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98章 佛教造反,凈土當立

熊貓書庫    操控祖宗,從東漢開始創不朽世家
🔊點這里聽書

  轟轟烈烈的掃佛運動,正式在九州拉開了序幕。

  其實若是有時間的話——

  顧易倒是不必這么鄭重,他完全可以通過顧氏于九州當前的影響力,包括云韶閣的存在,一點點的去扭轉百姓們的認知。

  只要時間充裕。

  其實做到這一點對顧氏而言,真的并不算太難。

  屆時當百姓們都有了清晰的認知之后,再行滅佛之舉,也不會這么的麻煩。

  但可惜的就是,顧易并沒有這么多的時間可以浪費。

  一切都未出他的預料。

  自徹底扭轉了安史之亂后,顧氏后人們的才能便受到了極大的限制,就猶如昔年顧琛三興炎漢之后的那般。

  這數年來相繼出生的第二十二代子弟之中,最高屬性之人也只不過堪堪六十點。

  很顯然,隨著時間的不斷推進。

  顧氏想做出改變的難度也在不斷提升。

  這自是讓顧易更加的緊迫了起來。

  雖然他如今不缺少成就點,但在家族子弟才能平庸的情況之下,以他現在的本事若是想直接護住整個家族保持巔峰亦是極為的困難。

  并且這顯然也是不現實的。

  顧易不可能一直插手,這會讓整個家族沿著這一條歪路上繼續走下去。

  再加上操控家族子弟無法獲得成就點。

  只要等到他手中的成就點消耗殆盡,那顧氏絕對會迎來更為慘重的代價。

  這也是顧易不得不抓緊時間的主要原因所在。

  一批批的御史朝著天井下各地進發。

  顧易就是要借著當前的大勢,一鼓作氣直接將所有的矛盾徹底掃平。

  至德三年,八月。

  顧軒再次于關中之地斬三處寺廟之人,期間百姓信徒損傷過萬,無形的陰霾籠罩在了整個九州大地之上。

  同月——

  顧軒于關中之地遭遇刺殺。

  有佛教的狂熱信徒抓住了顧軒將麾下人馬派出去的時機,集數百人攔顧軒車架,意圖直接取其性命。

  也好在一眾從巨鹿而出的“顧氏伴讀”拼死血戰。

  這才將這些人的攻勢給擋了下來。

  消息傳開,萬方皆震!

  這還是數百年來顧氏子弟第一次遭受到如此明顯的刺殺。

  不,這樣說或許太過于籠統。

  應該是第一次有顧氏家主,當朝掌權太傅受到百姓們的暗殺。

  這種消息乍聽上去甚至都會讓人覺著有些夢幻。

  自顧氏起勢至今,哪一代的家主在掌權之后沒受到天下景仰?

  如今竟然遭受到了刺殺!

  這豈能不算是夢幻?

  甚至就連顧易都未曾想到會發生這種事,但此事卻無疑讓他更為堅定了顧氏的道路。

  愚昧,并不可怕。

  從古至今,世界上都不缺少愚昧的人。

  這一點無法更改。

  真正讓顧易在乎的只是佛教的行為,這些人竟然真的敢在九州這片土地之上,對顧氏動手。

  這在很多方面上來看,甚至都已經超過了當朝的皇帝。

  ——而且別忘了,顧軒如今本就代表著大唐朝廷!

  總言之,這些個和尚不僅僅不在乎顧氏所代表的民心,亦不在乎九州的皇權天下。

  而這,也正是顧易的逆鱗!

  或許是顧軒本人也看出了這其中的干系,亦或是受到了顧易的些許影響。

  自這一日后——

  他的手段更為的凌厲了。

  他于關中之地請李亨圣旨加當朝太傅顧氏家主之名,再次昭告天下,來宣揚自己的此次那堅決的態度。

  ——大勢將起。

  來自民間普通百姓與士人的門的力量亦是隨著時間而漸漸起到了作用。

  再加上態度愈發認真的顧軒。

  這更是漸漸形成了一股大勢,朝著天下各地寺廟而去。

  值得一提的是——

  當士人們漸漸發現只要抨擊佛教便會獲得足夠的聲望之時,這種影響更是遠遠超出了顧易的預料。

  且不說于筆墨上的抨擊。

  甚至都有士人聯合起來去針對起了各地的寺廟,包括不少世家中的子弟們,同樣也是如此。

  這完全是自主的舉動,但也間接說明了云韶閣在當今天下的地位。

  這么多人聯合起來自然而然便對整個佛教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可.還是那句話。

  又有誰會甘愿放棄手中的權力呢?

  尤其是當今九州的這些和尚們,可還未曾經歷過滅佛之事,眼看著朝廷的態度無法動搖。

  至德四年,四月。

  ——法號“慧難”的僧人于劍南道松州聯合周邊諸寺廟,煽動當地信眾及部分羌人部落,聚眾數萬,正式舉旗謀反,號“護法軍”。

  宣稱:“穢土已濁,佛國當興!白蓮凈世,萬法歸宗!”。

  穢土已濁——指的是朝廷此次的滅佛行動,加之佛教術語。

  佛國當興指的是目標建立地上佛國。

  至于這白蓮則是代表著佛教的一處凈土。

  包括那為首的慧難和尚,還搞出了“彌勒降生,凈土當立!”的那一套,以及在當地弄出了不少的吉兆。

  可謂是將讖緯的效果利用到了頂點。

  若是換做了其他地區的話,或許還不會造成這么大的反響,但奈何劍南道對于大唐朝廷而言本就屬于偏遠之地。

  再加上一系列的舉措,這效果自然而然便遠超旁人想象。

  這仿佛就是一個信號一般。

  隨著消息傳開,各地寺廟之人不由得便漸漸聚集了起來。

  別忘了,這群和尚可并不缺錢。

  哪怕是面對當今世界上最為強大的國家,這群和尚配合在一起,他們所掌控的資源亦是有著抵抗一國的可能性。

  尤其他們這本就帶著讖緯的身份。

  ——亂象瞬間再起。

  九州本就是才剛剛消停下來,甚至百姓們都還未曾從安祿山等人造反的大亂之中緩過勁來,如今邊境再次迎來了此舉。

  一時之間,整個九州的人心都有了動搖之狀。

  這是接連大亂必然的反應。

  總會有人去想是不是大唐的氣數當真是盡了,要重現昔年大漢末年時的那般。

  尤其是佛教同樣也不會放棄這個機會,不斷的派人顫動百姓。

  在有著絕對資本的幫助之下。

  總是會有人因利而幫他們做事,當然也會有家族為了博一個未來,在暗中對這些人進行著幫助。

  這些問題都是當前顧易需要面的關鍵。

  甚至就連如今的朝堂內部,都已經有不少人感受到了壓力,甚至都已經在起了勸顧軒停手的心思。

  別忘了,這些人可都是經過清洗后所留下的精銳。

  面對當前的這種局勢。

  沒有人會完全就的無動于衷,只去單純的相信顧軒。

  但顧軒豈能退縮?

  此刻若退,佛教借勢將影響力遍布九州,便再難撼動分毫。

  他唯有一途——殺!

  如同北魏太武帝拓跋燾那般,殺到佛教不得不俯首,不得不順應九州的法度!

  到了如今的這個地步,就算顧易再怎么想要控制亂象的規模也不得不選擇狠辣一些了。

  無論如何,顧氏都必須要將這條路給斷掉。

  佛教要么臣服——

  要么,只能徹底消失在九州之內!

  至德四年,六月。

  顧軒重歸洛陽,于朝堂之上力陳利害,以穩群臣之心。

  隨后,他更當廷向肅宗李亨請旨,頒行《禁容止沙門詔》:

  “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有私養沙門.皆遣詣官曹,不得容匿,違者論罪。”

  “凡探明有暗中資助佛教者——”

  “以謀逆同罪論處!”

  這是顧易根據原史之中北魏太武帝所頒之詔所想出來的招數,其中又有很多的更改。

  顧易必須要狠辣一些。

  就趁著當前大唐國威尚存,顧氏聲望正值巔峰之時,將態度徹底表明。

  ——他不怕有世家會蠢到在這種時候會明著做些什么。

  這些人沒有這么蠢。

  說白了,此舉就是投鼠忌器,讓這些人產生顧忌。

  哪怕就算真的有傻子顧易也絲毫不怕。

  當今大唐的精銳之師,他完全可以直接掌控,若是當真有這種人,他也完全可以殺雞儆猴。

  如今可不是前漢!

  顧氏此次不是舉世皆敵,只是單純就的針對佛教。

  除此之外,顧軒更是以顧氏家主之名,于洛水再行祭祀之舉,以祭顧氏歷代先人。

  時隔百余年,顧氏家主終是再次走到了這一步。

  就如昔年顧熙面對天災之時那般,以此舉來定天下人心。

  其實如今洛水祭祀已經不單單是某些象征性的意義了,在這數百年來的發展之下,此舉早已不知成為了多少百姓們的習俗。

  這是一代代人傳下來的東西。

  顧易也明白這一點,所以才會這樣去做。

  ——就是要以讖緯來對抗讖緯!

  消息不斷傳開。

  隨之而來的便是各種吉兆,自洛陽而起,各個地方相繼出現神跡,在整個天下鬧得沸沸揚揚。

  尤其是河北之地,更是有無數百姓為此而造勢。

  不,或許不能說是造勢。

  他們是真的相信這一切。

  九州至今哪里清算佛門清算的最快?

  ——正是河北之地。

  河北百姓對于顧氏的信仰,已經完全到了其他人無法動搖的地步。

  雙方在造勢這塊展開了激烈的博弈。

  而就在這種情況之下,顧軒亦是再次踏出洛陽,正式開始了平叛之旅。

  ——四方邊軍先后受詔。

  乃至于明州之地的海軍都再次被顧軒調動了起來。

  郭子儀.高仙芝.封常清等將領絲毫都不懷疑顧軒的種種舉措,于各地整備起了兵馬。

  仍是當初討伐吐蕃的那般——

  顧易并未對這些人去下達什么具體的任務,對每一個將領的才能都十分的信任,只是讓他們各自平叛。

  其實若非是事關讖緯的話。

  顧軒都不至于離開洛陽,無論是他的才能也好亦或是顧易本身的能力也罷,都不足以去正面指揮戰場。

  還不如完全交給那些將軍們。

  但這也是無奈之舉。

  身為太傅,亦是顧氏家主,無論如何顧軒都必須要做好他該做的。

  去降低百姓們對于佛教的依賴。

  以及安撫天下人心。

  各地動蕩不止。

  值得一提的是顧易并未讓人去損壞佛教的種種,如佛經雕像等貴重之物。

  并不是因為什么還留有他的想法。

  顧易只是想讓這些東西盡可能的流傳下去,畢竟這些東西到了后世,都可被稱之為九州的瑰寶。

  同樣的,此舉亦為昭告后人——

  顧氏此番揮刀,鋒芒所指,唯威脅九州社稷之叛逆,珍寶無罪,罪在人心之蠱惑。

  ——大戰不斷。

  這一眾和尚所集結的信徒自然不是百戰之師的對手。

  但這些人的抵抗之心仍舊是十分強烈。

  最關鍵的是,他們的信徒之中可不僅僅只有漢人,相比之下更多的其實本就是那些外族之人。

  無論是羌人也好,亦或是本已歸入九州的匈奴人也罷。

  相比于漢人而言這些人本就更加容易被蠱惑。

  而且相比之下,這些人的武藝同樣也是極為的不凡。

  也正是因為有著這些人的幫助。

  雖然平叛之軍仍是占著絕對的優勢,但這些個和尚亦是有著輾轉騰挪的空間。

  總有狂熱的“信眾”,不惜傾盡所有,為其提供庇護與助力。

  縱有朝廷明令高懸,這些人亦甘冒斧鉞,萬死不辭。

  這無疑嚴重阻滯了唐軍平叛的鋒芒。

  面對如此膠著局面,顧易能做的,唯有一途——以殺止亂!

  到了如緊急的這般地步。

  他已經不能再去管短期內的影響了,就亦如原史之中的太武毀法,縱使會在短期之內影響到九州的發展,但實則卻能出去困擾九州的頑疾。

  至于那些所謂的非議,更是根本無需在意。

  聲聲哀嚎之音響徹整片九州大地。

  顧易是真的生氣了,面對一眾有過抵抗之舉的寺廟,哪怕是在最后被唐軍攻下,里面的和尚愿意投降。

  顧易都并未放過他們。

  面對這些人的哀聲乞命,顧軒只是立于群臣與三軍之前,寒聲宣告:

  “彼輩非知悔改,唯是懼死而已!”

  ——寥寥十字,卻如凜冬寒刃,令聞者無不色變,脊背生寒。

  甭說是他們,甚至就連顧氏內部之中都有許多人看不清此間作為的影響之深遠。

  但那又能如何呢?

  于顧軒而言,他愿意以一人之身擔下所有罵名。

  而對于顧易而言,那便更加無需多言了。

  顧氏傳承至今所積累的根基光憑著這些無法動搖,而后世之人早晚都能夠看出此舉的立意之深遠!.

(Ps:跪求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