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龍去接哈里木他們的時候,才發現自己有點低估了他們對于出行的那種概念。
光新打的馕,他們就帶了兩袋子,還有一袋子奶疙瘩,以及炒米炒面等。
李龍有點哭笑不得,他把哈里木拉到一邊,說道:
“那邊有清真食堂呢,咱們過去了不用在吃食方面帶那么多。路上可以帶一些,畢竟火車上的食物可能你們吃不了,但下車后,可以吃食堂也可以自己做,不用帶這么多的。”
好說歹說,最終把其中一部分東西放下了,昨天給每個孩子買的一個挎包,現在就把其中一部分東西分拆裝到孩子們的挎包里。
最終只帶了三分之一的食物,剩下的就是每個人喝水的缸子,這也是昨天買的,帶蓋的那種,今天上火車就可以用。
每個人的挎包里還裝著一個新的搪瓷碗,這是吃飯用的。
不管怎么說,有備無患吧。李龍也是頭一回帶著他們出去,同樣是沒經驗。
李龍開車帶著他們到了縣汽車站,讓他們下車在這里等著,自己把汽車開回去,再步行過來,一起坐汽車去烏城。
哈里木等人頭一回坐長途汽車,還有些好奇,東張西望,一切感覺都是新鮮的。
納森和薩斯肯以及玉山江的兒子葉爾江、女兒加納古麗都是在書本上、收音機上看過聽過長途汽車的。
現在親自坐著走,那感覺就是學習中的東西印證到現實中,有些激動。
車子雖然有暖氣,但并不熱,車窗上有淡淡的霧,被他們用手抹去,然后透過車窗看外面,偶爾超過去一臺卡車,他們都會小小的驚呼。
等汽車到了烏城火車南站的時候,看著高高的樓,幾個孩子震驚了。
他們長這么大,生活的世界就一直在瑪縣,最多的時間還是在山里,見的牛羊比見的人多。
就算偶爾去瑪縣,也是匆匆路過,像昨天,就是頭一回去石城,頭一次見那么多人。
今天又是頭一回到烏城,見到的人比昨天還要多那么多,感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有點看不過來了。
“那是怎么建成的?”納森和李龍比較熟,直接開口問了,“李叔叔,那是怎么建的?是住人的嗎?”
“有住人的,也有商場,就是賣東西的。”畢竟這樓比石城的百貨大樓還要高一些,多一些,李龍就一一解釋。
這是孩子們頭一回去見更大更繁榮的世界,李龍并不會笑話他們,因為這時候,大多數人和他們一樣,沒出過縣城,甚至都沒怎么出過鄉村。
因為帶著的人多,又想著先趕火車,所以李龍帶著他們去民族人開的館子吃了拌面。
孩子們總歸是適應最快的,剛才在廣場還在驚奇,現在在館子里已經能嘻嘻哈哈的學著李龍剝蒜拌面了。
反倒是哈里木有些拘謹,這四周吃飯的人有點多,看著維族哈族都有,他總覺得有人在看他們,或者說在笑話他們。
“趕緊吃吧。”李龍一邊拌面一邊說道,“吃完咱們得趕緊去趕車,火車下午要開,咱們吃過飯過去到候車廳里等著。”
哈里木沒經歷過,自然是一切聽李龍的,現在他也顧不得是不是有人看他們了,大口快速的吃了起來。
李龍能理解他的感受,但這里不是解釋的地方,只有催促他,讓他把短暫的失態給忘記掉。
吃過飯后,李龍帶著他們進了候車廳,看清楚車次后,找了最近的地方坐下來。
幾個孩子只坐了幾分鐘就耐不住了,站起來四下看著,時不時的感嘆著這里人真多,還抱怨這里面的空氣不好。
李龍給他們指了廁所、水房所在的位置,如果有人要過去,必須大人帶隊。
這時候候車廳里人已經非常多了,他害怕孩子們走亂了丟了,那就麻煩了。
好在幾個孩子都非常聽話,只上了一次廁所后,接下來就在大人身邊,就算想看什么也是遠遠的看。
納森和薩斯肯話比較多,主要是問李龍。葉爾江和加納古麗兩個話少,但納森他們問的時候就認真的聽,也算是長知識了。
接下來檢票、排隊上火車。
硬臥上坐滿了,但并不是很吵。在看到每個人還有一個鋪位的時候,幾個孩子都驚訝壞了。
因為李龍買票買的早,所以買了六個下鋪,這樣睡著方便。
他是這樣安排的,葉爾江和加納古麗對面,哈里木和薩斯肯對面,他和納森對面。
結果葉爾江所在的那個坐位的中鋪是一個老婦人,上下不方便,葉爾江主動和老婦人換了位置,得到了老婦人的表揚,葉爾江臉紅紅的,但挺開心。
那個老婦人是漢族,看樣子像一個退休的干部或者教師,她在下鋪整理好后,就問葉爾江和和加納古麗去哪里。
聽說兩個也是到終點站燕京后,老婦人很開心,自我介紹是烏城一所中學的教師,家在燕京,現在要回家去。
葉爾江和加納古麗的漢話都不算好,那個老教師很有耐心,慢慢的說著比劃著,和他們聊著天。
李龍就在邊上座位看著聽著,也沒打擾,這是葉爾江和加納古麗頭一次出門,有些事情必須要經歷,不打擾讓他們自己感受還是比較好的。
晚飯的時間到了,那位老教師買了份盒飯,還要請葉爾江和加納古麗吃飯,讓他們拒絕了。
孩子們跟著李龍去打來開水,就著自己帶的馕和奶疙瘩吃了起來。
老教師有些不好意思,但她知道民族人的習俗,便也沒說什么,只是說等到了燕京,要請他們吃飯。
幾個孩子倒沒覺得什么,他們吃的挺開心的。李龍也沒矯情,自己買了一份盒飯吃了起來。
情況就這樣,也許應該等呆會兒過站的時候買點方便面,這樣他們吃起來也方便一些。
火車上有廣播,孩子們聽著挺熱鬧,特別是有相聲的時候時不時會笑,一直聽完,熄燈要睡覺的時候,才算完。
一開始李龍還擔心幾個孩子因為太過于興奮而睡不著,但沒想到燈暗只一會兒功夫,幾個孩子就相繼睡著了。
主要是今天經歷太過于豐富,對他們來說也是一個不小的挑戰,精力消耗太多,自然睡的就快。
睡的早,醒的就早,第二天李龍是被納森叫醒的。因為火車已經停了,到了大站,有人下車去轉轉,納森也想下去看看。
李龍才醒過來,沒讓他下,讓他準備帶著洗漱的東西去接口跟著自己一起去洗臉,等下一個站再下去看看。
天亮了,不時有從硬座那邊過來的人在這里想要坐一下,有人下車,也有人上車。
這些都是讓孩子們比較新奇的場面。
那個老教師下了車,在站車上轉了轉,上車的時候買了一些面包,打算分給葉爾江他們吃,葉爾江笑著拒絕了。
“能吃的,這是清真的,上面有字的。”老教師挺急于表達自己的謝意的,但兩個孩子都搖頭,說不吃,不餓。
李龍笑了笑,也沒說話。
兩個孩子都挺大了,有自己的堅持,不像納森和薩斯肯還小,需要大人幫著判斷。
所以他并沒有上前解釋或者勸說,沒必要。
就這樣停停走走,等到燕京的時候,時間是早上。
李龍他們已經收拾好東西準備下車。老教師再次給葉爾江和加納古麗他們說,要請他們吃飯,讓他們留個地址。
葉爾江已經拒絕了好幾次,這次不好拒絕了,他問了李龍后,留下了李龍買的那個四合院的地址。
李龍打算下車后坐車去自己的四合院。
提前給顧曉雨打過電話,讓她幫著把四合院的爐子架著,這樣的話他們過去至少屋子里是熱的。
燕京火車站的人挺多,接人的車子也挺多,李龍他們幾個和老教師原本一起走著出去,走著走著就被人沖散了,等出去已經不見了。
李龍他們就找了一輛面的,坐上車給司機指了方向,拉著就去了四合院的位置。
他們去的是李龍的那個小四合院,那邊院子小,幾個人住著倒也不擠。
而且這四合院裝修過,水電暖什么的都是新的,被褥也買過,雖然里面的家具是舊的,但那可是值錢玩意兒。
面的到四合院,李龍付了錢,帶著人下車,顧曉雨已經從里面出來了。
“姐夫,你們到了啊。”顧曉雨笑著說道:“進來進來,爐子我已經架好了,屋子里熱著呢,快走,外面冷。”
哈里木呆掉了,指著顧曉雨問李龍:
“你的羊岡子…怎么在這里?”
李龍笑了,邊引著他們往里走邊說道:“這是我羊岡子的妹妹,他們是雙胞胎,明白吧。”
“這樣啊,長的很像啊。”哈里木松了口氣。
進了院子,孩子們頓時變得歡快起來,這院子里的雪清得干凈,收拾得也整潔,在知道是李龍的院子后,幾個孩子都放松了許多。
在他們看來,李龍就是和部落里的其他叔叔們一樣,是父親的朋友,或者說比朋友關系更近一些。
所以是可以信任的人,在李龍的院子里,他們也可以輕松自在的玩耍。
進了屋子,果然一下子暖和起來,一路的疲憊好像都少了不少。
雖然還沒開始參觀旅行,但他們已經覺得不虛此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