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504章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熊貓書庫    豬肉西施她,干活比殺豬還絲滑!
🔊點這里聽書

  時隔幾天。

  朝廷又收到了,小金送來的四百萬兩稅銀存根。

  駐關西的稅課司主事還為此上了一份奏折。

  里面自然把鎮西大將軍坑洋人的過程,詳細說了說。

  講完事實后,又大篇幅的高度贊揚了大將軍為朝廷貢獻關稅的義舉。

  通篇各種無腦吹。

  當太監總管抑揚頓挫的宣讀完該奏折后,大朝會上的文武百官嘩然:

  武將們激情澎湃:

  “大將軍牛逼!關西的駐軍兄弟們有福氣!”

  “大將軍真是財神爺的親閨女!動動手指都能掙下今年的賑災銀!”

  “大將軍立下的功勞我等望塵莫及,當賞啊!”

  “臣附議”

  武將以兵部尚書熊真為首,爭先恐后替大將軍請功,一副與有榮焉的架勢。

  文臣們卻是有話說:

  “關西財稅一年可占朝廷稅收半數以上,其中,又以商貿稅收為重,看來與洋人商貿一事大有可為。”

  “也不能把所有商貿重心都集中在關西吧?是否考慮在東海多開幾個海貿口,直接與海外的洋人直接做買賣?除了東海沿岸,關內還多百姓才將將吃飽飯呢。”

  “不對!關內也不是沒有富庶地。據我所知,這回的秋貿會,巴蜀布政司送了大量的茶磚、藥材、絲綢、蜀錦、蜀繡、還有竹編工藝品去關西。”

  真不知有多少雙眼睛盯著今年的秋貿會。

  朝廷的文官們居然這么快就得到了消息。

  心情正好的乾武帝,斜眼看了剛剛點了便宜女婿的幾個文官一眼。

  話說得一點不客氣:

  “誰攔著各布政司的商人們去關西行商了?還是鎮西大將軍不允許江南的絲織品進關西?邊貿都開三年了,他們難道還不知道什么商品在關西好賣?”

  文官們集體被懟得啞口無言。

  不是江南的絲綢商不送絲織品去關西參加邊貿,而是他們因為織匠的大批流失,現在給南越一些海商做的出口訂單都做得相當吃力。

  目前來關西的江南行商,大多都是來進貨的。

  就拿被江南壟斷數百年的文房四寶來說,不僅完全退出了關西市場,還被反向輸出了一番。

  江南行商:關西的文房四寶確實又便宜又好用,他們能怎么辦?

  只要市場有需要,他們還得從關西進貨!

  又有文官進言:

  “離陛下親征西南還不到五年時間,巴蜀布政司的百姓就過上了安居樂業、豐衣足食的日子。

  這說明巴蜀布政使治理有方!以其之能,合該去濁河中下游年年鬧災的地方歷練歷練!”

  眾文臣頻頻點頭:

  “臣附議!”

  “陛下,向來都是能者多勞!”

  “陛下,該給年輕人多一些展示自己才能的機會!”

  乾武帝:這些老油條們確實是懂得避重就輕,轉移話題且禍水東引的。

  秋收剛結束,他還等著今年十五個布政司給他送來各地的糧食產量,好用來給甘大將軍升官加爵呢。

  真是沒想到,大將軍如此能耐,一己之力創下了朝廷今年六到七成稅收。

  而這些老油條們呢?

  不僅眼瞎裝看不到甘大將軍的政績,還看上了巴蜀布政司這一塊肥地!

  竟想讓他的便宜女婿騰出這個么位置,跑去窮地方扶貧?

  當他是死人么?

  他如今可正值壯年。

  后宮這三年,十幾個宮妃陸續給他生了四個皇子和兩個公主!

  他們老趙家,終于在他這一代實現了人丁興旺。

  嗯,這里頭當然有關西那些好藥酒的功勞!

  他且都記在心里呢。

  乾武帝故作沉思了半晌,才道:

  “眾愛卿言之有理!不過,朕以為,雍泰朝的經濟中心還要看江南!現在江南的支柱產業持續走下坡路,確實需要一個年輕人去換換思路了.”

  眾文官:“.”

  完了,完了。

  禍水東引不成,變成了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看來,遠在巴蜀的嫡長公主在陛下心中的排位不減。

  且甘明福這個存在感不強的駙馬爺,被愛屋及烏了。

  見剛還振振有詞的文官們,一副啞巴吃了黃連的模樣,乾武帝在心里腹誹:

  甘明福是親女婿,還是外孫女和小外孫的親爹,自己又是個上進的,他這個老丈人不偏他還能偏外人?

  恰好。

  他對江南一年更比一年少的鹽稅,很是有意見。

  早就想換個自己人了。

  只可惜,武將們鮮少有像甘大將軍這般全能的。

  要是派那些殺才去江南,還不知會整出什么幺蛾子。

  他相信以自家女婿的能耐,用不了幾年,江南的稅收指定能翻幾番.

  數千里之外的巴蜀布政司.

  甘明福莫名的連著打了數個噴嚏。

  下衙后的他,走在錦官城的街道上,熟悉他的商販們紛紛和他打招呼。

  甘明福來巴蜀之前,只有幾年在軍營里做沙盤、搞城建的經驗。

  他還是上任后才慢慢學著做官的。

  當官的套路,參考了不少關西的做法。

  總結起來就是,讓大部分人吃飽飯,然后先讓少部分人在官府的扶持下先富起來。

  有了樣板在前,跟風的百姓自然少不了。

  茶葉就不用說了。

  這是巴蜀的拳頭產品。

  在關西建立邊貿城之前,他就先一步號召各州縣的百姓開山種茶了。

  還聘請制茶大師教茶農制磚茶。

  如今,在八卦城、田字城,關西各衛所和伊里河谷的幾座城池,都有巴蜀茶行的專賣店。

  就憑巴蜀布政使是甘大將軍嫡親弟弟這一身份,這些專賣店的買賣怎會不好做?

  與茶葉這個拳頭產品并駕齊驅的,還有巴蜀的絲織品。

  高產小麥和水稻讓巴蜀從此告別了饑荒。

  多出的山地除了種茶,還能種桑。

  為了提高絲織效率,由巴蜀布政司牽頭從關西織造采購了上萬套織機。

  不知不覺中,巴蜀的絲綢已到達了一個相當可觀的產量。

  再加上蜀繡、蜀錦、蠶絲被、蠶絲大氅等相關特色產品,來自巴蜀的絲織物已經占據了關西的半壁江山。

  除了拳頭產品外。

  巴蜀有雜貨商人靠著賣飏車發財了的。

還有靠賣竹子給關西的筆坊,還有精巧的竹編養活了好幾個縣的  甘明福不知道好官的標準是什么。

  但每次出門看到對他揚起笑臉的百姓,一聲聲喊他甘大人,他就覺得很熨帖。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