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三百八十章 看望老將軍們

熊貓書庫    大唐太子的悠閑生活
🔊點這里聽書

  關中度過了秋雨時節,干燥的西北秋風吹過關中大地,在中書省門前飄過幾片枯樹葉。

  李承乾放下手中的急報,目光看著中書省內來來往往的官吏,看著眾人又有小聲低語,還有人神色匆忙。

  如今分派在各地的官吏越來越多了,朝中花用出去的銀錢是貞觀初年時的數十倍。

  忙完了一天的政事,李承乾走到中書省外,前來遞交文書的官吏,見到太子殿下紛紛行禮。

  西北種樹的人越來越多了。

  十年了,從河西走廊一直種到了沙州,聽聞已有了一片規模巨大的小樹林。

  李承乾揣著手深吸一口氣,忽然覺得這朝中還是缺人才,賦稅,田地分配,教書,建設新的官衙,這都是需要一個龐大的人才儲備。

  因此朝中的腳步不能太快,時常想想這些事,其實有些時候舅舅的維穩思維也沒錯,考慮事情需要給一些緩沖的空間。

  雖說舅舅是個十分典型的保守派,他不像老師那樣有著極強的統籌能力,也不像鄭公那般的激進強硬。

  舅舅的一生學識體系都是從士族門閥中來的,雖說不見得都能用,但也有可取之處吧。

  皇城中的官吏見到太子殿下一個人站在中書省門前,就這般站在這里,看起來像是在思量著什么。

  “報!安西都護府文書。”

  一個侍衛雙手遞上一卷書,躬身站在一側。

  李承乾接過文書,解開繩子將書卷打開,這是一幅畫,畫中是一群西域人正在鑿著石頭。

  再看裴行儉寫在文書一側的注釋,這是西域人要為天可汗與郭駱駝修建雕像。

  書信中倒也沒有說別的事,只是說唐玄奘依舊不愿意還俗。

  李承乾將文書交給這個侍衛,便離開了。

  朝中回到正軌,只不過宮中又有旨意傳來,說是陛下因病不能理朝政,將國事交由太子主持。

  翌日,李承乾來到鎮國將軍府,前來看望姑丈柴紹。

  柴紹已是一頭灰白的頭發,但從面容來看依舊是一副中年男子的模樣,除了瘦了些,加之虛弱的氣色。

  虛弱的身體加上一頭的白發,看起來讓姑丈這位中年帥叔叔多了幾分憂郁的氣質。

  李承乾與姑丈坐在枯黃的銀杏樹下。

  柴紹喝下一口茶水道:“聽聞,陛下病重不能理國事?”

  李承乾解釋道:“父皇哪里是病重了,這個時辰應該在太液池釣魚,又或是與幾個老將軍出去秋獵了。”

  柴紹忽然一笑道:“看來陛下也無心國事了。”

  “父皇還是憂心社稷的,回來之后時常與舅舅還有老師他們奏對。”

  柴紹詢問道:“如今的朝政都要倚仗殿下了。”

  李承乾接著道:“姑丈說笑了,國事繁重,孤還要多與群臣商議的,許多事父皇不參與罷了。”

  “自東征過后,陛下的心氣恐怕沒有當年這么高了。”說著話,柴紹拿出一份印信,遞上又道:“這是鎮國大將軍的印信,殿下收下吧。”

  李承乾看著這塊類似兵符的印信,道:“看這樣式很古老。”

  柴紹解釋道:“歷代鎮國將軍的兵符都是這一塊,流失許多年,后來被宇文化及得到,之后才回到了陛下的手中。”

  拿過這塊古老的兵符,李承乾收入袖子中。

  柴紹的臉上又有了笑容,好似就此完成了一件十分重要的事。

  平陽公主,也就是姑姑有兩個孩子,柴哲威與柴令武兩兄弟像是守衛一般,就站在院落的門口。

  見太子殿下看向兩個兒子,柴紹又道:“令武還未在朝中任職,與魏王走得近。”

  聽姑丈這么說,李承乾道:“需要給令武在軍中安排軍職嗎?”

  柴紹擺手道:“令武為人沒有哲威這般沉穩,也紈绔慣了,就讓他這般活著也挺好。”

  李承乾頷首點頭。

  門外傳來了話語聲,李承乾回頭看去見到了柴令武大笑著攬著一個人,那人正是多年未見的李德謇。

  出游多年,一直在外游山玩水的李德謇終于回來了。

  見到太子在這里,李德謇連忙行禮道:“見過太子殿下,柴大將軍。”

  李承乾笑道:“德謇兄,多年不見了。”

  李德謇作揖道:“太子殿下,多年不見了。”

  出游歸來的李德謇留著胡子,衣衫像是剛換下來的,頗為整潔。

  待太子殿下收回了目光,柴紹會意,又道:“出去玩吧。”

  柴令武攬著李德謇快步離開了府邸,兩人有說有笑的。

  柴哲威道;“聽聞李德謇在外成家了。”

  不知不覺壺中的茶水已喝完,李承乾道:“德謇兄比孤年長,也該成家了。”

  見姑丈又咳嗽了兩聲,李承乾起身道:“朝中還有事要處置,孤就先回去了。”

  柴紹吩咐道:“送殿下。”

  柴哲威朗聲道:“喏。”

  一直走到鎮國將軍府門口,柴哲威又道:“家父病重,弟弟頑劣,有時末將實在是…”

  李承乾看著朱雀大街上往來的行人,安慰道:“孤也是家中長子,不論是國事家事,有時也頗覺疲憊。”

  兩人頗有感觸地相視一笑。

  李承乾道:“孤就先回去了,不用送了。”

  柴哲威看到站在門口護衛太子的薛萬備等人,又道:“殿下慢走。”

  李承乾走入熱鬧的朱雀大街中。

  鎮國將軍府內,柴哲威再次來到父親的身邊,“殿下回去了。”

  柴紹點頭道:“你娘過世得早,她就你們兩個孩子了,令武雖說玩鬧,但心地還是很好的。”

  “孩兒明白。”

  柴紹拄著拐杖站起身,抬頭望著這棵銀杏樹,道:“你娘最愛銀杏樹了,這是她種的樹,興慶殿前也有一棵銀杏樹,那也是你娘種的。”

  呆呆地望著這棵樹,看著樹干上的樹梢,柴紹忽然笑了。

  皇宮內,見了柴紹之后,李承乾便來到了太液池,幾頭鹿長得越發健壯,它們走在太液池邊,仰首而立。

  一頭鹿來到邊上,它用鹿角撞了撞這位許久不見的太子。

  李承乾拍了拍它的背回應。

  水榭內,父皇正在與爺爺爭執。

  其實父皇回到長安之后,一直都在靜養,沒有處理國事,身體也還健康,只是東征之后便有些元氣不足,近來需要時常鍛煉。

  東征一戰之后,再登泰山,這兩年以來似乎是掏空了父皇。

  疲憊的不只是父皇,還有大半個中原,因此要與民休息,恢復生產力。

  甚至朝中一度又有了黃老風氣。

  放眼整個貞觀,從討伐頡利開始,大唐發動的國戰不少,也因此平定了大唐周邊的諸國。

  給大唐社稷的將來打下了一個堅實的基礎。

  李承乾在水榭外停下腳步,揣著手聽著爺爺與父皇的爭執,所爭執的便是退位之事。

  再看太液池的另一頭,須發花白的舅爺正在釣著魚,魚咬鉤了一時提不上來,就讓一旁的內侍幫忙。

  李淵氣呼呼地走出了水榭,爺爺與父皇的談話并不愉快。

  李承乾想要與爺爺打招呼,見爺爺快步離開了,想說的話又只好咽了回去。

  走入水榭內,父皇將魚竿丟在了一旁,沉著臉剝著一顆石榴。

  李承乾走入水榭內,將兵符拿出來,道:“這是姑丈交給兒臣的。”

  看了眼這塊古樸的兵符,李世民道:“你留著吧。”

  李承乾又將兵符收了回來,道:“爺爺又在勸父皇退位了。”

  “朕還未年滿五十。”

  父皇確實還未年滿五十,準確地來說明年才年滿五十歲,而且歷朝歷代對皇帝來說,也沒有年滿五十就退休這種事。

  李承乾坐下來拿起一顆杏仁,剝去外殼放入口中嚼著。

  父子坐在水榭內,李世民看著那群游在太液池的鴨子越看越惱,吩咐道:“來人。”

  內侍連忙上前道:“陛下。”

  李世民道:“今晚殺兩只鴨子。”

  “喏。”

  李承乾又剝了一顆杏仁。

  “朝中的事如何了?”

  見父皇的語氣慢了下來,李承乾回道:“父皇免除了大半個中原的賦稅,現如今朝野都挺安靜的,也沒有這么忙,與民休息嘛,也該讓朝臣都松一口氣。”

  李世民道:“朕聽聞新羅要對倭人用兵?”

  “嗯,兒臣想要給他討一個大將軍的封號,等金春秋的價值用完了,就讓他來長安度過晚年。”

  “為何?”

  “他這樣的人不能留在新羅,他在長安滯留過數年,還與大軍出征過,其人有野心,這樣的人可以用,但用完之后,要奪去他的一切,并且要將新羅全境收為大唐所有,而且他若能成為大唐的臣子,他應該會極其高興地將整個新羅獻給大唐,畢竟他做夢都想成為唐人。”

  言罷,李承乾又笑道:“說來,兒臣也沒有想到倭人敢這么早就來侵襲白江口,不過現在看來,待今年入冬,大將軍的封號送到新羅,金春秋也的大軍也該渡海了。”

  李世民困惑道:“這么早?去侵襲白江口?”

  “金春秋早就有奏報送來,倭人幾乎每年去白江口劫掠,父皇多半是沒看。”

  李承乾隨意找了一個借口糊弄了過去。

  有內侍腳步匆匆而來,傳來腳踩在木制棧道上的聲音,他捧著一疊奏章,行禮道:“陛下,中書令岑文本,中書侍郎褚遂良,于志寧請命。”

  李世民神色多有疲憊,慵懶地坐在水榭內,問道:“他們請什么命?”

  內侍回道:“為太子殿下請命登基。”

  李承乾拿過奏章看了一眼,道:“這是父皇安排的?”

  “不是。”

  “岑文本與褚遂良不該說這種話才是。”

  內侍將奏章放在了桌上,而后躬身退下了。

  李承乾拿起幾份奏章,看著其中的內容,大抵上都說太子登基是民心所歸,不論朝臣還是天下萬民都在請太子登基。

  李承乾飲下一口茶水,沉默不語。

  “來年又要科舉了?”

  “嗯。”

  父子間又很隨意地說了兩句話。

  接下來的幾天,李承乾給了金春秋一個新羅統兵大將軍的稱號,令他統領新羅全部兵馬。

  這份任命剛送出去,又送來一個消息,新羅女王過世了。

  太子的生活又恢復了以往的樣子,每日處理朝政之后,還能清閑時候陪著家人或者是看望長安城的長輩。

  關中十一月,阿史那賀魯被押送到了長安,聽說他一路上幾次想要逃跑,但都被拿下了,因此在帶來的路上又廢了不少時日。

  不過這位動不動就叛變大唐的家伙一進入長安城就變得極為老實,口中言之鑿鑿對大唐如何如何地忠誠,愿為天可汗效死的種種話語。

  直到被押入朱雀門,他還在說著愿為天可汗效死的話語。

  現在處置國事的并不是天可汗,而是當今太子,他再怎么呼喊也是沒用的。

  長安下起了大雪,李承乾今天冒著大雪走在朱雀大街。

  風雪落在這位二十七歲的太子身上。

  比之小時候,這位太子看起來更高大,雙眼有神且目光銳利,街道上的人就算是有不認識太子的人,見到一群帶有刀戟的護衛,護送衣著華貴的年輕人紛紛作揖行禮。

  在長安坊民的眼中,這個年輕人身姿挺拔,步履穩健,長久鍛煉讓其人精氣神充沛,神色嚴肅,表現出來的氣場有一種震懾人心且有掌握一切的感覺。

  今天護送太子的是薛仁貴,或許是被太子的神態感染,薛仁貴一路上沉默,但也是將頭稍稍抬起,挺直著腰背走路。

  一路來到翼國公府,這是秦瓊大將軍的府邸。

  讓一眾護衛站在門口,薛仁貴站在太子殿下的身側走入。

  老邁的秦瓊快步相迎。

  李承乾忙扶起這位大將軍,帶著走入屋內,道:“大將軍,近來身體可好?”

  秦瓊行禮道:“末將一切都好。”

  說是一切都好,但李承乾心里明白,這位大將軍依舊是舊病纏身,都是當年打仗時留下的病,東陽說過病情,現在只要不勞累,保持休養,戒酒還要早睡。

  李承乾走入屋內,在暖爐邊拿起一卷書,大將軍看的正是黃老之學。

  秦瓊道:“傳聞黃老之學能夠修養身心,末將時常拿出來看。”

  李承乾道:“若是黃老精神能夠用在自我修養上,也很好。”

  “讓太子殿下見笑。”

  李承乾知道自己不坐,這位老將軍也不會坐,便擺袖落座。

  秦瓊這才在一側坐好。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