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194章 謀逆余波,被親兒子背刺的陰影

熊貓書庫    請娘子稱我為陛下!
🔊點這里聽書

  與此同時的大周朝堂上。

  恒奕、皇甫堅、竇戾、馬溯安等一眾朝臣面色凝重的站在朝堂上。

  永晉帝則一言不發的坐在龍椅上,死死的盯著下方被五花大綁的太子楚世煦。

  此刻的楚世煦雖然雙手被縛,卻依舊昂首挺胸,看起來一點成王敗寇的覺悟都沒有。

  “逆子,事到如今,你可曾知罪?”

  沉寂良久,永晉帝突然開口。

  “知罪?”

  “我有什么罪?!”

  面對永晉帝的質問,下方的楚世煦卻是冷笑一聲。

  “敢問父皇,兒臣何罪之有?既然你立我為太子,那這皇位遲早都是我的!”

  “我只不過是想要提前上位罷了,難道這也算有罪?”

  楚世煦說話的時候,眼睛死死的盯著龍椅上的永晉帝。

  聽著下方楚世煦的謬論,龍椅上的永晉帝怒極反笑。

  “好好好!”

  “你個逆子,事到如今,你不僅不認錯,竟然還敢狡辯?”

  “我倒想問問你,身為太子,你不僅不以身作則,反而勾結黨羽,妄圖謀逆,難不成這還是為父的錯了?”

  面對永晉帝的質問,楚世煦卻是毫不畏懼。

  “父皇,你所謂的勾結黨羽,妄圖謀逆這只不過是他人的一面之詞罷了!”

  “兒臣對您忠心耿耿,怎會做出這等大逆不道之事?”

  “這都是有人蓄意陷害兒臣!”

  興許是情緒太過激動,楚世煦甚至直接站起身來,試圖掙脫身上的束縛。

  奈何,他這邊剛剛露出一點意圖。

  下一秒,還不等他起身,身后負責看押他的兩個侍衛便瞬間出手,再度將他死死的按在原地。

  “老實點!”

  看著昔日無限榮光的太子殿下,落得如今的凄慘下場。

  此刻,站在一旁的恒奕等人,卻只是微微扯動了一下嘴角。

  在他們看來,太子楚世煦犯下的罪行已經是板上釘釘了。

  事到如今,這家伙不僅不主動認罪,竟然還妄圖狡辯,不得不說,這行為實在是愚蠢至極。

  說實在的,他們心里實在是好奇,當初永晉帝究竟是怎么想的,有晉王這樣要能力有能力,要人品有人品的人才不用,居然選這么個廢物當太子。

  難道就真的只是因為長幼有序么?

  興許是實在看不慣楚世煦死到臨頭還這么囂張。

  也可能是為了落井下石,進一步斷絕楚世煦死灰復燃的可能。

  先前背刺楚世煦的馬溯安這時候突然上前一步。

  “太子殿下,到了如今這地步,你為何還不幡然醒悟,難道非得逼著陛下背上殺子的千古罵名么”

  馬溯安這不說話還好。

  他這一開口,原本情緒已經有些緩和的楚世煦,此刻卻像是看到了什么生死大敵一般,再度變得狂躁起來。

  “馬溯安,你這反復無常的小人!”

  “若不是你臨陣倒戈,背叛本太子,這時候,我早已成就大業!”

  “都是你…都是你!”

  “本太子就算是做鬼也絕對不會放過你的!”

  興許是因為太過激動,此刻的楚世煦說話時,整個身子都在不受控制的微微顫抖著。

  眼見對方這般冥頑不靈。

  此刻,心中已經下定決心要弄死楚世煦的皇甫堅也立馬站了出來。

  只不過,為了掩飾自己心里的真正目的,當著永晉帝的面,他還是不得不裝出一副忠臣義士的模樣,耐著性子“好心”規勸起來。

  “太子殿下,你如今的所作所為,實在是太令陛下失望了!”

  “下官好心規勸殿下,您還是趁早認罪吧,這樣興許陛下還能看在你們的父子情分上網開一面!”

  只是,對于皇甫堅的好心,楚世煦卻并不領情。

  他先是一臉不屑地冷哼一聲,緊跟著便陰陽怪氣起來。

  “少在這跟我惺惺作態!”

  “在我看來,你們充其量就是父皇手下的一條狗!”

  “你什么身份,也配跟我說話?”

  楚世煦此話一出,龍椅上的永晉帝頓時氣得渾身發抖。

  他抬手指著楚世煦:“你…你這逆子,竟敢在朝堂上如此胡言亂語!”

  “來人,給朕掌嘴!狠狠地打!”

  他的胸膛劇烈起伏,顯然被楚世煦氣得不輕。

  聞言,楚世煦身后的幾個侍衛,立刻上前。

  “太子殿下,皇命難為,您忍著點吧!”

  在這些侍衛看來,如今的楚世煦雖然淪為階下囚,但始終是皇子,該遵守的禮數還是要遵守的。

  “啪啪啪!”

  下一秒,侍衛便左右開弓,照著楚世煦的臉頰狠狠的扇了上去。

  只是片刻功夫,殿下的楚世煦便被扇的滿嘴鮮血。

  可幾百年如此,楚世煦卻依舊咬牙切齒,嘴里不停地叫囂著。

  “父皇,你今日如此對我,他日必然會后悔的!”

  眼見這逆子如此執拗,興許永晉帝心中還顧念著二人間的父子之情,他只能強壓著怒火,大聲說道。

  “逆子,朕再給你一次機會,趁早認罪,朕或許還能饒你一命。”

  聞言,楚世煦卻是直接仰天大笑。

  “哈哈哈,好一個父子之情!若是父皇真的顧念父子之情,那父皇為何不直接禪位孩兒?”

  “收起你那套假惺惺的嘴臉吧!”

  “成王敗寇,要殺要剮,盡管來吧!”

  “你這逆子,真是無可救藥!朕對你如此厚愛,你卻恩將仇報,妄圖謀奪朕的皇位!”

  永晉帝氣得臉色鐵青,額頭上的青筋都暴了起來。

  楚世煦止住笑聲,冷冷地說道:“厚愛?父皇,你何曾真正厚愛過我?在你心中,只有你的皇位和權力!”

  永晉帝氣得站起身來,在龍椅前踱步:“朕為了培養你,耗費了多少心血!你卻如此辜負朕的期望!”

  楚世煦卻不以為然:“培養我?不過是把我當作你的棋子罷了!你根本不關心我的死活!”

  “住口!你這逆子…”

  永晉帝怒不可遏,指著楚世煦的手都在顫抖。

  楚世煦卻繼續不依不饒道:“父皇,你以為你坐穩了這皇位?其實你不過是個孤家寡人罷了!”

  永晉帝再也忍不住了,大聲吼道:“來人,將這逆子給朕打入大牢,等候發落!”

  聞言,下方的侍衛們立刻上前,將楚世煦拖了下去。

  盡管落得個被囚禁的下場,可楚世煦卻依舊不依不饒的厲聲嘶吼:“父皇,你會后悔的!你會后悔的…”

  看著楚世煦被帶下去。

  永晉帝這才失魂落魄的一屁股跌坐回龍椅上。

  “今日之事,讓朕深感痛心,朕本以為楚世煦能繼承大統,卻沒想到他如此狼子野心。”

  永晉帝看著朝堂上的群臣,緩緩說道。

  這時,下方群臣中的丞相卻是邁步上前:“陛下,如今東宮的一眾逆賊已經盡數伏法,當務之急是盡快確定新的太子人選,以安民心啊。”

  聞言,永晉帝也很是認同的微微點頭。、

  “丞相所言極是。”

  “只是…”

  “諸位愛卿,可有合適的人選舉薦?”

  永晉帝嘴上雖然這么說,可經歷過太子謀逆之事后,他的心中不由得變得謹慎起來。

  如今,太子剛剛被廢,立馬就有人站出來諫言冊立新太子。

  這不免讓他心中升起一絲疑惑。

  就在他掃視下方群臣的時候。

  這時,群臣中再度走出一位大臣。

  “陛下,臣以為晉王殿下素有賢名,而且,臣廷尉晉王殿在晉陽一帶治理有方,深得百姓愛戴。”

  “再者,此次東宮叛亂之所以能這么快平定,這其中多虧了晉王殿下的下屬和夫人的鼎力相助,若立晉王為太子,必能保我大周社稷安穩,江山永固啊!”

  聽著下方大臣的分析。

  龍椅上的永晉帝不由得陷入沉思。

  片刻后,他才一副若有所思的沉聲開口:“愛卿所言有理,只是楚世昭我兒如今遠在晉陽,朕對其了解有限…”

  “再者,立太子乃國之大事,需謹慎考量,不可僅憑愛卿們的一面之詞就倉促決定。”

  “所以,冊立晉王為太子的事情,還是等朕再多觀察一段時間,再做定奪吧!”

  永晉帝此話一出,朝堂上陷入了沉默。

  作為楚世昭的妻子,在這次平叛中立下大功的恒奕,從始至終雖然沒為自己的丈夫爭取分毫。

  可實際上,她心中早已暗中開始謀劃了。

  跟了楚世昭這么久,在他的耳濡目染下,如今的恒奕對于人心,早已有了自己的一番見解。

  別看朝上的這些大臣嘴上說的冠冕堂皇,看似所有人都在替自己丈夫說話。

  可恒奕心里很清楚,這些家伙內心的立場卻并不堅定。

  一旦有了任何風吹草動,這些家伙說不得下一秒就立刻倒戈了。

  楚世昭能否成為新太子,最終還得看永晉帝的。

  看來,等回去后,有必要推演一番。

  如今,夫君遠在晉陽,這朝堂上的事情,還得她來從中斡旋才行。

  好不容易挨到散朝。

  恒奕回到府中后,當即屏退左右,徑直走進書房。

  “開始推演。”

  永晉帝坐在御書房內,面色凝重,正仔細翻閱著關于楚世昭的各種奏章和密報。

  這時,一位太監走進來,輕聲稟報道:“陛下,晉王殿下的使者求見。”

  永晉帝微微皺眉,思索片刻后說道:“宣他進來。”

  使者進入御書房,恭敬地行禮后,呈上一封信箋:“陛下,這是晉王殿下給您的信。”

  永晉帝接過信箋,展開閱讀。

  信中,楚世昭言辭懇切地表達了對永晉帝的關心,詢問他經過太子謀逆一事是否龍體安康。同時,楚世昭還詳細闡述了自己對治理國家的一些新想法,提出了諸如鼓勵農桑、加強邊防等具體措施。

  永晉帝看完信后,微微點頭,對使者說道:“回去告訴晉王,朕心甚慰。讓他在晉陽繼續好好治理,莫要辜負朕的期望。”

  使者退下后,永晉帝陷入沉思。他覺得楚世昭的想法頗有見地。

  按照這些的推演結果,如果讓楚世昭主動向永晉帝表達關心并展示治國之才,雖然算是一個個不錯的開始,但這卻遠遠不夠,想要進一步獲得永晉帝的信任,還必須更直觀地看到自己夫君的能力才行。

  想到這里,恒奕先是稍微調整一番,緊接著便再度開啟推演。

  數日后,永晉帝收到來自晉陽的加急奏章。奏章中稱,晉陽附近遭遇罕見旱災,百姓生活困苦。楚世昭已親自帶領百姓抗旱救災,開倉放糧,組織人力打井灌溉,并積極尋求解決旱災的長久之策。

  永晉帝看完奏章后,立刻召集大臣商議對策。

  朝堂上,永晉帝面色凝重地說道:“晉陽旱災,關乎百姓生計。諸位愛卿,可有良策?”

  一位大臣站出:“陛下,臣以為可從臨近州縣調配糧食和物資,支援晉陽。”

  永晉帝微微皺眉:“此法雖可行,但遠水解不了近渴。而且臨近州縣也需儲備物資以防萬一。”

  這時,恒奕站出,恭敬地說道:“陛下,此次晉陽旱災,晉王殿下已率先行動,積極組織救災。他在奏章中提到了一些應對旱災的長遠之策,如修建水利設施、推廣耐旱作物等。臣以為陛下可派遣朝中能臣前往晉陽,實地考察晉王殿下的舉措,并給予指導和支持。這樣既能解晉陽燃眉之急,又能深入了解晉王的能力。”

  永晉帝思索片刻后,點頭道:“恒奕愛卿所言有理。朕決定派戶部尚書前往晉陽,協助晉王救災,并考察其治理能力。”

  數日后,戶部尚書抵達晉陽。楚世昭熱情接待,并詳細介紹了救災的進展和后續計劃。

  戶部尚書在晉陽實地考察了一番,對楚世昭的能力和舉措十分贊賞。

  回到京城后,戶部尚書向永晉帝詳細匯報,稱晉王在救災過程中,條理清晰,指揮得當,不僅穩定了民心,還為長遠發展做了諸多規劃。

  永晉帝聽后,滿意地點點頭:“如此甚好。看來楚世昭確實有治理之才。”

  這一次,恒奕通過實際事件展示楚世昭的能力,雖然得到了永晉帝的認可,但這還不足以讓永晉帝立刻下定決心立他為太子。

  看來,這太子謀逆之事,在永晉帝心中還是留下不小的陰影,若想更進一步,還是得先打消永晉帝心中的顧慮才行啊。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