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野進修結束,回到京南集團的第一天,周子晴就遞給他一份統計表格。
“康志忠交給了我一份調查統計表,從組長負責采購的建筑材料質量上沒有問題,但是價格方面他沒有打問出來,
因為從金紅那邊拒絕跟康志忠透露價格,所以康志忠就統計了同類產品的市場價供您參考.”
李野打開統計表,看到康志忠把鋼筋水泥等等材料都做好了分類,分別列出了數家京城本地供應商的報價,甚至還列出了開票、不開票,賒賬、不賒賬之間的區別。
李野笑著說道:“老康師傅還真是細心呢!”
周子晴低聲說道:“康志忠跟我說,咱們這個級別的工程,如果材料從一家單位訂購的話,有五到八個點的回扣。”
“嗯嗯嗯,這還真是個肥差”
其實就算康志忠不提醒李野,李野也知道這里面的彎彎繞,因為這些年一分廠的宿舍樓工程就沒斷過,建筑材料的采購他比大部分人都清楚。
只不過像這種溢價情況,在企業內很常見,一般來說只要不想跟人結仇,大家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你今天卡了我的報銷,明天我就壞了你的好事,咱們大不了互相傷害、兩敗俱傷。
可李野,卻不在乎跟從金紅結仇,就算是互相傷害,李野的破綻也更少,抗性還高。
所以當從金紅召集李野開會,催李野簽字結賬的時候,李野就把這份統計表扔了出來。
“從大姐,你們是不是被人給蒙了啊?你這采購價比市場價高了百分之三十還多,京城的建材價格.什么時候這么離譜了?”
從金紅的笑容僵硬在了臉上,他沒想到李野竟然如此不懂規矩。
既然把材料采購的權限給了我,那這里面的溢價就是集團默許的,又不是我一個人拿,你李野怎么這么不懂事?
再說你李野請的第三方監理也花了不少錢,我那時候說什么了?你就沒拿回扣?
“李野,你一直主持技術方面的工作,習慣了直來直去的實事求是,卻不知道采購這個差事的難處,
就我們這個工程需要的材料,有好有壞品質完全不同,價格甚至能差出好幾倍去,一分錢一分貨的道理你懂吧?
咱們可是給自己建辦公樓,還是二十八層的大樓,刮大風的天氣,最頂層是會左右搖晃的.你這總不能在材料上糊弄事兒吧?必須要高品質吧”
我尼嗎說的好有道理啊!阿爾卑斯的山泉水格外純凈是吧?喝了能讓人感受到雙倍的快樂是吧?
李野當然知道這種老采購習慣性的說辭,自己買的東西就是好,依云就是比冰露更健康,
但問題是康志忠給李野列出來的那張表上,就有從金紅采購的那些品牌,全都一模一樣,難不成還要分個出廠批次或者保質期嗎?
李野點了點那份統計表,很和氣的說道:“從大姐你不要誤會,但我也是為了避免公共財產的損失,現在有很多皮包公司就喜歡吹牛騙人 所以這樣吧!我們把這張統計表上的所有品牌都對比檢測一下,如果東西確實好,那當然值得好價錢,但如果在質量上沒有太大的差別,咱退了就是了”
從金紅被李野氣的臉都發白了,但她卻冷笑著道:“退了?李副組長要是能把那些建材都退了的話,那我倒是省事兒了,
我為了集團的燃眉之急,自己借錢跟人家簽了供貨協議,現在你要是能把貨退了,把錢要回來,那我心里懸著的一顆心也算是落地了,
畢竟您李野副組長明察秋毫鐵面無私,萬一進修回來之后不簽字不撥款,把我從金紅賣了都還不上那么多錢那.”
“借錢買的?你們付錢了?”
李野非常驚訝,因為他以為從金紅是賒賬采購的這些建材,沒曾想她竟然自己墊錢“化解了集團的燃眉之急”。
就平時看從金紅那摳摳索索的樣,比幾十年后那些墊差旅費的牛馬都心疼,這一下子可是幾十萬,她能這么大方?
從金紅抬抬眼皮,淡淡的道:“李副組長你這話說的真有趣,買東西不給人家錢,人家憑什么給你貨?
你要是不相信我的話,可以找郇部長看供貨合同,再不相信,可以去財務部看看發票是不是假的,老楊你總該相信吧?”
饒是李野早就有了心理準備,這會兒也不得不佩服從金紅的吃相真的難看。
就這兩個星期的功夫,借錢、簽合同連發票都給開過來了,生米已經煮成熟飯,讓你想反悔都不好辦了。
李野咂咂嘴,半開玩笑半諷刺的道:“我還真沒想到這種情況,不過從大姐,咱們堂堂京南集團,賒賬都賒不來嗎?還得勞煩從大姐您個人找地方借錢?”
從金紅翻了個白眼兒:“我們是外地人,本地人不買我們的賬,所以我從西南重汽拆了一部分資金過來,你李副組長的面子比較大,以后賒賬的事兒就麻煩你吧!”
李野隨意的道:“我的面子哪有那么大?咱們集團這么大的單位都賒不來東西,我又能怎么樣呢?”
從金紅看著李野,露出了鄙視的眼神。
李野這明擺著是睜著眼睛說瞎話,他去中新銀行貸款的時候,那個信貸主任恨不得把貸款直接塞他懷里,
而從金紅的弟弟去采購建材的時候,人家也說了,只要有一分廠的公章,幾百萬的建材當天就給你送到家。
不過現在李野承認自己“沒面子”也好,要不然以后真的都讓他去賒賬,那自己還吃什么?
在合同簽訂的那一天,從金紅的弟弟就給從金紅報了賬,只是這第一批合同,就賺了從金紅三輩子賺不到的工資,這種好買賣,你李野想要我還不舍得呢!
開完會之后,李野給老楊打電話。
“老楊,前些天從副總經理采購建材的發票在你那里嗎?今天開會她剛跟我說的,讓我瞅一眼.好嘞好嘞,我在辦公室等你哈。”
老楊這兩個星期一直是站在李野的立場上跟從金紅“較量”的,所以李野說想看發票,他馬上就帶著發票過來了。
“李副總經理,這里一共是三張發票,從金紅想憑發票走賬拿錢,我說沒有你的簽字我自己都拿不到錢.”
李野接過發票,一邊看一邊說道:“我以為他們是賒賬買的東西,如果有貓膩的話大不了退貨,可沒想到他們竟然能借錢買東西,這還真不好辦了.”
“他們哪能賒賬買來東西啊!我說句不好聽的話,就是輕汽公司想賒賬都不好辦,也就是一分廠不一樣.”
老楊很會夸人,他沒說李野的“面子大”,而是夸了一分廠的信譽好,但一分廠的信譽跟李野是直接掛鉤的,所以夸一分廠就是夸李野。
“呵”
李野輕輕的笑了。
一分廠的信譽好,是因為它不缺錢,而如果一分廠一旦缺錢了,那么良好的信譽馬上就會消失的。
這就跟幾十年后那些深陷泥潭的失信人一樣,一旦踏入了惡劣的死循環,往日里那些天天催著你貸款的人,立刻就會翻臉無情。
李野就曾經有個朋友陷入了困境,但是他一直在努力的還債,偶爾有一天聽說銀行的貸款利率降了,他就尋思著去貸上一筆,把身上的網貸給清了,也能減輕一點還款壓力。
但是當他到了之后,人家卻面帶微笑的跟他說:“您要先把網貸還清了,然后再來找我們申請貸款,到時候我可以給您申請一個最優惠的利率.”
我特么的都還清網貸了,我還再找你貸款干嘛?一次貸款,終生受教,我都要從良了,你們又要勾引我下水嗎?
李野查看了三張發票,把加起來的金額跟正常的市場價格對比,估算出了里面的水分大小。
幾十萬塊,就能把從金紅給迷了眼嗎?
九三年的幾十萬塊,能在京城買三套一百平米的房子,倒也確實是個不小的誘惑。
李野把發票還給老楊:“老楊,這發票沒毛病吧?”
老楊微笑著道:“有沒有毛病,得分怎么看。”
李野:“嗯?什么意思?”
老楊指著發票上的單位名稱說道:“發票本身是沒有問題的,但這是生產廠家開具的發票,不是貿易公司的,這么高的價格并不尋常.”
李野當即反應過來:“你說廠家虛開發票?”
老楊點點頭道:“也只有這點問題了,但現在這種事司空見慣,除非稅務部門上心,要不然咱們自己是查不出真相的。”
“稅務部門啊!”
李野迅速盤算了一下,心里有了計較。
因為這年頭的稅務系統還沒有聯網,賬目查詢起來沒那么容易,所以現在的稅務部門還沒有幾十年后那么厲害,也沒有那么積極。
但李野的師兄彭銳就在稅務部門啊!
彭銳是也張啟言的學生,當初跟李野經常一起去張教授家里蹭飯,后來跟老婆袁紅敏結婚的時候,李野還送了他兩套婚服呢!
這幾年那家伙順風順水升的飛快,真要是想管這事,就沒有查不出來的貓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