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的武器,和攔截B2的是同一種飛行器,和蚊蚋一樣從潛艇前部彈射,并帶有固體推進器。”
得益于有大量飛機在執行反潛工作,僥幸有一架S2反潛機拍攝到了P13A從潛艇上彈射的場面。
軍機配備的航空相機成像效果極好,加上專為高速抓拍優化,清晰捕捉到了“導彈”的全貌。
傳真回的照片分發到參聯會眾人手上,懷恩立刻看出了端倪:
不同于想象中的細長導彈,照片中的P13A本身是個類似半個楊桃的短粗三角,助推器明顯是在下方,整體長度恐怕不到5米,尺寸小的可憐。
再一看上方的三角飛行器…怎么還有一塊玻璃反光?
有一名即將退役的老空軍參謀頓時覺得有些眼熟:
“我怎么感覺在哪里看過這東西…漢斯似乎有一款沒有開發成功的截擊機好像就長這個樣子…我桌子上有本畫冊!”
大概十分鐘后他滿頭大汗地抱著書回來,激動地將一張黑白照片擺在桌子上:
“是P13A!這不是什么新東西,天哪,怎么是它!”
其他人也紛紛湊過來,除了空軍有人記得這東西外其他人都沒聽說過如此冷門的飛機,好在畫冊上不僅有照片,還記錄了當年研制時的一些信息。
“燒煤的…飛機?”
約翰遜仿佛是見證了新世界的大門,難以置信地問道:
“這東西能飛?還超音速飛行?”
根據畫冊上的數據,當年漢斯的設計目標就是2.5馬赫飛行,和實戰表現完全相符!
“能!50年代空軍和NACA進行過大量沖壓發動機研究,固體粉末沖壓發動機是可行的,煤的熱值也并不低,只是煤粉容易結塊燃燒不充分沒有繼續下去。
但是漢斯怎么可能真的把這鬼東西造了出來,還能飛2.5馬赫!上帝,這簡直是用弓弩擊中了一千五百米的目標,漢斯竟然成功了!”
那名老參謀不斷搖頭,眼睛瞪得睜圓。
約翰遜也好像想起了什么:
“剛剛的匯報中有提到史坦森號目睹了被擊中前的場面,空氣中有一道明顯的黑色尾跡。
該死,戰后的漢斯航空科學家不是都來了帝國嗎,我們為什么沒有這方面的項目?”
“不是所有都帶走,我們把噴氣機、火箭科學家幾乎都帶走了,像這個項目在當時被認為是天方夜譚,估計北極熊也沒有關注,所以參與P13A的人員戰后可能還留在漢斯,或者是被失落帝國帶走,并完成了這個計劃。”
懷恩說完捏著照片上的玻璃反光,表情變得更加詭異起來:
“如果真的是P13A,那它是由駕駛員操控的,或者還是說小黑盒。還記得B2的口述和航電記錄嗎,在這些飛行器攻擊的時候,轟炸機沒有檢測到雷達照射,所以我們一直很疑惑怎么找到的B2。”
“不會是憑借人的肉眼吧!”
有人驚駭地出聲,隨即又否定自己的猜測:
“兩倍音速下近距離靠肉眼在黑暗中找到B2,再精準操控命中這根本就不可…狗屎!”
所有人都再次想起了漢斯超人的含金量,既然能在風暴中掠海超低空突襲,擁有超絕目力和超絕反應力似乎…理所應當?
企業號被突襲的時候個也是夜間,還是月亮都沒有的風暴之夜!
“而且這20架P13A依然是五架一組…你們想起來了嗎?一名飛行員帶4個無人機,非常典型的組合。”
參聯會頓時陷入寂靜,實際上B2的墜落讓空軍一度懷疑隱身戰機存在什么致命缺陷,或者失落帝國用了什么特別先進的技術,但最后都沒想到是靠“目力”。
又是不怕死、還疑似克隆培養的漢斯超人飛行員!
懷恩面色古怪,但心里卻是偷偷松了口氣,如果是目視發現那就證明B2不存在缺陷,畢竟帝國的科技離目視隱身還差得遠呢。
“那還剩下一個謎團,發現B2的雷達肯定存在,而且它為什么只啟動了幾十秒,為什么又只發現了1架B2,忽略了另一架?”
“這個問題之后再調查吧。”
約翰遜揉了揉太陽穴,痛苦道:
“現在敵人擁有了類似超音速導彈的武器,而且之前的猜測也被證實了,U艇擁有完整水下通信的能力。
蘭開斯特號暴露坐標后立刻被其他U艇發射飛機集火,而史坦森號也是因為發射‘標準2’才被發現,假如暴露的是尼米茲號后果不堪設想。
從此以后帝國海軍執行任務時必須多加一條,發現敵人的任何軍艦/潛艇都必須盡量隱蔽自己,否則指不定就從哪里飛來2.5馬赫的自殺式飛機。”
“同時‘標準2’已經不太夠用了,史坦森號出現了1例2發攔截依然失效的狀況,海軍需要對低空高速目標特化的低空攔截裝備。”
拉姆斯頓時臉色一變:
“標準2已經夠用了,兩發不夠就三發。”
約翰遜立即反駁:
“一艘阿利·伯克頂多帶幾十枚導彈,這樣很快就不夠用了,而且火力通道也是問題。
更何況萬一失落帝國又拿出更快的飛行器,我們需要做更高的預判。”
但拉姆斯顯然不能輕易接受又立新項目:
“那就給在研的‘標準3’或者對‘海麻雀’增加特化性能指標,追加經費就好了。”
懷恩也馬上提出要求:
“不管怎么說,失落帝國的未知雷達的確探測到了B2,空軍需要加強對隱身技術研究,現有隱身涂料和反射技術可能依然存在漏洞。”
“讓大統領決定吧。”
拉姆斯不耐煩地擺擺手,這些軍頭有機會就伸手,真是貪得無厭。
“現在我們的首要問題是怎么解決次大陸危機,他們不僅沒有妥協的跡象,反而在滿世界宣揚蘇30MKI擊落了B2!”
參聯會頓時一片寂靜,外科手術打擊后棱角大樓就等著三哥上門求饒,結果后者在國際上裝死,然后拼命說什么機炮干掉B2的鬼話。
而在對內方面,關于拉加坦斯邦被打擊的消息居然硬生生被封鎖住了,對內宣傳全部忽略不提及,阿尼爾倒是頻頻帶著英雄飛行員在媒體上出現。
這副表現讓全世界都目瞪口呆,在眾多選項中三哥選起了當鴕鳥,竟然想當做無事發生繼續死挺。
可是軍頭們卻犯了難,因為三哥的地位十分特殊,這次的“懲戒”幾乎就是棱角大樓的極限,再嚴厲些…總不能真打吧?
與失落帝國有染又沒有實際證據,真動手別說帶英阻止,大統領也絕對不會同意。
在詭異的寂靜之后,終于有人開口:
“最起碼沙克蒂行動被破壞了,我們的專家預計這次打擊至少會讓試爆時間延后一年,如果考慮到經濟困境,兩年也不無可能。”
“等等,可我們付出的代價呢?
棱角大樓為此冒著巨大風險賣了一批CH47D給在南洋給我們添堵的gaijin,空軍丟了20億美元的飛機,海軍一艘驅逐艦斷頭,次大陸值得我們付出如此多代價嗎?
如果我們將這些代價換算成美元,足以讓三哥內部絕大多數人倒向我們和平解決危機。”
拉姆斯算了一筆賬,這才驚覺棱角大樓在這件事上可是栽了大跟頭,出錢出力居然還不討好?
“至少,至少我們展示了帝國的決心和力量。”
約翰遜不確定地開口。
拉姆斯:“各位,你們沒有發現問題嗎,帝國所要面臨的事情太多了,我們的裝備太過昂貴,我們在用世界上最先進的裝備去和敵人的落后裝備消耗。
B2太貴了,阿利伯克太貴了,甚至佩里級也太貴了,我們需要填補廉價、容易量產的針對性裝備的空白。
前幾天我去看了RF100的試飛,它就是很好的飛機。空軍能不能用無人機來替代B2?這樣即使掉了也沒關系;海軍能不能造一些噸位小、能夠配合阿利伯克或者佩里級打雜的遠洋艇,同時承擔對陸支援、反潛等工作。
這種大型艇大概幾百噸到一千多噸,吃水很淺,采用最近很時髦的…模塊化設計,可以裝對陸火力支援模塊輔助海外行動,可以裝反潛模塊打擊U艇,可以裝防空模塊通過數據鏈和阿利伯克一起防御自殺式飛機。”
“您說的是Streetfighter吧?”
約翰遜能理解拉姆斯的思路,海軍早就在國會裁減預算時就考慮過未來需要小型化的打雜戰艦,只不過之前只考慮到以對地支援為主,但同樣運用了模塊化思路。
拉姆斯的要求是在其基礎上加上針對失落帝國的反潛、防空功能…好說!
“您的考慮很有道理,海軍每一艘裝備都很昂貴需要便宜的打雜貨,也許我們該明確Streetfighter的指標,然后對外開展競標。”
“Streetfighter太難聽了,我想想…”
拉姆斯眨眨眼:
“模塊化,以近海和反潛為主,我們就叫它LittorabatShip吧,LCS濱海戰斗艦。”
請:m.badaog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