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95章 陛下不如下塬勞軍督戰

熊貓書庫    三國:王業不偏安
🔊點這里聽書

  “穩住!”

  “給我頂住!”

  漢軍反卷之勢,烈如暴風驟雨。

  將軍魏平親自壓陣,斬一潰卒。

  督戰隊提刀槍跟上,退者皆斬。

  他身前,魏軍潰逃之勢稍解,然而離他更遠些的地方,卻不是他能主宰的了。

  數不清的漢軍突然出現在側面,幾百張弩同時發射,上弦,再發射。

  魏軍本就不甚齊整的軍陣,此刻在漢軍弩矢掃射下,宛若潰壩,剝落一層又一層磚石。

  原在追擊的前軍在潰退,仍在登塬的后軍看不清情形在前進,一進一退之間,魏軍開始擠成一團,混亂開始發生。

  “敗了敗了!”

  “我軍敗了!”

  不知是誰開始亂喊。

  仔細聽,大概是漢軍。

  很快,潰退成了魏軍的主流。

  漢軍弩士持弩追擊,如同驅鴨趕羊一般收割著性命,待追殺到魏軍近前才收弩,持刀槍進行宰割。

  魏平、周當、賈栩三名將軍依靠旗幟匯聚在了一起。

  小股魏軍精銳開始結陣反擊,魏平、周當等人親自鳴鼓,終于在后方組織起了五六百人的軍陣,試圖且戰且退。

  鄧芝指揮漢軍上前接陣。

  戰鼓急促,漢軍猛攻。

  一名重鎧漢軍望著一名同樣身著重鎧的魏卒,拔步狂奔,速度竟是絲毫不比身著中鎧的漢軍要慢。

  而那魏國陷陣猛士眼看著漢軍甲士朝他沖來,心下惱恨萬分,也是不管不顧向前沖去,并先發制人,咬緊牙關,奮力一槍刺出。

  眨眼工夫,二人捉對廝殺起來。

  兩人皆著魏國制式重鎧,皆手提丈八鐵槍,唯一的區別,就是漢軍甲士身負青龍認旗。

  喚作季舒的龍驤郎,用手中長槍將魏卒刺來的長槍往旁邊一蕩,其后竟是直接撒手,依靠著慣性重重撞到那魏卒身上。

  雙手攬住那重鎧魏卒的熊腰,兩人連連前進(后退)數步,將頂在后面的魏軍撞得辟易而退。

  待那魏卒終于站穩腳跟,正欲以肘猛擊那喚作季舒的龍驤郎時,卻突然間失了氣力。

  緊接著便是天旋地轉。

  “轟!”

  塵埃四起!

  那連同鎧甲怕是有五六百漢斤的重鎧魏卒,整個人被季舒倒拔起來,最后又宛若倒栽蔥般被重重砸落在地上。

  拔山撼岳,莫過于此。

  而季舒一膝蓋壓在那魏卒身上,也不拔刀,只舉起拳頭照著魏卒面門就是奮力一砸,再一砸。

  鮮血狂飆,再次揚拳,才發現那魏卒整個臉已凹陷下去幾分。

  見那人死得不能再死,季舒才緩緩起身。

  全不顧拳頭上到底嵌了幾顆門牙,漠然頂著刺來的長槍向前奔去,再手擒一人,干脆利落地扭斷脖子。

  周圍魏軍早在剛才其人倒拔楊柳時就已被嚇得瞠目結舌,此刻更是兩股戰戰,艱難地拔腿而逃。

  無論在人數還是士氣上皆已占優的漢軍振奮高呼,不斷向前擠壓陣魏軍立足的空間。

  火線拔為龍驤郎的百名重鎧甲士如同人形坦克,所向披靡。

  魏軍僅剩的二十余陷陣猛士由于行動緩慢,體力不支,魏軍又只顧潰逃不來掩護,很快便被龍驤郎追上前來捉對廝殺,須臾之間便死傷殆盡。

  不多時,魏軍全部被趕下塬臺。

  漢軍不依不饒,繼續追擊。

  不少魏軍士卒在山坡上摔倒,沒多久便命喪友軍蹈籍之中。

  州泰早已是驚愕萬分,策馬從漢軍峪山陣地趕回了平原之上。

  鳴鼓揮旗,指揮仍未參戰的四千多魏軍士卒,還有兩千雜胡騎虎豹騎沿著斜水列陣,接應潰卒。

  由于指揮系統完全失靈,漢軍兇猛,又有居高臨下的進攻優勢,且戰且退根本不頂用。

  估計還沒退回斜水,勉強還能列陣的最后幾百精銳就全滅了。

  于是周當、魏平、賈栩三將發動了單騎走免技能,放棄了指揮,命將士們各自逃命。

  三將狼狽地渡過斜水,穿越沿著斜水列陣設防的魏軍將士,回到了州泰身邊。

  “怎么回事?!”州泰一臉無措地看著對岸,心神難安。

  仍有近兩千人未來得及退回來,但漢軍已經殺下了塬臺。

  斜水雖然可以涉水而渡,卻也不是處處都能涉水而渡,尤其是越靠近上游,水越深。

  不少慌不擇路的魏軍士卒在水里浮沉了幾下,再也沒了動靜。

  斜水變得愈發渾濁,何處可渡,何處不可渡愈發不可知曉。

  “誰能想到漢軍竟還有埋伏!”魏平憤憤不平。

  “這種山地有埋伏,難道不是平常之事嗎?”州泰一臉的不解,“何以致此大敗?!”

  魏平、周當、賈栩等人打了半輩子仗,又在驃騎將軍手底下調教了這么多年,按理說不該因這種可以預見的埋伏而遭此一敗。

  “難不成蜀寇在山上還埋伏了四五千大軍?

  “可真有這么多人,他又何必放你們上塬?”

  賈栩搖了搖頭:“州參軍,我看清楚了,蜀寇伏兵至多五六百,但卻有上百養精蓄銳已久的重鎧甲士。”

  州泰更加愕然。

  魏平紅著眼恨恨咬牙:“誰能想到蜀寇見到我陷陣虎士竟然不潰,反而以命搏命,把司馬公的百名陷陣虎士殺傷了大半!”

  州泰猛地一滯,大皺眉頭。

  瞬息之間便想到了什么:“蜀寇從大將軍那繳獲而來的重鎧,難道皆在此處?”

  魏平啐了一口:

  “哪里是重鎧!就是一群穿著兩襠鎧筒袖鎧的蜀寇,不要命的把陷陣虎士全給換了!”

  聞聽此言,州泰一時竟覺得有些荒謬。

  驃騎將軍手下諸將校統共也就兩百來具重鎧,前番討孟達時死傷也不過十余而已。

  只見魏平忿忿不恥地跺了一腳:

  “若非那蜀寇拼了命也要頂住陷陣虎士,若非那蜀寇撤掉東圍似要來護這塬臺。

  “我如何會以為他無兵可用?

  “又如何會中了他的伏擊!”

  就在魏平言語時,州泰便已望見斜水對岸,不少背插蜀軍認旗的重鎧甲士從山坡下跑到了河灘,正在追絞大魏的潰卒。

  從五丈塬過來的蜀軍,此刻也加快了行軍的步伐,向斜谷口包來,欲與斜谷口蜀軍在對岸會師。

  “撤。”州泰發號施令。

  “撤?”魏平不解,“對岸還有那么多將士,難道不要了,我們還有這么多將士未曾參戰,拒水而守,蜀寇必不敢渡!”

  州泰看向五丈塬,道:

  “拒水而守,蜀寇必不敢渡。

  “可若是撤走,或許還有反敗為勝的機會呢?”

  周當、魏平、賈栩盡皆愕然。

  各自只剩五六百殘部的令狐愚與夏侯褒也是相顧無言。

  河畔魏軍開始結陣撤走。

  斜水西岸,由于體力不支、混亂難行、且戰且退等種種原因而來不及渡河的千余魏軍潰卒,

  此刻見到對岸的大軍竟然拋棄他們離去,也是幾乎崩潰。

  暫時沒有被漢軍追上的魏軍精銳終于丟盔棄甲,直接涉水奔逃。

  開始有人主動獻降。

  五丈塬上。

  劉禪雖不知戰事究竟如何,但此刻望見河畔魏軍竟開始撤退,神情為之一松。

  “勝了!”

  “陛下天威!”

  “恭喜陛下,又獲一勝!”

  “陛下萬勝,有陛下在,我大漢中興在望!”

  圍繞在天子周圍的臣僚們一陣歡呼雀躍,鼓舞激昂。

  不少人趁著這時候拍起了馬屁,想在天子面前搏點存在感。

  也有不少人開始竊竊私語。

  “這魏寇果然是外強中干,不堪一擊。”

  “哼哼,這連夜突襲而來,還以為多厲害呢,結果不還是跟張郃一個模樣。”

  “說得不錯,我看魏寇簡直就是給我們大漢送甲仗來的。”

  “嘿,此戰得勝,不知又能從魏寇那里繳獲多少!”

  突然,有一年輕人在劉禪身后恭敬發聲:

  “陛下,眼下河畔尚有少許魏寇潰卒,已然難以成事。

  “陛下不如趁此時機,下塬去勞軍督戰。

  “一是能激烈士氣。

  “二是能在我大漢將士面前一展陛下英姿!

  “三,則則是可以及時去谷口戰場,看望重傷將士。”

  看著斜水戰場有些出神的劉禪聽完這席話,終于微微愕然地把視線從戰場收回。

  扭頭朝說話之人望去,想看看到底是誰。

  原來是李嚴之子李豐。

  一時也是不知該說什么才好。

  但看他那清澈愚蠢的眼神,不像是壞。

  那就是在揣摩圣意了。

  這也實在是無可厚非之事。

  看他這位大漢天子御駕親征以來都做了什么?

  又是龍纛前移接應潰卒。

  又是收斂血衣與子同袍。

  又是每戰則親自撫恤士卒。

  又是每勝則親自與將士同慶。

  這種種行徑,顯然讓李豐這樣有些激進,又懂得揣摩圣意的年輕人認為,

  這位大漢天子這么喜歡收買將士之心,又這么喜歡效仿先帝,一定不會放過這個并不危險卻又可以大顯神威的機會。

  畢竟勝局已定。

  又不用天子自己沖陣殺敵。

  躲在軍陣中間,指揮將士捕殺些俘虜能有什么危險呢?

  而戰事甫一結束,天子就親臨戰地勞軍撫恤,顯然對于塑造一位馬上天子的形象是大有裨益的。

  劉禪一時不知說些什么。

  他事實上還是很怕死的。

  不是萬不得已,怎么可能去干身冒矢石這種事情。

  可現在倒好,李豐把他架在火上烤了,要是不去,豈不是要毀人設了?

  可退走的魏軍似乎還有一兩千虎豹騎呢。

  真要此刻下塬去勞軍撫恤,萬一對方殺回來,豈不玩完?

  那李豐見天子默然不語,神情凝重,一時突然有些緊張起來,似乎是意識到自己有些多嘴,有些越俎代庖了。

  天子必然本就想去的,自己這么一說,豈不是讓天子顯得很沒有主見?

  侍中郭攸之看了眼陛下,又默默朝斜谷口方向看去。

  只見已有少部分漢軍將士追逐著潰逃的魏寇渡過了斜水。

  顯然是看到斜水對岸結陣的魏寇不戰而走,想要擴大戰果。

  他憂心忡忡道:

  “陛下,斜水對岸的魏寇已結陣退走。

  “我大漢將士此刻卻仍渡過斜水,去追逐潰軍,臣擔憂,會中魏寇誘敵之計啊。”

  侍郎陳祗也想到了什么,道:

  “陛下,當年曹操與袁紹戰于河北。

  “關公陣斬紹將顏良,解了白馬之圍,曹操于是徙白馬之民回黎陽。

  “袁紹遣大將文丑率領步騎數萬去追。

  “曹操則命諸軍棄糧草輜重及牛馬數萬于道路。

  “文丑大軍見到牲畜輜糧漫山遍野,果然爭相去奪。

  “曹操于是遣將縱數百騎反擊,斬紹將文丑,袁紹大敗。

  “如今魏寇會不會故技重施,誘我大軍去追?

  “依臣看,陛下實在不宜此刻下塬,將士也實在不宜深追。

  “臣祗請命,領陛下旨意往谷口撫恤勞軍,復請鄧揚武務必小心行事。”

  劉禪目不斜視,默默望著斜水戰場,最后緩緩點頭:“去吧。”

  “唯!”陳祗頷首領命,穿越人群離開五丈塬。

  李豐見狀汗不敢出。

  哪里還不知道,自己已經壞了這位深有主見的天子,在將士面前表現一番的大好機會。

  不多時,一支由兩百步騎組成的勞軍隊伍離開五丈塬,往斜谷口而去。

  到了此刻,快速撤離的魏軍大部已退離斜水五六里。

  渡河追逐潰卒,以擴大戰果的兩千漢軍甲士,則與他們保持著三四里距離。

  趙廣、楊條的兩千步騎也已到達谷口戰場,與鄧芝的人馬合圍。

  斜谷口附近的魏軍潰卒,全部收拾了個干凈。

  將士們開始在各處打掃戰場。

  傷兵的處理尤其遲不得,早一刻處理,幸存的概率就高一分。

  “揚武將軍,魏寇根本沒有調頭,會不會是我們太保守了?”校尉閻芝問道。

  鄧芝看著已經遠去的魏軍,點點頭:“或許吧,但謹慎點不是什么壞事。”

  將士們是有意追殺窮寇的,但最終被鄧芝擋住了,只命兩千人追出幾里,莫要太深。

  撤走的魏軍大部。

  州泰再度拔馬回望。

  “參軍,你到底在看什么?”

  魏平皺起眉頭,滿臉不解。

  “難道那偽帝還真敢帶人追出來不成?”

  州泰一路上時不時往五丈塬方向望去,就好像偽帝劉禪真會從那座塬上跑下來追殺他們似的。

  就在魏平有些不屑之時,卻見州泰忽然一笑:

  “你看,那是什么?”

  “什么?”魏平先是一愣,緊接著轉頭,順著州泰手指的方向往五丈塬望去。

  只見五丈塬附近,竟真有一小股人馬似乎剛剛下塬沒多久,此刻離塬半里,正往斜谷口而去。

  州泰揚鞭直指,奮聲大吼:

  “偽帝就在那里,所有人給我調頭!虎豹騎與我一起沖殺!”

  (本章完)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