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一百四十九章只如初見

熊貓書庫    妖女看招
🔊點這里聽書

  (更晚了,抱歉,這章免費)

  ————

  “救救我,救救我,救救我…”

  誰?誰在說話?

  蘇真在山頂上醒來。

  乳白色的霧從山麓逆流到山頂,將他包圍,他看著周圍陌生的一切,意識到自己正在做夢。

  做夢并不是一件壞事,這證明他還能思考,也就證明他還活著。

  可又是誰在呼救呢?

  蘇真游蕩在山上,像是四千年前月宮的舊址,死寂的樓臺飄著塵埃的氣味,他一個人也沒有看到,只看到天地間霜一樣的月色。

  月色?

  蘇真望向了空中的月亮,月亮宛若銀盤,散發著水波般的清冷光紋。

  但蘇真分明聽到了它在說話,像溺水之人的呼喊:救救我,救救我…

  蘇真從夢中醒來。

  殘破的神像、生銹的門環、破碎的瓦罐,它們浸在雨后霉濕的空氣里,透著淡淡的腥氣。

  透過半敞的木門,蘇真還能看到幾具倒在地上的妖魔尸體。

  師稻青一如既往地坐在他身旁,瞑目調息。

  空念劍橫于身前,如鏡的劍身映照殘佛。

  蘇真松了口氣。

  他與師稻青交替著休息,他睡著時,由師稻青帶他趕路,反之亦然。

  顯然,他們在這座破廟外遇到了妖魔,師稻青將它們斬殺后,帶著蘇真來廟內暫歇。

  “這是誰的廟?”

  蘇真望著那尊被砍去頭顱、削去雙腕的神像,開口詢問。

  師稻青睜開妙目,思忖道:“從服飾上看,倒是有些像大儺神。”

  “大儺神…”

  蘇真聽過大儺神的名諱,它也是飛升的八王之一。

  當年飛升的八王,除了藥神長生太昊、歲神玄穹造化之外,還有佛祖、道祖、大儺神,以及巫師們的始祖,玉虛感應元君。

  最后兩位王沒有族群后代,法號與姓名皆已失傳,不可考證。

  師稻青忽地咳嗽起來,她以袖掩唇,卻掩飾不住唇間逸出的血。

  “你的傷還沒好?當時是誰傷的你?”

  蘇真微驚,又想給她渡一道真元,卻被師稻青阻止,她說:“公子不必費心,地獄法的反噬最是兇烈,非丹藥可以醫治,只能待它慢慢恢復,心急不得。”

  “地獄法…”

  先前他們一路奔波,不是在趕路就是在昏睡,此刻蘇真終于有時間問出心中的困惑:“對了,三年之前,你被覺亂帶走之后,到底發生了什么?那個青衣道人又是誰?”

  師稻青面露猶豫之色。

  蘇真立刻道:“師姑娘若有為難之處,不講也罷,我只是好奇而已。”

  “不是的。”師稻青螓首輕搖,道:“這個故事并不算長,我只是不知道該從哪里說起。”

  蘇真沒有催促。

  師稻青沉思片刻,忽然道:“覺亂已經死了。”

  蘇真問:“誰殺了他?”

  師稻青道:“沒有人殺他,覺亂是自己圓寂的。三年之前,他察覺到自己壽元將盡,害怕地獄法失傳,才冒著被大招寺首座誅殺的風險,行走人間。”

  蘇真道:“當初你不是百般不愿意么,為何又接納了這份傳承?”

  “此事…倒是有些復雜。”

  師稻青略一沉吟,繼續道:“覺亂將我擄走不久,就讓那青衣道人追上了,青衣道人自稱是白云城人士,我見他劍法高不可知,以為是白云城劍圣的后人,可他卻叫方夜燭,并非白云城離家的血脈。”

  “方夜燭?”

  蘇真也不曾聽過這個名字,又問:“后來呢?”

  “覺亂被追上之后,又懼又怒,與方夜燭大打出手。覺亂分明已是最一流的那批高手,可他卻被方夜燭打得毫無還手之力,連斬七次,幾乎喪命。”師稻青雖是回憶,語氣中仍舊透著寒意。

  “這方夜燭究竟什么來頭…能將覺亂打成這樣,怕是大招寺首座親至也不過如此了。”蘇真疑惑道。

  “公子說的沒錯,覺亂當時也大惑不解,問了相似的問題,方夜燭也給出了回答。”師稻青道。

  “他是怎么答的?”

  “方夜燭說,你這老魔的地獄法并非自己所悟,而是借來的神通,覺亂的臉色一下子變了,方夜燭繼續說,你曾見過瀕死的歲神,并從太歲中得到了啟示與力量,開創了這一法門,覺亂一句話也不說,但我見他臉色蠟黃如死,料想那青衣道人一定是說對了。”師稻青緩緩回憶。

  “歲神?玄穹造化老姆?”

  蘇真輕聲嘀咕,他沒有想到,這擁有起死回生之力的地獄法,居然是從歲神那里得到的。

  “方夜燭又說,他的法力只與覺亂相當,能贏過他,全仰仗這門劍術,這門獨克地獄法的劍術。”師稻青繼續說。

  “什么劍術能克制得了歲神的傳承?”

  蘇真更加驚疑,接著,他想到了什么,脫口而出道:“鹿齋緣?”

  玄穹造化老姆正死于鹿齋緣的飛升一劍,若世上有劍法能克制歲神,恐怕也只有鹿齋緣的劍!

  師稻青的秀眸射出動人光彩,她驚訝道:“公子真是聰慧無雙,你猜的沒錯,方夜燭說,當初鹿齋緣斬歲神而飛升之時,他恰好在場,并從中領悟到了嶄新的劍術,脫胎于鹿齋緣的劍術,自也克制脫胎于歲神的地獄法!”

  “鹿齋緣飛升時,這方夜燭恰好在場?”蘇真眉頭緊皺。

  “嗯,他說,鹿齋緣斬空飛升之時,他恰好目睹,他看到了蒼穹開裂,聽到了歲神暴怒哀嚎,金色的鮮血澆落成雨,浸潤之處草木長生,花開不敗,他在那里沉眠了千年。”

  師稻青也不敢置信,在這之前,她一直以為,鹿齋緣所謂的飛升只是個虛無縹緲的傳說。

  蘇真飛快梳理思緒:

  歲神被斬殺,一部分尸身被帶到南塘,埋葬在九香山下,另一部分流落于西景國中,恰好被覺亂尋到,并從中領悟法術。

  方夜燭則淋了歲神之血,沉眠千年方才醒來…

  只是,姐姐向他講述飛升之事時,似乎從未提及有旁人在場。

  但這也并不奇怪,當時的鹿齋緣眼中只有浩浩蒼冥,哪里會去看下方螻蟻般的眾生?

  “公子在想什么?”師稻青見他走神,不由地問。

  “我在想,這鹿齋緣真是絕世之人,她已飛升一千余年,竟還在影響著如今的西景國。”蘇真由衷地說。

  “是呀,鹿齋緣前輩傾世之才,非任何人可比,只恨未能與她身處同一時代,無法一睹這份絕代風采。”師稻青嬌嘆道。

  蘇真欲言又止。

  師稻青凝視著空念劍,繼續說:“之后,那覺亂忽然哈哈大笑,方夜燭問他在笑什么,覺亂說:‘原來是歲神輸給了鹿齋緣,而非我輸給了你這臭道士,就是你將我殺了,我也絕不服氣’,方夜燭便說,他有個法子,能教覺亂輸的心服口服。”

  蘇真接話道:“是什么?”

  師稻青道:“方夜燭說,不如我們都將最得意的本事傳給這小姑娘,這小姑娘天性良善,不會說謊,就由她來評定,到底誰的法術更高一籌。”

  蘇真笑道:“這算什么比試,我看他們是有意要將本事傳給你。”

  “公子真是聰慧。”

  師稻青再次夸贊,又垂首幽嘆,道:“我當時可不明白,心道反正我也走不脫身了,既然他們要我當裁判,我當就是了,只盼當過了這裁判,他們能快些放我回去,我當時很擔心娘親…”

  想起靳雪君的下場,蘇真也不免嘆息,道:“后來你便得到了覺亂的地獄法與方夜燭的劍術?”

  “嗯。”

  師稻青回憶那段日子,雙眉間亦泛起冷意,她說:“地獄法如九冥之泉,幽冷陰沉,那一劍則是九天之火,焚燎蒼穹,兩股氣息在我體內交鋒,險些將我二十多年的修為毀壞殆盡,幸好,我挺了過去…”

  師稻青柔柔一笑,道:“等我出關時,外頭已過去了快三年,覺亂已經圓寂,尸骨化作石雕,方夜燭則不知所蹤,一言片語也沒留下,之后,我安葬了覺亂,便悄悄回到了命歲宮去,然后…”

  仙子聲音輕顫,不必多言,蘇真便已明白,她回命歲宮后,不僅得知了娘親的死訊,更碰上命歲宮的內亂,同門相殘。

  再后來,命歲宮收到了九妙宮蓮花宴的邀請,要去誅殺妖主,師稻青截下了信,孤身赴宴,至于仁德和尚,則是她赴宴途中一個的插曲。

  也正是這個插曲,令他和師稻青在時隔三年之后再度巧遇。

  “原來是這樣。”蘇真道:“當時我看師姑娘被抓走,擔心了許久,沒想到這竟是師姑娘的機緣。”

  “是呀,南裳臨死之前說我命好,她說的一點不錯,我也不知何德何能,居然得到了正魔兩道的厚愛。”

  師稻青露出了慚愧之色,幽幽淺嘆,道:“而我也實在不懂珍惜,若非公子舍命相救,我縱然得了這天大的機緣,也要死在陸綺手中。”

  “我輩修士互相扶持本就是天經地義之事,危險遠未解除,師姑娘務必振作些。”

  蘇真寬慰了一句后,道:“我傷勢已無大礙,時間不多了,我們須盡快趕路,與妖主會合。”

  師稻青對于他和妖主的身份關系也有諸多困惑,但她信任蘇真,所以一句也沒有多問。

  廟外的雨已停,滴水的稀疏瓦片間透下了幾束光,恰落在師稻青的白衣上,她仿佛才是這座古廟真正供奉的菩薩。

  女子玉唇淡抿,莞爾道:“這次換我休息一會兒。”

  兩人離開這座破廟,繼續趕路。

  當時,蘇真與夏如約定的相見之地是山嶺間的一條無名清溪。

  這條溪水雖無名,對蘇真與夏如而言卻意義重大。

  當初,陸綺將他們從青毛獅子的妙嚴宮中帶出時,曾途徑過這里,陸綺命馬車停下,讓弟子們在淺溪中拾取溪石。

  之后,他們還在山嶺間遇到了善慈和尚與蠱身童子,那是一切故事的開端。

  老君熄滅之前,蘇真終于趕到了這里。

  數個時辰的休養之下,師稻青的氣色終于好了一些,只是,她剛剛睜眼,又被眼前的一幕驚得煞白。

  前方的確有條淺溪,溪水很紅,染紅它的卻不是老君,而是一具具橫七豎八的尸體,它們躺在彩石鋪就的河床上,不知死了多久。

  蘇真的心臟立刻抽緊。

  ‘夏如難道已遭遇了不測?’

  這個念頭剛剛生出。

  一道虛影自血紅的溪流中騰起,漸漸勾勒出輪廓、色彩。

  再定睛看時,虛影已變成一個紅發紅裙,面容冰冷的少女。

  正是夏如。

  “你終于來了。”夏如疲憊道。

  蘇真剛要問這些尸體是怎么回事,夏如已開口解釋:“他們是青鹿宮的弟子,我來這里時碰到了他們,他們想擄我上山,被我殺了。”

  “又是青鹿宮…”蘇真嘆了口氣,道:“是我來晚了。”

  “不晚,你平安回來就好。”夏如。

  師稻青怔怔地看著這紅發少女,她無法想象,當初那個青皮金瞳的怪物與眼前這秀美俏麗的小姑娘竟是同一個人。

  “師姑娘。”夏如率先行了一禮。

  “余,余月姑娘?”師稻青試探性問。

  夏如也未糾正,道:“師姑娘想必已經知曉,當初朱厭河上,這副身體住著兩個人,一個是他,另一個是我。”

  師稻青點點頭,道:“公子已同我說過此事。”

  當初,師稻青見這妖怪常常自言自語,還以為它是瘋了,誰能想到里面住著兩個愛說話的魂魄。

  她更想不到,三年前,她對這兩人大打出手,慘敗被俘。如今,她卻要和他們結伴同行,逃到天涯海角去。

  事不宜遲,三人簡單地寒暄了幾句,便一同上路,坐的是夏如搶來的青鹿宮的馬車。

  無頭駿馬煙囪般的脖子冒出黑煙。

  大車疾馳而去。

  不巧的是,他們還未駛出多遠,前方的山道上,赫然有幾道青紅旌旗飛揚著逼近。

  三頭被貫穿肩骨的白色大猿拉著寶塔大車朝這邊疾奔而來,旌旗正是車上的飾品。

  猿背上坐著三個一模一樣的白衣老頭,穿的是青鹿宮的服飾。

  “車上什么人?竟敢殺我宗弟子,奪我宗車駕?”

  三人白衣老人同時開口,雄渾的聲音在山嶺間回蕩。

  ————

  邵曉曉回想和童雙露的相遇。

  一切都和夢一樣。

  機緣巧合從未消失,只是換了一種方式戲弄她。

  邵曉曉怎么能夠想到,她在西景國中最好的姐妹,竟會和她喜歡上同一個男人,甚至,還是對方陪著蘇真走完了最后一程。

  她該對童雙露說出真相么?

  邵曉曉難以面對這一切,更無法做出決定。

  她渾渾噩噩地走下靈上峰,在群山之間失魂落魄地游蕩,又鬼使神差地回到了大煙城,回到了白竹居。

  “你們今天可有看到一個女道士出去,嗯…這么高,很漂亮…”

  邵曉曉剛走入白竹居,就童雙露在對著掌柜比劃。

  “童姐姐。”

  邵曉曉輕輕喊了一聲。

  童雙露回過頭來,看見了她苦苦尋找的少女不知何時立在門口,道袍雪白,清美憔悴。

  “暮暮…”

  童雙露舒了口氣,秀眉卻蹙了起來,道:“你這丫頭哪兒去啦?竟與我不告而別,害我好找。”

  邵曉曉淺淺一笑,道:“師門有急事相尋,我見童姐姐還在休息,便沒有打擾。”

  “急事?什么急事?”

  童雙露剛說完,又立刻想起什么,道:“九妙宮的事,你聽說了么?”

  邵曉曉道:“師父尋我,為的就是此事。”

  童雙露冰雪聰明,立刻問:“她要你去誅殺漆知,擒拿妖主?”

  邵曉曉道:“是,我已接下師命。”

  童雙露擔憂道:“漆知境界高深,再加上師稻青與妖主余月…暮暮,我雖對九妙宮恨之入骨,卻也絕不想你去冒險。”

  邵曉曉心尖顫抖,卻面不改色地復述著靈慕真人對她說的話:

  “他們第一次暴露行蹤是在三天之前,青鹿宮的三白大師遇見了他們,與之大打出手,不敵,所幸一頭白猿趁亂逃出,將他們的行蹤線索帶回了青鹿宮。

  其后,消息散播出去,大招寺的八大羅漢立刻出手,聯合其他宗門進行截殺。這三天里,他們大大小小的戰斗已打了不下十場,雖僥幸逃脫,卻也身負重傷,無比虛弱。

  如今天網早已布開,各大關隘皆有高人把守,他們應是插翅難逃了,師父說我一定可以捉住他…她的話通常會靈驗。”

  童雙露聽得心驚,喃喃道:“泥象山的消息竟這般靈通。”

  邵曉曉道:“我師父神通廣大,知道得多些不足為奇。”

  童雙露又問:“那我昨天說的,有關收攏魂魄的法術…”

  “我替你問過了。”邵曉曉長睫低垂,低落道:“泥象山的確有收攏魂魄的法術,只是…只是,那人已死了太久,哪怕是道祖親至,恐怕也回天乏術。童姐姐還請…節哀。”

  對于這個結果,童雙露毫不意外,她眼瞼低垂,自欺欺人似地說:

  “沒有法術我便創造法術,我總會找到他的。”

  邵曉曉粉唇微分,也跟著道:“我也會…”

  欲言又止。

  “你也會什么?”童雙露抬眸。

  “我也會幫你一同…尋他。”邵曉曉聲音低幽。

  “好呀。”

  童雙露領下這份情,她清眸一片凄色,唇角卻勾起甜甜的笑,道:“對了,誅殺漆知一行,我要和你同去!”

  “你絕不是他們的對手。”邵曉曉寒聲道。

  “我知道。”童雙露也不逞強,她說:“我親眼看你將漆知殺了也是好的,而且,我也想見一見那個師稻青。”

  “為什么?”邵曉曉問。

  “以前陳妄曾多次與我提過這個女人,我還從未見過她,我很想瞧一瞧,陳妄心中的仙子,是怎么墮入這魔道的。”童雙露輕輕地說。

  “是么…”

  邵曉曉靜立了一會兒,道:“我可以答應你,可是,到時候若見了其他名門的前輩,我該怎么解釋你的身份呢?”

  “你就說我是你師姐。”童雙露道。

  “你怎么瞧也不似道門弟子。”邵曉曉道。

  童雙露道:“你說該怎么辦。”

  邵曉曉道:“我就說,你是我在百花宗時認的妹妹,恰在路上偶遇,便結伴同行斬妖。”

  童雙露俏顏一板,道:“我什么時候成你妹妹了?你這丫頭真是無法無天。”

  邵曉曉清冷道:“你若不肯答應,我便不帶你走。”

  童雙露察覺到了她情緒的異樣,卻弄不清是怎么回事。

  她并未在此事上多做糾纏,暫且屈尊,道:“好,我答允你就是了。”

  邵曉曉凝視著她。

  過了一會兒,這小妖女才不情不愿地補了個后綴:“蘇姐姐。”

  ————

  無頭駿馬拉著車廂繼續馳騁。

  車廂內,師稻青面沉如水。

  轉眼之間,與余月會合已過去三天。

  這三天里,他們遭遇了十三場截殺,其中最兇險的一次,是伏藏宮十二位大長老的合擊,那時,她與蘇真傷勢皆未痊愈,險些喪命。

  禍福相依。

  他們雖遭遇圍獵,卻也從獵人那搶奪了許多靈丹妙藥,一輪輪截殺下來,他們的修為不降反增,傷勢更是好了大半。

  半個時辰前,她又憑著一劍之力擊退了十余名前來阻截的修士。

  可她一點兒也高興不起來。

  以他們的能力,擊敗這些二三流的高手并非難事,泥象山、大招寺的頂尖修士想必已經出山,若他們親自來攔,她的劍是否能夠抵擋呢?

  師稻青沒有一點底氣。

  無頭大馬奔馳過山道險徑。

  左邊是高山絕壁,右邊是萬丈幽澗,正前方是一座直插云霄的奇山。

  山被神明從中劈開,分出狹窄一線,供人通行。

  無頭大馬再度剎住蹄子,斷頸里黑煙涌出。

  一線峽前立著一個人。

  此人黑衣黑靴,面容年輕,唯有頭發雪白,他挺立在一線峽前,雙手交疊按住一柄寬劍。

  他像是已經在這里等了很久,衣裳下緣有露水打濕的痕跡。

  師稻青抱著劍飄出車廂。

  她望著來人,神色一凝,問:“天華宮,墨劍,百官辭?”

  天華宮是四大神宮之一。

  天華宮供奉七劍,七劍鋒芒蓋世,可將山峰削平,可令海怒息止,墨劍更是七劍之首。

  當初冰殿之中,蘇真與夏如論天下劍修時,就提過他的名字。

  墨劍當前,險山峭壁黯然失色。

  師稻青白靴落地,這個白發男人才睜開眼睛。

  他已不知多久沒有睜眼,一睜開就見迸射出熠熠神芒,光彩奪人。

  “師稻青!”百官辭道:“你果然會來這里!”

  “你怎么猜到我從這經過?”師稻青問。

  “你能選擇的路有很多,道路平坦的大裳原,無人涉足的白鹿嶺,亦或自捉妖江逐流而下,一日萬里,速度快逾神駒,可我偏偏知道你會走這里!”

  百官辭眼中異彩漣漣,他笑道:“‘絕崖無路有劍,回首萬念俱空’,這是命歲宮第一任宮主的悟劍之處,也是他仙逝埋骨之地,所以你一定會選擇這里,我若是你,也會做同樣的選擇!”

  “是么?”

  師稻青沉思片刻,她回望了厚簾緊閉的車廂,道:“你們好生歇息,不必為我擔憂。”

  車廂內傳來男人虛弱的應聲。

  百官辭皺了皺眉,道:“與我比劍,你心中竟還有所牽掛?”

  師稻青道:“心中若無牽掛,又如何出劍?”

  “好!聽聞玉明霜敗在師小姐劍下,我本不信,現在卻不得不信!”百官辭贊道。

  “為何?”師稻青問。

  “玉明霜為斬情劫而出劍,看似斬人,實則斬己,師小姐劍心通明,非她所能及也。”

  百官辭拔出插在泥里的墨色寬劍。

  劍通體漆黑,卻又似放著異芒,一旁的積水被劍光一拂,反射出彩虹般的光亮,他肅然道:“請師小姐賜教!”

  百官辭在此蓄養劍氣一天,精氣神皆已攀至巔峰。

  與之相比,師稻青晝夜奔波,落落白衣間寫不盡的倦意,這令她顯得更美,美能惹人憐愛,卻不能為她增添半分勝算。

  但她神色不動。

  嗆然一聲劍鳴,空念劍如幽泉離鞘而出,懸于女子身前,低鳴不止。

  “請。”

  師稻青握住劍柄,緩緩睜開秀眸。

  她的雙目靜如止水。

  可是,不知是不是巧合,她睜開雙眼時,恰有一束天光穿過云隙,落在濕漉漉的山谷里,照在百官辭的劍上。

  他看著劍上的光芒,知道這是師稻青的“下馬威”。

  ——她的意念已與天地有冥冥感應,這是超凡入圣的征兆。

  他不懼反喜,墨劍直指天空。

  劍氣沖天,打散了盤繞峽谷之上的厚云,云如爛絮散開,光芒不再獨獨照他,而是落滿谷間,將每一寸山石,每一株細草都照得發亮。

  “世人求道修行,常常求與天地共鳴,仿佛一劍遞出,不令風云失色便不是好劍。我看卻是未必,人便是人,以天心代人心,多此一舉而已!”

  百官辭朗聲大笑,他第一劍斬空,第二劍便是斬人。

  他朝著師稻青揮出一劍。

  墨劍名不虛傳,一經斬出便是內蘊萬華的劍光,山巖崩裂,裂紋急速游走,轉眼就到了師稻青的白靴之前。

  師稻青同時出劍,她的劍極輕,只驚起一縷山風。

  山風亦輕,無聲無息。

  墨劍刺眼的劍華被風吞沒。

  風四下散開。

  聲勢浩大的劍氣瀉在山間,卻未削落半片苔蘚。

  百官辭揮出第二劍。

  這一劍聲勢更勝之前!

  劈出的劍氣在空中暴漲,如神君之爐當頭懸掛,師稻青衣裳的每一縷纖細紋理都似在燃燒,她整個人也要融化在這光芒之下!

  師稻青橫劍平舉。

  她身前恰有一片積水。

  積水中映出了明烈的劍光。

  隨著師稻青舉劍,充盈光芒的水面泛起陣陣漣漪。

  漣漪中,光明變得虛幻而柔軟。

  等到漣紋平靜,這潑天的劍光竟鬼使神差地消散無蹤。

  百官辭的兩劍,第一劍化作了山間的風,第二劍變成了水中的影,他眉頭漸鎖,問:

  “這是什么劍?”

  師稻青清冷回答:“絕崖無路有劍,回首萬念俱空,你說這是什么劍?”

  百官辭道:“空念劍!”

  師稻青冷然不語。

  百官辭感慨道:“當年靳宮主以人為劍陣,所煉百丈之劍,橫絕天地,有如大河之槎,已令人生畏,今天我才知道,原來她的路錯了。所謂空念,原是以一念視萬物為空!是故劍鋒再利,又如何能斬破虛無?”

  師稻青淡淡道:“劍道所求極也?未達極點,怎知對錯?我可以走大裳原,白鹿嶺,捉妖江,卻偏偏要走這一線峽,你覺得我是對是錯?”

  “我本以為你錯了。”百官辭道:“因為攔在那些的地方的人,都不如我強,你選擇這里,便是選了最難的路,現在我才明白,對你而言,似乎沒有不同。”

  師稻青不答,只是道:“輪到我出劍了。”

  峽谷中,鐵劍作鶴唳之鳴。

  師稻青立在原地,劍已脫手飛出。

  風再起,水再生清漪。

  雪亮長劍破空而去,它并不快,任何人都能看清它的軌跡。

  可百官辭卻露出了前所未有的肅穆神情。

  百官辭將寬劍豎起,盾牌般擋在面前,心中卻一陣茫然。

  他忽地想起當年天華峰上,他為破祖師留下的劍陣謎題,枯坐到墨發盡白,心中卻不勝歡喜,這種得道的喜悅已百年未曾有過。

  只因他百年不曾敗過。

  他不敗,并非因為他無敵,而是他并未去挑戰那些真正的至極者。

  既是為了天華宮的名,也是他內心相信,他的劍還未抵達極處。

  不戰便不會敗。

  這是百年以來,他第一次接近失敗。

  福至心靈。

  百官辭將寬劍撤去,任由這柄劍刺向眉心。

  劍停在他的眉心前。

  一滴血珠自眉心滾過鼻梁,落到他發白的唇上。

  師稻青的劍停在他眉前,未能寸進,只因百官辭豎起雙指,夾住了這柄劍。

  他舔舐著血的滋味,片刻后后退半步,道:“師姑娘劍法之高,當世女修中可列第一,是我敗了。”

  師稻青探掌。

  劍化作流光,飛回她的掌心。

  百官辭已敗,未再糾纏,讓開了道路。

  師稻青卻未動身,她靜立原地,不知在等什么。

  鐺——

  山中響起一記蒼遠渾厚的鐘聲。

  荒山無宗無派,何來鐘鳴?

  山谷里突然多出兩個人,兩個身披袈裟的僧人,他們像是一胎同胞的兄弟,長得一模一樣,恐怕連親娘都難以辨認誰是誰。

  “不破禪師,不假禪師,晚輩師稻青,久仰二位禪師大名。”師稻青一禮。

  兩位禪師一同還禮。

  他們來自大招寺。

  “他們并非與我同行。”百官辭說。

  他不想被當做以多欺少的小人。

  師稻青看著兩位禪師,道:“你們不是我對手。”

  兩位禪師沒有絲毫惱怒,道:“連墨劍先生都敗了,我們自然不是師小姐的對手,只是…今天來這里的,不只有我們。”

  師稻青道:“我知道。”

  禪師皺眉:“你知道?”

  “不僅我知道,想必墨劍先生也已知曉。”師稻青幽幽道。

  百官辭負手而立,肅然道:“我也沒想到,他會來…興許是你欺負了他的徒弟,他報仇來了。”

  師稻青還未說話,一個清冷如鐵的聲音已在山谷中響起:

  “百官辭,在你心中,我就是這般睚眥必報之人?”

  聲音響起時,山谷中便多了把劍。

  劍旁立著一個人。

  這把劍實在太過奪目,以至于旁邊那個看上去有些病弱的男人顯得很不起眼。

  這把劍當然醒目,因為它是名震天下的妖劍鬼賜。

  劍旁面色如雪,撫胸咳嗽的男人則是伏藏宮當代劍術最高者、玉明霜的授業恩師,閻圣川。

  師稻青沒想到他會來。

  見到他來,她只有嘆息。

  她已很強,卻不可能比閻圣川更強。

  “師小姐,你不愧是他的弟子,他了不起,你同樣了不起。”閻圣川認真道。

  “前輩謬贊了。”師稻青道。

  “你前途無量,可實在太過年輕,若再給你二十年時間,我一定會將你視作最重要的對手之一,但現在的你,還勝不過我。”閻圣川道。

  師稻青靜靜聆聽,沒有反駁。

  “玉明霜輸給了你,那是她自己的事,我若因此對你生出一絲一毫的不滿,都是對我劍道的褻瀆。”閻圣川又道。

  “晚輩久仰前輩大名,自是知道前輩胸懷之廣闊。”師稻青道。

  閻圣川平靜地看著她,道:“所以,我極不情愿對你出手,何況你還有傷。”

  “極不情愿…”師稻青閉眸淺嘆,道:“看來,今天前輩還是要出手。”

  閻圣川捂著胸咳了一陣,他臉色更白,道:“劍乃我一人之私,妖主出世卻是整個西景國的公事,我身為西景國神宮奉養的修士,不得不來,師小姐應能理解。”

  師稻青頷首道:“我理解,我若是你,也一定會來。”

  閻圣川緩緩道:“所以,我只出一劍,若師小姐能接下此劍,我便放你離去,此后二十年,我絕不會再尋師小姐麻煩。”

  “前輩高義,晚輩若是不應,豈不愧對本門的空念劍?”

  空念劍再度橫于胸前。

  師稻青勝過百官辭后,劍意之高更上一樓,法力卻折損消耗。

  此消彼長之間,她的勝算也不知是更大還是更小。

  閻圣川也不多言。

  他出劍了。

  第一次有旁人親睹閻圣川出劍。

  妖劍鬼賜亦是通體全黑,它的黑卻與百官辭的墨劍不同。

  墨劍之黑純稠凝重,有如厚土,鬼賜之黑卻是幽邃空洞,它仿佛只有劍的形體,輪廓中鎖著的,是一片空無。

  師稻青本想以空念劍相接,可她發現,她似乎招架不住鬼賜的“空無”。

  空念為一念之空,鬼賜之空則是空無本身。

  ——天地本無一物,何須以念見空?

  她以方夜燭所授之劍相接。

  閻圣川抬頭,他盯著這把劍,病懨懨的眼眸里閃出雷霆般的光彩,這抹光彩急遽湮滅,化作一聲遺憾的長嘆:

  “你得了他的劍,卻未得神髓,你心念尚空,如何使得好這斬空之劍?”

  閻圣川一語中的。

  師稻青的確未能接下此劍。

  鬼賜及身,她的耀如大日的劍氣觸之即潰,無聲無息地被鬼賜的空無吞噬,仿佛從不曾出現過。

  但師稻青也未被這一劍斬傷。

  劍氣觸及她的身軀后消散無蹤,不知去了哪里。

  ‘是閻前輩手下留情了?’

  師稻青這樣想著,忽然聽到爆炸的聲響。

  她猛地回身。

  無頭大馬所拉的車廂已在劍氣中炸開。

  車廂內空無一人,只有幾張符紙在爆炸中翻飛。

  先前車廂內男人說話的聲音,居然是幾張符紙擬造出來的!

  師稻青俏臉更白,雙唇緊抿,握劍的手也不由地顫了起來。

  “果然如此。”閻圣川閉上眼眸,道:“看來你只是個幌子,漆知與妖主順著別的路逃了。”

  不破、不假兩位禪師對視了一眼,問:“他們往哪逃了?”

  閻圣川道:“恐怕只有師小姐知道了。”

  ————

  “漆知,你們與師稻青自絕壁谷一路西來,于仙客城分道揚鑣,師稻青負責鬧出動靜,引開追兵,你們則偷偷遁入水路,自天沙河往西,一日萬里,你以為這計劃只有你一人知曉…可惜。”

  一位身披袈裟,手持錫杖的和尚站在大江之畔,盯著眼前的年輕人,道:“大夢祖師法眼可觀未來,他早已看見了一切,一天之前,我就邀諸位道友前來等待,等待你的到來。”

  天沙河畔,風浪滔天。

  混沌黃霧之中,蘇真負手而立,白衣染血。

  十多只白紫各異的手懸于虛空,皆已破損不堪。

  夏如跪坐在他身后,儼然也受了傷。她虛弱地喘息著,臉上卻沒什么表情,冷得像個玩偶。

  對于這位禪師的話,蘇真并不當真。

  類似的話他這些天聽了許多次。

  凡是撞見了他們的修士,都會吹噓一番自家負責測算兇吉、預知天命的方士如何神妙,如何算無遺策。

  這位“大夢祖師”也只是其中之一而已。

  除了這位大招寺的禪師,天沙河畔還聚集著十余名高手,他們半數來自大招寺,還有幾位則是伏藏、青鹿二宮的大長老。

  若單打獨斗,他們沒有一個是蘇真的對手。

  可他們一起來了。

  連日奔波之下,蘇真在九妙宮落下的傷始終沒能痊愈,精氣神皆不在巔峰的他,要如何面對這一眾高手的阻擋?

  可他臉上卻沒有一點懼意。

  “你們攔不住我。”蘇真淡淡道。

  “哦?”禪師瞇起眼眸。

  “這幾天,我與不少和尚交過手,大招寺的武學的確很強,卻是守有余而攻不足,我若一心要走,大招寺的和尚絕不可能攔住我。”

  蘇真淡然自若地點評著,他又看向那幾個青鹿宮的長老,道:“九轉仙人白晉都未能贏我,更別提你們,你們的丹火難道還能比白晉更為精純兇烈?”

  青鹿宮的長老默然不語。

  最后,蘇真又看向伏藏宮的修士,道:“紫衣仙人玉明霜已在我的刀下一敗再敗,想來你們也有所耳聞。伏藏宮修為勝她者,不過閻圣川與伏藏掌門兩人而已,他們若是不來,再多的人也沒有意義。”

  “如果僅憑人數就能勝過我,那我連九妙宮都走不出來,更別提來到這天沙江畔,對么?”

  江浪聲震若雷霆,卻無法將他虛弱的聲音覆蓋,他的話每個人都聽得一清二楚,且難以辯駁。

  眼前這個年輕人顯然受了不輕的傷。

  可他帶著妖主一路西逃,已逃了不知幾萬里,期間不知多少如他們一般信心勃勃的修士要將他們阻截,無一成功。

  他們能夠成功嗎?

  以禪師為首的十幾名修士皆沒有十足的底氣。

  蘇真負手而立,不見出招,卻已有一股可怕的氣勢彌漫開來。

  一時間,風平浪止。

  他們驚詫地發現,自己竟連天沙河滔滔的江水也瞧不見了。

  內心的警覺逼迫著他們,逼迫他們只能去看這個面色蒼白、朝他們緩緩走來的年輕人!

  有人感到煩躁不安,冷冷道:“天沙河已至盡頭,此處與泥象山相隔不算遙遠,怎么不見那些道士?”

  一名和尚答道:“道士們大都去了南邊,他們相信,妖主會從南邊大裳國的方向逃走。”

  “哼,這幫道士平時一個個神神鬼鬼,真要到捉人的時候,怎么算出了這等南轅北轍的結論?我看這泥象山也是徒有虛名!”那人恨恨道。

  也是這時。

  一道清冷妙音自遠處飄來:“誰說泥象山徒有虛名?”

  說話的是個少女。

  清音如琴如劍,刺破了蘇真密不透風的威壓,轟隆隆的水聲撕開縫隙卷了進來,人們重又看見了黃霧、水浪、飛沙。

  先前不可一世的白衣青年,竟被女道士一言刺破,氣勢矮了數截。

  人們回首望去。

  道袍勝雪的清稚少女飄飄然走來,她背負木劍,腰間還多系了柄黑鞘長刀。

  她氣質極靜,先前口出狂言之人一下變得溫順:

  “敢問姑娘是哪峰道士?”

  “靈慕真人親傳弟子,蘇暮暮,奉師命前來斬妖除魔。”少女柔聲介紹了身份。

  她身旁還跟著一位少女。

  那少女同樣身穿白衣,眉目嬌媚,靈秀襲人。

  她乖順道:“我姓童,是蘇姐姐的好友。”

  “靈慕真人?”

  在場的皆是一等一的高手,不少人知曉靈慕真人與漆知的故事,心中一凜,心道靈慕真人為何不親自下手,要派一個徒弟來?

  難道傳言為真,靈慕與漆知真有一段不為人知的往事?

  少女飄身掠至河畔。

  人群不由自主地向兩邊分開,為她騰出了一個空位。

  邵曉曉看向了這頭十惡不赦的大魔。

  來的路上,她想過很多。

  她知道,縱然殺死這頭十惡不赦的大魔,也無法令蘇真起死回生,但至少,她能給自己與童雙露尋一絲慰藉。

  她也想象過,這尊曾經侵犯過師尊的魔頭是何等模樣。

  有人說他風流倜儻,有人說他肥腫如豬,有人說他成了一個秀氣的少年。

  天沙河的江水滔滔奔流,與妖國而來的大江相撞,迸發出驚天動地的巨響。

  她看向河畔的白衣少年,像看見了一抹午夜夢回的幻影。

  她癡癡地立在那里。

  蘇真同樣愣住了。

  他怔怔地看著眼前的道袍少女,殺氣全無,氣勢全無。

  他想要呼喚她的名字,思潮起伏間,喉嚨像是被火烙燙啞了,一個字也吐露不出。

  蘇真同樣看到了她身旁的童雙露。

  這位妖媚的少女也像是被抽走了魂魄,她木立當場,身子止不住地顫抖,雙眸被江水濺成一片濛濛的濕色。

  江風一遍遍地吹過。

  浪水淘沙,黃泥翻覆,訴說著某些波瀾壯闊的故事。

  它們在夢里回蕩了無數遍。

  童雙露率先按捺不住,她紅著眼,顫聲道:“陳妄,是,是你么…”

  邵曉曉卻牽住了她的衣袖,將她拉到了身后。

  “暮暮,他,他就是…”童雙露滿心惶急。

  “我知道他是誰,他是九妙宮大宮主漆知,是十惡不赦的大魔頭。”

  邵曉曉唇角勾起一縷笑,似冰冷冷的挑釁,她柔聲說:“漆知,師尊命我來斬你,我看你這次要往哪里逃!”

  ————

  (第二卷,風陵渡口,完)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