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520章 礦藏

熊貓書庫    豬肉西施她,干活比殺豬還絲滑!
🔊點這里聽書

  準格爾部領兵的大小首領們被打得鬼哭狼嚎:

  “火炮,漢人竟然把架在城墻上的火炮都取下來了?”

  “那玩意兒動輒好幾千斤甚至上萬斤重,如何能搬到戰場上?”

  “射程和殺傷力也不是以前可比的!一炮炸死了好幾十人!”

  準格爾部首領吐出了一口老血:“阿奇木這個狗東西,害我不淺”

  他還把最寵愛的女兒嫁給了這個狗東西。

  結果呢?

  明知馳援是一條死路,竟敢拉著他這個呼德阿布(岳丈)陪葬?

  他們部落的巴特爾(勇士)再勇猛,也不過是血肉之軀,哪里受得住這樣的炮制?

  想調頭跑路的。

  只可惜,玉面羅剎根本不給他們如此識時務的機會,不消滅最后一個站著的巴特爾都不肯停火.

  就在龜茲城用火力相繼引來了準格爾部、數百里外的阿克蘇、烏什等城池的馳援之際,古將軍帶著三百門二將軍炮和八千神機營,摸去了漠西韃靼準格爾部的老巢。

  韃靼既然已經用實際行動參戰了,關西軍就無需再掖著藏著。

  去之前,直搗黃龍的計劃已經模擬了數次。

  目標明確,火器充沛、出其不意等一干加持下,古將軍等人只用了一天一夜,就把準格爾部落留守的巴特爾全部消滅.

  半個月后。

  西征軍第一份戰報送至商都。

  “鎮國大將軍呈兵部鈞鑒:

  四月十八,我軍于龜茲城下與胡虜會戰。

  是役,陣斬敵弓騎兵三萬有余,盡殲龜茲以及周邊數城胡軍主力。漠西準格爾部酋率精騎五萬來援,亦為我軍所破,酋首授首,所部精壯盡歿。

龜茲城內胡人數萬并準格爾殘部俱已乞降  此役,繳獲戰馬三萬匹、牛羊無數、甲胄火器過萬,另得準格爾部首領金印一方。

現龜茲、阿克蘇、烏什與漠西韃靼已定,糧秣可支半年  [附]此戰我軍傷亡:陣亡將士一百八十三人,傷者三百有余。”

  戰報第一時間送到了兵部,兵部大佬熊真擊掌大笑:

  “好!此仗打得精彩!傷亡者該厚恤!”

  對比胡人失去前哨數城與殲滅漠西韃靼準格爾部精壯,西征軍的這點傷亡,在他眼里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眾武將得了消息后:嗚嗚嗚,又是艷羨關西軍的一天!

  不知關西那些將領的身家在收拾完西域后,要翻上幾番?

  酸唧唧!

  再想想自家入學了關西第一軍事學堂的子侄,免不得又為他們高興一番。

  文官們的反應則不然。

  新的地盤這么快就打下來了。

  且這個地盤還在絲綢之路的咽喉上,今后必定會繁華。

  他們迫切希望,可以將自己的勢力安插在龜茲以及周圍五城。

  反正西域之大,鎮國大將軍一人管不下。

  胡人百姓乞降,皆是我雍泰朝子民。

  怎能讓天朝的百姓,頭頂上沒有給他們做主的父母官呢?

  這是商都收到西征軍第一份戰報后,發生的一系列連鎖反應。

  文武百官們不知道的是,小金不僅送了戰報,還帶來了一份甘明蘭親手繪制的龜茲城已探明的礦產分布圖。

  乾武帝看著這些分布圖,激動得直拍大腿。

  不怪天威日盛的帝王都忍不住喜形于色,實在是這份礦藏圖標識得太詳盡了。

  他看了又看,對著大胡子一番感慨:

  “石炭礦,比哈密新城更大的石炭礦,可采礦數百年的石炭礦在龜茲!龜茲的露天鐵礦儲存量,每年開采百萬斤能持續開采兩百年以上,還有銅礦和石油!大胡子,你說龜茲城是不是個聚寶盆?”

  “陛下,豈止是聚寶盆啊!那些個胡人占據龜茲城千年都沒有能耐探明這些礦藏,可見都是沒福氣的,身在寶山不知其貴!”

  “那是因為大將軍手里有個叫百里晟的礦師,并還有一只尤擅鉆土打洞的神獸,這些礦脈不是藏在戈壁之下就是在雪山南麓的山里,換一般的將軍即使拿下龜茲城,也不能在這么短的時間內收集到這些礦藏的詳盡情況。”

  大胡子對鎮國大將軍自然是欽佩至極的,交口稱贊:

  “甘將軍能征善戰,每到一地都能點石成金、變廢為寶,這些迭加在一塊兒的能耐,在整個雍泰朝亦或是整個天下都是獨一無二的!最難得的是,她并沒有私藏這些能耐.”

  兩人都很清楚,這些動輒能開采上百年的礦藏對雍泰朝來說是何等重要。

  文官們都是想瞎了心,為了守住這些礦藏,乾武帝怎能允許一些勢力把手伸到這片新得的故土上?

  關西軍十五萬不夠用?

  那就擴軍!

  以鎮國大將軍的能耐,管理三十萬大軍都不在話下。

  軍政分治,他不是沒想過。

  但西域這種異族混居的地方,沒有衛所為后盾,什么政策能推得動?

  再說了,關西十衛這些年軍管效果就很好。

  不僅能自知自足,給朝廷上繳的稅收,比關內十五個布政司加起來都多。

  要是被文官勢力過一道手,還不知未來這些地方的稅收要打多少折!

  乾武帝表示,他不傻。

  他和大胡子不知道的是,甘明蘭這個能耐人在為國盡忠的同時,也沒忘往關西軍的口袋里劃拉。

  戰馬、甲胄和牛羊歸公。

  從胡人和韃靼精銳身上搜到的戰利品,都歸各人所有。

  古將軍等人從準格爾部落得到的財物,已經派人往關西運了回去。

  具體數額,甘明蘭還沒來得及過問。

  除了上述這些,年前一直在尋找燒制玻璃的原材料石英砂,終于在龜茲城以北一百里外大漠戈壁灘上找到了。

  大片、露天,且純度頗高石英砂巖礦,簡直就是為玻璃作坊量身打造的。

  甘明蘭已經下了軍令,把巖礦附近這個名叫阿艾的小鎮設成了軍管區,并飛雕傳書給關西的后勤創業中心,要求把玻璃作坊和相關的威尼斯玻璃匠人們都遷到阿艾鎮來。

  有了這等就地取材的條件,玻璃作坊很有希望在今年燒制出玻璃器皿來。

  玻璃,才是關西未來最賺錢的金雞。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