

  這也是在后世比較常見的一種現象。

  還好方言知道老太太只看骨折病人的時候,才會讓人拍x光片。

  站起身,方言對著患者指了指隔壁方向說道:

  “走吧,咱們去隔壁。”

  患者點了點頭跟著上去。

  羅老太太還有王成玉也跟那個過來,這次不用方言招呼了,王成玉被老太太推了一下,馬上就明白上去幫手了。

  “請坐。”方言指了指剛才那少年坐過的凳子,讓這次的患者坐了上去。

  看到王成玉上來,方言還稍微猶豫了一下。

  這需要用到羅氏正骨法的:牽拉屈曲復位法。

  一般來說的話需要兩個人操作,但是如果手勁夠大的話,是可以一個人完成的。

  不過既然人家王師兄已經來了,方言也沒道理讓人家退回去,而且目前老太太是想看著方言施展,然后給他指出不足之處,所以還得按照教科書上的標準方法來。

  等到患者坐好后,王成玉就主動上去用手穩穩地握住患者的前臂,讓其保持固定。

  方言對著患者說道:

  “你這個只是錯位,并不是骨折,所以不會疼,待會兒一下就回去了。”

  患者將信將疑的點了點頭。

  老實講方言說不會痛,他真是不相信。

  他可不是小孩子,早就聽說過骨科醫院里處理這些事情的時候,會搞些轉移注意力的小把戲。

  方言也不管患者怎么想,轉頭來到患者被固定的右手處,他伸出手,順著患者拇指的局部輕輕捋撫,動作輕柔又沉穩,仿佛在安撫受傷的部位,這是羅氏正骨法里面的一門按摩指法,能夠捋順拇指的局部肌肉。

  緊接著,方言伸出右手,拇、食二指精準地捏住患者脫位的那只大拇指,其余手指自然彎曲。

  在被捏住的一瞬間,患者渾身一顫。

  “放松!”方言對著患者說道。

  然后他的食指關節緊緊頂貼在患者掌指關節的掌面,與王成玉眼神交匯,下一秒,兩人同時發力,開始對抗牽拉,患者頓時一吃疼就要抽手,結果被王成玉死死摁住,方言這時候已經把“短”下去的大拇指直接“拔松”了。

  “哎!”患者這會兒已經疼的叫出聲了。

  說是遲那時快,方言感覺到這松動感過后,迅速而又穩健地屈曲患者的掌指關節。

  緊接著“咔噠”一聲清脆的響聲,在安靜的診室里響起,而患者錯位的右手拇指已經穩穩的復位了。

  患者一聲還沒叫完呢,結果發現手一下不疼了。

  原本緊皺的眉頭瞬間舒展開來,驚訝的看著自己的手,做了一些屈伸運動,發現活動自如,他失聲道:

  “啊?這就…就好了?”

  方言在他手掌處用羅氏觸診法判斷了一下筋骨肌肉,點點頭:

  “嗯,好了,沒事兒了。”

  患者又試了試,豎起剛才還動不了的大拇指扭了扭,贊嘆道:

  “嘿,神了!”

  這時候羅老太太對著方言說道:

  “還有點輕微水腫,他們工廠工作強度大,得開個活血化瘀的藥給他。”

  方言一想也對,人家是工人確實要盡快恢復到最好的狀態才行。

  于是立馬答應下來。

  隨后開藥的時候,方言想了想還是開了個經方。

  主要是他也不知道老太太想讓他開什么方子,所以干脆開個經方最穩妥。

  所以方言選擇了七厘散。

  功效是散瘀消腫,定痛止血。

  這個方子出自清代的《良方集腋》,書中方劑多采自古醫籍、歷代名醫和民間的單驗方,經過作者謝元慶的精心篩選和驗證。

  寫完之后,方言拿給了老太太瞧了瞧。

  羅老太太點點頭,笑著對著他說道:

  “你記性好,經方記得熟悉,這很好,不過我相信你肯定還有更好的方子,其實不要太在意我,你只管施展就是了,有什么問題該說的時候,我會提醒你的。”

  方言立馬就聽懂了老太太的意思,人家這是看懂了他在開藥治療的時候有所顧忌,于是點了點頭:

  “好!我明白了。”

  不過方言沒有去改這個方子,而是直接拿給了患者,讓患者他拿了藥回去自己弄就行了。

  患者對這次治療還是相當的滿意的,謝過了方言,然后就推門出去了。

  出去的時候還不忘了在過道里說:

  “方大夫可厲害了,一分鐘不到我的手就好了!”

  這話一起,頓時外邊就又七嘴八舌的問了起來。

  認識方言的和不認識方言的都對他很感興趣。

  在房間里寫好醫案后,接著方言又讓王成玉叫下一個人進來。

  很快下一個病人就進來了。

  這次是一個50多歲的婦女,一進門就非常有禮貌的對著方言和羅老太太招呼:

  “方大夫好,羅大夫好!”

  方言和羅老太太都點點頭示意她坐下。

  接著方言對著她,詢問:

  “您是什么問題?”

  患者舉起她的右手對著方言說道:

  “我也不知道我這是不是骨頭的問題,在半個月前切菜的時候發現右手的關節有些痛,然后過了兩天發現越來越嚴重,以前能做的動作現在不能做了…”

  說的她還試圖做幾個挽手腕的動作,但是卻做不出來,反倒是另外一只左手做動作完全沒有問題。

  接著她又繼續說道:

  “后來這腕關節這一塊疼痛加重,我抹了一點家里的藥酒,又貼了兩貼膏藥,感覺稍微有了些好轉,但是手腕子在活動的時候依舊會有疼痛感,而且說來也怪,這幾天降了溫,我這手腕子感覺越來越痛了,算起來時間,這都十幾天了,眼看著就快要到春節了,我感覺不對勁,所以今天過來看一看。”

  方言聽到患者這個形容之后,腦子里快速就冒出了一個詞——關節勞損。

  于是對著患者詢問道:

  “您是做什么工作的?”

  患者說道:

  “我是這邊軸承廠車間里的磨工。”

  方言沒接觸過這些工種,不過老爹他們那些書他也偶爾翻過,大概知道是個什么狀況,于是問道:

  “你們平時的時候需要一直做重復的動作嗎?”

  患者點了點頭說道:

  “要啊,上下工件當然需要重復做了,每天多的時候上下百來個工件,少的時候上下六七十個工件。”

  方言想了想又問道:

  “一個軸承工件大概有多重?你們是怎么上下的?我的意思是用工具還是用手?”

  患者對著方言說:

  “大小不一樣啊,重的話一兩百斤的都有,必須用工具才能吊起來,輕的三四十斤的也有,用手就能提起來。”

  方言點了點頭,然后又問道:

  “您今年多大歲數了?干了這行多久了?”

  患者說:

  “五十四了,我17歲就進廠,一直干的磨工。”

  方言在說話的時候一直在觀察患者的表情和體態,發現基本上正常。

  接著方言對患者說:

  “行,我先給您檢查檢查。”

  他繞過整臺來到了患者的身邊,用起了羅氏正骨法里的診斷法。

  羅氏正骨的診斷法,在內部教材上一共分成了二十一種,除了觸診法之外,還有擠壓法,叩擊法,旋轉法,屈伸法,單壓觸診法…七七八八的。

  方言雖然沒見過羅老太太用過,但是他有系統加持,加上他的理解能力,已經將這21種方法全部吃透。

  如果患者是勞損的話,那么就需要通過好幾種的檢查方法,把整個部位勞損的情況全部找出來。

  方言接著就開始了診斷。

  他先用擠壓法擠壓患者右手的手掌,擠壓法就是用手擠壓患者患處上下左右前后。來檢查是否有疼痛的方法,若是發生擠壓疼痛就表示這里有損傷。

  然后發現患者右手靠近手掌根部的第四第五掌骨的位置,在用手擠壓時,患者會出現明顯疼痛的感覺。

  記下這個位置后,方言馬上又用羅氏正骨法里的觸摸疼痛法,來再次確認整個部位的范圍,觸摸疼痛法是根據擠壓疼痛的部位范圍,輕重程度來鑒別是骨傷,還是筋傷的方法。

  有尖銳物的壓痛部位表示有骨折,觸摸到有畸形,疼痛范圍大,提示為斜形骨折或粉碎性骨折,擠壓疼痛面積大,但是疼痛度較輕,就多為軟組織損傷。

  不過這次有些不一樣,用手指觸摸的時候有類似摩擦一樣的異樣感覺。

  接著方言又試了其他各種診斷手段,當讓患者握拳的時候,她表示疼痛會更加明顯。

  此外她的右手第四第五根手指,在彎曲和伸直動作的時候會受到限制,無法像正常時候那樣自由活動。

  方言診斷過后,回到診臺寫起了醫案:

  手法檢查發現,患者右手第4、5掌骨基底部壓痛,可觸及摩擦感,握拳時疼痛加重,右手第4、5指屈曲活動受限。

  診斷患者為長期揮腕勞動導致腕關節損傷,傷后雖外用膏藥,但效果有限。

  寫完過后方言就愣住了,因為他發現,內部教材里沒有寫這種復雜的綜合性損傷該怎么治。

  老太太的那本內部教材里,雖然記錄的各種手段要比公開的1975版要多得多,但是也沒有把所有的方法全部記錄在上面。

  就像這第3個患者,一下就把方言給難住了。

  當然了,這個難住是從必須使用羅氏正骨法的方面來說的。

  真讓他治的話,他也能治,但是用的就是《世醫得效方》正骨篇或者是《永類鈐方》骨傷科驗案,又或者是《太平圣惠方》金瘡方論。

  甚至秘笈類的他也有,就比如失傳35本書里的《仙授理傷續斷秘方》就是盛唐軍中的正骨術,里面對于操練兵器出現的勞損也有恢復的方法,只不過人家不是用手法而是用藥。

  所以說,難住,但也沒完全難住。

  但問題是他是過來學東西的,不是來秀醫術的。

  于是他果斷轉過頭看向了羅老太太,說道:

  “師父,這個…要不您來看看?”

  羅老太太聽到這句話,雖然表面笑嘻嘻的,但心里暗自長長松了一口氣,暗道:

  “還好還好,終于遇到個能難住他的了。”

  白天還有加更喲。

另外我考慮為了大家的睡眠,明天改成早上七點更新好了  請:m.minguoqiren.la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