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二百四十四章 停戰封山

熊貓書庫    大道飄渺
🔊點這里聽書

  “不可能,你休要在此信口雌黃!”

  陳壽益在短暫震驚后,迅速取出秘符,向宮闕方向祭出,嘗試聯系清靈真人。

  司馬傅也稍稍停頓下來,眼神深處透出一絲期冀。

  好一會兒后。

  他見對方秘符完全沒有作用,眼中先是流露出一絲落寞,隨即很快便被嘲諷之色取代。

  “師弟啊師弟,你可知道這二十年來,我的日子是怎么過的嗎,每日殫精竭慮,生怕引來滅頂之災。”

  他氣極而笑。

  “而你呢,無憂無慮,大把資源,揮手即來,單純可笑,完全沒有意識到本門早已千鈞一發,枉我等了你那么久,期望你能夠有所感應,這么多年來竟是在對牛彈琴,你說像你這樣的人,怎能擔當掌門重任?”

  被司馬傅嘲諷,陳壽益的臉色陰晴不定。

  他仔細回憶這二十年來的日子,他的確對此沒有絲毫察覺,始終認為掌門真人閉關,乃是嘗試突破元嬰中期境界。

  眼見陳壽益臉色陰晴不定,司馬傅繼續開口。

  “掌門真人閉關前,曾召見過四個人,第一個便是你,我且問你,掌門真人除了傳授你玄髓通靈秘術外,是不是還給了你玉髓通靈秘術,真元丹的丹方,以及煉制真元丹所需的萬年真元參?”

  被司馬傅說中,陳壽益并未驚訝。

  “是又如何?”

  陳壽益縱使接受了靈目門危在旦夕的事實,他冷聲反問后,悵然嘆息。

  “只是可惜,玉髓液實在難找,縱使我費盡千辛萬苦,也只得到了半瓶而已,否則上次的結嬰,說不定就成功了。”

  司馬傅輕笑。

  “那你可知掌門真人在閉關前,第二個召見的我,給了我什么?”

  “給了什么?”

  陳壽益本能地問道,他也曾對此好奇過,但卻并未多想。

  不同于許多自詡天才之輩,陳壽益對于自己的才能,有著清晰的定位,他很早便認識到人的精力乃是有限的,走好自己的道路,比任何事都重要。

  因此他在筑基后,并未選擇任何輔修功法。

  正是因為他的注意力足夠集中,一門心思修行,才能一路走到今天。

  司馬傅流露出意味深長之色。

  “掌門真人給了我玉髓通靈秘術,以及所需的一壺玉髓液,真元丹的丹方,以及…一爐真元丹,必出陰陽兩顆靈丹的秘密。”

  司馬傅則是冷笑了一聲。

  “那你說,掌門真人為何要做這般安排?”

  陳壽益并非徹底愚蠢之人。

  他頓時便想到了掌門真人的用意,死死地盯著司馬傅。

  “掌門真人在此秘密坐化,如此事關重大,你為何要隱瞞至今,此戰本可避免!”

  “你說呢?”

  司馬傅反問。

  “事以秘成,掌門真人瞞天過海,為我等爭取了二十年時間,就算有所猜測,誰敢禍從口出,受人以柄?”

  陳壽益緊咬牙關,眼神搖擺不定。

  “那你至少可以和我提前商量一下,難道你覺得我會出賣師門嗎,何必要鬧到今天這個地步!”

  “陳師弟,若我所料不錯,這些年來,你一直在吞服洗塵丹,降解心魔糾纏,至少已經恢復了兩三成的晉升可能吧?我若找你商量,再加上我身上的玉髓液,你還會放棄嗎,屆時發動此戰的恐怕就是你了吧?”

  “我…”

  陳壽益噎住,心中搖擺不定。

  司馬傅冷笑。

  “哼哼,退一步講,即使以我的底蘊資質,有了玉髓通靈秘術和真元丹,最多也就五成的晉升可能而已,你覺得我會以五成機會去賭本門的千年傳承嗎?”

  陳壽益心亂如麻。

  五成的概率,放在晉升元嬰之事上,已經相當之高,但放在師門千年傳承上,卻是生死存亡。

  “師門還有幾種秘術,也許能助你一臂之力…”

  “別天真了!”

  司馬傅甩袖。

  “那些丹方秘術,你我都不知道研究了多少遍,去哪找上古時期就早已滅絕的仙根,還是說你去屠戮化形妖王?”

  “那你鬧到今天這個地步,只是因為我手中的那顆真元丹嗎!”

  在大乾國,一個宗門如果沒有了元嬰修士鎮守,就代表這個宗門已經失去傳承,無法維護萬物靈長道統,便將失去大乾國相關法度庇佑。

  屆時。

  這個宗門靈田里的大片靈藥,藏寶閣里的底蘊,所有的一切,都將成為其他宗門元嬰老怪眼中的機緣。

  百年后,《真靈之眼》將淪為其他宗門藏功閣里的典藏,也許會成為輔修功法之一,或取其精華作為秘術,或在未來的某一天,被人重新啟用,建立新的宗門…

  “我要本門青龍潭鎮山圣獸的妖丹!”

  陳壽益聞言,瞠目結舌。

  司馬傅則流露出冷傲之色。

  “本門二代祖師洞察真人,可謂是驚才艷艷,他早已料想到師門未來某天會陷入衰敗,雖說世間沒有長盛不衰的傳承,但總歸是要全力以赴抗爭,于是他便趁著本門強盛之際,全力培育那條鯉魚精,目的便是有朝一日,本門面臨如今的狀況,便可取其妖丹作為結嬰秘術!”

  司馬傅說罷,竟是取出了玉髓液。

  他當著地面眾多抬頭仰望的世家弟子們,將這瓶玉髓液,靜靜地擺在兩人之間。

  “不出所料的話,陸岐現在已經得到妖丹,再加上你的真元丹,我至少有七成結嬰的機會,你若是準備再戰,僥幸獲勝的話,這瓶玉髓液就是你的了,但陸岐必會按照掌門真人生前囑托,帶著青蛟妖丹與相關秘術離開。陳師弟,你自己選吧。”

  從五成機會,到七成機會,并非只是簡單的加減。

  機會每提升一分,所需要的付出便會加倍。

  陳壽益的眼神搖擺不定。

  只要得到了這瓶玉髓液,他至少能恢復三成的晉升可能,機會也著實不小。

  不過這司馬老賊,底蘊著實深厚,斗法手段狠辣,想要戰勝他,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就在這時。

  陳壽益看向了下面的眾多筑基修士,零零散散足足有四五十人,絕大多數都是執法堂之人,乃是本門最為忠貞堅定的一批弟子。

  其中也包括了他的兒子陳凱旋!

  此刻陳凱旋正在人群中,抬頭仰望著一直崇拜不已的父親。

  陳壽益突然想到了什么,頓時倒吸了一口涼氣。

  他向來以道德大義壓制公道會,如今師門生死存亡之際,他己若是選擇了繼續對抗,為了一己私利背叛了道德大義,別說嘗試結嬰了,接下來他恐怕將頃刻間淪為孤家寡人,真正的死無葬身之地。

  在師門傳承的面前,縱使他平日里有些威信,但當生死存亡之際,諸多世家為了自己的基業,也不可能再支持自己了。

  一旦沒有了師門支持,所謂的世家也就成了散人,猶如無根浮萍。

  而對方乃是司馬老賊。

  在這些執法堂弟子看來,司馬老賊為了目的,不擇手段,陰險狡詐,乃是理所應當。

  除非…

  他能夠將司馬老賊和這里的所有筑基弟子都殺掉,徹底殺人滅口,也包括他的兒子陳凱旋。

  靈目門的生死存亡,全在他一念之間。

  護法堂深處。

  李默到此已經近一個時辰,雙方仍在默默對峙。

  此刻已經天色漸暗,但在大陣靈光之下,清明山巔卻始終明亮,各堂口都呈現出不同的異象。

  驀然。

  祖師堂方向,傳來了悠揚的鐘聲。

  正在交頭接耳的對峙雙方,以及正在雙方中央談判的五人,頓時安靜了下來。

  陸岐與葉守田短暫對視一眼后,竟是早有預料一般,從閉口不言到不約而同起身。

  “看來兩位代掌門,已經商量出結果了,繼續在這里對峙也是無用,還是去祖師堂看一看吧。”

  “陸師兄所言極是。”

  見陸岐、葉守田已經這般說了,錢景、陳鶴延、白婧婧也不再多言,當即跟隨二人回到各自陣營。

  咚,咚,咚!

  鐘鳴聲不斷,足足敲響了八十一聲,才停了下來。

  待八十一次鐘聲悠悠結束,整個清明山都似乎安靜了下來,這是只有靈目門生死存亡之際,才會敲響的祖師警鐘。

  八十一聲代表了最高級別。

  雙方弟子離開護法堂后,紛紛騰空而起,向祖師堂方向匯聚過去。

  無法飛行的弟子,則有序地列隊前行。

  待眾人聚集完畢后,紛紛看向了祖師堂前并列而立的司馬傅、陳壽益二人。

  李默在公道會一方的第一排,他能夠感受到巨大的壓力,情不自禁祭出了五行玄武盾與天成華金劍。

  此刻只需兩位代掌門中,有一人開口,大戰便會在頃刻間一觸即發。

  但好在兩人都只是靜靜地站著,等候著低階弟子們逐漸匯聚過來,始終沒有開口。

  許久后。

  司馬傅、陳壽益對視了一眼,最終陳壽益發出無聲嘆息,向前走出一步。

  “諸位,今日雙方之戰,乃是清明山長期積貧、積弱、積壓下,對于師門如何改革理念不合所致。經過我與司馬傅代掌門耐心交流后,一致做出決定,清明山從即日起施行封山,所有人不得擅自外出,違者…”

  陳壽益說罷,輪到司馬傅上前開口。

  “諸位請放心,我與陳壽益代掌門,已經對歷代祖師發誓,今日之事,不論對錯,既往不咎,并且著手調配預算,大力支持門中練氣、筑基弟子的提升,改善中低階弟子的修行環境…”

  隨著司馬傅、陳壽益的一番許諾,諸多筑基、練氣弟子頓時喜出望外,金丹修士們則紛紛面露凝重之色,追隨二人前往了清明大殿。

  清明大殿前,亦有殘破碎尸。

  來此的金丹修士們視而不見,向大殿內魚貫而入。

  隨著大殿巨門緩緩關閉,再也沒有人知道里面究竟發生了什么。

  第二天。

  司馬傅宣布,就此閉關,沖擊元嬰瓶頸。

  陳鶴延主動辭去了護法堂堂主的職位,由陸岐接任,并迅速開始了整頓改革。

  他首先下令,拆解各堂口的陣中之陣,在徹底恢復護了山大陣后,當即全面開啟了護山大陣,實行了全面封山。

  然后是埋葬諸多死難人員,并決定在十天后,舉行一場大型公祭活動。

  隨后他委派下諸多獎勵豐厚的建設任務,竭盡所能修復各堂口的基礎設施的同時,變相對筑基、練氣弟子實行補貼。

  期間實行戒嚴政策,所有發出不合時宜言論者,一律被清明山臨時管理組監禁,被封印到了地下靈宮之中。

  之后是所有護法堂、執法堂的重要職位,將會按照能力,展開公開競爭,并決定開設兩個筑基期的真傳弟子名額,由所有在職筑基弟子在三個月后,公開競爭真傳弟子名額。

  陸岐這位護法堂的堂主,隨著一系列的發號施令,明眼人幾乎一眼便能夠看出,陳壽益雖然還是名義上的代掌門,但實際上已經被架空。

  同時讓人感到奇怪的是,原先執法堂、鎮封閣的弟子,明明是被封印,卻始終沒有再出來,其中便包括了陳凱旋。

  于是不禁有人猜測,公道會之人乃是以陳凱旋作為要挾,迫使這位代掌門妥協退讓。

  請:m.llskw.org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