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蚯蚓仙蟲的生命力著實頑強得令人咋舌,我過去偶爾也能僥幸捉到那么一兩只,可它們反應極快,瞬間就會斷軀逃生,讓人防不勝防。”
“沒過幾日,那些原本以為已經除盡的蚯蚓仙蟲,竟又從不知何處冒了出來,數量反倒比之前更多了,簡直如野草般,除之不盡。”
“真可謂是蚯蚓蟲患,無窮無盡吶,哎,這可如何是好!”
在牡丹園的東南角,神瑛侍者滿臉苦惱,雙手抱頭,唉聲嘆氣道。
“好的,我明白了,這蚯蚓仙蟲的棘手之處,我已知曉。”
蕭辰開口回應道。
這些蚯蚓仙蟲自帶“斷肢重生”的天賦神通,身體即便被斬斷成兩截,也能迅速逃竄,并且存活下來,繼續為禍。
所以,要想捉住它們,就非得捉一整條完整的蟲不可,否則便是徒勞無功。
捉這些蚯蚓仙蟲還需要掌握“柔勁兒”,不能使大力,否則這些蚯蚓仙蟲會借力斷軀,再次溜走,讓人功虧一簣。
不過,好在蕭辰早有準備,心中已有應對之策。
他取出一根“縛獸索”,此乃天兵的制式武器,是一根極為結實且靈巧的繩子。
他金角大王身為蛤蟆大王,蛤蟆長舌極為靈活,天生就擅長使用各類繩索類武器,運用起來得心應手。
他能夠模擬自己的“蛤蟆長舌”,運用這“縛獸索”去套取這些蚯蚓。
“最近這些蚯蚓仙蟲常常在這一片區域出沒,擾得人心煩意亂。”
神瑛侍者指著牡丹園的東南區域,憂心忡忡地介紹道。
“好,我已知曉,定會想辦法解決。”
蕭辰點點頭,看向萬圣公主,開口道:
“龍弟,調遣些水過來吧。”
他雖然不擅長于遁地之術,但逼出這些蚯蚓仙蟲,倒是不難。
暴雨過后,蚯蚓便會因為土壤水分飽和被迫鉆出地面呼吸,這是它們的習性。
所以,雨后,地面常常會有許多蚯蚓出沒。
萬圣公主乃龍族出身,最擅長控水之術,且又通曉草木之道,能把握好分寸,不會破壞損傷這些牡丹花的根部。
“好,過山兄,我明白了。”
萬圣公主微微頷首,來到花園旁邊的井水旁。
只見她素手輕輕一揮,那井水仿若被賦予了靈性一般,頓時如蛟龍出水,洶涌噴涌而出,悉數朝著牡丹園的地面涌去。
萬圣公主雙眸輕閉,神色凝重,全身心沉浸在控水之術之中,精準地操控著每一滴水在土壤中的深度和濕度。
不多時。
牡丹花園中的四五處土地四處翻滾,冒出了不少蚯蚓出來。
然而,蕭辰只是淡淡地掃了一眼,并未將這些蚯蚓放在心上。
這些不過是些普通蚯蚓,尚未成氣候,正是牡丹花園中正常需要的蚯蚓,對花園并無危害。
又過了一會兒。
土地的翻滾愈發劇烈,仿佛有什么龐然大物即將破土而出。
“轟隆”一聲巨響,四五條半米長的碩大蚯蚓,如同一幾道土黃色的閃電,從土中猛然鉆了出來。
要知道,蚯蚓本是無牙之物,可這些蚯蚓卻因長期在牡丹園中吸收天地靈氣,食用仙花仙草,已然發生了驚人的進化,長出了牙齒、觸手、長角…其模樣怪異至極。
已然可以稱得上是“半蚯半蛟”了。
這讓蕭辰不禁想起了古籍中記載的地中異獸——地虺。
唐代《酉陽雜俎》補遺曾記載:“九淵地虺,藏于泰山之下,吐息成瘴,觸者骨肉皆朽。”
再看這幾條半蛟半蚯的蚯蚓,其口器宛如螺旋深淵,密布著倒生的龍牙,閃爍著寒光;目露兇光,仿佛要將草木都吞噬殆盡;體表硬化如玄甲,堅硬無比;背生腐爛肉翼,散發著令人作嘔的氣息;口吐“腐水腐土”,所到之處,花草枯萎,土地腐朽。
這幾條蟲,不知道天高地厚,朝著蕭辰和萬圣公主二人氣勢洶洶地攻擊而來。
蛤蟆捉蚯蚓,自然是手拿把掐。
目標既然已經現身。
蕭辰手中的“縛獸索”瞬間如靈蛇出洞般甩出。
那“縛獸索”在空中劃過一道道優美的弧線,如蛤蟆長舌一般靈活,在空中甩了幾個鞭花,發出清脆的聲響。
目標既然已經出來。
蕭辰手中的“縛獸索”一甩,那“縛獸索”便如蛤蟆長舌一般,在空中甩了幾個鞭花,將那些蚯蚓仙蟲一一套出,裝進鐵罐子里。
剎那間,那些蚯蚓仙蟲便被一一套住,動彈不得。蕭辰手法嫻熟地將它們裝進早已準備好的鐵罐子里,動作一氣呵成。
隨后,萬圣公主玉手輕抬,控制著那些水,使其如退潮般又緩緩返回了井中,仿佛一切都沒有發生過。
蕭辰將那裝著蚯蚓仙蟲的鐵罐輕輕遞到神瑛侍者手中,開口道:
“神瑛侍者,你且仔細看看,可還有遺漏的惡蟲未被捉住?”
神瑛侍者趕忙雙手接過鐵罐,迫不及待地將其打開,定睛一看,頓時眼中閃過一絲恨意,憤憤說道:
“沒錯,就是這幾條惡蟲,作惡多端,有勞兩位兄臺費心費力了。”
蕭辰擺擺手,笑道:
“無妨,此乃小事一樁,何足掛齒。”
事既已畢,神瑛侍者懷著感激之情,代表牡丹園在任務令牌上鄭重地簽了字。
蕭辰和萬圣公主便準備告辭了,拿著任務令牌回天祿閣復命了。
就在他們即將出院之際。
蕭辰不經意間抬眼一望,只見一女仙攜著兩個仙童,踏著祥云,飄然而至。
這女仙身姿輕盈,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每一步都仿佛踏在云端,輕盈而優雅。其姿態髣髴兮若輕云之蔽月,朦朧而神秘;飄飖兮若流風之回雪,靈動而婀娜。
再觀其面容,修眉如黛,彎彎細細,聯娟婉轉,仿佛是上天精心勾勒的絕美畫卷;丹唇外朗,色澤紅潤,皓齒內鮮,潔白如玉,一笑之間,仿佛能傾倒世間眾生;明眸善睞,顧盼之間,熠熠生輝,深邃而迷人。
此女子真可謂是瓌姿艷逸,氣質絕倫,長相絕美,宛如一朵盛開在九天之上的仙葩,美得讓人窒息。
蕭辰自然見過的仙子多了去,已經“臉盲”了,但此時此刻也不禁一愣。
無他,這女仙不知道是誰,樣貌氣質確實不一般。
饒是萬圣公主自信擁有“花容月貌,二十分才情”,見此女仙,也不禁微微一怔,輕聲嘆道:
“這女仙,倒是美麗得超凡脫俗。”
見兩個天兵盯著自己看,這女仙倒是也沒在意,依舊落落大方,神色自若,降臨在牡丹園前。
一名仙童上前,輕輕叩門。
神瑛侍者趕忙出來接待,神色恭敬。
這女仙輕聲問道:
“牡丹姐姐今日可在園中?”
神瑛侍者微微躬身,回答道:
“洛神大人,牡丹花神大人今日外出了,并未在園中。”
蕭辰正在旁邊,聞“洛神”之名,心中頓時恍然大悟:
“這女仙原來是洛神宓妃啊,甄姬甄宓之前世…”
“怪不得如此美麗…”
說起洛神,或許大家都會感到有些陌生,但說起甄姬,那可就熟悉得多了。
洛神,洛水之神宓妃。
曹植曾作《洛神賦》,構思了自己與洛神宓妃之間的邂逅和彼此間的思慕愛戀。
但《洛神賦》的原名,其實并不叫《洛神賦》。
曹植起的原名字,原名是《感鄄賦》,亦作《感甄賦》。
感甄其意:“三國魏曹植求甄逸女不遂,廢寢忘食。甄女后歸曹丕,被讒死。黃初中植入朝,丕示以甄后遺物玉鏤金帶枕。植還,將息洛水上,思‘甄后’,遂作《感甄賦》。”
甄姬其名“甄宓”,相傳為“洛神宓妃”下凡。
因古代“鄄”通“甄”。
后來,甄姬之子曹睿,認為《感甄賦》犯了自己母親的諱,覺得《洛神賦》這名字太露骨了,影響不好。
得改。
《感甄賦》遂更名為《洛神賦》。
“甄姬之前世洛神…”
“十二月水仙花神…”
“司水仙花仙子…”
蕭辰心中暗自思忖,瞥了這女仙一眼。
蕭辰想起《三國演義》中所記載:“甄氏玉肌花貌,有傾國之色。”再看眼前這洛神,果然不負這等美譽。
據“野史”記載,曹操素有喜人妻之癖,世人稱之為“魏武之風”。
有“野史”記載:曹操早就聽聞甄宓的絕世容顏,在戰后便派重兵將甄宓所在的府邸團團包圍。
然而,曹丕卻不顧一切,喝退士兵,大步流星地進入府邸,將甄宓帶走,悉心護其周全。
戰后,曹丕鄭重地向曹操請求迎娶甄宓,搶父親看上的女人。
曹操見到甄宓后,雖心中對這絕色佳人念念不忘,但也不好與自己的兒子爭奪妻子,便順水推舟,將甄宓賜給了曹丕。
是為:“二曹爭甄宓。”
由于水仙花生于水邊,其姿態飄逸清雅,有若凌波仙子,所以人們以洛神為“司水仙花仙子。”
洛神,又成為了天界的十二花神之“十二月水仙花神”。
洛神聞神瑛侍者的所言,微微嘆了口氣,輕聲說道:
“好吧,恰是不巧了,我還說邀請牡丹姐姐去我的水仙院子中一敘呢。”
“平日里我們姐妹情深,本想趁著這閑暇時光,好好聚聚,聊聊天,賞賞花。”
“也不知道牡丹姐姐這些日子在干什么,老是找不到她人。”
“我幾次前來,都撲了個空,真真是讓我好等。”
說著,洛神的臉上露出一絲無奈與失落。
事既已畢,蕭辰和萬圣公主便匆匆返回了第八天層的天祿閣。
他們收取了完成牡丹園捉蟲任務所得的五十天祿點,隨后又馬不停蹄地前往任務榜前,繼續去接下一個任務了。
這日下午。
蕭辰與萬圣公主又接了那“天馬難訓”的任務,奔赴落霞山。
山林中,天馬“踏云騅”野性難馴,它嘶鳴著,馬蹄如飛,在山林間橫沖直撞。
蕭辰與萬圣公主將“踏云騅”制服,回到天祿閣,換來三十點天祿點。
第二日,天還未亮,夜色如墨。
蕭辰和萬圣公主便匆匆趕往天河。
他們潛入天河水中,尋找那野生新鮮金王八。
這野生金王八是披香殿所需,據說用它做菜,味道鮮美無比。
其實天庭有家養的金王八,但是披香殿不用,就喜歡這種野生的金王八。
不過,蕭辰是蛤蟆大王,萬圣公主是龍族,二妖都善水,抓個金王八還不是手拿把掐。
恰巧,楊過山和楊龍在凡間之時,也是漁民之子,在海邊長大,也善水。
蕭辰和萬圣公主順利將金王八捉住,完成任務后,又是三十點天祿點入賬。
第三日。
蕭辰和萬圣公主馬不停蹄地來到被流星擊穿的天河水壩。
此時,水壩周圍已經聚集了不少天兵天將。
蕭辰和萬圣公主,以及一眾天兵天將,挽起衣袖,搬運石塊,施展仙法,修補加固水壩。
經過一番努力,水壩終于被修補完畢。
然而,這次任務,依舊只加了三十點天祿點。
天祿閣中。
蕭辰看著任務榜上那么多三十點,五十點的任務,眉頭緊鎖,心中滿是無奈。
他這還差大幾千的天祿點,才能到一萬,晉級到金甲天兵去。
“得想辦法干一票大的啊,這一點一點攢,得攢到什么地方去。”
蕭辰暗自皺眉道。
天界打工,太剝削了。
這普通天兵,純純的天界牛馬,難啊。
至高天的時間流逝,自然與別的天不一樣。
正是:“天上方一日,人間已一年。”
天庭三十三天。
太陰星君和月下老人來到了通明殿外。
通明殿位于靈霄寶殿之前,有四大天師張道陵、許旌陽、葛仙翁、邱弘濟在通明殿鎮守。
四大天師負責接待各方奏章與神仙覲見,是玉帝與外界溝通的重要橋梁。
玉帝乃三界之主,其實是很難見到的。
一般神仙,壓根見不到玉帝。
神仙們若有事要奏,需先在通明殿外耐心等候召見。而后,由四大天師將奏章或請示恭敬地轉呈給玉帝。
就如同那東海龍王上天庭告狀孫悟空之時,便是在通明殿外苦苦等候,最終由四大天師啟奏玉帝,才得以將冤情上達天聽。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四大天師就如同玉帝的秘書,他們熟悉玉帝的喜好與決策方式,能夠精準地傳達玉帝的旨意。
而那靈霄寶殿,雖氣勢恢宏,但并非常常啟用。
一般而言,天庭舉行大朝會,眾仙集體議政之時,才會在靈霄寶殿處理事務,此乃“群仙朝會”,也就是所謂的“外朝”。
而通明殿,則是玉帝日常辦公、進行機密決策、處理緊急奏報的“帝王內廷”。
這三界的一些小事情,如鳳仙郡下雨、真假美猴王打架…都是玉帝在通明殿處理的。
通明殿外,云霞如織,仙霧縹緲,氤氳之氣縈繞不絕。
忽見太陰星君與月老聯袂而至,步履輕盈卻難掩眉間凝重。
四大天師之首張道陵,身著玄色道袍,鶴發童顏,仙風道骨自生威儀,見狀快步迎上,拱手問道:
“太陰星君到此有何干?”
太陰星君微微欠身,面容肅穆,沉聲道:
“確有些要緊之事,需面見玉帝。”
張道陵目光如炬,掃視太陰星君周身,詢問道:
“何事?”
太陰星君眉頭微蹙,輕啟朱唇道:
“天師,此處非言事之地,需面見玉帝,方能詳述。”
“還望天師稟報。”
言罷,太陰星君目光懇切,望向張道陵。
“嗯…”
張道陵聞言,略作沉吟,點頭應允道:
“既如此,且隨我來,陛下此刻正在后花園垂釣。”
太陰星君、月下老人遂隨著張道陵,過了通明殿,朝著通明殿的后花園走去。
一路上,仙花異草爭奇斗艷,仙鶴靈禽翩翩起舞,美不勝收。
太陰星君行至后花園深處,但見玉帝身著華服,頭戴冕旒,端坐于龍椅之上,正于池塘邊悠然垂釣。
金德星君,即“太白金星”,侍立在玉帝身旁,恭敬有加,不時為玉帝串上餌料,動作嫻熟,小心翼翼。
“卷簾大將”,身披金甲,手持梭羅寶杖,威風凜凜,立于玉帝身側,目光如電,警惕地掃視四周,靜靜地護衛著玉帝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