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問題,我們對客戶的考察完全歡迎!”
唐文搶過電話趕緊回答,不怕你考察,就怕不來!
別的不說就船廠的干船塢就足夠唬人了,而且船廠研發室有的是圖紙看。
400萬啊,收四分之一定金都夠本了。
而且只要有了實際的船售訂單,蓋金造船廠的名氣勢必也要擴散出去,以后再來生意就容易得多。
當然到時候肯定就不是400萬的價了,就算翻一倍依然有極大競爭力。
電話另一端的黃東福心里其實也很忐忑,哪怕是400萬對他來說也是下了很大的決心,但為了1400噸的大船值得冒險。
不過他還是害怕被坑騙,思索再三后決定多做些準備。
最好帶幾名有過船廠經歷的老水手,好歹也看看對方成色。
“唐老板,您看下周一合適嗎?”
唐文隨手一翻日歷,現在才周三,還有四天時間,正好出去撈沉船,于是一口答應下來:
“沒問題,來之前電話聯系,我派車到鎮上接你們。”
又客套幾句掛斷電話,唐文才和唐一擊掌慶祝。
“必須把這筆單拿下來,要是我們這次撈鋼成功,就是三百多萬的純利啊!”
“拿到錢,我們甚至可以直接建造橋立級,完成一級船任務后再拆掉武備,再改成漁船賣掉,一舉兩得!”
兩人高興了半天,然后立即準備出海。
造船廠造好的艦船質量無需擔憂,而且有唐文單人游戲式操作的作弊方式在,甚至不需要海員磨合——雖然也用不著。
只需要加滿燃料,就能呼呼出海浪去了。
Y1游艇的油箱足足有3000升,最大續航能達到450海里。
加滿油箱的汽油重量超過兩噸,船廠自然沒那么多的汽油儲備。
唐十八和唐十九拉上一堆空油桶就開往鎮子上的加油站,一下車就說要3000升汽油。
即使在這個時代,購買汽油也是被嚴格限制的。
但有唐文自己給自己批的條子,以及一大捆現金,老板二話不說就開始干活。
唐十八壓根不講價,以1.8元每升的價格購買了6000元整的90號汽油。
別看這時候標號低,但只要是正規煉化廠出來的汽油,都還沒有添加后世那些為了環保要求的添加劑,甚至混入酒精,實際還是挺耐燒的。
鎮子上的加油站是石化集團下屬,汽油質量很不錯。
等把一桶桶汽油灌進油箱,已經是晚上時分了。
唐一已經換上了厚厚的衣服以及資料,站在船塢邊整裝待發。
這一趟加上唐文總共有7名乘員,船上的物資也已經堆滿。
當然所有人都沒忘記帶上耳罩,誰都不想再次失聰。
加滿燃料和物資,還改裝了火炮的Y1甚至有些超載,整個船底已經完全浸入水中。
那一門152毫米MK17炮雖然非常簡陋,只有光禿禿的炮管和底座,但總體質量還是達到了6噸左右,幾乎占滿了前部所有額外浮力。
而且上午試炮后還發現了問題:火炮從艇身里伸出來后會導致船身重心上移,開炮后導致船體劇烈偏移。
雖然不至于掀翻或者震碎艇身,但卻會導致無法在快速行進間開炮,否則會嚴重干擾行駛。
另外6秒一發的射速還是太快,要想降低對艇身的影響,最好15秒才打一輪。
艇身兩側的兩門25毫米機關炮倒是無所謂,后坐力可以忽略不計。
不過唐文心里倒是祈禱最好別用上這幾個玩意,希望一路上能夠有驚無險的度過。
為此唐文決定盡快出發,按照20節的速度,大約會在凌晨1點前抵達預定海域。
夜晚對打撈工作沒有影響,畢竟不是真的打撈,發揮主要作用的是聲吶和金屬探測器。
而這個時間段里水警也會放松警惕,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見。
萬事俱全后,晚上20點30分,唐文帶領打撈隊登上了游艇。
依然是抓住方向舵啟用第三世界操控,只是意念一動,操控臺上的按鈕和調節器都開始自動工作,6臺發動機依次啟動自檢,然后以40%動力開始工作。
這樣只需要600匹馬力就能獲得20節航速,差不多處在馬達的中低轉速區間較為省油。
艇艏的探照燈燈光照亮了黑漆漆的海面,6臺發動機一起工作讓船尾擴散出一條寬闊的白色尾跡,靈活地推動游艇進入大海。
唐文發現第三視角有個極大的好處:不會暈船,而且很輕松。
20節航速時艇身會時刻晃動起伏,但對唐文來說沒有絲毫影響,就跟坐在電腦前盯著屏幕一樣。
而且他還發現了一項新功能:可以將已經掌握的紙質地圖導入操控面板,設定好指南針后就能直接在地圖上實時查看所操控戰艦的坐標。
這也意味著不需要唐一爬到船頂用六分儀和指南針矯正航向,只需要唐文在地圖上設置目標點和航線,Y1就會自動沿著規劃航向前進。
吃水只有1米出頭的游艇還不用擔心觸礁,可以說省心至極。
不過深夜的海面實在沒什么好看的,除了月光和稀薄的星星以外全都是黑茫茫,唐文操控了半小時就設定自動航線,意識回歸身體。
腳下立刻傳來的起伏讓他有些不適,好在他并不暈船,很快就適應了過來。
就在他的旁邊,唐一正在和人一起對著海圖研究,依然是橡樹號的位置。
東沙群島露出水面的部分不多,但在海平面以下,有著幾十倍大小的淺灘礁石區域。
根據查到的資料,橡樹號當時距離島嶼才不過10海里,正好卡在了延伸區的外圍。
要不說橡樹號到沒,但凡多堅持幾分鐘都能擱淺在十幾米水深的礁石上,還能露出個頂轉移貨物。
但也正是這個遺憾,才讓唐一相信對后來者來說橡樹號已經失去了打撈價值,會在水底漸漸等著他們。
隨著對那些資料解讀的越發深入,唐一對很多沉船是否依然存在都打出了問號。
因為除了他們以外,還有一些人有過同樣的目的:新生的種花家。
就在出發前夕,他們又發現出了一條新的訊息:
蓋金造船廠準備建造的“橋立”號,也就是聯合艦隊‘橋立’級的首艦,1944年5月在東沙群島附近執行護航運輸任務時,被米國海軍“梭魚”號潛艇發現并擊沉。
而‘橋立’級的二號艦“宇治”號戰后賠償給了禿子作為海防艦,因為參與起義被轟炸坐沉在魔都港,后被打撈起來修繕,正式更名為“南昌”號,擔任人民海軍第六艦隊旗艦。
既然已經得到了“宇治”號,那么“橋立”號是否也已經被打撈上來修復,連帶周圍的橡樹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