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763萬事俱備

熊貓書庫    回到紅火歲月做俗人
🔊點這里聽書

  4月15日,星期五,宜蓋屋、安門。

  早上出門的時候,唐植桐看到兩只燕子在自家大門口上方飛來飛去,不知道是否打算在此筑巢。

  今兒羅志平又交給唐植桐兩封信,一封是霍效平的,一封是萬向紅的。

  霍效平在信里說了一下風扇的研發進度,理論上已經有了合適的曲度,能符合唐植桐的要求,但由于航空學院手頭沒有合適的測試工具,所以未能進行驗證。

  對于唐植桐所說的讓兩人協作的事情,霍效平沒有表現出異議,在信里回復舉手歡迎。

  萬向紅那邊自然也沒有問題,能參與到如此有意義的項目中去,她自然不會往歪了想,不過她也坦言對于電機方面有所欠缺,打算這陣子多請教、多跑圖書館。

  至于岳惜金嘛,萬向紅說最近雖然有碰到,但沒有搭理他。

  面對萬向紅的說法,唐植桐有些拿不準,這是又糾纏了,只是沒搭理?

  唐植桐這邊還沒理清頭緒,就聽有人在門口跟老師打報告說找自己。

  老師暫停講課,跟唐植桐點點頭,待唐植桐起身后,才繼續往下講。

  對于這么個特殊的學生,老師都習慣了,可唐植桐還不習慣,之前逃課都是悄悄地從后門溜走。

  過來找唐植桐的是科研班的同學,說今兒是試航的日子,輔導員莊磊已經在教室了,就差唐植桐一人。

  等唐植桐到了以后,莊磊開始訓話:

  “好了,人齊了,我說兩句。

  同志們,相信大家經過一個多月的辛苦工作,已經對航模有了大概的認識。

  我們國家的船舶工業還很薄弱,存在很大的進步空間。

  請同學們此時一定要夯實基礎,在以后的工作、學習中以趕超其他先進國家為目標,為祖國的建設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在這邊方面,隔壁農機學院已經走在我們前面,他們已經能在某一方面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我希望不久以后的將來,我們科研班也可以光榮而自豪的向全世界宣布,我們能行!”

  莊磊講完話,大家在下面呱唧呱唧的鼓掌。

  鼓完掌,卻有同學在下面指著唐植桐跟莊磊說道:“導員,農機學院之所以能在人工降雨方面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唐植桐同志功不可沒,用高射炮進行人工降雨是他向農機學院的領導提出來的。”

  “哦?唐植桐同志,是不是這么回事?”莊磊很意外,他聽戰友說這里面有軍方的貢獻,但還真不知道此事因自己的學生而起。

  “輔導員好。我就是前陣子在農機學院做匯報的時候突發奇想在會上提了一嘴,后面能成功全靠農機學院等等單位的努力。這功勞不能往我身上推。”唐植桐上半句還是跟莊磊說的,后半句就成了對發言的那位同學,不過都是笑瞇瞇的,態度和善,不會讓人反感。

  “能有這想法就很不錯嘛,很多時候就是得先有想法,然后再去驗證。很不錯,很不錯,希望你接下來也能給科研班的同志們多說說你的想法。”莊磊看當事人并沒有否認,就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看著唐植桐,莊磊想起前陣子陶英杰在自己面前說了一通唐植桐不務正業,在科研班搞小團體,利用科研班的器械和物資搞航模之外的事情。

  莊磊不是愣頭青,面對陶英杰的小報告,并沒有立即找唐植桐對證。

  這事說大不大,說小不小,但唐植桐頂著一個被接見的頭銜,只要不是原則性的錯誤,談話也只能是勸勉類型的,批評都得掂量掂量。

  事后,莊磊找施正則、畢彬旁敲側擊了解了一下情況,這才知道兩人之間的那點小恩怨。

  站莊磊的角度來看,陶英杰找唐植桐的麻煩是毫無道理的,這種行為非常不明智,決定是校方做的,是你能不認可的?上面接見的人選,是你能找麻煩的?

  莊磊沒有順著陶英杰的意,但也沒有批評陶英杰,科研班只是暫時的,也只是一個選拔的試點,后面單位選人的時候第一個先把陶英杰排除在外就是了。

  莊磊說完,甚至沒有看陶英杰一眼,抬手往下壓,示意唐植桐坐下,然后讓各小組抬著各自的航模,前往操場旁邊的游泳池,今兒要在那邊試航。

  唐植桐搭了把手,看了個稀奇,試航跟玩無線遙控的模型差不多,只不過這三艘航模的個頭大了些,都在一米左右。

  速度嘛,唐植桐不敢恭維,覺得還是太慢太慢了。

  哪怕是陶英杰通過作弊,加大了發動機的排量,那速度跟唐植桐見過的遙控船也相差甚遠。

  這一折騰,就是一上午。

  試航結束,回到教室,莊磊勉勵幾句,提出了新的要求,交代各小組在此次試航的基礎上對已出現的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改進,既要考慮各類艦艇實際的用途,還要發揮想象、放眼未來,再各做一個航模出來。

  至于怎么想象,怎么個未來法,莊磊都沒交代,而且說完就撤了。

  科研班的同學一時沒有頭緒,至于怎么改進,同學們各抒己見,有說增加動力的,有說調整重心的,有的不知道從何下手,大部分都是只想著在現有基礎上進行性能的提升。

  唐植桐在一旁看著,默默不語,他覺得這事好像沒有表面上這么簡單,學校出錢、出教室、出物資,就任憑一幫學生在這做模型玩?

  明顯這里面有事情,只不過學院沒有告訴學生。

  “唐植桐同志,你有什么想法嗎?”施正則當著其他同學的面問道。

  “我一時也沒什么頭緒,我得好好琢磨琢磨。”唐植桐笑笑,開口婉拒了,最近表現的有些出挑,若是再張口就來,那就成妖孽了,得往后拖一拖再說。

  聽其他同學掰扯了一會,到了飯點兒,唐植桐也就隨著大家伙撤出了科研班。

  下午,唐植桐又又又逃課了。

  唐植桐拿不準科研班的航模應該怎么去魔改,但起碼速度得提一提吧?

  想提航模的速度,其實最好的辦法還是用超磁體的電機。

  三組做的是巡洋艦模型,也許是這次趕時間,唐植桐覺得航模外表并沒有達到畢彬所說的光滑如鏡,當然也有可能是因為現在缺油漆,不允許這么浪費。

  這個巡洋艦模型是用電池驅動的,唐植桐見到過里面的電機,傻大黑粗,光替換掉這一項,模型就能減重不少,到時候速度肯定會有所提升。

  想換電機,那就又回到了做磁鐵的環節上,現在霍效平和萬向紅那邊都已沒有了問題,唐植桐覺得還是先把磁鐵敲定再說。

  雖然曾興懷說日子由自己定,但唐植桐不會這么不懂事,自己能插隊用一下就知足了,不能耽誤人家的日常工作,得先緊著人家用。

  “曾所長,我這邊已經做好模具了,您看所里哪天方便?我到時候一塊帶過來。先緊著所里的工作安排,我這邊能等。”來到冶金所,唐植桐跟曾興懷表明了自己的想法。

  “既然這樣…”曾興懷拿過自己的小本本,在上面翻了一下,跟唐植桐商量道:“下個星期二行不行?咱盡量一個上午做完。”

  “可以,我一定八點半之前到。”唐植桐很是通情達理,甭管那天是不是黃道吉日了,不挑。

  “好,那就這么說定了。”曾興懷這邊其實還是比較著急的,科委許諾的設備一直沒有到賬,看那意思得這邊出結果了才會給兌現,但自己單位的事確實也不少,很多項目已經箭在弦上,實在不好立馬給唐植桐安排試驗時間。

  “中!曾所長,那個…我到時候能帶個助手過來嗎?”唐植桐昨晚想了一宿,最容易掉包的環節就是在保管室取材料的時候,保管室只有一位值班的女同志,自己被她眼巴巴的盯著,壓根不好操作,但帶著萬向紅玩過的話,可操作空間就大了點。

  “行,怎么不行,這也是個學習的機會嘛。”曾興懷很大度的同意了。

  “好嘞,那我就不打擾曾所長工作了,咱星期二見。”唐植桐的目的階段性達成,向曾興懷伸出手,握了一下,告辭離開。

  從冶金所出來,唐植桐拐了彎,去了鋼鐵學院,帶萬向紅參與磁鐵制作的事情還沒跟當事人溝通呢,萬一她有事安排不開,得抓緊找別人代替一下,霍效平就不錯,帥哥一枚,不知道能不能迷住保管員。

  萬向紅對唐植桐的到來很意外,但很高興能去冶金所幫忙,不假思索的就答應下來。

  “那個岳惜金怎么回事?又糾纏你了?”說完了正事,唐植桐想起了另一件正事。

  “沒有,就是…就是老偷偷摸摸的跟著我,挺煩人的。”萬向紅這次也沒瞞著,咬咬嘴唇,選擇如實交代。

  “嘿,這不跟狗似的嗎?”唐植桐摸著下巴,尋思著對策,你說這個姓岳的沒把學校的處分放在眼里吧,他沒繼續用普通意義上的“糾纏”打擾萬向紅,你說他沒有歪腦筋吧,唐植桐是不信的。

  有的狗整天亂叫,但不敢咬人,有的狗不叫,但逮住機會真的敢下死口。

  拿這些莫須有的事情再去找鋼鐵學院的教務處,人家還真不一定受理,畢竟年代不同,認知不同。

  “這樣,你在口袋里裝把刀,他要是敢湊上前干壞事,掏出來就捅,別怕捅壞,一切有我給你擔著。”岳惜金尾隨萬向紅,若說沒有什么壞心思,唐植桐是不信的。

  這個年代,可以毫不夸張的說,99的女性視貞潔大過天,一旦躍過了那層界限也就認命了。

  不少賴漢子惡向膽邊生,憑著破了人家身子就娶上了美嬌娘。

  保不齊岳惜金打的就是這種主意。

  “這…”萬向紅被唐植桐的這番言論震驚了一下,拿刀她能理解,但不是用來嚇唬人,直接捅?那是要鬧出人命的!

  “來,拿著。現在紙張少了,寫作業用鉛筆做演算,擦掉反復利用很常見,拿把小刀削鉛筆很合理嘛。”唐植桐以為萬向紅擔心隨身帶小刀不合理,不光掏出了一把刀,還貼心的將理由都想好了。

  “那…好吧。”面對唐植桐的好意,萬向紅沒有再拒絕,接過小刀看了一眼。

  “放心吧,這刀不長,只要不照著心臟捅,十刀八刀的要不了人命。”唐植桐笑著安慰道,這小刀是手持式,全長也只有十五厘米左右,刀刃只占了一半,之前小王同學用來削水果皮的,現在水果少了,被唐植桐隨身帶著削鉛筆用了。

  “謝謝哥。”聽唐植桐這么說,萬向紅心下大安,將小刀裝了起來。

  “甭客氣,安全第一。下星期二七點四十五左右,你在你們校門口等我,我過來接你。”唐植桐安排好,讓萬向紅回去繼續上課,自顧自的走了。

  回家的時候,唐植桐路過了一下南池子大街。

  南池子大街有四九城最集中的洋槐,洋槐大概從四月中下旬開始開花,只要確定開花,自個空間里去年囤下的那些槐花就可以拿出來吃了。

  很多人對災年沒有清醒的認識,往往存在很多疑問,像什么沒有糧食可以進山打野豬、可以下河撈魚,甚至有人說什么災民嫌棄魚太腥、沒有油煎不好吃,所以災民都不喜歡一類的話。

  仿佛大自然有著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食物一般,可實際情況截然相反,山里沒有野豬,河里魚也不多。

  俗話說: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

  在煤、天然氣未能普及之前,柴是最重要的燃料,剛解放那會,全國森林覆蓋率只有8,就連唐植桐發家的福地,山頭上也是光禿禿的,要知道那曾經可是皇家的行宮!

  哪怕是到了現在,柴依舊是農村的重要物資,百姓做飯、取暖離不開它,小土高煉鋼也離不開它。

  一番折騰下來,山上更加光禿,猶如被太陽炙烤的忠誠大地一般。

  樹少了,很多動物沒有了棲息的場所,也就只能為了生計遷徙,所以近郊壓根沒什么大型獵物,想打獵只能往遠了去,而且往往只能打到兔子、斑鳩啥的。

  至于河里的魚嘛,河都旱的干涸了,魚也就沒了生存空間,即便下上幾場雨,出來的也都是小魚苗,撈半天都不一定有拔野菜來得快,自然也就沒人去捕魚了。

  南池子大街的洋槐有的已經長出了花骨朵,大概再有個三五天就能滿街飄香了。

  唐植桐掐著日子,打算下個星期往家里搞點槐花吃。

  優哉游哉到家的時候,一只燕子撲棱棱從大門底下飛了出去,唐植桐抬頭一看,燕子已經開始在自家門下筑巢,一個白天的工夫,地基已經打好,感情燕子也懂的挑黃道吉日?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