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遙看著何廷波那無語的表情,其實心里跟明鏡一樣。
設身處地的想想,作為一個企業的掌權人,公司旗下的每一款產品都是自己的“孩子”。而當家長的聽著別人這么說自己的孩子,心里肯定不會舒服。
但路遙的頭腦卻也很清楚。
何廷波找自己,肯定不是來聽漂亮話的。
企業里面天天吹捧他的人不說多如牛毛,但也一定不少。他想聽大可以去別的地方聽,不至于來自己這找存在感。
而他既然點名喊了自己,那就一定是有想法的。
面對這種有想法的人,路遙覺得最好的方式就是“坦誠相見”。
我怎么想的,我就怎么說。
不去試圖揣測對方的想法,因為他對何廷波并不了解。他的喜好,偏好種種,他一無所知。而在這種時候,情商上表現的雖然萬金油,可風險也同樣存在,畢竟這種老總對怎么判斷別人有著自己的一套邏輯。與其他滿心顧慮,倒不如實話實說。
有什么說什么,反正我說的都是對的,時間會為我證明。
這是他覺得最穩妥的地方。
于是繼續說道:
“我知道何總應該對K3V2寄予厚望。但…就像是我文章里說的那樣,GC4000性能雖然看起來很強大,可它最大的問題就兩點,一就是兼容性。文章里我已經寫的很清楚了,二則是降頻。溫度升高后,它降頻后的性能比起同類競品而言,就像是一個不入流的產品。并且,這還不知最致命的。何總想知道最致命的缺陷是什么嗎?”
“…我洗耳恭聽。”
聽到何廷波的話,孫立強下意識的瞥了一眼他的表情。
什么都沒看出來。
接著,他再次看向了路遙。
事到如今,他也沒有去糾結弟子怎么忽然就變得如此“鋒芒”。
已經沒意義了。
因為它是已經發生了的對話。
這時候需要做的不是向后看,而是向前看。
他想看看印象中為人處世一直很老道的弟子,會說什么來“挽回”現在這個局面。
而聽到了何廷波的話后,路遙說道:
“何總,我能問一下么…我在海思工作的這段時間里,經常和其他同事交流。雖然大家有著保密協議無法對我多說,但我查閱過公司發布的一些技術信息,我們!”
他在“我們”上加重了語氣:
“現在尚未具備將基帶芯片整合到應用處理器(AP)中的能力。,對么?”
何廷波一愣,下意識的點點頭:
“是的,還不具備,但我們已經在研發了。”
所謂的基帶芯片是負責通信功能的核心組件(如支持2G、3G、4G網絡),整合基帶芯片可以顯著提高芯片的集成度,減少設備體積和功耗。
而路遙問完這句話,孫立強就明白了他的意思。
就聽路遙繼續說道:
“那么,也就是說,K系列芯片如今因為這個原因所導致…它的封裝面積一定很小。對么?”
“…是的。”
得到了他的回應后,路遙聳聳肩:
“這就是我要說的,沒有整合,意味著它需要外掛獨立的基帶芯片,增加了設計復雜性和成本。而現在,國外那邊已經開始同步4G網絡,也就是說,我們在3G整合還沒做好的時候,外面已經開始進行了4G的迭代。我能問下么?我們是否在研發4G基帶芯片?”
“…是的,并且已經取得了很多進展。”
“您瞧,問題就在這。既然取得了進展,說明研制成功應該不遠了。可因為大環境的緣故,我們卻還只能在3G上做文章。根據摩爾定律,每一年,我們的芯片性能都會進行迭代。但現在我們卻在做外掛基帶芯片。這樣等別人在整合芯片上再次取得突破時,我們才開始剛剛整合。而等我們整合成功之后,別人可能已經開始進入下一代的研究…何總,這就是我想說的。”
他一攤手:
“咱們接下來要上市的這款K芯片,乍一看光鮮亮麗,風光一時無兩。但它就是一個殼子。移動端會越來越普及,說個最簡單的,在未來人手一部智能機的時候,大家比的是什么?我想何總比我更清楚。所以,我寫那篇文章的意思其實很簡單。在考慮到企業收入以及研發投入思路后,我的建議是,這款芯片的路,到此為止。
更好的方式,是放眼未來。我們需要一個首先具備強整合能力的平臺,足夠搭載未來的4G基帶芯片,做好整合。其次是找到一個足夠穩定、兼容性強的CPU與GPU架構,在這上面實現與同類品競爭而存活下來的條件。我們可以彎道超車,但前提是大方向是不能走偏的。而目前,公司的這款芯片,從媒體上咱們預熱所披露出來的那些數據來看,我并不看好。這就是我想說的。”
何廷波無言。
陷入了沉思。
而路遙則看了導師一眼后,見他沒什么不滿之類的情緒,這才端起了茶杯潤了潤喉嚨。
關于K3V2的話,只能說這么多。
再往多了說,就會暴露他很了解這款芯片詳細參數的事實。
那就牽扯到保密環節了。
所以沒必要。
而他說的,就是未來海思的發展方向。
只不過他們是經歷了K3V2的失敗后,才痛定思痛,開始按照路遙的思路走。
其實仔細想來沒什么差別,可如果加入了“時間”這個條件因素的話,就不同了。
一個企業一邊摸索一邊往前走,和有一個燈塔來指明方向,本質上的區別就是不一樣的。
而何廷波的沉默也沒持續多久,大概也就半分鐘左右。
接著,他抬頭看了路遙一眼,笑道:
“我就說,今天喊路研來,肯定是有所收獲的。”
“不敢。”
路遙趕緊搖頭:
“我就是把我所看到的,預想到的東西說出來而已。”
“…那你是不知道你那篇文章被孫教授給到我們手上后,公司內部引發了多少爭論。”
何廷波笑著端起了茶杯要碰杯。
見狀,路遙和孫立強也和他碰了一下。
以茶代酒一口飲盡后,路遙幫他倒茶時,就聽到他說道:
“所以,在路研的心里,這款芯片最好是淘汰掉?”
“那倒不至于。”
路遙趕緊搖頭:
“花費了這么多心力搞出來的東西,說淘汰是不現實的。老師也跟我說過,就算在我眼中,這款芯片有很大的弊端,但誰家的錢也不是大風刮來的。公司的主業雖然是通訊,但如今的手機市場確實是一塊能夠迅速回血的蛋糕。我能理解公司的難處,以及我們必須要形成一個穩定的良性循環,才能走的更遠。所以,這款芯片在我看來雖然失敗,但不至于淘汰…只能說,公司的方向上面,我覺得還是要趁早看清比較好。看清楚前路,才能走的踏實,不是么?”
這一番話說完,何廷波的眼睛已經亮了起來。
是的。
沒錯。
就是這樣。
見路遙這么說,他忽然心里升騰出了一種認同感。
雖然有些事情無法詳細的去聊,但…能有這么一番話,就說明對方并不是一個喜歡鉆牛角尖,不懂任何人情世故的年輕人。
恰恰相反,他的思想非常成熟。
他見過許多科研者都覺得一個公司的錢是大風刮來的…
見過太多太多了。
而路遙這一番成熟的言論,實在太對他胃口了。
于是,這頓飯的氛圍變得愉快了起來。
何廷波也懂技術,路遙和他交流起來也不算特別費勁。
而最關鍵的是,這一頓飯的功夫,讓他再次認清了路遙這個年輕研究員的能力。
確確實實很不一般。
雖然沒什么天才一般的想法…其實也不需要。
在公司內部,每個月關于路遙負責那個項目的進度都是要上報的。
在公司預計至少在今年中旬才會結束的LTE基帶優化項目,在他們的進度表里已經推進到了收尾階段。
黃峰那個研究室的能力,他很清楚。
如果他們的工作能力真要這么強,那這么多年公司沒道理沒發現。
甚至在評估他們的項目時,何廷波還特別了解過,這項目的相關流程。
一句話總結就是:因為路遙在,所以很快。
而在和孫教授聊完后,按照他的說法就是:路遙放在這,其實是大材小用了。
他只知道路遙的優秀,也能從別人口中以及項目的進度上證實這份優秀。可道聽途說和親眼見證還是有差別的。
如今這一頓飯,他算是徹底落實了這個想法。
這個年輕的研究員…
一個在19歲剛剛大一就拿到了保研資格的研究員…
確確實實是個天才。
不可多得的那種。
想到這,他的心思忽然熱了起來。
海思太需要這種人才了。
而按照正常途徑,這時候他拋出去橄欖枝才是最好的。
可是…
想到自己打聽到的那個小道消息…他想了想,最終還是沒開口。
不行。
有些事…需要一步一步來。
和何廷波吃的這一頓飯并沒有花太長的時間。
10點多吃上,不到12點就結束了。
氣氛也挺愉快的,扯東扯西,最后直到結束。
接著,在路遙和孫立強的送別下,對方坐上了車,倆人目送對方離開。
而車子才開下禮賓臺,孫立強就來了句:
“他今天喊我也喊的很突然,事先沒做準備。”
聽到這話,路遙趕緊弄說道:
“沒給老師丟人吧?”
孫立強一陣無語:
“丟人?我看他都快把你當成花兒了。”
“…嘿嘿。”
路遙憨笑了一聲:
“那看來我這碗酒味道還不錯。”
孫立強沒搭理弟子的膨脹,直接說道:
“他應該是對你印象很深。至于為什么深…我估計是因為你手里這個優化項目的緣故。海思就這點好,對于人才,他們的提拔會非常快。你師兄當時也是一個項目做的特別好,就被提拔了起來。只不過他當時接觸不到何廷波。”
“但他們想要招攬我,其實也挺難的。畢竟…中航那邊已經跟我研討完了射頻芯片。按照凡…他們的說法,他們會盡快提交研發計劃。不出意外的話,今年就會動起來了。”
“流片通過了?”
“嗯,所有數據都已經拿到了。”
看著弟子眉眼處那神采飛揚的模樣,孫立強點了點頭。
這個項目雖然不清楚中心決策人是誰,但弟子作為研究者一定是少不掉的。
而回想著那款芯片模型的種種參數…
雖然話不能說太滿,可他還是覺得,如今的弟子已經可以用前途無量來形容了。
于是說道:
“那肯定先以那邊為主。他們的消息也很靈通,只要你體現出價值,那么想要拉攏你,待遇還會更高。并且局限性也會更少。”
“我明白的。”
“嗯,明白就行。”
孫立強點點頭,但還是不忘囑托道:
“不過不能膨脹,你年輕,創意正是無限的時候。每一分每一秒都很珍貴,才華絕對不能浪費到其他無用的地方,知道么?切忌玩物喪志。”
“哈哈,我覺得我寫的歌還挺好聽的。”
孫立強無語。
心說你不提,我都忘了你還是個歌手了。
“行了,再有什么事,我到時候給你打電話。回去休息吧。”
“知道啦,您慢走。”
目送導師一步步離開后,他才朝著自己的車走去。
接著給徐若晨發了條消息:
“你們結束了沒?”
“快了,你忙完了?”
“嗯。”
“那你過來唄,剛好有幾個地方吳老師要處理,得問問你的意見。”
“行。”
路遙直接發動了車子,朝著錄音室走去。
路遙對這個叫張夢溪的女孩觀感還不錯。
笑起來甜甜的,性格也不錯。
尤其是中午吃飯的時候,從大家的說笑中,能感受得到,這個女孩不是那種特別做作矯情的性格。
而吃完了飯,大家便各奔東西了。
下周一就開學了,三個學生會的成員能抽出來一上午的時間已經不易,吃完飯就得趕緊回去忙學校的事情…也幸虧這不是新生入學,否則工作量更龐大。
而他們都離開后,路遙這周算是閑了下來。
索性直接去找了徐若初。
御姐本來還在公司工作,結果聽到他悄無聲息的回來,立刻就翹了班。
看到路遙就開始抱怨,問他為什么回來不通知一下自己。
路遙則做出了一個給嘴巴拉上拉鏈的動作。
她立刻秒懂,不再多問。
而倆人閑聊的節骨眼,說起來了徐公子談戀愛這事。
路遙以為她會很驚訝,可實際上并沒有。
“他跟我說過,我也看到那女孩的照片了。挺不錯的…”
聽到這話,路遙琢磨了一下,沒提她很像那個傳說中的“白鹿”這回事。
沒必要。
而和徐若初待了兩天后,他直接返回了深城。
結果前腳剛到,后腳李祥的電話就打了過來:
“路遙同學,你現在在哪?”
“呃…李主任,我現在在深城呢。”
“深城?”
李祥那邊似乎還挺納悶的。
“對,導師給我接了一個和華為合作的項目,我從去年就在這了。”
“這…”
他似乎真不太了解路遙的動向,不過也沒糾結,而是直接開門見山的說道:
“那你什么時候回來,學校想和你談談關于那個射頻芯片的事情。”
路遙一聽,心里就有譜了。
能談什么?
談“分成”唄。
這芯片研究到底是“路遙”還是“復華大學路遙”,這里面的區別可真是不小。
不過…
“下周可以么,李主任。我這周應該就能結束這邊的項目。下周可以回去。”
“下周?沒問題,那你先忙。咱們約下周一?”
“可以的,沒問題。那具體時間等我項目完成了再和您聯絡?”
“哈哈,可以可以。那就這么說。”
李祥笑呵呵的掛斷了電話。
而路遙則把這個事情記錄到了手機里的周五事件提醒中。
他怕自己忘記了。
至于這件事到底怎么談,他其實早就想好了。
無論從任何角度而言,掛靠上復華這棵大樹,都不會有任何毛病。
更何況,他本身就是復華的學子。
為母校做貢獻嘛。
而母校…自然也會回饋自己許多東西。
肯定不會小氣就是了。
(今天就一章,我是真倒霉,早上送孩子的時候,騎電動車紅綠燈路口我正常要左轉掉頭,結果那個腦殘電動車忽然從我左邊沖了過去,嚇的我一激靈,直接車把一扭,人就摔到了地上。摔倒的時候左手撐了一把地面…然后就成照片里那樣了。整個手腕的底部腫了起來,一碰就疼,打字的手手指頭動也會疼,噴了白藥后痛感輕了一些。我觀察一下,如果明天還疼我就去醫院。大家騎車一定注意安全,腦殘真的太多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