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259章 狗大戶

熊貓書庫    我在印度當老爺
🔊點這里聽書

  只短短十天,蘇爾電器提前備貨的3萬臺電視機,就被搶購一空。

  銷售的火爆程度不僅讓新聞媒體爭相報道,就連蘇爾電器自己都嚇了一跳。

  公司的很多管理人員想過產品會很受歡迎,但沒想到會賣的這么快。

  四千盧比的家用電器絕對算是大件,結果賣起來就跟賣糖水一樣,顧客都不帶眨眼睛的。

  其中有一半的銷量,還都是孟買這里貢獻。

  作為印度最發達的城市,也是消費之都,孟買的很多商場直接來蘇爾電器門口提貨。

  從產線上下來的電視機剛包裝好,還沒進入倉庫就被拉走,完完全全的供不應求。

  很多急切的消費者因為搶不到貨,甚至去黑市加價買。

  印度的黑市什么都賣,越搶手的東西,就越有人倒騰。

  那些小販連夜在商場門口排隊,或是對一些小批發商威逼利誘,以期拿到更多的貨源。

  原本商場里標價3999盧比的蘇爾電視機,被他們喊到6000盧比。

  有人買嗎?當然!

  六千盧比也比另外兩家本土品牌,便宜一大截啊。

  眼瞅著商場里的貨根本搶不到,有些心急的人就會去黑市買。

  貴就貴一點,誰讓蘇爾電視機看起來高檔又漂亮呢。

那些黑市商人為了制造更大搶購恐慌,他們還派人散布謠言,有說蘇爾電視機即將斷貨、有說工廠遇到問題暫時要停產、有說蘇爾被抓起來了  總之各種小道消息五花八門,別說這種謠言還很有效果,有些大經銷商都忍不住打電話來探聽消息。

  最后羅恩不得不親自站出來對媒體記者澄清,蘇爾電器的產能馬上就將實現飛躍式的提升,大家不必恐慌。

  消息報道出去后,風波總算平息。

  不僅僅蘇爾電器的管理層,就連羅恩自己都小瞧了這場史上最空前的營銷廣告,所造成的轟動效應。

  它先利用懸念來引導輿論,接著慢慢發酵成社會熱點,引起整個印度次大陸的討論。

  在最高潮的時候,它又用最華麗的姿態揭曉答案,全稱海報、熱氣球、電視.

  不過最重要的是蘇爾電視機的價格,對得起那句廣告詞。

  人人都買得起,多么美好的愿景。

  羅恩做到了,他把印度電視機的價格打到了歷史最低。

  媒體歌頌他,民眾稱贊他,就連馬邦部長也稱,“蘇爾先生為印度的電子工業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

  這波啊,這波屬實是名利雙收。

  3萬臺電視機,羅恩此時正在辦公室里忙著數錢。

  “孟買這里的回款已經全部到賬了?”

  “是,他們為了拿到貨,全部付的是現金,一次性結清。”財務哈魯斯回答。

  “不錯,利潤有多少?”

  “總計5400萬盧比,孟買的3000萬已經入賬,其他地區會在下個月內結清。”

  十天的時間,凈賺5400萬盧比,很不錯。

  果然,還是這種高端家電賺錢。

  得賣多少臺水空調和電風扇才能有這么多的利潤?完全不能比。

  “車間那里怎么說?”羅恩又問生產主管。

  “新訂的7萬套顯像管已經到貨一半,剩下的這個月內也會全部抵達。”

  “新車間的進度也盯一下,我們要趁勝追擊。”

  “是。”生產主管阿尼斯恭恭敬敬的答應。

  沒錯,蘇爾園區里新的廠房正在拔地而起。

  它們就在黑白電視機生產線的隔壁,羅恩準備打造一個產業集群。

  嗯,這件事阿希什在負責。

  “東大呢,我們訂購的八條生產線什么時候到?”

  “老板,這次我們買的太多,可能要花點時間。不過已經有兩條啟運,本月就會開始安裝,剩下的也會在半年內逐步交付。”

  阿希什最近也忙的腳不沾地,新房已經裝修好了,卻來不及搬進去。

  羅恩的胃口很大,一次性要買八條生產線。算上現有的兩條,那就是十條黑白電視機生產線。

  當接到印度這里的訂單后,東大都快笑歪了嘴。

  他們正尋求產業升級,準備淘汰落后的黑白電視機生產線。

  這些破爛貨很難處理,農村市場也有飽和的時候。

  沒等他們犯愁,突然冒出來個印度狗大戶,妙啊。

  足足八條生產線,好幾家電視機廠都盯上了這塊肥肉。

  送禮的送禮,走關系的走關系,都想把手里的破爛貨盡快處理掉。

  最后有關部門協調后,蘇爾電器以二十五萬美元的單價買走了六條14寸線,又以五十萬美元的單價買走了另外兩條18寸線。

  是的,蘇爾電器已經準備上馬18寸電視機。

  趁著印度國內市場一片大好的情況下,早點吃下更多的市場才是正理。

  這次大采購總計花了兩百五十萬美元,妥妥的大單。

  帶工業銀行行長拉詹去了趟藍寶石后,羅恩的3億盧比已經順利出境。

  瑞士銀行只花了三天,就把這筆錢換成了美元,效率高的出奇。

  不得不說用離岸賬戶來進行海外貿易真的很方便,羅恩想怎么花就怎么花。

  整個交易過程沒任何審核,只要東大那里談妥,他付錢就能發貨。

  這個機制相當于繞過了印度政府,規避了所有的監管。

  正是因為如此,蘇爾電器才能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就搞定另外八條生產線。

  否則以印度政府的效率,等著吧,半年后能不能拿到手續都還兩說。

  “探探他們的口風,愿不愿意提前把顯現管生產線給我們。”羅恩已經在想電視機徹底本地化的事。

  “老板,按照當初的約定。我們得采購他們的顯現管兩年后,才能再談生產線的技術轉讓。”

  “按照合同,兩年我們要進口多少套顯現管?”羅恩手指輕敲桌面。

  “20萬套,這是最低要求。”

  “我們已經買了10萬套,剩下的一半現在就給他們發傳真,全部拿下。”

  “啊?”阿希什驚呆了。

  “20萬套不是齊了嗎?”羅恩攤手。

  “這這.”

  “跟他們談,我們想在今年就把顯像管生產線落地。”

  核心零件的供貨,當然是掌握在自己手里才靠譜。

  現在羅恩可以依靠和海關的關系,對東大來的船只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以后呢,沒人說的準。

  政治環境這種東西,變幻莫測,尤其是兩個鄰居。

  如果哪天遇到突發問題,那豈不是他的電視機工廠得停工?

  這怎么能行,印鈔機生產線絕對不能停!

  按照目前的市場表現推算,一個月就能賺一億盧比的生意,足以讓羅恩花大價錢去維護。

  把顯現管生產線放到蘇爾園區的另一個好處,就是可以有效的降低成本。

  從東大采購20美元一個,確實便宜。

  但如果放到印度國內,規模化后只要12美元就能搞定,合計400盧比左右。

  這可以讓14寸電視機的利潤上升到2000盧比,太多了!

  羅恩沒道理放過,更何況國產化,還可以省下貿易所用的美元。

  “老板,其他邦供貨也有壓力,我建議在印度多建幾家工廠。”銷售經理達門德拉開口。

  “哪里的需求最多?”羅恩問。

  “旁遮普邦、古吉拉特邦、西孟加拉邦,還有泰米爾邦最迫切。”

  這都是印度有名的幾個富庶邦,它們有相對完善的基礎設施,民眾的識字率也高于平均水平。

  這樣的地方確實可以考慮建分工廠,蘇爾電器趁著電視機這波東風,也應該邁向全國了。

  “這件事內部先做一份規劃,盡量在明年把分工廠開到幾個富庶的邦。”

  “我們的園區還在建設,這樣擴張壓力會不會太大。”有人表示憂慮。

  “放心,以蘇爾電器的名聲,那些邦政府會歡迎我們的。”羅恩笑笑不以為意。

  這不是他自吹自擂,因為這次史無前例的營銷,蘇爾電器真的算是在全印度人面前露了臉。

  生產電視機后,他的品牌知名度比以前只賣水空調和電風扇時大得多。

  娛樂相對匱乏的年代,電視機人人都愛。

  辦公室里的會議還在繼續,他們主要在討論接下來園區的車間布局問題。

  按照當初的規劃,去掉辦公樓、員工社區等地方,整個蘇爾園區預計可以建設150條生產線。

  黑白電視機占去了十條,彩色電視機剛開始建設,以后兩者必然還要再加。

  如果再實現配套的顯像管等核心零件本土化,預計會有五十條左右的生產線專為電視機產業服務。

  水空調和電風扇也要繼續擴張,這種電器雖然受季節影響比較明顯,但也算是某種剛需產品。

  把這些全算進去,蘇爾園區預留的工業區差不多就被使用了一半。

  剩下的地方怎么辦?當然是繼續豐富產品種類。

  羅恩的目標還是集中小家電市場,最好便宜點,大多數人能消費的起。

  在印度中產階級沒有顯著的增加前,低成本的小家電更好賣。

  眾人討論的產品五花八門,從攪拌粉碎機、咖啡機、微波爐、烤箱到電飯煲,應有盡有。

  還等大家討論出個所以然,有助理在羅恩耳邊悄悄稟報,NEC的小田又來了。

  小田現在都快氣炸了,他覺得羅恩是在耍他。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