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587章 疾風知勁草

熊貓書庫    盛唐挽歌
🔊點這里聽書

  長安郊外的西渭橋河畔,控鶴軍大營帥帳內,氣氛很是凝重。

  眾多控鶴軍將領,都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每個人心中七上八下的。

  “諸位,我們已經殺了朝廷的使者,現在該怎么辦?”

  李懷光環顧眾將詢問道。

  殺宦官,而且是殺了前來勞軍的宦官,這可不是一件小事。

  宦官本身不值一提,但他代表的可是皇帝的臉面。事態的嚴重性不容低估!

  不是說隨便丟一句“手滑了”,就能把事情搪塞過去的。

  在場所有人都陷入到尷尬的沉默之中。這件事若是不能妥善解決,后果極為嚴重。

  總體說來,其實只有兩條路可以選。

  要么,跪在那些長安狗官們面前,等著他們來“殺雞儆猴”。甚至可能抹掉一部分之前承諾好的賞賜。

  要么…在場眾人想到這一茬,不由得握緊了腰間橫刀的刀柄,眼神變得猙獰起來。

  大丈夫在世,活的就是一個轟轟烈烈!豈有跟那些文弱書生跪地求饒的道理?

  要講理么?手中的刀就是道理!

  此刻,對于軍帳內眾人來說,是非對錯已經不重要了。而且現在講道理,也沒人會聽了。

  先下手為強,這個時候誰要是天真幼稚,誰就是不把自己的性命當回事!

  “我意已決,即刻殺進長安城。

  那些世家公卿家中,皇宮內苑里頭,多的是財帛。

  既然顏杲卿不給我們發賞,那我們就自己去拿!

  諸位以為如何?”

  李懷光拔出橫刀,目光掃過在場每一個人的眼睛。年輕氣盛的他,身上帶著無與倫比的銳氣。

  此刻誰敢說一個“不”字,就別怪他不顧袍澤情誼。

  “我等謹遵節帥號令!”

  眾將一齊跪下,對其抱拳行禮道,喊聲震天!

  所有人誰也不傻,都這個節骨眼了,朝廷和天子,誰會聽他們解釋啊。

  以己度人,他們要是皇帝,遇到這種情況,肯定也會下手的。

  還要講什么道理么?

  他們這幫丘八,拔刀給朝廷那幫賤人看看,問問那些人有沒有道理就是了!

  待眾人起來,其中一個十將低聲問道:“節帥,我們拿了那些財帛,李琩這個狗皇帝,還有顏真卿那幫亂臣賊子們,事后肯定不會放過我們。將來要是他們秋后算賬該怎么辦呢?”

  “對啊,那樣我們肯定被定性為賊軍了。”

  “防得了一時,防不了一世啊!”

  好幾個將領站出來七嘴八舌插嘴道。

  他們并不是站在朝廷和皇帝那邊,只是純粹想知道在長安搶劫之后,該怎么收場。

  很多人是記仇的,怎么能保證那些人將來不報仇呢?

  不過李懷光倒是很鎮定。

  他對眾人說道:

  “先帝還有子嗣住在十王宅內,我們抓一個宗室,扶他上去當皇帝。

  到時候我們就是禁軍,誰敢不聽?

  到時候直接把顏真卿他們打成叛黨,收而殺之,這又有何不可?”

  好像是這么個道理誒。

  但是選誰好呢?

  其中一個十將對李懷光建議道:“盛王李琦是李琩一母同胞的弟弟,聽說他沒有外放,應該還在長安,我們就扶持他上位!如何?”

  李琦也是武慧妃所生,立李琦為帝這個思路倒也不是不行。

  “言之有理,此事你來負責,帶兩百弟兄直接去十王宅抓人!”

  李懷光吩咐道。

  正在這時,張韶也進來了,對李懷光和眾人稟告道:“節帥,剛剛那些禁軍里面,有人想跑要回長安去通風報信。不得已之下,某只好下令把他們都宰了,以絕后患。”

  聽到這話,在場眾人臉上都露出“死了就死了”的不屑表情。

  殺了那個宦官,控鶴軍將士就已經是沒有回頭路可以走了。

  反正殺了宦官也是殺,殺了那些禁軍也是殺。沒有什么區別,也就這樣了吧。

  那么殺皇帝李琩,殺長安中樞百官呢?

  殺了他們如何?

  表面上看膽大包天,不可思議,但實際上已經無所謂了。

  都已經走到這一步,哪怕有人不愿意參與其中,也由不得他們了。只能跟著兵變的人一條道走到黑!

  現在控鶴軍這八千將士只有唯一的一條路可以走,那就是兵變!殺穿長安!

  殺人放火金腰帶,修橋補路無尸骸!

  只要殺穿長安,立李琦為新皇帝,再讓新皇帝下一道圣旨,他們就被“洗白了”!

  到時候,亂臣賊子們,可就是顏真卿他們那幫人了!

  一個勁的往這幫人身上潑臟水就可以了,到時候自然有大儒為他們這幫丘八辯經。

  “節帥,干吧!不能再猶豫,一旦錯過時機,我們都會死啊!”

  張韶直接單膝跪下,對李懷光抱拳請示道。

  這個計策是他想出來的,只是沒料到玩這么大。

  張韶原本也只是想讓控鶴軍長期屯扎長安郊外拖時間,讓顏杲卿他們服軟而已。

  控鶴軍拖得起,但是朝廷那些相公和百官們可拖不起。每拖一天,耗費的軍糧都不是一個小數目。

  朝廷到時候服軟是必然的。

  只是,計劃還是出了點“小意外”。

  張韶看到朝廷送來的那些“勞軍”的劣質絹帛以后,當時就是腦子一熱,被那些破布爛布氣得喪失理智,忍不住一刀宰了前來傳旨的宦官。

  殺了人他就后悔了,可惜那個宦官死都死透了,后悔又有什么用呢?

  積極補救才是真的!一個人扛不住這么大的鍋,那就把控鶴軍所有人都拖下水,大家一起扛!

  知道闖下大禍的張韶,索性把事情往大了去鬧,一直鬧到李懷光也不得不參與的地步,把控鶴軍所有人都綁上戰車。

  把這條路走到黑,就是最后的生路。

  “諸位,現在已經沒了退路,干吧!

  本帥現在開始部署任務,每個人都要盡全力!

  皇城,大明宮,玄武門,十王宅等地,全都要控制住。

  給你們半個時辰的時間,告知自己的本部人馬。告訴他們,現在是朝廷要處死我們所有人,為今之計,只有拼一把才能活命。妄圖與朝廷媾和者,無論是誰,無論官職大小,統統殺無赦!”

  李懷光眼睛已經赤紅,犀利的目光掃過每個人的臉,開始下達軍令。

  顏杲卿與顏真卿,都沒有親自送那些絹帛去控鶴軍大營,不為別的,就是不想激化事態而已。

  他們知道自己已經得罪了那些丘八,所以不出面冷處理,才是最好的。

  由宦官代為出面,讓天子李琩作為“中間人”在里面調停,比他們前倨后恭,去軍營里面“安撫”士卒要更妥當一些。

  李懷光作為帶隊之人,他應該知道輕重緩急的。

  從大明宮回到議政堂后,顏真卿就一直在等消息,越等越是感覺有些不對勁。

  太慢了,那個宦官早就該回來復命了。李琩不是實權皇帝,辦完事的宦官,那都是要先到議政堂通傳一聲的。

  忽然,顏真卿看到大隊的禁軍兵馬從門前經過,他們似乎從玄武門方向而來,進入皇城之中。領頭的正是禁軍主將郭子儀。

  “顏相公,為何控鶴軍進城了?為何他們在沖擊皇城?

  兵部之前也沒通傳啊?”

  急急忙忙的沖擊議政堂的郭子儀,滿臉焦急的對著顏真卿大喊道。

  “啥事?”

  顏真卿一臉懵逼,不明白發生了什么。

  “顏相公啊,來不及去說了,您隨我上城樓!快!”

  一身戎裝的郭子儀,拽著顏真卿的袖子就跑,二人用最快的速度跑上皇城的城樓,就見到了令顏真卿心驚膽寒的一幕。

  匆忙集結起來的禁軍,身穿紅色軍服,正在抵擋勢如破竹,從金光門外涌入的控鶴軍精兵。

  但禁軍的防線,就好像劣質的堤壩一般,節節敗退,很快便潰不成軍。

  在地上留下了一地的尸體。

  春明門大街寬一百多米,騎著馬的控鶴軍騎兵,已經繞過防線的缺口,沖過了朱雀門!朝著十王宅的方向而去。

  或許是不幸中的萬幸吧,控鶴軍發起沖鋒的時候,正好郭子儀正帶著一隊人馬在朱雀門附件巡邏。

  看到控鶴軍兵變了,郭子儀啥也沒想,直接騎馬來到皇城,通知監門衛的人速速關閉皇城所有城門。

  隨后,他派出傳令兵,命令所有在崗的監門衛士卒到皇城內議政堂和六部衙門(二者離的很近)前集中!守住衙門四周!

  然后派人通知在依舊西內苑值守(摸魚)的禁軍,即刻起封鎖玄武門,并以中樞官衙所在的區域集中并布防!

  已經集中起來的禁軍,盡快封鎖春明門大街!

  至于那些在家休沐的禁軍士卒,就根本聯系不上了。

  新組建的禁軍,和驍勇善戰的控鶴軍,幾乎是在同一時間開始執行各自的軍事任務。只不過禁軍的素質比控鶴軍不知道差到哪里去了。

  哪怕郭子儀每一道命令都是打在最關鍵最正確的步驟上,也依舊是沒有阻擋住控鶴軍士卒的突襲。兵員素質差了太多,控鶴軍里面大都是悍不畏死之輩,歷經多次惡戰,經驗極為豐富。

  對付那些新兵蛋子,一打二都沒有問題。

  看著皇城外黑壓壓的軍服,明晃晃的兵戈,宮墻上觀戰的顏真卿幾乎是站立不穩!

  控鶴軍居然嘩變了!他們居然敢在長安城內嘩變!

  這是造反啊!

  李嘉慶與李懷光,前些日子還跟他這個宰相談好了出兵條件。

  居然在大軍開拔之日,就敢直接反悔兵變!這幫丘八,已經是無法無天,窮兇極惡了!

  顏真卿在心中痛罵這些亂臣賊子,卻又一點辦法也沒有。

  和拿刀的人講道理,除非你手里也有一把刀,才能上前去試試。

  現在是好消息和壞消息都有。

  好消息是,因為郭子儀的及時發現和精準應對,皇城暫時被封閉起來了。

  這也意味著,控鶴軍暫時無法進入皇城,里面辦公的中樞百官,也暫時沒有性命之憂。

  壞消息是,大明宮沒有來得及封閉!叛軍隨時都有可能進入!

  而且皇城的防御并不堅固,各種大大小小的門,比水牛身上的虱子都多。

  控鶴軍隨便突破哪一個,就能殺進來了。

  這些門里面,并非每一扇門都很堅固!

  從現在開始,就是在爭分奪秒了!控鶴軍能不能兵變成功,完全看顏真卿他們的應對如何了。

  “郭將軍,您說現在該怎么辦才好呢?”

  顏真卿感覺一陣眩暈,扶住城墻詢問道。

  說真的,他今年也有五十多歲,也已經不算年輕了。

  目前這局面,如果皇城內布防的禁軍,還是太宗時期的禁軍。那不是什么大問題,殺出皇城,殺散那群兵變的丘八就行了。

  長安雖然會亂上一陣,但很快就能消停下來。

  可如今的禁軍,才訓練了幾個月,都是長安本地招募的商賈子弟,市井之徒。他們現在能夠臨危不亂,聽從指揮沒有逃跑和一哄而散,已經算是個不大不小的奇跡了。

  顏真卿估摸著,應該是這些人都是本地人,家人就住在城內。他們擔憂叛軍胡來,所以根本不敢亂跑。

  只不過能做到這一步就已經是極限了。

  指望這些新兵蛋子跟控鶴軍那些刀口舔血的丘八們廝殺…結果就在春明門大街上擺著呢。

  成為尸體躺在地上一動不動,穿著紅色禁軍軍服的那些倒霉蛋就是榜樣。

  “從西內苑出玄武門,直接去咸陽,然后緊閉城門固守。

  顏相公和百官們可分頭自去,郭某還要去大明宮救駕。

  言盡于此,請多保重。”

  郭子儀對顏真卿抱拳行禮說道。

  “好!好!

  疾風知勁草,板蕩識忠臣。

  今日見識到郭將軍對國家忠心耿耿,顏某深受感動。”

  顏真卿老淚縱橫,躬身對郭子儀行了一禮,已經激動得不知道該說什么才好了。

  “顏相公不必多禮,郭某這便去了,您多保重。”

  說完,郭子儀轉身獨自離去,召集自己的親信部曲去了。

  禁軍現在雖然大多是沒怎么經過訓練的廢柴,但里面還是有一些原本屬于郭子儀麾下部曲的邊軍人員,現在已經普遍都高升了。

  把他們集中起來,估計還可以湊個大幾百人,未嘗沒有力挽狂瀾的機會。

  當然,郭子儀計劃中的力挽狂瀾,說的是把李琩接到咸陽縣暫避鋒芒。

  長安這情況,大概也只有太宗來了,或者方有德本人來了,才能收拾吧。

  其他人是沒辦法了。

  郭子儀走下城樓,他拔出橫刀,對著一眾丘八大喊道:“涼州的老兄弟跟著郭某走!去大明宮救駕!”

  然而令他失望的是,陸陸續續只有十多個禁軍軍官走了出來,其他人對此都是無動于衷。

  甚至很多人根本就不是后面招募來的新兵,而是當年就在涼州服役,就在郭子儀身邊當差的“老兄弟”。

  就這?

  郭子儀臉上露出難以掩飾的失望。

  武將本就該忠于國家,忠于朝廷,為國盡忠。

  這便是食君之祿,擔君之憂的道理。

  但現在,很多人已經改變了初心。對于他們來說,自己的小命更重要一些。

  在殺氣騰騰的控鶴軍丘八面前,他們縮了,不愿意為朝廷賣死命了。

  他們覺得,不值得!

  “愿意走的,就跟郭某走。不愿意走的,隨意!”

  郭子儀氣哼哼的朝著西內苑含光殿而去,那里有一條狹長的巷子,盡頭有一個小門,可以直通大明宮紫宸殿。

  這條小路,也是當年高宗時期,中樞重臣去找高宗或者武后秘密商議大事時,所走的“綠色通道”。

  而紫宸殿北面,就是重玄門,可以直接出長安城了。

  希望能趕得及,郭子儀在心中默默念叨。

  等救出李琩后,一起退到咸陽,再號召天下兵馬勤王。至于能召集到多少人,他心里一點都沒底。

  對大唐忠心耿耿的方大帥,一手帶出來的親軍,居然成了帶頭兵變的匪軍。

  郭子儀心中難掩悲痛。

  那十多個老部下跟在他身后,身影看起來多少有一些蒼涼和悲壯。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