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嵐州八郡之主 嵐州易主,各地諸多事宜都還要妥善處理。
就比如清算房氏余孽,除卻房氏本族之外,房氏還有諸多附屬家族,例如那為了掩護公羊瑾撤退,自愿留下來斷后的慕容靈所在的慕容家,便是房氏的附庸家族。
而且還是附庸家族里,比較厲害的那一等。
如今房家近乎族誅,只余下二十余名先前在戰陣之中投降鄭均的房氏之人,嫡系子弟除了房賀之外,更是只剩下三人。
當然,族誅房氏的不是鄭均,而是房冀自己。
也是給鄭均省去了不少麻煩,也更能避免房氏流落在外的子弟哪一天忽然得了勢,想要報仇雪恨。
畢竟殺他們的又不是鄭均,而是房冀。
房冀被鄭均殺了,換句話說,鄭均反而是為房氏報仇的恩人呀!
主家房氏都這么慘了,慕容家又怎么可能置身事外?
尤其是慕容靈還是頑固分子,他所在的慕容氏自然要被新的統治者施以鐵拳出擊了。
此番兵馬,鄭均也迅速擴充至了四十萬。
其中滄刀、驍果二軍如今各部有四萬人,不過這段時間重新擴軍,兩軍各擴軍至五萬人。
定秦軍七萬人,經過戰俘補充,已擴軍至十萬人。
博州軍還存余三萬余眾。
博州軍并不是鄭均的部眾,而是博州來馳援的雜兵,不過鄭均也不跟他們客氣,直接給扣下了,準備從中進行挑選,若是想要歸鄉的,盡數放歸,若不想歸鄉的,便留下當兵。
而嵐州軍的俘虜以及降兵,到達了驚人的二十六萬之眾。
可以說嵐州只有十余萬的兵馬或死或逃,其余都成了現成的桃子,被鄭均摘了。
不過這二十六萬,可以說是差不多都是二線部隊甚至三線部隊,守城有余、野戰不足。
因此,這二十六萬的兵馬將會被分配到嵐州的七個郡,成為各郡的郡兵。
每個郡能分到三萬多一點的兵馬。
驍勇、滄刀兩軍,則是作為鄭均親衛,駐扎在嵐州一帶。
鄭均效仿的是古代故事。
漢代天子六軍拱衛京師,若有戰事,則是讓中央軍出動,配合地方軍,一起鎮壓叛亂、抵御匈奴。
其余諸多朝代,也多是如此。
而定秦軍的定位,則是邊軍。
待新驛郡拿下之后,定秦軍便會長存于新驛郡,直面可能會進犯的秦王大軍。
而整個嵐州境內,除了新驛郡的馬郡守裝死之外,其余七郡除卻各郡郡守之外,縣一級的官吏也有些缺少。
雖然鄭均也已經赦免了很多‘從賊’的縣級官吏,讓他們暫時維穩,但還是缺乏不少。
歸根結底,還是因為人才太少、郡縣太多。
鄭均如今麾下,除去新驛郡,尚且有平章、康樂、嚴廷、漁漣、寧遠、鏡淵、巴塘、廣平、紫陽、安龍這十個郡。
縣城足足有七十一座。
這是什么概念?
如果類比鄭均前世的古代,鄭均如今擁有的城池土地,已經可以和戰國時期諸侯國相提并論了。
光是縣令、縣尉這樣的縣級官員,就有一百多的缺口,更不要說郡守一級的高級官員了。
滿打滿算,鄭均手下的通竅武者,也就只有許厚、張文、獨孤景、顏存真、房賀、趙博、劉南昀、江無涯八個,全都派出去,還有兩個缺口呢。
不過也不需要這么多,嚴廷郡直接承包給盧氏了,只是嚴廷郡名義上還是自己手下,平章郡、康樂郡也是設施完善,陳敬仲、盧承弼兩人的處理很不錯,鄭均很是放心。
如此一來,便只有嵐州這七郡了。
“江無涯、劉南昀,此二人都是江湖廝殺漢出身,讓他們去當郡守,應該也會十分愿意,故而將巴塘郡、安龍郡這兩個沒有什么險峻地帶的中等郡交予他們,應該不是問題。”
鄭均盤坐在地脈靈臺,心中暗忖:“房賀乃是房氏舊人,身份尷尬,房氏舊黨對其多為不恥,他如今也沒什么族人可以依仗,故可以留在嵐州境內,讓他鎮守紫陽郡不是問題。”
“趙博、顏存真,皆為嵐州本地世家豪族,不能把他們留在嵐州,可以將其派往平章、康樂二郡,將陳敬仲、盧承弼替換過來,失去了本土勢力的扶持,也能叫這二人沒有培養自身親信的本事。”
“許厚,雖是降將,但本事不俗、曉暢軍事,在征討嵐州之時,功勛卓著,可令他鎮守較為重要的新驛郡,防備可能到來的秦王大軍,同時也能讓他繼續執掌定秦軍。”
“獨孤景要調個位置,其在鏡淵郡上籌備多年,在當地頗有名望,所以要將其調走,可讓獨孤景調往漁漣郡為郡守,防備肅州、宣州可能的來犯之敵。”
鄭均在心中思忖:“獨孤景雖然是個騎墻派,但安業城就在新驛郡之后,我可以直接有效監督其情況,逼迫獨孤景不得不盡力守城。”
“張文…獻兩城,調任寧遠郡當郡守吧。”
雖然嵐州之戰大獲全勝,但鄭均斬殺的通竅武者確實有點過于多了,以至于嵐州的通竅武者直接被鄭均殺斷層了。
思索片刻之后,鄭均得出了結論。
許厚,新驛郡守、大都督府參謀軍事、州長史,上表朝廷,請授銀青光祿大夫。
獨孤景,漁漣郡守、大都督府軍司馬,上表朝廷,請授銀青光祿大夫。
張文,寧遠郡守、大都督府牙將,上表朝廷,請授銀青光祿大夫。
顏存真,康樂郡守。
趙博,平章郡守。
劉南昀,安龍郡守。
江無涯,巴塘郡守。
陳敬仲,嵐州鎮撫司千戶、大都督府掌書記,上表朝廷,請授銀青光祿大夫。
盧承弼,廣平郡守、大都督府判官,上表朝廷,請授銀青光祿大夫。
魏權、于慎、獨孤愿三將,則是繼續留守中央,為鄭均親兵都指揮使。
其余外罡功臣,則是按例論功行賞,若有不想從軍旅者,可平調為縣令之職,為鄭均治下的‘百里侯’。
雖然鄭均如今將手下的通竅武者都封出去了,但這也不影響打仗,打仗的時候征召過來便可,分散在各個郡,也能給自己增加容錯,免得被對面以迅雷之勢推完了自己都不知道。
所謂銀青光祿大夫,乃是加官及褒贈之官,非要說的話,是一種類似于爵位的名譽官職,無法傳給子孫。
屬于名譽了。
通常情況下,只有朝廷才能授封銀青光祿大夫,所以鄭均要‘請授’。
不過永昌皇帝同不同意都無所謂,他就算不同意,在嵐州城中,被鄭均加封‘銀青光祿大夫’的勛貴們,也都是‘銀青光祿大夫’!
銀青光祿大夫之上,還有金紫光祿大夫和光祿大夫,鄭均就是把這個當成爵位來賞了,不然也沒有什么別的可賞。
人活一世,都是為了名利二字。
利,暫時給不了。
名,就要給多點。
銀青光祿大夫上下嘴唇一碰的事兒,只要克制好授予的數量,別搞得像是太平天國那樣出了兩千八百多個王爺就行了。
“想要坐穩這嵐州八郡,當這八郡的主人,也確實是困難至極啊。”
鄭均呼出一口氣來,他頭一次覺得權力太大了也有些累。
需要組建一個‘內閣’,替自己分憂解難了。
鄭均這次將陳敬仲調回來,也是為了做這個的。
根據探子來報,陳敬仲在平章郡內多有才華,平章郡在其治下搞得還不賴,是一個不錯的治世之臣,鄭均對于這樣的臣子很是看好。
“當年神武皇帝打天下的時候,也是這般嗎?”
鄭均在心中思索了一番之后,只覺得嵐州這攤爛攤子確實有些大,自己要多招募些人才,替自己打理這天下,動腦子的事兒還是要交給合適的人去辦,自己只需要把握大方向即可。
在隨意思考了方向之后,鄭均又看向了近期的奏報。
自己閉關的這一個多月里,倒是沒什么大事發生,各軍狀況如一,許厚上奏,表示對于有意成家的將士們‘相親’工作,已經開始進行了。
相信很快,驍果軍將士的相親之旅就會結束,驍果軍的士兵將會在嵐州扎根。
至于滄刀軍亦是如此,只不過有一小部分士卒乃是來自于博州,但也沒什么太大影響:在博州,他們沒什么發展前途;在嵐州,卻是如同人上人。
雖然故土難卻,但跟生存環境相比,兩者孰重孰輕還是能夠區分的。
而于慎上奏,直言被俘的玄鳥衛正卒也開始慢慢吐露出一些關于玄鳥衛的事情,比如他們修行的功法‘赤凰經’以及修行的‘赤凰槍法’。
經過多方比對,最終他們修行的‘赤凰經’原本和‘赤凰槍法’也得到了完全形態。
只不過‘赤凰經’只有三層,修行到蓄氣境便戛然而止。
至于蓄氣之后的…很遺憾,暫時還沒有俘虜到外罡以上的玄鳥衛將領。
跟著于慎一起上奏送進來的,還有兩本秘籍,正是這‘赤凰經’和‘赤凰槍法。’
鄭均隨意翻閱了起來,同時眼前也浮現出了一段水墨小字。
赤凰經。
狀態:殘缺,不可預支。
看到這一段,鄭均神色平靜,早就有所預料。
畢竟在功法殘缺的情況下,確實無法預支,之前鄭均得到‘熠日流光’的時候,也是需要將前虞文字讀懂,或者翻譯成大周文字才可以。
不過無法預支就無法預支吧,反正鄭均一開始也沒想著預支這門功法。
赤凰經,比碎玉功略微差了一點點,算是不錯的功法了,用在軍陣上,確實是比較奢侈。
鄭均微微頷首,若是有機會的話,可以將后續外罡段的功法集齊,鄭均感覺可以以這‘赤凰經’為體系,組建一支精銳出來。
確實好用。
赤凰槍法。
當前可預支‘圓滿’級。
為上古妖庭妖皇冒名‘馮清’,入大盛皇朝竊取人族秘法時所創,圓滿后,收集鳳凰精血可參悟鳳凰天賦‘浴火重生’。
而這槍法,倒是讓鄭均有些驚愕。
“上古妖庭?大盛皇朝?”
對于這兩個名字,鄭均可以說是極其陌生,他從來都沒聽說過。
通過名字,鄭均倒是可以知道‘上古妖庭’是什么玩意兒,但大盛皇朝是真的沒有聽說過。
大周之前是大虞,大虞之前是大魏,大魏之前是古夏,古夏之前據說是一片持續了一萬多年的戰亂時代。
許多上古神通也因為那一萬多年的戰亂時代而遺落,不少典籍也從此消失在歷史長河之中。
莫非這大盛皇朝,便是戰亂之前的朝代?
如果是那樣的話,已經距今有一萬又五千年了!
不過對于鄭均來說,古代的事兒沒有什么可說的,只是感嘆一聲便是,數萬古風流人物,還看今朝啊。
“看來下一次空出來的槽位,可以將這‘赤凰槍法’預支一番了,正好可以和‘兇相百骸’試一下。”
鄭均在心中想著,又將此事按下,看向其他人的‘奏折’。
以顏存真為首的嵐州當地世家豪強小團體的奏疏就非常簡單了,極盡馬屁,顏存真、趙博兩人還上書,愿意用顏家、趙家的財產,為鄭均在嵐州城房氏原來的宅院地址中,建立一座大大的王宮。
當然,他們說的是‘大都督府’,不是王宮。
不過就是一個意思。
見到這一幕,鄭均頗為無語,但想了想之后,還是同意了他們的請求。
顏家、趙家乃是反正撥亂的世家,鄭均一時之間沒有辦法清算他們,不過他們既然愿意主動把錢交出來,那也是不錯的,就算是修建王宮也無所謂。
主要是消耗他們的實力就行。
應允之后,鄭均又陸續批復了幾個‘奏疏’,接著便擱下朱筆,將批閱完畢的奏折推至案幾一側。
嵐州八郡的軍政要務雖繁雜,但比起與房冀那場生死之戰,這些文書工作反倒讓他心神稍緩。
起身時,房氏祖地改建的靜室地面泛起微光,這是地脈靈氣被長期引動的征兆。
“比預期更快…”
他感受著體內真元流轉,當即閉目調息。
而閉目調息間,熟悉的鎏金小字在識海中浮現。
地脈修行:1/1。
‘流影浮生拳鎮山河法(精通)’償還完畢。
面前的兩行鎏金小字出現,鄭均不由微微頷首,接著便站起身來,繼續在識海之中調出‘大道武書’來。
是否預支神通‘流影浮生(小成)’?因假借未來之果,需演練上萬次,于五處地脈修行后可歸于此身。
“預支!”
鄭均在心中暗忖。
預支成功。
伴隨著‘預支成功’的字樣出現,鄭均也在第一時間,再度翻閱起了‘大道武書’。
心念一動之下,那代表著‘流影浮生’的墨色符箓也是驟然如同解鎖了某個沒有被解鎖過的角色一般,被點亮在鄭均識海之中。
諸法無相。
當前階段:小成。
下一階段需求:5/6。
當前受箓(小成):流影浮生:0/10000;淵渟岳峙:0/10000;熠日流光:4000/10000;淥水斬蛟:10000/10000;天目破障:10000/10000。
“還差一門咯。”
鄭均不由得呼出一口氣來,不由得微微一笑。
想要預支成功,不難。
只需要去一次博州城,將‘颯沓流星’所需的星辰之力吸收完畢便可。
也不知自己的老丈人有沒有繼續收集好星辰之力。
一念至此,鄭均沒有絲毫猶豫,繼續抬起手來,登時真元縱橫,面前也浮現出一行鎏金小字。
是否預支‘赤凰槍法(圓滿)’?因假借未來之果,需提槍十萬次后可歸于己身。
“預支。”
預支成功。
十分隨意的將這‘赤凰槍法’預支成功之后,鄭均便當即站起身來,準備出關。
不多時,鄭均便踏出了地脈洞府,周身靈氣未散,在晨光中泛起淡淡金輝。
“來人。”
守在洞府外的親衛聞聲上前,抱拳聽令。
鄭均淡定道:“傳于慎來見。”
“諾。”
親衛領命,立馬去尋于慎。
不過片刻,于慎疾步而至,甲胄鏗鏘:“末將參見大都督!”
鄭均袖袍一振,地脈余韻化作細碎光點散去:“點鮮卑騎兵與親衛騎兵各一千,準備隨我要北上博州,我要拜會老岳山一番。”
于慎聞言,正準備去吩咐,卻見鄭均忽然又道:“我離開嵐州之后,政務一切照舊,待陳敬仲來后,且讓陳敬仲對此負責,等我回來之后,我希望看到一個生機勃勃的嵐州。”
“是。”
于慎點頭稱是,接著又有些猶豫的張口問道:“大都督,神京方面多次催促救援,我等…”
“神京方面不必理會。”
鄭均淡定張口。
干嘛啊?
去救援神京啊?
這是人能想出來的主意嗎?
神京有陣法、有防御,面對秦王的攻勢,自然能夠茍且下來,自己率兵過去,直接在大平地直面秦王。
武道修為不如秦王、兵馬數量不如秦王、軍隊質量不如秦王。
這怎么打?
誰愛去誰去,反正鄭均不去。
他能做的就是希望神京多撐一會兒,多為鄭均吸引一番秦王的注意力,給自己發育提供一些時間。
“本督離開之后,你和獨孤愿、魏權都能夠借此地脈修行,以求突破通竅事宜。”
鄭均道:“希望本督回來的時候,能夠看到爾等三人皆已是通竅武者…外罡的修為,還是有些太低了。”
聽到了鄭均的話語,于慎不由得身子一震,當即拱手稱是,神色興奮,旋即去為鄭均傳令,詔兩千騎兵隨行。
望著于慎的背影,鄭均微微一笑。
這次之所以帶兩千騎兵一同北上,也是為了壯聲勢、震四方。
也不是鄭均吹噓,這整個博州加上嵐州,在元丹武圣不出的情況下,鄭均憑借兩千騎兵,野戰無敵!
兩個時辰后,嵐州北門。
兩千鐵騎肅立如林,鮮卑突騎的狼頭纛與鄭字帥旗在朔風中獵獵作響。鄭均策馬穿過城門,忽然勒住韁繩。
這兩千鐵騎臉色興奮,被挑中之后,臉上喜色難掩,畢竟能夠從大軍之中被挑選出來做大都督近衛,這件事情足以讓他們感到欣喜不已了。
鄭均望向鐵騎,當即興致高昂,張口便道:“諸君,可愿為本督效死?”
“愿為大都督效死!”
鐵騎齊聲高呼,聲如浪潮,響徹在整個北門之中,震得周遭震動,不少百姓都差點沒忍住想要逃竄。
而見這兩千騎聲勢浩大,鄭均滿意至極,當即揚鞭而起:“出發!”
“轟隆隆…”
一瞬間,馬蹄聲如雷震,兩千騎卷起煙塵向北奔騰。
四日后,康樂郡官道上,兩千騎兵馳騁而去。
雖然鄭均一人會更快一些,但周圍畢竟也都是騎兵跟隨,因此大軍行進的速度也并不算慢,處于一個鄭均可接受的時間。
在路上的這段時間,鄭均也正好能夠用來研究一番‘赤凰槍法’。
這等尋常武學,鄭均也不需要什么實戰經驗,他甚至只需要腦測便好,所謂冥想修行,在識海里模擬對戰就可以提升償還進度。
無他,這就是鄭均這尊通竅五境的武者可怕之處。
就這般,大軍一路行進,于康樂郡的一片樹林前,鄭均忽得感覺到這樹林之前,有一道強勢的通竅氣息,登時眉頭一皺。
煙塵滾滾間,鄭均忽然抬手示意全軍止步。
兩千鐵騎令行禁止,霎時收韁駐馬,唯有戰馬不安的響鼻聲在林間回蕩。
“大都督?”
一旁的一名騎兵親衛剛欲發問,卻見鄭均目光如電望向林深處十丈外的青巖上。
那青巖之上,一位白發老者寬袍垂落,膝橫一柄墨玉長劍。
其周身落葉懸浮不落,竟是以通竅五境的威壓隔空凝滯了方圓百丈的氣機!
而伴隨著騎兵來襲,那白發老者才緩緩睜開眼睛,將墨玉長劍提起,傲然道:“鄭均,你終于來了。”
鄭均緊握韁繩,眼神一瞇,當即道:“你乃何人?”
這老頭竟是一尊極其稀有罕見的通竅五境武者。
通竅五境,向來都是元丹武圣的后備役,每一尊通竅五境武者都在當地聲名赫赫,這人自然不可能是憑空鉆出來的。
“在下楚星河。”
那老頭淡漠的張口說著:“不知大都督,可還記得老朽?”
聽到了‘楚星河’這三個字,鄭均立馬了然。
鄭均輕笑道:“原來是號稱嵐州第一武者的楚星河,你來尋我,是為了報殺徒之仇?”
鄭均征討嵐州的第一戰,就是率領騎兵千里奔襲,一舉擊潰三萬大軍,斬殺了楚星河的弟子,初入通竅沒多久的巴濤。
時代太過于久遠,若不是楚星河忽然出現,鄭均都差點兒忘了。
“不錯。”
楚星河很是坦蕩:“先前你與房冀爭奪天下,老朽不屑于落井下石,便拒絕了房冀的征召,如今房冀敗亡,老朽這才來尋你,也算公平。”
你如果當時接受了房冀的征召,當時就死了,也不會有今天。
鄭均輕笑一聲,當即道:“既如此,便讓你先出手吧。”
龍淵刀并未出鞘,反手從親衛手中接過一桿玄鐵長槍。
槍尖寒芒吞吐,如毒蛇吐信。
刀法?
還是算了吧。
別不小心給楚星河砍死了。
有這等機會,正好嘗試一下槍法,給‘兇相百骸’攢一攢償還進度,若是楚星河確實有本事,龍淵刀再行出鞘。
一念至此,鄭均槍身一震,周身殺氣驟然凝成血色狼煙,正是槍法神通‘兇相百骸’的起手式。
楚星河冷笑一聲,墨玉長劍凌空劃出九道星痕,每道星痕竟化作實體星辰,在虛空中緩緩輪轉。
此乃楚星河的神通‘星河九轉’,取九天星斗之意,一轉一重天!
在凝聚之間,第一顆星辰已轟然砸落!
鄭均長槍如龍,血色狼煙化作猙獰鬼首迎擊。
“轟!”
槍尖與星辰相撞的剎那,鬼首突然分裂成百具白骨兇相,將星辰撕咬吞噬。
白骨兇相撕碎星辰的瞬間,鄭均槍勢驟然一變。
槍桿震顫間竟有鳳鳴之音響起,赤紅焰流順著槍身盤旋而上,將殘余星芒焚作青煙。
這正是預支圓滿的‘赤凰槍法’第一式,‘鳳點頭’!
全都試試。
楚星河瞳孔驟縮,墨玉長劍急轉第二、第三顆星辰同時壓下,兩輪星芒交錯成十字斬擊,所過之處威壓遍布,頗為強悍!
“來得好!”
鄭均大笑聲中槍出如龍,血色狼煙與赤焰交織成螺旋,槍尖點在十字星芒交匯處的剎那,識海中償還進度的鎏金小字狂跳。
“破!”
槍桿猛然彎曲成滿月,借反彈之力將兩星挑向高空。
楚星河悶哼一聲,楚星河劍勢突變,三顆星辰化作銀河傾瀉,朝著鄭均凌厲斬去。
鄭均見此,周身血色狼煙化作一具三丈高的白骨巨像。巨像骨掌合攏成牢,將三顆流星硬生生捏爆在掌心!
爆炸的氣浪掀飛方圓三十丈內的樹木,兩千鐵騎不得不結陣抵御。
而此刻,鄭均眼中精光暴漲,突然伸手抓向虛空,龍淵刀自鞘中自行飛出,刀光在半空劃出玄奧軌跡,裹挾著濃郁的淥水刀意,朝著楚星河斬去!
“鐺!”
一聲輕響,赤焰與血煞竟完美交融。
槍作鳳翼刀化龍,紅請二氣絞成混沌旋渦,將傾瀉的銀河寸寸碾碎!
楚星河噴血暴退七步,手中墨玉劍直接被鄭均挑飛了出去。
楚星河悶哼后退,須發被反噬之力灼焦大半。
他正要發動第六轉時,忽覺喉間一涼。
那桿被鄭均拋棄的玄鐵長槍,不知何時已化作血色獠牙,靜靜懸浮在他咽喉前三寸。
他不可置信地望著槍尖抵住自己咽喉的鄭均:“你…你同時運轉三門神通?”
“這對我而言,難道不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嗎?”
鄭均淡定開口,旋即道:“只會一種神通的通竅五境,才是稀少的…楚星河,你想要為徒報仇,看來不行。”
“當初你徒弟扛了我五刀才死,你這個當師傅的也還不錯,扛了我三槍加兩刀。”
“噗!”
聽到了鄭均這等話語之后,楚星河又是一口鮮血噴出,踉蹌倒地。
經脈里亂竄的真元告訴他,對方每一門神通都練到了匪夷所思的境界,已經不是他能夠對付得了。
楚星河沉默良久之后,張口道:“老夫輸了,要殺要剮…”
“且留你一命。”
晨光中,年輕的嵐州之主已然回到馬前,勒馬回首,對著楚星河道:“若是不想被天下事所累,就老實在巴塘郡教導子弟,莫要摻和了。”
說罷,鄭均也沒有繼續理會這楚星河,而是抬手下令,兩千騎兵繼續前行。
楚星河倒是挺講道義,沒有趁人之危,加入房冀麾下對鄭均出手,而是選擇鄭均已經處理完了房家之后,才在這里等候自己。
那鄭均也沒必要殺他了。
留著他,反而能在嵐州起一定作用。
起到一個培養人才的作用。
這楚星河在嵐州收徒,學成的子弟若是想要謀求富貴,第一選擇一定是身為嵐州之主的自己。
如此,鄭均也確實沒什么必要動手。
并且普通的通竅五境,對于鄭均確實沒有什么威脅,能夠對鄭均有些威脅的通竅五境,應該是那些世家大族的掌權之人,如房冀、蔡靜宸之輩。
這楚星河在鄭均眼中,和路邊的一條也沒什么區別了。
所謂‘嵐州通竅第一武者’,多半是江湖人沒見識過強者出手,以訛傳訛罷了。
這楚星河的實力,實屬一般。
沒有強威脅,也沒必要殺。
更何況,他還給自己提供了償還進度呢。
槍出如龍,力破強敵。‘兇相百骸’償還進度847,當前償還進度:847/5000。
眼前的鎏金小字一閃而逝,而見到了這鎏金小字,鄭均只想說一句話。
并非強敵。
說罷,大軍繼續行進。
而楚星河在這樹林之中靜坐了一會兒之后,默默將自己的那柄墨玉長劍撿了起來,然后縱身而起,化為遁光朝著南方飛去。
或許他真的要隱退江湖,好生教導弟子了。
這個時代,終究還是屬于年輕人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