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二百一十一章 堅韌的意志

熊貓書庫    大唐太子的悠閑生活
🔊點這里聽書

  “那也不能辭官,以后要河東親族的人該怎么看你。”

  裴行儉咧嘴一笑,聽著數落毫不在乎,想起了老仆臨終前的話語。

  “老頭管了小公子十六年了,小公子是老頭養大的,小公子想要做什么,老頭最清楚,這輩子也對得起大將軍與少將軍的在天之靈了,往后小公子想做什么就去做吧,去吧…”

  他老人家說完了這句話,就走了。

  安葬之后,就辭官了。

  裴行儉呼吸著清醒的空氣,不再任職縣令之后,整個人也痛快了不少。

  從這片草地向著官道看去,現在來往長安的人比以往更多了。

  裴明禮低聲道:“自從太子殿下發政令之后,遷居洛陽與關中的人越來越多。”

  看著人群中,走來一個十分高大的人。

  “來了。”

  聽到話語,裴行儉當即坐了起來,揮著手道:“薛大哥!”

  那個高大身影停下腳步,如同鍋盔一般的黑臉看了看四下,目光似乎在尋找聲音的來源。

  “薛大哥!”

  又是一陣呼喚,薛仁貴這才看過來,見到了穿著粗布衫的明禮與站在驢車上的守約。

  他大步走上前,腳步很沉,每一步都將腳下泥地踩深了一兩寸。

  “你們原來在這里。”

  裴行儉遞上一個包裹,再遞上一個水囊,道:“先吃吧。”

  薛仁貴在驢車邊坐下,打開包裹是一張張胡餅,將食物往嘴里塞著,用力咀嚼著。

  裴明禮拿出一只用粗布包裹著的烤雞。

  小時候總想著吃雞腿的三人,現在面對一只烤雞就有些無奈了,一只雞只有兩條腿。

  薛仁貴伸手掰下了兩只雞腿,給了眼前倆人,沉重地嗓音道:“你們怎么還這么瘦?”

  裴行儉欲言又止,只有搖頭一笑,啃著雞腿不再說話了。

  裴明禮拍著薛大哥的肩膀,問道:“柳員外肯將女兒嫁了嗎?”

  薛仁貴撕咬著雞肉,沉聲道:“等某家博一個軍功!”

  三人駕著驢車沿著官道去了長安城,在長安西市的一處宅院內,這里有孩子們的笑聲,兩個婦人正在照料著孩子,她們是裴明禮請來的仆從,平時照顧弟弟妹妹。

  “薛大哥,守約將官辭了,不過無妨,弟弟已在長安城站穩腳跟了。”

  薛仁貴目光掃視四周,將自己的包裹隨手一放。

  裴明禮拿過包裹,一邊道:“薛大哥,守約就與我住在一起,我們還能擠一擠,院子雖然小了些,等以后…”

  他一邊說著話,將兄弟三人的事前前后后安排妥帖,卻聽守約與薛大哥說起了河西走廊。

  他低聲道:“伱們想做什么?”

  裴行儉笑道:“當然是去河西走廊看看那里的風光。”

  裴明禮搖頭道:“你們是想去打仗。”

  在長安城落腳了一天休息了一夜,薛仁貴與裴行儉便打算一起去河西走廊。

  裴明禮知道這是勸不住的,站在長安城前送別兩人。

  還是這駕驢車載著倆人,薛仁貴趕著驢,裴行儉坐在驢車上看著一卷書。

  裴行儉覺得自己的包裹沉甸甸的,又覺得好奇,打開包裹一看,里面放著幾塊明晃晃的銀餅。

  薛仁貴道:“是明禮偷偷塞進去的。”

  “嗯,他總是這樣。”

  本來聽聞朝中說要科舉,不過薛仁貴學識想要在科舉中脫穎而出,確實很難。

  “有個很可靠的消息,西域就要開戰了,與其等科舉不如先去河西走廊碰碰運氣,再不濟薛大哥還能回來科舉。”

  驢車走得并不快,還有官兵騎著戰馬從官道上而過,卷起一片塵土,讓驢車上的倆人,狼狽了不少。

  薛仁貴頷首道:“我們為何不在長安入軍?”

  裴行儉手里拿著一卷書,道:“在長安任職可能以后都會留在長安,關中各道集結兵馬,如若我們能夠先一步去河西,就算是運送糧草也需要民壯,距離戰場也更近。”

  薛仁貴望著官道以西的方向,他的目光堅定。

  今天的早朝別開生面,朝堂上爭吵不休。

  當朝的勛貴站在太極殿指責李孝恭如何在東宮右率作惡,趕走了這么多的人的河間郡王成了勛貴中的惡人。

  向來就仗義地程咬金在殿內大喝道:“爾等只知護短,難道入衛府都不需要吃苦嗎?”

  李孝恭,李道宗,程咬金三人站在一起,與一群勛貴吵在一起,一時間大殿內唾沫星子橫飛。

  而東宮太子卻沒有人提及。

  因太子只去了東宮右率一次。

  當然與太子無關了,這么多孩子被趕了回來,肯定是他人作惡,

  這個剛剛開始建設的東宮右率不到半月就面臨解散,李世民看著兒子,承乾還是與往常一樣,站在大殿內像是一個木雕。

  眼看朝會已開不下去了,群臣鬧成了一片。

  李世民只好揮袖,草草說了一句退朝。

  等皇帝一走,太極殿內的爭吵愈加白熱化。

  當殿就動起了手,以李孝恭,李道宗,程咬金三人為首勛貴們開始了圍攻。

  大唐的朝臣充滿活力,這種場面見多了,也就習慣了。

  不得不說的是,面對眾人的拳腳相加,河間皇叔為首的三人,面對數十個勛貴的圍攻,拳打腳踢,愣是不落下風。

  本來長安城的勛貴多數都是父皇冊封的,他們鮮有來一次早朝,特地是為了彈劾某人。

  這下可好,事關自家孩子,既是門面,自然要說個清楚。

  李承乾面無表情地走出太極殿,對殿前的侍衛吩咐道:“去一趟太醫署,將人請來,今日多半會有幾個人需要抬著出大殿。”

  侍衛應聲道:“喏!”

  李泰站在殿前,回頭看去大殿,也不知是誰的靴子被丟了出來,搖頭一聲嘆息,只能離開。

  “太子殿下,陛下召見。”

  李承乾停下腳步,跟隨著這個傳話的太監前往甘露殿。

  相比于太極殿的熱鬧,甘露殿就安靜許多。

  李承乾走入殿內,看父皇正在用著飯食。

  也在一旁坐下來,接過一碗黍米飯。

  “這東宮右率還剩下多少人?”李承乾思量了片刻,道:“早朝前皇叔與兒臣說,還剩下三十一個,算上皇叔自己。”

  李世民喝下一口茶水,低聲道:“出了這種事也在情理之中,是朕先前考慮得不夠周全。”

  “謝父皇諒解。”

  言罷,父子倆安靜地用飯,陛下不說話,太子也很安靜。

  一頓飯用完,李承乾起身道:“兒臣還要與老師準備科舉的事,就先走了。”

  李世民稍稍頷首。

  太監注意到陛下的神情還是不錯的。

  等太子離開,李世民忽然笑了,吩咐道:“召懋功來。”

  “喏。”

  半刻時辰,李績腳步匆匆走入甘露殿,行禮道:“陛下。”

  李世民沉聲道:“平日里,承乾與你走得近,近來有走動嗎?”

  李績回道:“陛下,臣今日與尉遲將軍商議西域戰事,是末將疏忽東宮了。”

  “朕讓太子重建東宮右率,沒想到成了這副模樣。”

  李績躬身,回道:“陛下,太子殿下有擅長之事,亦有不擅長之事。”

  作為父皇,李世民心中忽然有些寬慰了,他又道:“孝恭他們平日里粗野習慣了,你得了空閑多多指導承乾。”

  “末將領命。”

  李績猶豫了片刻,開口道:“既然重建右率是陛下的旨意,就不可輕易廢棄。”

  “朕都知曉。”李世民翻看著桌上的軍報,低聲道:“看看這些軍報吧,與朕說說你們對西域戰事的方略。”

  “喏。”

  接下來,李績與陛下商議起了關于西域的戰略,以及眼下的局勢。

  科舉的準備到了最關鍵的階段,李承乾在中書省還要與老師準備今年的科舉,聽幾個官吏議論。果然,今天有不少人是被抬著帶出太極殿的。

  谷雨時節就要到了,關中又下起雨水。

  李承乾看著奏報,十天前洛陽也下了一場大雨,馬周送來的奏報上說明了現在洛陽的情況。

  好在沒有影響李恪建設河堤,疏通河道的工程。

  “房相,這是弘文館遞交的名冊。”一個官吏遞交上一卷卷宗。

  李承乾坐在老師身邊也看了眼,今年來參加科舉的人,比上一次更多了。

  而隨著科舉的準備,中原的人口也在流動。

  借著科舉之風,會有更多的人口遷入關中,這無疑是個好消息,只有人來了,關中才能建設得更好,建設的重心也會放在關中。

  如果人都走了,長安就會被人慢慢忘記。

  長孫無忌道:“聽說下朝之后,陛下又召見殿下了?”

  李承乾揣著手,蹙眉道:“身為太子,父皇對孤還是有要求的。”

  當年天下大亂,這位皇帝的功績太過耀眼了,以至于有些人也對東宮太子抱有很高的期待。

  有這么一位皇帝,也不知道太子心里是作何感想。

  看長孫無忌臉上帶著憂慮的神色,房玄齡則是輕松許多,如果這些壓力會壓垮殿下,早在處置朝章奏事之時,就扛不住了。

  相反地,這位太子反而是極其堅韌的少年人,這些壓力是壓不垮他的。

  反而會讓太子愈加地銳意進取。

  看著太子要準備科舉的布告,又腳步匆匆離去,房玄齡道:“現在陛下多半能寬慰些吧。”

  長孫無忌望著外面的雨景又道:“這些年看著太子走入中書省,一步步掌握錢糧大權,遇到難事也從未退縮過。”

  “輔機所言在理。”房玄齡贊同,又道:“只是莫要急于求成了。”

  現在的皇帝有著耀眼的功績,可皇帝是皇帝,太子是太子。

  如果太子一味地想要成為陛下那樣的帝王,房玄齡覺得這才是他作為老師該擔心的。

  如果太子能夠做好自己,能明白社稷重心所在,房玄齡才覺得這位太子在將來,一定也能成為一個頗有功績的新帝。

  說這些還尚早,房玄齡忽然覺得自己多慮了,欣慰地笑了笑。

  “房相,趙國公,陛下召見入甘露殿議事。”

  多半又是因西域的戰事,兩人腳步匆匆。

  李孝恭在太極殿打了一架,回到曲江坊也像個沒事的人一樣,繼續安排著東宮右率的訓練。

  今天這里安排的飯食梅干菜燜羊肉,還有咸魚。

  經過這些天的篩選留下來的也都是能用的人手,本意上有些子弟只會敗壞作風,要走也就走了。

  如此,李孝恭這才覺得順手幾分。

  等谷雨過后,要到五月中旬今年的科舉才會開始。

  經過這兩年的關中變動,朝中缺少人手,還需要補充官吏,尤其是京兆府,需要官吏及時補充。

  有了空閑的時候,李承乾就坐在崇文殿看著手中的書,偶爾與爺爺說一兩句話。

  李淵道:“焉耆是一個依附綠洲的小國,當年武帝時,霍去病率萬騎踏平了焉耆,后來焉耆一直都是漢時的舊國,那個地方也挺好的,距高昌九百里,連通龜茲,瓜州,是一片好地方。”

  “爺爺說這些,是想告訴孫兒,男兒就要去征服。”

  李淵笑呵呵道:“朕老了,這是你們父子的事了。”

  李承乾喝著茶水,目光看到李慎與李治正在被李麗質數落,詢問道:“這兩個小子又闖什么禍了。”

  李淵笑呵呵道:“還不是喝葡萄釀,喝得不多,一人也就一碗。”

  “聽聞今年有不少人口遷入洛陽與關中。”

  李承乾將目光收回來,看著手中的書卷,道:“孫兒一直以為有了人才能有更多的生產力,財富與勞動是相輔相成的,失去人就會失去財富。”

  也不知爺爺能不能聽懂這些話,李承乾感受著涼涼的春風吹來,風夾帶些許的雨水身上,感受著些許的涼意,能夠讓自己更為精神一些。

  小兕子帶著一卷書,走來東宮,她目光掃視著四周,像是在尋找什么,見到皇兄便確立了目標,快步上前道:“爺爺?皇兄?”

  李淵撫須笑道:“小兕子得閑來看望爺爺了?”

  她咧嘴笑道:“明達想爺爺了。”

  李淵將她抱起來,努著嘴道:“小兕子重了,爺爺都快抱不動了。”

  又注意到孫女的目光,他道:“想與你皇兄玩?”

  “明達有不懂的道理,想來問問皇兄。”

  (本章完)

  請:m.minguoqiren.info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