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六十六章 財富暴漲的機會

熊貓書庫    火紅年代:從卡車司機開始
🔊點這里聽書

  買房要趁早,國內雖然是在招商引資,吸引了很多海外商人來投資。但也有很多當年出去定居后,不愿意回來的。

  所謂的落葉歸根,的確是有不少人懷念家鄉的。但真正回來的還是少數一部分,另外就是在國內投資和回國生活是兩碼事。

  所以當年因為一些原因沒收了房屋之類的,現在都還給了那些人。而那些人不愿意在國內生活,就會出售。

  在暑假,江成帶著一家人去了四九城游玩。坐的是火車臥鋪去的,現在買臥鋪票也不需要什么身份了,有錢就可以。

  不過火車上經常會留一些軟臥的位置,哪怕不出售也預留著。就是專門給一些領導應急備用的。車位不多,要是過了某些站點沒有什么加插的領導來,就允許一些人加錢到軟臥那邊去。

  江成去的時候坐的就是軟臥車廂,帶車廂門的。硬臥是上中下一邊三個位置,軟臥只有上下兩個床位。

  江成去四九城的時候把江娟也帶上了,直接讓后院的朱嵐幫忙定了兩個包廂八個位置。

  在四九城玩了將近一個月,吃了涮羊肉,北京烤鴨,爆肚,炒肝之類的。

  其實這些東西江成以前就在四九城買了帶回去過很多次,但在家里吃和四九城的街道和飯店吃,氣氛是完全不同的。

  而今年去四九城正好,BJ建了一個大型的游樂園,有過山車和一些水上活動。這個年代暑假帶子女到游樂園玩,大家都玩的很開心。

  關鍵是江成在四九城買到了三套四合院,有兩套是周靈瑩出錢買的,還有一套是江成私下買的。

  現在很多人還沒有從國家分房子的思想中轉變過來,土地和房子也都不怎么值錢。投資房子一事有點難說的清楚。

  四九城的四合院結構房子不少,來了四九城買四合院,江成也算是了解了一些四合院的情況。

  這普通的四合院,其實也就是一個院子四個方位都有房子,北房為正房,南房為倒座房,東西為廂房。

  一個四合院并不大,但還有幾進院一說。

  江成在昌城住的院子,從規劃來說,有前后院,但并沒有四合之勢。前院和后院還有些房子還是加建的,不算加建的房子,勉強算是二進式的三合院。

  而后世有部電視機,是講一個四合院里發生的故事。那一套四合院是真的大,住了二十多戶人。按照這個年代一戶的平均人數,可是過百了。

  所以那是一套四進四合院,有前院中院后院和跨院。像江成住的地方,有加建的房子也不過是住了九戶人。

  而四進四合院是很難買到的,因為很難在一個人手里。要知道最初建四進四合院的人,那肯定是很有身份的人。

  妻妾成群,子女多,有家丁和丫鬟,才會建造四進四合院。

  江成和周靈瑩買到的四合院都是二進四合院,就是前后院的那種。兩套是在故宮附近,一套也算是在二環左右了。

  四九城現在的房價還沒有滬城的高,在滬城現在普通的房子都在三四百塊一個平方了。而四九城現在一套普通的四合院就一萬塊左右,這離故宮近的也就二三萬。

  這買的二進四合院,面積大一倍,但價格并不一定能翻倍,因為很少有人需要七八間房子住人。

  所以三套二進四合院,江成和周靈瑩總共也就花了十萬多一點就買下來了。要買更大的四合院,目前想在四九城整套購買很難。

  很多四合院現在動不動就住很多人的,像三進四合院就已經最少是住十五戶以上了。要買這樣的四合院,目前最有效的辦法還真的是像電視劇里的那樣,一戶一戶的去收購。

  電視劇里,某人能拿下四進四合院,是有院子里的人支持,街道辦也從中協調。而且時間段也是到了九三年。

  但按照地址和規模大小,那套四合院到了后世起碼在五億以上。

  江成是想了很久,覺得有三套四合院就夠了。一套四合院上億又如何,比較是幾十年后的事情。

  而拿下三套四合院,得花錢修繕。修繕好了,目前也沒有人住,出租給別人住。江成還嫌麻煩,現在四九成的房租也不貴。

  這弄幾十套四合院又如何,也不過幾十上百億。等以后隨便找一個姓馬的投資,都不只掙這些。

  而且一套大的四合院要費時費力的去收購,真要投資房產,江成現在去香江申請一塊大的地皮,開發一個別墅區。

  建好了別墅也不賣,就出租也可以。香江很多明星喜歡裝逼,租別墅住的。等過個二十年,香江的別墅也不一定就比四合院便宜。

  關鍵四合院價格貴,他的居住屬性并沒有別墅強。

  從四九城回來,江成盤算了一下,以后最多在甚至買幾套房。南京作為周靈瑩的娘家,那邊以后也弄一套別墅。其他城市就看情況,要是子女讀書考到了其他城市,再去臨時去買套房子也可以的。

  平時還是住酒店就可以了,因為買下來的這些房子,特別是四合院,得請人專門打理。

  從四九城回來,江成開始徹底過上了躺平的生活。

  ‘江東來’商超成為了大型連鎖商場超市,香江那邊調到內地出差的人很多,也就是缺少管理人員,一下開十幾家商超,只能從香江那邊調一些店長過來了。

  在香江的店長一個月上萬工資,讓人家出差,一個月得兩萬。

  江成打算放慢發展速度,現在國內有二十多家‘江東來’。等再過一年,在開分店的時候,就可以把國內的店長調過去了。

  現在二十多家商超,其實在國內已經被關注到了。甚至上面的人還想把‘江東來’給樹立一個榜樣,給予更多的扶持。

  香江早晚要回歸的,這以后也是同胞企業。要知道后世一些外企也是得到了國家的扶持,才成為大集團的。

  韓國有一個叫樂天瑪特的,也是經營商超,在國內發展壯大。有上百家門店,但可惜是一條白眼狼,喂不熟。

  然后借用某大師的話,一個白眼狼國內都能把你扶持成大集團,何況是香江同胞的公司呢。

  江成也有還想做的事情,可能也就是一些惡趣味的。主要的投資項目,江成已經完成了,而現在的他也三十五歲了。

  ‘江東來’商超只要按照套路復制到其他城市就可以了,霸占了一些水資源,以后就是江成實體企業主要的財富。

  另外就是在未來的這些年,隨便發現一個商機,哪怕江成的財富已經巨大。但一樣能有機會成倍往上翻。

  比如在八五年下半年,就出現了一個讓江成暴富的機會。

  在香江,目前江成的財富算是頂流一批的,但并不是最富有的那一小撮人。

  如果沒有在七三年的時候,江成買了一批房產。他那丸子的生意,就算占領整個香江市場,一年也不過幾千萬的利潤。

  而江成只是因為知道香江的房子未來肯定會漲,才勉強算是抄了一次底。但香江的老李,可是在五十年代末就進入了房產行業。關鍵是這老李在年輕的時候比較極端,幾次房產震蕩,他都敢去抄底。

  在六七年的時候,因為一些原因香江地價暴跌,老李可是儲備了大量的土地。

  而在今年,老李更是直接拿出二十九億收購香港電燈公司,看見他的財力有多龐大了。

  江成從七九年開始到現在八五年,也不過就是投資了一個大酒店花了兩億。其他的項目就算是在國內開了幾個工廠,二十多家商超,投資其實都沒超過一個億。

  你要說這個年代的萬元戶都很了不起,萬元戶要當后世百萬了,甚至這個年代萬元戶比后世百萬富翁還牛。

  那投資幾個億,相當于后世幾百億了。不能算投資規模小了,可得看跟誰比。人家老李直接拿出二十九億,還不是弄的老本行,江成的身價跟他相差起碼一兩個級別。

  但老李太高調了,要不了多少年,他兒子就會被人綁架。雖然沒出事,但他一家子肯定體會不到人生百態,只能過‘單調’的富豪生活。

  在今年,出現了一個能讓江成追趕老李財富的機會了。而且還能保持低調,只不過這機會不是在國內,也不是在香江。

  在今年九月份,江成在香江的時候,看到報紙上的一條消息,島國那邊跟其他四個國家簽了一個廣場協議。

  江成可能對很多歷史都不太清楚,但有些事情只要稍微知道一二就可以了。

  比如香江的房產在后世很高,在沒有到二零二五年以后,看見香江的地產下跌,無腦抄底就可以了。

  在國內九十年代開始,一直到國內出現那場疫情之前,也可以無腦投資國內房產。就算有起伏,只要不借貸的厲害,抗過去都能發財。

  很多事情是根本不需要你太了解歷史的,有些東西沒有出現之前你可能想不到商機。但作為穿越者,在碰到一些事情出現后,你完全可以不清楚細節,只要知道一個結果,那就是巨大的商機。

  江成其實對什么廣場協議沒多少記憶,但知道島國有一段歷史時期能買下整個美利堅。所以以前就稍微關注了一下,大概就知道是從這個協議開始。

  對于協議內容,江成毫無知曉,能記得有這樣一個協議就算不錯的了。

  反正就是這協議之后,島國的錢升值了,值錢了。當然了,不值錢的話,那就算有再多也談不上買下美利堅呀。

  島國的經濟泡沫要出現了,貨幣升值,最笨的辦法就是把所有財富換成島國幣。幾年內什么都不干,最少能翻倍。

  但這樣的話江成在香江也追趕不上老李,更好的辦法就是買島國的房子和股票。

  關鍵是江成只記得島國的泡沫是從廣場協議后開始的,沒認真去關注什么時候結束的。只有一個大致的印象而已,但這也就足夠了,他也可以裝逼的說,不去掙島國最后的那一塊銅板。

  既然記不清泡沫具體破裂的時間,那就提前一點撤離就是了。

  只不過這樣一來,江成想提前過上退休生活,還得等幾年了。關鍵是這掙島國錢的機會難得,其他國家可以放棄,島國的錢必須往死里掙呀。

  江成不愿意到國外去,但為了讓財富翻幾個跟頭,得往島國跑一跑了。

  在香江的恒生銀行,碰到要兌換大量外匯的時候,就明顯比不過匯豐銀行了。江成想把所以的貨幣都換成島國幣,當然要保留一部分周轉的貨幣。

  可就這樣,恒生銀行還需要一個月的時間才行。如果是在匯豐銀行,有很多國家投資人的,最多一個星期就可以。

  不過恒生銀行有一點好,對香江本土商人服務是真的好。江成想去島國搞股票什么的,恒生銀行還能介紹一些操盤手。

  雖然兌換島國幣的時間慢了一些,讓江成損失了‘不少’錢,但也給他解決了不少麻煩。

  這所謂的‘不少’錢,是真的不少呀,因為八五年九月份開始到年底十二月份,島國幣就升值了百分之二十。

  江成的錢兌換慢了一些,財富增長的損失得按億算。

  江成在八五年最后的幾個月里也折騰的夠嗆,不會炒股呀。國內,香江和島國幾個地方來回跑,大量時間放在了島國那邊。

  主要是開戶的問題,按照操盤手的說法就是資金太多,又是外來資金。得分散來,一個人得操作幾個賬戶。

  如果不是有恒生銀行那邊派人幫助,臨時組建了一個不小的團隊,江成有錢也不知道怎么去掙。

  這除了股市就是買地皮了,但股市也就是開戶問題,這地皮不是島國人,那不是你想買就能買的。

  別說買地皮了,就算是買房子過戶什么的,江成也很難操作。

  所以說島國在瘋狂時期,核心地段的地皮價格能買下美利堅是沒有錯。但那也就是打個比方,只是說在價值上的確如此,可美利堅會賣嘛。

  后世的中國還能輕易買下灣島呢,但人家會賣嘛。

  (本章完)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