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446章 帝君私通

熊貓書庫    西游妖帝:從小蛤蟆開始
🔊點這里聽書

  通明殿。

  后花園中。

  王靈官目光堅定,看向玉帝,聲音洪亮且恭敬地開口道:

  “陛下,臣請借昊天鏡一用。”

  “昊天鏡”乃先天靈寶,擁有洞察三界、明辨是非之能,宛如玉帝的“千里眼”、“順風耳”,更是天庭至高權柄的象征。

  此“昊天鏡”不僅能精準查明東華帝君與牡丹仙子之事,更是如“尚方寶劍”一般,能讓王靈官的行事有憑有據。

  畢竟,東華帝君乃正兒八經的帝君,位居天界男仙之首,地位尊崇無比。

  他王靈官雖為“都天糾察大靈官”,肩負糾察天庭眾仙之責,但想查東華帝君,那也需要一把“尚方寶劍”。

  玉帝微微頷首,神色威嚴,開口道:

  “準。”

  此時,太白金星緩步出列,微微躬身,開口道:

  “陛下,東華帝君畢竟地位尊崇,位高權重,在天庭之中威望極高,深受眾仙敬仰。”

  “若此次捉拿行動無人證見證,即便事情屬實,恐也難以讓眾仙心服口服,甚至可能引發天庭內部的動蕩與猜疑。”

  玉帝目光如電,看向太白金星,威嚴地開口道:

  “卿何意?”

  太白金星微微思索,建議道:

  “不如就讓卷簾大將持昊天鏡同王靈官前去。”

  “再從天界各部抽調一些家世清白的天兵一同前往,也好做個見證。”

  “既能確保捉拿行動的公正性,讓事情經得起推敲,又能讓眾仙知曉天庭執法之嚴明,維護天庭的威嚴與秩序。”

  王靈官聽聞太白金星之言,微微點頭,眼中閃過一絲贊許,隨即附議道:

  “太白金星所言極是,如此安排甚好。”

  “捉奸在床,人證俱在,鐵證如山,任誰也難以抵賴。”

  “哎…”

  玉帝緩緩起身,雙手負于身后,目光深邃地望向東方,長嘆一聲,神色中帶著一絲無奈道:

  “東華帝君與天庭也算是功勛卓著,為天庭立下過汗馬功勞。”

  “這些事情,著實不光彩,若是私下處理,或可給他留些顏面。”

  “如今卻要如此大張旗鼓,實非朕之所愿啊!”

  太白金星神色堅定,開口勸說道:

  “陛下,天法不容情。”

  “人間有道:‘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何況天界乎?”

  “天規乃天庭之根本,若是今日對東華帝君之事網開一面,那日后天規如何能服眾?天庭的威嚴又何在?”

  太陰星君聞言,當即表明立場,拱手道:

  “陛下,臣附議。天規森嚴,不容任何人踐踏,東華帝君即便身份尊貴,也不能例外。”

  “若是對他姑息縱容,只怕日后天庭之中,將再無規矩可言。”

  月下老人也連忙上前一步,面露憂慮之色,說道:

  “陛下,小臣附議。此事關乎天庭的公正與威嚴,必須嚴肅處理。”

  玉帝微微沉吟片刻,目光在眾仙臉上掃過,最終緩緩開口道:

  “那便如此吧,準奏。”

  “只是,此事需得謹慎處理,切莫讓天庭因此事而生出波瀾。”

  說罷。

  玉帝袍袖一揮,雙手背于身后,邁著沉穩而威嚴的步伐,緩緩朝著殿外踱去,只留下一道漸行漸遠的背影。

  卷簾大將見狀,剛要抬腳跟上。

  玉帝頭也不回地輕輕一揮手,那手勢雖看似隨意,卻蘊含著不容抗拒的威嚴,示意卷簾大將留在此處。

  于是。

  通明殿的后花園中。

  王靈官、太陰星君、太白金星、卷簾大將幾人圍坐在一起,神色凝重,開始密謀起了這件“捉奸行動”。

  王靈官身為都天糾察大靈官,肩負糾察天庭眾仙之責,此次行動,自然是以他為首。

  王靈官看向卷簾大將,沉聲道:

  “卷簾大將,此番還需麻煩你走一趟,去請動那昊天境。”

  “再從天庭‘斗部’、火部、瘟部…各部抽調一些‘背景清白’的天兵,好做人證。”

  “以備行動之需。”

  卷簾大將點點頭,開口道:

  “好。”

  太陰星君眉宇間掠過一抹憂慮,眼中閃過一絲不安,緩緩開口道:

  “王靈官,我們如此行事,會不會太過張揚?”

  “若是我們驚動了東華帝君,讓他提前有了防備,那可就前功盡棄了。”

  “豈不是不美?”

  要知道,東華帝君與牡丹仙子私通這樁秘事,太陰星君身為舉報之人,已然將東華帝君得罪了個透。

  既然如此,自然要斬草除根。

  太陰星君務必要把東華帝君的罪行坐實,徹底將他釘死在這樁丑事上,絕不給其任何翻身的機會。

  否則,她太陰星君豈不是自找麻煩,平白惹下一位政敵?

  畢竟,在這天庭的復雜局勢中,素來流傳著這樣一句話:“慈不帶兵,義不養財,善不為官。”

  在天庭,為官者若不夠狠辣,又怎能穩坐高位?

  天庭之中的朝堂斗爭,從來都是你死我活,容不得半點心慈手軟。

  有時候,對敵人的仁慈,就是對自己的殘忍。

  對于朝堂之上的敵人,你若是不將他置于死地,一旦等他回過神來,那死的可不就是自己了?

  卷簾大將聞言,不禁皺起了眉頭,面露難色,剛要開口說些什么:

  “這…”

  這時,太白金星輕撫長須,眼中閃過一絲精光,微笑著補充道:

  “陛下向來喜吃野生金甲魚,而十洲三島之地,恰是盛產金鰲的福地。”

  “有‘五色煙霞含玉籟,九霄星月射金鰲。’之稱。”

  “不如,就說卷簾大將前往十洲三島,為陛下捕捉金鰲?”

  太白金星笑呵呵的說道:

  “然后嘛,恰巧,就這么一不小心,卷簾大將在那島上撞見了東華帝君的丑事,如此一來,倒也順理成章…”

  太陰星君聽聞此言,頓時眼前一亮,開口贊同道:

  “此舉甚善,如此一來,既能達成目的,又不會打草驚蛇,實在是妙計。”

  王靈官也微微點頭,臉上露出一絲贊許之色,表示贊同道:

  “金德星君好計策。”

  畢竟,玉帝確實對那野生金王八情有獨鐘,披香殿時常為玉帝精心煲制野生王八湯。

  如今,玉帝吃天河中的野生金王八,吃膩了,想吃吃海外的金鰲,也在情理之中。

  卷簾大將見眾人皆無異議,便沒有再說話。

  對他來說,在玉帝旁邊卷簾的工作,和在十洲三島捉鰲的工作,并未高低貴賤之分,都是為玉帝服務嘛…

  隨后。

  王靈官目光轉向太陰星君,沉聲道:

  “太陰星君,還需勞煩你密切留意牡丹仙子近期的行蹤。”

  “若是牡丹仙子再度前往方丈仙山,煩請即刻知會于我。”

  太陰星君微微頷首,朱唇輕啟,聲音清冷而悠揚:

  “大靈官但請放心,太陰星輝所及之處,皆是我之耳目。”

  “凡月華之所照,我皆可洞察之。”

  王靈官贊許道:

  “如此甚好。”

  “我將率領五十靈官嚴陣以待,隨時準備奔赴方丈仙山。”

  太陰星君微微沉吟,又問道:

  “若昊天鏡照見東華帝君與牡丹仙子確有私情,我們當以何為號,發起行動?”

  太白金星思索片刻,開口道:

  “便由卷簾大將‘摔杯為號’吧。”

  “我去稟報玉帝,著卷簾大將再去寶庫中取一個‘琉璃盞’杯。”

  “此琉璃盞碎裂之時,可釋放出單向的琉璃神光,縱使千里之外,亦能清晰可見。”

  “屆時,可將琉璃盞投擲于云層之中,以此向王靈官傳遞行動指令。”

  擊鼓、鳴鑼等,動靜太大,在古代秘密行事之時,無疑是自曝行蹤之舉。

  故而,古時之人常以“摔杯為號,就席間殺之”之法,于無聲處聽驚雷,于靜默中起波瀾。

  “摔杯為號”,常常作為古代,政治斗爭、軍事行動或暗殺計劃中常被用作傳遞行動信號的手段。

  一般都是,主人杯子一甩,五十刀斧手們一擁而上,將目標人物亂刀砍死,瞬間結束一場血雨腥風。

  比如:鴻門宴上范增曾以摔玉為號,示意“項羽殺劉邦”。

  三國之時,孫權假意與劉備聯姻,計劃以摔杯為號“刺殺劉備”,但因趙云識破計謀,吳國太意外摔杯導致伏兵混亂。

  周瑜曾計劃在宴請劉備時,示意伏兵行動“刺殺劉備”,奈何關羽隨行護衛,周瑜只能放棄此計劃。

  明成祖朱棣在靖難之役前,設宴誘捕建文帝派來的官員張昺、謝貴,他借遞瓜之機摔瓜為號,伏兵立刻沖出,將“二人斬殺”,為靖難之役掃除了障礙。

  所以啊,在古代那等風云詭譎的宴席之上,你若摔了杯子,那可著實是一件令人膽戰心驚之事。

  宴會之上,摔杯子,那可是要見血光的,是要殺人的。

  試想一下,吃宴吃得正歡暢時,你手中杯子“啪”地一摔,眾人頓時就像被驚弓之鳥驚擾,原本歡快的氣氛瞬間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人心惶惶,大家心里都直犯嘀咕,以為你要動手殺人了,哪還有人有心思安心吃宴?

  不妨大膽想象一下,降伏孫悟空之后那場盛大非凡的安天大會上。

  “玉帝”攜手四帝五斗三官四圣等“道門群仙”,在天庭之中大擺筵席,款待“佛門領袖如來佛祖”。

  彼時,仙樂飄飄,香霧裊裊,眾人談笑風生,推杯換盞,好一派其樂融融的景象。

  然而,就在氣氛正酣之時,突然,玉帝旁邊的卷簾大將把手中那晶瑩剔透的“琉璃盞”杯,狠狠往地上一摔,只聽得“啪”的一聲脆響。

  那聲音如同炸雷一般,在熱鬧的宴席上炸開。

  卷簾大將這一個“摔杯為號”,瞬間讓整個場面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靜。

  道門群仙們面面相覷,心中頓時警鈴大作,他們一個個手按兵器,看向如來佛祖,眼神中滿是緊張與警惕,暗自揣測:

  “玉帝發號令了,我們抄家伙,亂刀砍死如來?”

  而如來佛祖呢,原本正悠然自得地享受著宴席,突然聽到這聲脆響,心中也是猛地一震,暗自思忖:

  “我擦,玉帝要干我?”

  如來佛祖微微瞇起雙眼,目光如炬,掃視著四周,周身佛光隱隱閃爍,已然做好了應對之策。

  一時間,天庭之上,氣氛劍拔弩張,天庭和靈山之間,一場驚心動魄的沖突仿佛一觸即發。

  第一次世界大戰起源于“薩拉熱窩事件”中的那一槍。

  而天地人三界大戰,也有可能起源于“卷簾大將”摔杯的這一下。

  “卷簾大將摔杯為號?”

  王靈官雙目如炬,神色凝重,沉聲言道:

  “此般安排,甚為妥當。”

  “吾等當埋伏于十洲三島之外,靜候良機。”

  “煩請卷簾大將手持昊天鏡,密切注視東華帝君與牡丹仙子之舉動。”

  “若那茍且之事果真上演,煩請卷簾大將‘摔杯為號’,將琉璃盞擲于云層!”

  “吾等即刻蜂擁而上,將東華帝君與牡丹仙子捉奸在床!”

  “那東華帝君雖法力高強,但料想他與牡丹仙子情濃意篤、情到深處,無法自拔…之時。”

  “必不防備我等…”

  張道陵,張天師,身為道門正一派之尊。

  正一派道士本可結婚生育,傳承道統。

  故此,張天師亦通曉男女之事,于凡間尚有張姓子嗣傳承道脈。

  張天師聞聽王靈官所言,嘴角不禁微微抽了抽,心中暗自思忖:

  “此舉是否太過殘忍,太過不近人情?”

  “人家東華帝君正在那緊要關頭,你們不僅打斷人家,還跑去抓他,這東華帝君怕是要元氣大傷,道基動搖。”

  然而,此事他豈敢輕易插手?

  張天師只能默默搖頭,悄然離去,守口如瓶,不向外泄露半分。

  王靈官精心策劃完畢,目光一轉,看向身旁這位玉帝近臣太白金星,微微拱手,開口道:

  “金德星君以為如何?”

  太白金星輕輕捋著長須,臉上掛著和煦笑意,緩緩開口道:

  “大靈官思慮周全,布局精妙,自無不妥之處。”

  “陛下…”

  而太白金星則轉身面見玉帝,將此番安排細細稟告。

  “嗯…”

  玉帝聽聞,微微頷首,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深意。

  與此同時,太陰星君也領命而去,悄然前往監察牡丹仙子的一舉一動。

  她身形飄忽,如月下幽影,在牡丹仙子所居之處周圍布下無形之網,靜待時機。

  而王靈官則開始秘密調遣精銳靈官,這些天庭靈官個個身懷絕技,訓練有素,在王靈官的指揮下,準備在十洲三島外悄然集結,只等那卷簾大將“摔杯為號”的一聲令下。

  一眾靈官便要一擁而上,將東華帝君與牡丹仙子捉奸在床…

  以正天規,以儆效尤!

  卷簾大將領命而去,徑直前往玉帝的寶庫,取了那昊天鏡與琉璃盞。

  而后。

  卷簾大將手持玉帝手令,一路暢通無阻,前往天庭斗部、火部、瘟部…各部調兵遣將,組建一支“捉鰲隊”,準備前往十洲三島之地,為玉帝捉金鰲。

  一時間,天庭各處暗流涌動,隱隱有風雨欲來之勢。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