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17章 顧琛治天下,劉備再見諸葛

熊貓書庫    操控祖宗,從東漢開始創不朽世家
🔊點這里聽書

  陰陵。

  劉備緊緊盯著面前的張飛,在經過短暫的錯愕之后,他似乎這才意識到了什么,猛地起身問道:

  “公子呢?”

  “公子為何沒有歸來?”

  自當初聽到諸葛亮的點撥之后,劉備此次便已經對曹操有了些許防范之心。

  不僅僅是留下了張飛,同樣也包括顧濤。

  想的便是兩人相輔相成。

  畢竟張飛對待顧濤的態度也是十分不錯。

  “大哥。”

  張飛跪在地上,臉上悲色更濃:“是弟負了公子,是弟不聽公子勸阻,日日飲酒。”

  “公子他他陣亡在了青州。”

  滴滴的淚水不斷從張飛眼中滴落。

  聽到這話,甚至就連關羽的臉上都露出了惱怒之色:“三弟啊,大哥將如此重擔交于你手。”

  “你豈能如此行事?”

  張飛臉上的悔色更加濃郁,默默低下了頭,無顏面對二人。

  “二位兄長無需多言。”

  “公子之恩,弟無以為報。”

  “若非是要護送嫂嫂,弟定會隨公子死在戰場之上。”

  “如今嫂嫂已然送到”

  他喃喃說著。

  下一刻,猛地便起身拔出了腰間的長劍,絲毫都不猶豫直接便要朝著自己的脖頸劃去。

  但就在這一瞬間,劉備猛地便沖了過來,攔住了他,伸手直接就給了張飛一巴掌!

  “啪”的一聲!

  這一巴掌劉備扇的極重,可謂是徹底打醒了張飛。

  劉備緊緊的盯著張飛,沉聲說道:“你我三兄弟桃園結義,不求同生,但求同死。”

  “三弟今日在此自裁。”

  “我與云長.豈能獨活?”

  他的語氣是那般的嚴肅。

  聞言,張飛整個人都呆住了,再次跪了下去。

  “三弟今日負了公子,更是應當承繼公子之志,幫公子完成心中偉業。”

  “若是不然.”

  “三弟于九泉之下又有何面目見到公子?”

  劉備的這番話當真是說到了張飛的心里,他立刻便要起身出營:“我要去攻打曹賊!”

  “三弟!”

  劉備大怒,再次將他攔住,又是一巴掌扇了上去。

  “你到底何時才能沉毅下來?”

  張飛完全呆住了。

  劉備此時的表情萬分嚴肅,看了看帳內群臣,無奈道:“如今之際,青州已失。”

  “我等已無歸路。”

  “若是不能趁此時機占據揚州,我等大軍不日即散。”

  劉備此時的思緒極為清醒,他十分明白自己當前的處境,絕對不能再次犯錯。

  曹操的實力太強了。

  如今的他占據著冀幽青兗,其底蘊甚至已經超越了昔年的劉秀。

  若是他再犯錯。

  恐怕就真的再無任何機會了。

  但曹操既已經決定動手了,又豈會給劉備留下機會?

  就在次日,劉備便去見了陶謙麾下大將臧霸,與其說清天下局勢,想要與陶謙正式結盟。

  但此事注定難以成功。

  且不說當前陶謙尚不在兗州。

  就算他在,以陶謙的性格也根本不敢得罪目前的曹操。

  曹操的判斷不錯。

  當前的天下諸侯,除卻顧琛與劉備之外,根本就沒有人能入他的眼。

  在收到陶謙的指示之后,這明明還是聯盟的劉陶大軍立刻就變的有些貌合神離。

  劉備想迅速占據揚州的城池。

  但臧霸卻在阻攔著他。

  而曹仁也是迅速殺到了揚州,強行逼著劉備退出揚州。

  劉備很想與陶謙聯合。

  如今徐州的實力可并不算弱,再加上他麾下的這些人馬,哪怕不能打敗曹操,但短時間內守住一地卻不是什么問題。

  但相比于如今的劉備,陶謙顯然要更加重視曹操一些。

  不得已——

  劉備只能再次朝著荊州而去。

  天下大勢變化不斷。

  建安二年,六月;

  顧琛正式殺入長安,威勢震天下,左扶風望風而降,徹底打穿了整個司州。

  穩住了整個大漢的西部。

  青州的消息自是傳了過來,他亦是得知顧濤死在了曹操的虎豹騎之下。

  但顧琛也只是沉默了一會兒,并未傷心到無以復加的地步。

  他們每個人都深受顧熙的影響。

  對于死亡并無什么畏懼。

  可以說,時至今日還在外面征伐的顧氏子弟,每一個都做好了赴死的準備。

  于他而言,唯有堅定不移的走下去,將整個家族重新帶到巔峰,才算的是不負這些兄弟。

  顧琛并未急著進行下一步的動作。

  現實終究不是,哪怕顧氏的聲望再怎么高,但百姓若是長時間沒有得到改善終究也會對顧氏失望。

  顧琛必須要停下來穩住四方。

  在這種情況之下,顧煒和荀彧的用處就體現了出來。

  兩人在內政上絕對是一頂一的人才,包括顧煒自己也是對內政有著獨到的見解。

  ——先前清理并州世族豪強的妙用在這種時候便展現了出來。

  其實于當前的世道而言。

  多數的土地作物就是掌控在這些世族們手中。

  要想徹底讓一個地方安穩下來,就必須要平衡好世族豪強與百姓流民之間的利益分配。

  得讓所有人都感覺到有活路。

  才能徹底的安定好人心。

  顧琛相繼將顧煒荀彧召來了洛陽,隨后在經過數日的討論之后,徹底定下了內政。

  他實行了多種方案。

  ——首先而言,自是行屯田制。

  于司州之地行民屯,將那些撤走的世家大族們的田地分給百姓流民,第一年免稅,次年行官六民四之策。

  至于涼州這種邊境之地則是行軍屯。

  將戰兵與流民混編,開墾屯田。

  行官七民三之稅率,并承諾這些土地永遠屬于開荒者,頒發“紅契地券“,允許繼承并禁止豪強兼并。

  針對流民則是實行的一種三色符牌制度。

  “青牌”代表本地農戶;

  “黃牌”代表新附流民;

  “赤牌”代表待安置者;

  并于配套建立沿途“遞鋪”,前來投奔之人可依牌領取不同于的補給;

  并將將流民按鐵匠、木工、醫者等分類造冊。

  根據其不同的技藝給予俸祿。

  尤其是鐵匠。

  但凡手藝絕佳不僅會有俸祿,更是有機會獲得田產。

  更是在長安、晉陽等地建立糧倉。

  這些糧草,自是由被滅掉的并州世族們來出。

  其實這一系列的政策,若是在以往的話絕對會引起世家大族們的不滿,甚至會投靠曹操。

  但現在則完全不同。

  顧琛除掉的只是那些有意和曹操聯系的世族。

  這其中便有著根本的差別。

  而最關鍵的,自是對于各地吏治的整治。

  這是顧氏子弟最為拿手之事。

  顧琛成立了專門的部門,來緊盯此事。

  至于涼州蠻夷。

  顧琛也有專門的制度。

  就是利用顧氏于蠻夷們心中的聲望,來破開雙方的僵局,并開辦商事,收取商稅。

  對于這一切的手段,顧易看的可謂是瞠目結舌。

  沒辦法,實在是顧琛表現的過于夸張了一些。

  很可惜的是顧琛的屬性仍舊是問號。

  不能確定具體數值。

  但光憑著顧琛先加載的表現,顧易也能夠確定顧琛現在的全屬性絕對不低于九十點。

  這是一個很夸張的數值。

  可以說.就是將顧氏子弟從顧康那一代到顧熙,所有人的優點全都結合了起來。

  顧易恨不得直接梭哈抽獎,多多抽出一些“破壁卡”來。

  要是顧氏子弟每一個人都有這種本事。

  他還需要擔哪門子的心?

  但想了想后,顧易又冷靜了下來。

  顧琛的出現是有著天時地利人和的。

  不僅僅是顧熙對家族子弟的教育,同樣也包括了世道的轉變,還有顧琛自己的性格。

  哪怕就算再抽到破壁卡,恐怕也再難生出一個顧琛這般的存在。

  環境或可人工來打造。

  但顧琛這種不服輸不認命的性格,絕不是人力能夠干涉出來的。

  顧琛在不斷發展,曹操這邊自是也不會閑著。

  陶謙確實太慫了一些。

  明明參加了這一戰,但他卻亦是將整個豫揚二州讓給了曹操。

  此舉在有志之人眼中看起來絕對是十分愚蠢的行為。

  畢竟曹操若是占據了豫揚二州,可以說是直接將徐州之地包圍了起來。

  但陶謙卻不這么認為,他只是想圖一個安穩。

  不想給曹操攻伐他的理由。

  而事情也并未出乎他的預料,曹操確實沒有攻伐他。

  并不是不能。

  而是完全沒有必要了。

  陶謙的態度讓整個徐州世族們也開始心向曹操。

  心向漢室之人,早已先后離開了徐州。

  整個徐州雖然名義上仍在陶謙手中,但實則已經完全被曹操架空了。

  只要曹操愿意。

  徐州頃刻之間內便會易主。

  這種情況下,又何須再出兵?

  現在縱觀整個天下,真正讓曹操在意之人便唯有顧琛一人而。

  為此,他甚至還接受了呂布的投誠。

  不,不應該說是接受。

  而是利用。

  他將呂布安置在了魏郡,并未給他任何實權,只是給他提供限量的糧草,擺明了就是想要利用呂布來對付顧琛。

  曹操現在還不想與顧琛開戰。

  他也需要平定四方。

  無論是青州,亦或是豫揚二州。

  他都需要將這四方的人心,給徹底安下來。

  但曹操卻還是表明了自己的態度。

  就在建安四年,二月;

  曹操終領“太傅”之位,正式踏入了名義權勢上的最巔峰。

  當今天下最為強大的兩個諸侯并未開戰,反倒是各治其地。

  這確實是對整個天下的風向都有了些許影響。

  已經亂了多年的天下,竟在這一時之間,竟有了些許安定下來的味道。

  但四方的戰事又怎么可能完全停下?

  ——孫策起勢了!

  這出乎了所有人的預料,其就靠著數百人馬相繼在江東之地攻城略地,短短時間之內便打下了整個江東。

  人稱“江東小霸王”。

  此事甚至都引起了顧琛的關注。

  因為孫策與他之間,可以稱之為絕對的死敵。

  畢竟孫堅是死在他的手中。

  不過顧琛卻也并未過于在意,如今的他早就已經有了無敵天下之心,區區孫策還不足以讓他過于關注。

  荊州,新野。

  與陶謙不同,劉表倒是接受了劉備。

  其實如今劉備的實力真不算弱。

  麾下兩萬兵馬皆是百戰之師,更是有著關張趙等猛將。

  劉備差的只是根基,沒有屬于自己的根據地,只能靠著別人給予糧草才可穩住大軍。

  如今雖在劉表麾下獲得了劉表的支持。

  但劉備卻還是日日憂嘆。

  荊州世族遠超他的預料,他能感覺出來劉表對荊州掌控力的不足。

  而且最為關鍵的是——

  天下時局至今,他想不出該以何種方式破局。

  他不是沒有想過與顧琛聯手。

  但是劉備對顧琛的態度其實十分復雜。

  他想不明白顧琛到底要做什么。

  也對顧琛殺何太后之事存有些許芥蒂。

  這完全是不可避免的問題。

  雖然劉備不喜桓靈二帝,但也不得不承認他們的皇帝身份。

  至于何太后亦然。

  與他而言,何太后再怎么錯了她也是大漢的太后,不應該死在顧琛的手下。

  這就是這個時代的局限性了。

  劉備哪怕再怎么不凡,但心中那“忠君報國”的念頭,始終都在禁錮著他。

  顧琛這種心志如鐵能夠快意恩仇之人,終究是這個時代唯一的變數。

  這也是劉備一直未曾前去見顧琛的原因。

  此刻,他就站在城頭上。

  感受著那陣陣的微風,眼神之中緊緊盯著洛陽的方向,表情尤為的復雜。

  “大哥。”

  這時,張飛的吼聲突然響起。

  劉備側頭看去,只見張飛急匆匆的跑到了城頭之上,道:“孔明先生回來了。”

  “孔明回來了?”

  聽到這話,劉備立刻便來了精神,焦急的說道:“快!快快備馬隨我前去面見孔明先生。”

  他一直都記著諸葛亮。

  當初諸葛亮在巨鹿所說之話如今可謂皆已成真。

  這讓劉備愈發覺著諸葛亮不凡。

  自來到荊州之后,已經前去尋過諸葛亮,卻并未見到人。

  如今聽到諸葛亮歸來又豈能不興奮?

  “早都準備好了。”張飛大笑。

  自當初青州之后,張飛就好像是變了一個人。

  很少飲酒,一直都期盼著能夠殺進許昌,親手宰了曹操曹純來祭祀顧濤。

  劉備對拜見諸葛亮之事頗為重視。

  關張趙等心腹皆被他帶在了身邊,隨后便策馬離新野,直奔南陽而去。.

Ps:跪求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