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舊是一個月前.凱莉返回魔都,打算利用‘電力飛行’的供應鏈體系給還在北美的‘圣光’輸血。
只要不太傻的人,此刻都會意識到末世存在巨大機遇——好多國家完全崩了,只要有人有錢,開疆擴土不是夢想。
但你若是在‘東大’及其周邊,這個夢想就不存在——你得往遠處看,天底下最好的地方,莫過于北美。
地方大、資源多、基礎好。
當然了,盯著這塊肥肉的人也多,競爭激烈,沒點資源和依靠,就談不上什么優勢。
凱莉就是來找資源和依靠的。
就在她回來的前一天,作為‘電力飛行’的留守總經理,邱永豐還在愁眉苦臉。
邱總經理原本只是負責采購的副總,在公司內也算個肥差,待遇不錯,但算不上有什么話語權。
可這一年來,上司死了,上司的上司也死了,上司的上司的上司干脆在國外渺無音訊,邱永豐是硬著頭皮來上班的,自覺接了個爛攤子。
近幾個月,國內首要任務就是重組生產要素,讓幸存下來的老百姓有工作,有飯吃,有錢花。
‘電力飛行’是研發型企業,它的產品全部找供應商代工。可機電產品的產業鏈七零八落,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啊!
凱莉召開公司會議,把總部十幾號主管,連帶供應商的頭頭都拉來開會,琢磨如何恢復生產,以及生產些什么?
邱總經理在會場訴苦道:“國內每年要消耗七點五億噸原油,進口就占五點五億噸。
現在北美、南美、非洲、中亞、中東,這些石油產區全都一團糟,原油進口完全中斷。
據說,國內自產原油產量也不足原來的三分之一,沿海的煉化廠不得不停產。
少量產能也只能供給軍隊和要害部門。
說是要趁日韓最困難的窗口期完成‘維和’,否則等個半年一年,讓這兩個工業國緩過氣來,再‘維和’的代價就是十倍百倍。
沒有原油,不但煉化產業就完蛋了,材料產業也跟著完蛋,我們所有的供應商不僅僅缺人,還缺原料。”
這話一說,會場眾人連連點頭,供應商更是大倒苦水,表示實情比想象的還慘,苦難重重。
“全世界現在都慘,就別跟我叫苦了。”凱莉語氣淡然,“‘東大’這邊至少有秩序,北美那邊連基本秩序都沒有了。
‘圣光’集團能拿到武器生產和出口的權力,現在想想能給北美那邊供應什么,哪怕簡陋點也行,但必須盡快能交付的。”
凱莉身邊還坐了個‘小平頭’,也是跟著從北美回來的,在投影儀上大概講述了北美地區的現狀,以及目前大幅退化的戰爭模式。
有個供應商訝然道:“造武器?我們從來沒造過武器啊。”
另一個供應商則很有興趣,“其實造武器不難,比如槍械什么的,隨便一個機加工車間都可以生產。”
凱莉搖搖頭,“目前北美不缺槍械和彈藥,‘圣光’在北美的成員幾乎人手十支槍,且繳獲的越來越多。
我們需要些更高科技的玩意,比如由‘疣豬’空投的小型制導炸彈。以及單兵或車輛就能使用的制導武器。”
供應商們這下就抓瞎了,因為凱莉提的要求是他們從未想過的,一切都要從零開始搞,難度不小。
第一次的會議只完成幾件基本合作意向。
比如‘圣光’對幾家企業的兼并和注資,重新招募員工,購買幾艘高速運輸船,雇傭足夠的船員,哪怕外籍的也可以。
真正解決問題,還得等老蕭回來,給凱莉帶回一些確切的好消息。
“上頭說了,會全力支持‘圣光’在北美的生存。針對我們眼下的困境,可以靈活提供一些便利。”
蕭金浪說著便操作投影儀,一份PPT躍然幕布之上。“首先,上頭能為我們提供一些合適的裝備,比如這套‘低空哨兵’系統。”
幕布上清晰地呈現出一根安裝在軍用卡車上的可伸縮電子桅桿,約二十余米的高度上,頂部是一臺能夠靈活掃描的小型相控陣雷達。
桅桿下方則是一個小型集裝箱,由柴油發電機供電,箱內如同蜂巢般緊密排列著數十枚“巡飛彈”,頗有“蜂群”作戰的意味。
凱莉略帶疑惑地問道:“這是做什么用的?”
“我們人少,喜歡用無人機和低空飛行器對付別人,也要防著別人用這招對付我們。
這是一家航天院所自主研發的低成本反無人機系統,采用紅外和光學雙重制導,也能有效打擊直升機等低速飛行目標,甚至具備一定的對地打擊能力。”
“這東西看起來不錯。”凱莉說道。
蕭金浪略顯尷尬地笑了笑,解釋道:“陸軍方面卻不喜歡它,認為這種‘萬金油’看似什么都能應付,實則樣樣都不精通。
特別它缺乏在復雜的電磁環境下進行高強度作戰的能力,所以沒看中。這個型號在國內競標失敗后,不得不轉向尋求出口。
但眼下出口就別想了,競標單位索性將唯一的測試系統連同全部的設計和生產資料都給了我們。”
末了,老蕭壓低聲音道:“人家單位說了,這套系統定位是低成本,采用的是成熟的1553B數據鏈。
其技術門檻不高,整個系統重量也就十幾噸,兩輛卡車就能輕松運輸,民營企業也具備生產能力。
他們不圖盈利,只要收回研發的成本價,確保國有資產不流失就行,如果我們需要進行改進,他們也愿意積極配合,就當是交個朋友。”
凱莉對軍事一竅不通,對所謂的“國有資產”更是毫無概念,她直接切入主題,問道:“對方要價多少?”
“不多,都是成熟的現有產品和技術,總共也就兩個‘小目標’。”蕭金浪回答道。
“美元?”凱莉確認道。
“當然是人民幣了,現在的美元可不值錢。”蕭金浪樂道。
“太貴了,砍一半。”凱莉展現出她敏銳的商業嗅覺,下意識砍價。
老蕭略作思忖,答道:“似乎可行,畢竟是競標失敗的項目,那家航空院所能收回一些成本應該就開心了。”
第二天,凱莉便召集了“電力飛行”的供應商,詢問他們是否能夠生產這款“低空哨兵”。
一位供應商仔細研究過技術資料后,困惑地說道:“低成本?這東西的成本一點也不低啊。
它使用的備用電池要求在十年內能隨時啟動,以我們目前的使用環境來看,這個要求完全沒有必要吧。”
另一位供應商也皺著眉頭琢磨道:“這巡飛彈為什么一定要用小型火箭發動機?用活塞發動機不行嗎?
就是摩托車上用的那種二沖程發動機,便宜量大,制造也簡單,對燃料的要求也不高,唯一的缺點就是使用起來不太方便,速度不夠快。”
還有供應商提出了疑問:“制導芯片一定要用軍用級別的嗎?我知道軍用的抗干擾能力肯定更強,但現在誰會來干擾這玩意?
民用級別的芯片不行嗎?
大不了我們用兩塊主控芯片,彼此交叉驗證目標信息。軍用芯片動輒上萬一塊,民用的幾百塊就足夠了。”
這群民營企業的供應商,別的或許不精通,但在降低成本方面個個都是行家。
“彈體,不就是一個鋁合金圓筒嗎?用不銹鋼的行不行?卷起來焊接。我們有自動焊接機,速度很快的。”
“彈翼不就是一塊薄金屬片嗎?能用馬口鐵嗎?反正這是一次性的消耗品,我保證半年內不會壞。”
“光學攝像頭一定要用人造藍寶石嗎?樹脂玻璃的透光性是差了點,但對于便宜貨來說,何必追求那么高的性能,量大管飽不是更好嗎?”
“有必要保證在零下五十五度到零上七十度的極端環境下都能正常工作嗎?把范圍縮小到零下二十度到零上五十度吧。”
“射程也沒必要達到三十公里,有二十公里就足夠了,大不了我們搞兩個型號,一個十五公里的,一個三十公里的,搭配使用。”
僅僅過了一個小時,前來交付資料并配合改進的院所研究員就已是滿頭大汗。
他引以為傲的“低成本”巡飛彈,在這些精明的民營老板眼中,竟然還有巨大的“降價空間”。
原本單價數萬元的巡飛彈,經過一番“改造”后變得面目全非,技術水平降了一個檔次,生產難度也大跌,而單價則直接少了一個零。
一位供應商甚至表示,這是一萬枚的報價,在民營企業里還屬于“定制化”的小訂單。
如果訂單能達到十萬枚,他有信心將單價再降低一半。至于百萬枚…他不敢想象,末世之中,又有誰能消耗如此龐大的巡飛彈數量?
院所研究員無奈地搖了搖頭,“不行,不行,你們這樣改動相當于重新研發,走完所有的流程,至少需要兩年時間。”
凱莉也果斷地搖了搖頭,“我最多給你們兩周時間進行研發和測試,兩周后就要開始生產,一個月后必須交付運往北美。”
“兩周?”研究員難以置信地看著眼前這位漂亮卻強勢的外國人,“兩周連一個初步方案都來不及制定。”
“這不是已經規劃好了嗎?”凱莉指了指桌面上剛剛討論出來的方案,“我們沒有時間浪費,如果你們能在一周內完成設計,那就更好了。”
研究員徹底愣住了。
幾位供應商老板倒是更務實一些,他們仔細琢磨了一下技術資料和凱莉的要求,有人率先提議道:
“一周時間確實太緊張了,但如果全力以赴,兩周內完成初步研發和測試并非完全不可能。
這巡飛彈本質上就是一種特化的無人機,核心部件無非是攝像頭、舵機彈翼和控制主板。
國內在無人機領域的技術人員儲備還是相當可觀的,各種成熟的飛控方案也比較豐富。
我們可以想辦法在短時間內招募四五百名有經驗的技術人員,然后將研發任務進行細致的分解,同步進行。”
另一位供應商接口道:“我們也可以立刻預備物料。初期階段的產量肯定不會太高。
但如果集中人力物力,在一個月后拿出幾百甚至上千枚堪用的巡飛彈,是完全可行的。”
“四五百人?”院所研究員聽到這個數字,再次愣住了。
他們原本的研發團隊滿打滿算也就三四十人,其中一半還是負責行政和管理的領導,真正能投入研發一線的人員屈指可數。
如果真能招募到上百名有實際研發能力的工程師,確實能夠大幅壓縮研發周期。
他忍不住帶著一絲試探問道:“你們‘圣光’是…不缺資金投入嗎?”
凱莉非常肯定地點了點頭,“我們不僅資金充足,更擁有你們難以想象的資源和人脈。這個項目,必然由我們‘圣光’主導。”
研究員眼神閃爍了一下,咬了咬牙說道:“如果你們真有如此強大的關系,那也不用費力從外面招募那么多人了。
不如直接將我們所里那些有實際研發能力的人員抽調出來,成立一個臨時的攻關小組,讓他們全力以赴。
這畢竟是低速飛行器,飛控系統不會過于復雜,甚至可以先進行小批量的手工生產幾十枚,同步進行測試,這樣能大幅縮減研發時間。
我們院所還是有相當技術儲備的,兩周內拿出一個勉強能用的原型產品,并非完全不可能。”
事實很快證明,‘圣光’的關系,確實可以用“通天”來形容。
老蕭以“維護北美地區和平穩定”的名義,不僅為‘圣光’迅速拉攏到了一批愿意效力的人手,還獲得了相當可觀的戰略資源。
就連在末世中變得異常緊俏的燃油,都有了定量的穩定供應。
停放在魔都機場那架豪華的‘灣流650’私人噴氣機,也被緊急拉去進行了一番“瘦身”改裝。
原本奢華的真皮座椅、寬敞的雙人床、精致的迷你酒吧、甚至帶有天空景觀的獨立浴室等所有非必要的舒適性設施,都被毫不留情地拆除。
以最大限度地減輕飛機自重。
經過一番改造,這架原本內部載重不到三噸的私人客機,硬生生地提升到了四噸多。
憑借其驚人的超遠航程,老蕭親自率領著半個排的“小平頭”和一批技術人員再次飛往洛杉磯。
這在遙遠的“東大”和危機四伏的北美大陸之間,建立起一條脆弱而寶貴的空中航線。
與此同時,凱莉也開始著手“購買”高速油輪和大型貨船,打算組建自己的跨洋運輸隊伍——說是‘買’,其實等同于無償占有。
港口里到處都是無人認領的船舶,有些孤零零地漂蕩在空曠的海面上,甚至還有些滿載著各種物資,卻找不到主人。
只要能夠找到足夠的船員并籌集到所需的燃油,就能將一艘價值數億乃至十幾億的巨輪據為己有。
為了迅速招攬到經驗豐富的船員,凱莉開出了極具誘惑力的條件:每成功控制一艘船只,船員團隊就能獲得該船百分之八十的股份。
‘圣光’只保留剩余的兩成。
在這種人手極度緊張的情況下,凱莉僅用了半個月的時間,就奇跡般地弄到了七八條大大小小的船只,順利成立了初具規模的‘圣光物流’。
而在控制這些船只的過程中,‘圣光’還意外地獲得了一筆額外的“收入”。
邱總經理在向凱莉匯報工作時提到:“副總裁,我們的人在洛杉磯港口進行搜索時,遇到了一支游蕩的墨西哥人勢力。
對方在得知我們是‘圣光’的人后,表現得非常激動。
他們的首領聲稱手里控制著幾艘十幾萬噸級的超級油輪,希望能用這些油輪與我們交換生活物資。”
墨西哥人?超級油輪?
末世之前,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出口國,每年出口量高達兩億多噸,如果真有墨西哥勢力在美國控制了超級油輪,也并非完全不可能。
而國內的原油庫存已經見底,大量的煉化企業因為缺乏原料而被迫停工檢修甚至停產。
在這樣的背景下,只要能獲得穩定的原油供應,根本不愁銷路。
“那伙墨西哥勢力的頭領名叫塞萬提斯,他說自己曾經在周總裁手下工作過,和您認識。”邱總經理補充道。
凱莉對塞萬提斯并沒有印象,但蕭金浪確認了此人的身份,毫不猶豫地同意了對方的請求,愿意用‘圣光’掌握的物資交換寶貴的原油。
塞萬提斯甚至主動提出,他可以提供一批經驗豐富的墨西哥籍船員,將油輪安全地開到“東大”所在的港口。
但他提出一個條件,‘圣光’必須先向他們提供一批急需的生活物資,否則他們已經快要支撐不下去了。
請:m.llskw.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