鵝城的深夜,在地球的另一邊卻正值上午。
湯姆·麥考利愜意地喝著加奶加糖的咖啡,習慣性的在腦子里梳理所關注各方的局勢變化。
太平洋空軍基地已經有消息,計劃在最近一次的日常巡邏抵近偵察,靜待消息即可。
不過這只是輔助手段,情報工作最大的來源其實是公共信息,只要有足夠的耐心從繁雜的消息里抽絲剝繭,往往就能得到最隱秘的真相。
湯姆是精英家庭出身的中登,也不排斥各種新的信息渠道。
只見他熟練的登陸“bbs.dawang”,一個叫TOM的賬號就開始了簡中互聯網之旅。
作為最熟練的專家,他在國內很多個主流網站注冊了賬號,用最樸素的手段來感知大洋另一邊的真實情感。
只是剛剛載入頁面,他的目光就被一行字所吸引。
他的中文僅僅停留在簡單的詞匯翻譯階段,看不懂冗長的句子,但是能認出“航母”兩個字,點進去就看到了唐文貼的圖片。
畫面還算清晰,背景是在一座港口,主角是一條航空母艦。
斜角甲板、艦首兩座彈射器,艦島布局偏保守老舊,甲板和升降機看起來不太和諧,不太像是原始設計帶來。
根據艦橋和港口上的人以及集裝箱高度參照,未知航母長度不超過250米,寬度不超過50米,排水量三到四萬噸左右。
豐富的經驗讓湯姆立刻判斷出了這條航母的大致信息,然后不由自主在腦海中進行比對。
彈射器技術全世界應該只有代英和自家有,而且圖片上的航母斜角甲板看起來像后期改造,感覺像是代英二戰的一票后期航母現代化改造后的樣子。
50年代后代英全世界到處賣航母,這一條給他的感覺很像。
不過簡單在腦海里轉了一圈,湯姆也沒想到和記憶中哪一條對得上,但他不急,只是慢悠悠的思考。
在他看來這應該是那些買過航母的小國所屬,什么西板牙、巴茜之類,完全不必…
湯姆動作一頓,然后湊近看網頁上的圖片,艦橋上的旗幟似乎有點熟悉。
看了兩遍后他還是不太相信,又去看港口的參照物,試圖找到標志性的物件。
好半天后,他在照片角落的龍門吊上找到了“禁止明火”四個大字。
繼續往下翻其他照片,湯姆的表情越來越不妙,而且很多帖子的回復也頻頻看到了很多相同詞匯。
“我們的、航母”這樣簡單的組合詞他還是能認出的。
好半天以后,他才意識到這不是玩笑,而是正在發生的事實。
現在還沒有AI,PS也尚未普及,沒人會懷疑照片的真實性。
“不好!”
湯姆將杯子放到一邊,直接搖起了電話,接通后直接喊道:
“從獵狗小組抽調幾個華裔,我有A類緊急需求,并且需要立即通知聯邦!”
A類需求意味著足以明顯改變世界局勢的重大發現,需要公司資源的確認和分析,自從老對頭兵解,A類需求幾乎從未發生過。
但因為他的警告,智庫還是以最快速度動員了起來。
吩咐完的湯姆再次看向網頁,刷新過后看著又增加的數百個回復數量心驚不已。
該死,不可能突然冒出一條航母!
《武庫艦與裝備變革》
老張斟酌地寫上標題,然后將手稿交給唐文:
“你看看,我這篇通稿寫的怎么樣?”
唐文拿在手里,迅速瀏覽起來:
這篇文章專業性比較強,感覺更像是內部參考而不是發布給公眾,核心是圍繞戰列艦在現代戰爭中的應用潛力,也就是大和號。
對大和號的現代化改造是必然的,但怎么改、改多少就有學問的。
老張主要分析了那9門全新的460毫米艦炮,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在使用原配炮彈時,大和號的艦炮最遠射程42公里,射速每分鐘2發——并非歷史上的1.8發,“新大和”裝填速度套用了游戲數據,30秒即可完成裝填,其他各方面相比于歷史性能都有一定提升。
如果從對陸支援壓制角度,這9門460毫米炮的威懾力堪比傳統炮兵師,尤其是在登陸作戰炮火支援時。
一顆460毫米3式對地高爆彈重達1.36噸,對工事打擊和削弱敵方信心有著毀滅性的壓制力,是任何現代艦炮都無法比擬的。
一分鐘18顆巨炮炮彈的投射量,其壓制力比一個老陸炮兵師恐怖,分分鐘夷平任何陣地,而且價格絕對比導彈更加便宜。
而且在現代技術加持下,如果制造火箭助推增程炮彈,以460毫米的夸張直徑,能夠輕而易舉將炮彈射程做到120公里到200公里,甚至更遠的300公里以上都有希望。
并且依靠炮瞄雷達鎖定、中段飛行GPS彈翼修正、末端激光、無線電指令制導,這種增程制導炮彈的精度也能達到20到30米左右,和遠程導彈差不太多。
當然最最最大的優勢是這樣做很便宜,炮彈可是超音速飛行,而一般能飛這么遠的導彈都是亞音速飛行,突防能力和破甲能力根本不在一個檔次,價格還相對便宜不少。
假如保留大和號前兩座主炮,就意味著每分鐘可以發射12枚超音速遠程反艦導彈,這已經超越了傳統發射架。
而大和號艦體兩側有多達12座雙聯裝127毫米主炮,全拆下換成導彈,至少也堪比三四條051B的火力。
尾部空間更是大的夸張,若改成垂直導彈發射井,如果按照MK41垂發系統的體積計算,放個200枚導彈都還有很充裕的空間。
要是學老大哥的1123型直升機航母,將尾部改成直升機平臺,感覺三十架直升機也擺的下。
再配以當下全世界最厚實的410毫米裝甲,大和號簡直渾身是寶,除了27節的航速稍稍有點慢,簡直就是無可挑剔。
唐文看的是心花怒放,簡直吹的比大黃蜂號還要好,當即豎起大拇指。
“太好了,能不能出一個簡化小白版,好面向公眾解釋?”
“會的,而且不會太久,我先補完黃浦造船廠建造航母和戰列艦的經驗,然后再一起放出來。
對外我們就不叫大和號了,上面給了001型的型號,在正式入役和命名前,就應該叫001型戰列艦,大黃蜂號是011型航空母艦。”
唐文點點頭,由于戰列艦的橫空出世,將原本給航母的1到10號段占用,航母只能推后到11到20號段。
這也說明一個明顯的事實:上面也是BB黨占優,對拿到七萬噸的戰列艦也是高興不已,破天荒給了001的型號。
如果不出意外,“新大和”的舷號很可能也是001,就是不知道命名規則,會不會超越航母的省級命名方式。
“那怎么解釋001型戰列艦長得像大和號呢?”
唐文問道,大黃蜂號經過現代化改造還好,001可是原汁原味的大和,不是瞎子就認得出來。
LV2造船廠船塢長度不夠,無法容納大和號進行改造,所以只能原裝出貨。
老張顯然早就想到過這個問題,面不改色的說:
“001型戰列艦是黃浦造船廠、乃至國內第一次建造戰列艦,參考以前的世界第一也不為過嘛,反正也收不了我們版權費。”
唐文:“…”
好家伙,果然厚臉皮才是王道,直接大大方方承認別人又能怎么樣,反正戰列艦都到手了。
和老張搬出華僑的大旗后,唐文知道了不少信息:
在祭出航母和戰列艦后,整個海軍的戰略都幾乎被一下子扭轉了過來。
兩條大船瞬間帶來了直接艦員5000人左右、間接維保支持10000人的人員缺口,一支小規模的海軍一時間根本湊不齊人數,全都是暫時收縮其他戰艦編制節省人員。
如果要考慮到兩條大艦需要的護航驅逐艦、護衛艦以及輔助船只,瞬間制造了4條新銳導彈驅逐艦、8條以上護衛艦、2條大型補給艦的直接需求。
再加上艦載機部隊和訓練設施、為停靠大艦的港口改造費用、造船廠現代化改造費用、新技術科研投入人才培養等等;
海軍可能有兩萬人的人員缺口,同時為了輔助艦艇和升級改造需要在3年內付出超過300億元。
即使涵蓋掉其中部分本來就計劃的開支,也要額外多出150億元左右,絕對是一筆不小的負擔,這還不算維持兩支核心艦隊的費用。
要是指望大和號和大黃蜂號形成戰斗力,又是每年幾十億打底。
相比之下,購買兩條戰艦的價格根本不值一提。
而這樣做帶來了一個小小的問題:未來幾年數百億的支出,好像又擠占了購買瓦良格的預算…
柱子哥,俺真不是故意的。
唐文在心里默默跟巨人道歉,然后忽然就聽老張問:
“你是不是在招退役水兵當船員?”
“對啊,已經有七八十個了。”
唐文沒多想,豎起蓋金的招牌加上閆海的推薦,吳老二在鵝城已經聯絡到了上百人,其中大半都確定了意向,等北海艦隊開走大和號就來入職。
聽到確定的答案,老張點點頭:
“要不你還是從南洋找人吧,現在大部分水兵可能要召回。”
“為什…哦”
唐文愣了一下就反應過來,海軍是技術兵種,能上船的都是技術人才,可不是老陸三個月就成型的大頭兵,光靠新血液根本不夠。
征召退役水兵又快又穩當,尤其是鵝城附近,肯定是優先召回群體。
不過人都被海軍重新撈走了,誰來給自己開船?
唐文臉色一黑,剛剛暗嘲完巨人,怎么就輪到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