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寧的十個工業區被端,張超他們肯定會將全部的注意力集中在這邊。
而接下來,警方還會陸續對N省的其他城市展開解救行動。
王昊供述的是全省的用工情況,其中也包括所有腳的個人信息。
根據他供述的內容,警方的行動效率也會大大提高。
所以,N省這邊會持續有大動作。
經過于大章的提醒,華隊很快反應過來:
“我明白了,這邊的解救行動就等于給你們在外省做掩護了。”
“他們一定想不到,警方這時候會去外省調查。”
不愧是主抓辦案的副總隊長,腦子就是快…于大章發現和華隊溝通起來很輕松,也很順暢。
“沒錯,兵貴神速。”于大章補充道:
“趁著他們防范N省的空檔,我們去掏他的另一個老窩。”
如果將N省視為他們的銷售渠道,那么D省則是他們的進貨渠道。
這兩條路線就如同兩條并行的鐵軌,彼此獨立且互不干擾。
對方是有意為之的,目的就是為了將這兩個環節隔離開來,以免被警方順藤摸瓜一網打盡。
正如華隊所言,他們絕對想不到警方竟然同時盯上了這兩條線。
他們也肯定不會想到,五年前逃跑的那個看似患有唐氏綜合征的人,實際上智力完全正常。
說起來,方鵬在這起案子上確實起到了關鍵作用。
“交給我吧,協調的事我來處理。”
華隊鄭重地說道:
“我這邊的工作很快就會交接出去,預計今晚之前就能動身。”
他現在是專案組的副組長,這可是省廳一把手親自任命的,所以他自然要以專案組的工作為主。
掛斷電話后,于大章看了看時間。
下午一點十分。
到羊城估計得將近晚上九點。
就算再急,這個時間也只能先休息了。
拿出手機,他打給了馬健,電話很快就被接通。
“在哪呢?”于大章直接問道。
“羊城火車站候車室。”馬健答道:
“這兩天我們發現了一點眉目,這里有好幾幫閑雜人等天天在火車站附近晃悠。”
他的聲音逐漸降低:
“其中有票販子、拉客的、小偷小摸的,我們正在逐一識別。”
于大章對此并不意外。
火車站本就是個魚龍混雜的地方,各種不法分子都有可能出沒,有的還有組織性行動。
而且越是人口密集的地方,犯罪率越高,犯罪的多樣性也越發明顯。
“我們正開車往你們那里去,大概晚上八點半左右到達。”
于大章快速說道:
“你們趁著下午的時間,將這幾天調查出來的內容匯總一下,具體的我們晚上見面再說。”
掛斷電話后,他又回頭看了一眼后面的車輛。
三輛警車緊隨其后。
他回過頭來,在心里盤算了一下。
如果是秘密抓捕,警車太扎眼了,就連他這輛越野也有些顯眼。
雖然羊城也有很多外地車輛,但松海的車牌相對來說還是很罕見的。
到時候就免不了要找當地警方配合了。
他正合計著,前面開車的張森忽然開口道:
“我估計接下來的解救行動不會太順利,建寧的行動過后,其他城市的工廠老板肯定會得到消息。”
他是以聊天的語氣說出的這番話。
其實他的話還沒說完,他是想說那些老板收到消息后,肯定會躲起來。
畢竟誰也不想進監獄,躲一下也許還會有轉機。
于大章也考慮到了這一點。
這一次建寧的動靜太大了,這樣規模的行動根本就封鎖不住消息。
再加上各城市之間的工廠和企業之間本就有商業往來,冷不丁一方失蹤了,肯定會引起懷疑。
“得到消息又能怎么樣。”
說話的是呂忠鑫,他坐在副駕駛位上,將身體重量都壓在了靠背上,也是用聊天的語氣回道:
“又不是什么殺人放火的大罪,他們還不至于跑路。”
“就算有人被嚇跑了,只要打聽到被抓的那些人判得不重,絕大多數人都會選擇回來自首。”
他語氣隨意,似乎對這件事并不太在意。
“那些工廠老板又不傻,蹲個一兩年,總比在外面躲一輩子強,這個賬誰都會算。”
“更何況在我看來,這個案子的判罰結果還有另一個走向。”
說到這里,他停了下來,似乎接下來的話有些不好出口。
這輛車里只有他們三個,憑他們之間的關系,沒有什么話是不能說的。
而于大章和張森也聽出一些端倪。
“你的意思是,他們還有立功的機會?”張森適時地當了一回捧哏。
那些工廠老板的判罰結果是可以預見的。
既然如此,唯一可以改變判罰的辦法就是…
重大立功表現!
“咱們換個角度,從全局出發看待這件事。”
呂忠鑫點點頭,繼續說道:
“這次的事件覆蓋全省,成百上千家工廠和企業被查,如果深究,他們很難繼續經營下去。”
“那本地的經濟發展勢必會受到影響,從民生到社會安定,這是所有人都不想看見的。”
說到這里,呂忠鑫的語氣變得嚴肅起來:
“還有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就是那些智障人員該如何安置。
“你們想想看,數以萬計的人,不可能一直養著他們,地方財政根本無法承受這樣的負擔。”
他最后嘆了口氣:
“這些都是急需解決的問題。”
師父就是師父,想問題不但全面還挺有深度…于大章在后座聽得津津有味兒。
要是換個公開場合,他們不可能聊這樣的話題。
這樣的事情也不是他們這些刑警該操心的。
所以,在于大章看來,這就是幾個相熟的同事在一起閑聊天。
接下來的話不用呂忠鑫細說,他們兩個也能猜得出來。
“原湯化原食?”張森接口道。
“妙哇!”于大章聽到他的話,忍不住夸贊道:
“森哥,你這個比喻太貼切了,絕了啊。”
其實很好理解。
以前那些工廠以廉價工的方式雇傭智障人員,這屬于非法用工。
轉換思路。
能不能將非法用工轉換成合法用工?
方法很簡單,補齊這些智障人員以往的工資待遇。
如果他們愿意繼續留下來工作,就簽訂正式的勞動合同。
讓他們可以享受正常的勞動保障。
這樣不但解決了工廠的用工需求,也解決了智障人員的安置問題,同時還維護了地方經濟發展。
一舉三得。
只不過那些工廠老板就要大出血了。
他們不但要補齊以往的工資,還要面臨罰款。
但如果這些工廠老板能夠接受這些條件,那么他們也可以算得上是有重大立功表現。
畢竟是幫著地方解決了最頭疼的問題。
不過有一點也是他們求之不得的。
為了維穩,地方上肯定會給予這些雇傭智障人員的工廠一些政策上的扶持。
這可能包括稅收減免、貸款優惠等措施,以幫助他們度過難關,繼續經營下去。
而這些也正是他們最需要的。
正如張森比喻的那樣…
原湯化原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