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405章 精彩,精彩啊

熊貓書庫    文豪:這孩子打小就聰明
🔊點這里聽書

  《星之彩》《克蘇魯的呼喚》——隨意掃兩眼就知道,還是熟悉的味道熟悉的配方。

  他們在阿卡姆對我這么說:阿卡姆是一座古老的城市,充滿了有關巫術的傳說,因此,我認為所謂的邪惡必定是幾百年來老祖母壓低聲音講給兒孫聽的故事…

  神叨叨,邪惡陌生的小城,不可名狀的怪物等等,元素齊備。同樣也是獨一無二的風格,很多人模仿,但始終難有此感覺。

  “這種任意切換筆風的能力真是作弊,四五年不寫,仍舊可以找回最初的味道。”姚小駒是佩服的。

  這類叫克蘇魯系列,而“克蘇魯”終于出現,大嚶讀者不知道多激動。

  在永恒的宅邸拉萊耶中的克蘇魯!只不過,身為舊日支配者居然…

  希望此番能橫掃英文文化圈——更讓姚小駒開心的是,不用被凱恩催稿了。

  一個月專程來公司催稿兩三次,姚小駒都怕了。

  收回思緒,姚小駒瞧見最后的文件。第三篇,肖申克的救贖,好像是一個新系列的故事?

  “是為了沖擊美利堅市場特意創作的作品?”

  姚小駒早就知曉小顧哥的實力,只要想就能分分鐘針對某個區域寫作,無論是抱著“慶賀”抑或“暢銷”目的,都能達成。

  “沒想到我只是給小顧哥隨口提一句,他居然真記心里了。”姚小駒在社會混跡這么多年,內心和在大潤發殺了十年魚一樣冷。可小顧哥真是好老板,分成給得高,放權,并且是盡可能配合版權開發,他還能再干二十年!

  思緒萬千,但姚小駒手中的動作一點也沒慢下來,將稿件發給《每日快報》。快報主編很果斷,內容都沒看,光GULU四個字母,當前就能拿頂尖稿費。

  凱恩等人都在快報連載,故此,這報紙如今又被讀者親切的稱呼為“克蘇魯早報”。

  至于另外一篇稿子…還是得先把稿子翻譯成英文。

  顧陸在英國有那么高的人氣,快報拿著稿子會自己找翻譯。在美利堅,人氣還是剛起步階段,投中文稿子自然會被拒。

  故此,找報刊和翻譯,姚小駒是一同進行的。

  上個世紀美利堅80報刊都能連載,包括有灰色女士之稱,嚴肅報紙中的嚴肅報紙《紐約時報》,亦如是。比方《屠夫和鷦鷯》續作,就在紐約時報連載。

  進入互聯網時代之后,電子書普及,連載的渠道也多。美利堅報刊十之八九都取消了連載渠道,這股風浪也影響到全世界,國人熟悉的香江《明報》都取消連載板塊。

  姚小駒來來回回搗鼓好久,才找到合適的報紙。他極少涉足阿美莉卡,關系網集中在歐洲。二十一世紀后,美利堅作品在歐洲傳播特別容易,反之就相當困難。除非你歐洲作品經由好萊塢加工。

  也算文化霸權的體現?水只有往低處流才容易。

  還是內投吧,姚小駒獲得了某報刊副主編的郵箱地址。過了幾天功夫,文章翻譯完后,就馬不停蹄發去。

  互聯網一秒就能抵達數千里之外,密歇根大街橋的橋頭,那是一棟哥特風格的三十多層大樓。

  那是論壇報大廈,也是游客來此都會打卡的地方,倒不是設計不設計的,主要是論壇報大廈的墻體真有點東西。

  來自世界各地一百多塊“圣遺物”,長城、白宮和埃及金字塔等建筑的磚塊這類,當然9·11世貿殘骸也在列。

  不過對于大廈中工作的職員來說,外表的光鮮一點用都沒,不如漲點工資…

  “戈爾菲莉為什么總給我找麻煩。”副主編歐拉自言自語中透露著不滿。

  特別是一大早,他被頂頭上司叫去辦公室,狠狠臭罵了一頓。不滿就向上累積了。

  前些日子,倫敦脫歐派示威游行的新聞,明明他們報社的記者是率先抵達,但寫出的新聞卻毫無爆點。而有關英國脫歐的主題,正是歐拉負責,他被批評也理所應當。

  “大英脫歐就是政客做做樣子,本就沒什么意義。”歐拉很清楚,每次首相或蘇格蘭、威爾士等執政官選舉,都會把此事當做懸在驢頭前的胡蘿卜。

  職場的怒火不會消逝,只會轉移,副主編歐拉把怒火發泄到手下的伙計身上,才想起有正緊事要做。

  “親愛的,我介紹給你一位非常有才華的華夏作家,他的作品想投稿,你看看。”歐拉腦中回蕩著妻子戈爾菲莉的話語。

  華夏天才作家?歐拉很反感動不動就冠上天才之名的行為。真以為《芝加哥論壇報》是什么阿貓阿狗都能上的?

  芝加哥論壇報歷史悠久不說,關鍵在美利堅,甚至歐美,都是新聞業的領導者。再加上它積極擁抱互聯網時代,論壇報提供網站、APP、廣播等提供多渠道信息,論壇報集團是美利堅第三大傳媒公司。

  “肖申克的救贖?”歐拉對走枕邊風內投的文章,先入為主的就沒好印象。

  歐拉開始閱讀,故事從一位監獄的“商人”開始講述。

  [我猜美利堅每個州立監獄和聯邦監獄里,都有像我這樣的一號人物,不論什么東西,我都能為你弄到手。無論是高級香煙或大嘛(如果你偏好此道的話),或弄瓶華夏白酒,來慶祝兒子或女兒高中畢業…]

  喜歡喝酒的人總喜歡喝酒的歷史,華夏酒歷史確實不錯,即便歐拉更愛紅酒。

  緊接著,借由“我”的視角,從一樁上個世紀的殺妻案開始講述。

  《四季奇譚》主C是肖申克和追兇兩篇為主力,一個打野收割,一個射手輸出,凱瑞全場。

  那么為什么它們能凱瑞呢?甚至能讓斯蒂芬金這位恐怖大師轉型成功。

  因為肖申克通篇只詮釋了一個主題:希望與自由!

  無論是長年累月的挖掘逃生通道,還是永不放棄的寫信,又或者精神影響獄友,凡是安迪放棄了,自由就永遠和他無關。

  甚至你可以不將安迪看作一個真實的“人”,因為作品中的他顯然已符號化了,代表美利堅那一代人最浪漫的理想化。

  中篇大概七八萬字,按照歐拉的速度,也需要一段時間才看完,但看完全篇,作品給予他的沖擊卻久久不能平靜…

  “一個中篇,看完卻像被自由的陽光包圍。”歐拉感覺自己像個巨人一樣。

  今日芝加哥被烏云籠罩,故此大白天也開著燈。他抬頭看著天花板的白熾燈,感覺自己比燈還亮。

  一部作品好不好,歐拉審稿多年,有個自己的標準,看完后會不會對某個劇情印象深刻。

  而這…太多了,無論是獄友喝啤酒,還是安迪爬出去是瞬間,讓歐拉一遍就牢牢記住。

  最讓他印象深刻的還是:他把五百美元塞在肛門里,偷偷夾帶了進來,但似乎他同時也夾帶了其他東西進來——或許是對自己的價值深信不疑,或堅信自己終會獲得最后勝利…

  生理和精神上都有感覺!

  “美金塞進肛門里是什么感覺?”歐拉思索,隨即又打了個冷顫,他可不想嘗試。

  “有一句話說得好,每個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一個成功的女人。”歐拉感謝妻子給他介紹的華夏天才作家!

  必須要刊登!即便《芝加哥論壇報》好久沒進行連載了,可在好作品面前沒關系,一切都可以開綠燈。

  先把稿件打印出來,歐拉已準備報給主編,稿費方面他需要找頂頭上司簽字。

  美利堅的稿酬,紐約時報一個單詞0.75美金。地方類刊物更低,一個單詞只0.1美金。芝加哥論壇報是全國性媒體,價格在0.350.7美金區間。

  敲響更大辦公室的大門,主編辦公室比副主編的大,合情合理。

  “波那佩先生,我找到一篇非常精彩的作品,《肖申克的救贖》。”歐拉開門見山道,“我認為是我們論壇百多年歷史上最精彩的作品之一。我認為應該用0.7美金的價格立刻簽下。”

  “哪位名家的作品?”主編波那佩問,定格的價。

  “華夏的天才作家GULU,”歐拉也知道作家不出名,故此說,“請波那佩先生看內容。”

  看內容?波那佩好像看二傻子一樣看對方,沒名氣的華裔作家,給頂格的稿費,到底是你瘋了,還是我聽錯了。

  “歐拉,”波那佩雙手平整地放在桌面,以此平復自己情緒,“今早有關大英脫歐的新聞,雖然你做得不好,但我們新聞人都有失敗的時刻,所以我們需要繼續走下去,而不是…”

  后半句沒說完,但言下之意可以用一個華夏常見的表情包能概括,一個鱉上托著理發店的排頭燈。

  “?”歐拉努力讓自己語氣更冷靜,以及更讓人信服,他說,“波那佩先生,我知道0.7美金的稿酬是多么瘋狂,但它看完真的能夠給人帶來希望。他在肛門里塞東西的劇情,現在都讓我印象深刻。”

  說著話,歐拉還把裝訂好的稿件又往主編的跟前推了推。

  “…”波那佩的眼神逐漸冰冷,隨意翻動,“你不知道有多么瘋狂!這里起碼五萬字以上,代表我們要支付三萬五千美金給這位不知名的華夏作家,然后什么才刊登這個作品。你用你二十多年的就業經驗告訴我,你不瘋狂?!”

  三萬五千美金,兌換成軟妹幣是二十多萬軟妹幣。都比顧陸在快報發表的作品價格還要高了,要知道在大嚶他可是克蘇魯之父啊!

  難怪那么多人要去美利堅發展,美刀掙起來真舒坦…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