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1773章 西游結束

熊貓書庫    封神:開局一個鳳凰分身
🔊點這里聽書

  唐僧看著遠處巍峨、圣潔的山峰,一時間心潮澎湃,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走過千山萬水,現在自己終于來到了靈山腳下。

  路上他已經問過好幾遍了,此時還要再問一次:“悟空,這確實是靈山吧?”

  “哈哈,我看師父你就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這里正是靈山!師父,快看,金頂大仙來迎接咱們了!”孫悟空一邊笑著讓唐僧放寬心,一邊對遠處腦袋尖尖的道人揮手。

  金頂大仙來到近前,行禮問好:“圣僧一路辛苦,如來吩咐,今日圣僧師徒先寄居在貧道這玉真觀內,清洗一下路途上的疲乏,由貧道來為圣僧指路,明日正式上山。”

  靈山腳下怎么有一個道士?唐僧很不解,用余光看向自己的徒弟,眼看三人都沒覺得異常,他這才壓下心頭疑惑。

  應該是自己少見多怪吧?

  山腳下的這段路走得有點急,望山跑死馬,看著山近在眼前,實際還遠著呢。

  一向好脾氣的唐僧竟然罕見地鞭打白龍馬,就是為了快點抵達靈山。

  現在渾身泥土,滿臉灰塵,確實要好好洗一洗。

  人家都安排好了,他們就沒拒絕。

  師徒四人住進道門風格濃郁的玉真觀,洗了個澡,好好睡了一覺。

  翌日清晨,金頂大仙給他們指明道路,之后獨自返回玉真觀。

  師徒四人行走了五六里,來到凌云渡。

  說是“渡”,實際是七八里寬的河道,只有中間的一座獨木橋,供來人上山。

  唐僧比原時空強點,算是習武之人,讓他打青毛獅子是送死,過個獨木橋還是沒問題的。

  不過他想象中的獨木橋,和凌云渡上的獨木橋截然不同。

  這橋可太長了。

  一根木頭,光滑無比,不是七八米長,而是七八里長,別說唐僧,就是蕭峰見到了,也得掂量掂量自己的輕功能不能過去。

  正在他為難的時候,接引留在洪荒的善尸,獨自駕駛著無底船,從遠處慢悠悠地劃了過來。

  西方二圣也要在西游中留下自己的痕跡,別管多少,必須得有。

  準提那邊的菩提老祖教導了孫悟空,算上西游的開端,接引的善尸就來做最后的收尾工作。

此舉就是為了向洪荒眾生證明,我們還在呢,還沒跑路  唐僧剛剛上船,就發現這船竟然沒底,河水正嘩嘩的往船艙里灌呢。

  這船快沉了!

  他驚慌失措,下意識要叫“悟空”。

  接引佛祖伸手輕輕一推,三息后,一具和唐僧有九成相似的肉身就直挺挺地順著河水飄向下游。

  唐僧愕然了半晌,經過接引佛祖的解釋,他才知道自己至此就算是褪去肉體凡胎,正式登臨極樂。

  把唐僧送到大雷音寺門口,接引佛祖就笑著離去,孫悟空多看了兩眼,他發現自己完全看不透這個劃船的老和尚。

  這是什么人?靈山竟然隱藏著這個等級的高手?

  大雷音寺門口擔任看門重任的是四大天王。

  這都是孫悟空、豬八戒的老熟人了。

  四人天生就長著一張威壓的臉龐,加上四兄弟一母同胞,大身板往那一站,盔甲穿著,兵器拿著,看起來確實很威風。

  四人很多時候就充當門面,天庭需要大場面,他們就去天庭上班,靈山需要彰顯佛門威嚴,他們就來靈山值守,親自上陣殺敵的時候已經極少了。

  此時魔禮青雄赳赳氣昂昂站在大門口,對著孫悟空瞪眼睛。

  猴子一頭霧水:“增長天王,你這是何意?”

  魔禮青壓低聲音,提醒他們:“袈裟.”

  孫悟空回頭,唐僧身上的錦斕袈裟看起來挺整齊的啊,昨晚那是洗了又洗,擦了又擦,還有什么問題?

  魔禮青那比普通人大腿還粗的手指指著猴子。

  “說的是你!”

  “我?哦,我明白了!”

  孫悟空恍然大悟,原來我們也得穿袈裟?!你早說啊。

  袈裟不分男女,玉兔也得穿。

  三人別別扭扭,在唐僧的指點下,好不容易才把袈裟穿上,就是一個個相貌清奇,實在是和袈裟的莊重畫風有點不搭。

  魔禮青從大門處往里稟報,之后是值守二道門的羅漢,值守三道門的護法。

  最后消息傳到迦葉這邊。

  迦葉走進大雄寶殿,雙手合十,神情莊重地說道:“啟稟佛祖,唐玄奘在山門外等候覲見。”

  月光端坐在十二品功德金蓮之上,西游前期還好,到了后期,佛門氣運就像是烈火烹油一般狂躁,佛門里承載了太多的魔頭,以至于她根本不敢輕易離開靈山,到了最后這數年,她就一直坐在蓮臺之上,一動不動,靠著自身的大法力來鎮壓佛門氣運。

  那感覺就好像坐在炸藥包上一樣。

  現在總算是解脫了。

  她先環視一圈,諸佛、諸菩薩、五百阿羅、三千揭諦,除了多寶佛這種已經昏迷不醒的,佛門精銳齊齊到場,就連地藏菩薩都來了。

  她先看向觀世音菩薩:“取經人這一路經歷了多少劫難?”

  “回稟世尊,一共九九八十一難。”

  月光點頭:“九九歸真,功德圓滿。善哉,善哉。”

  她當即頒布金旨,宣唐僧師徒上殿。

  唐僧的開場白依然是說了八百遍的臺詞:“貧僧唐玄奘,奉東土大唐皇帝旨意,遙詣寶山,拜求真經,以濟眾生。”

那口吻就跟求  一樣,都是“拜求”,主打的就是一個恭敬和虔誠。

  月光沒用原時空多寶如來那套“你大唐多貪多殺,多淫多誑,不忠不孝,不仁不義”的說辭,而是講述西方佛門“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的往事,曾經的西方世界“鳥不拉屎,雞不下蛋”,被我治理千年后,看看現在,多繁華?這就是三藏真經的力量。

  唐僧再次下拜,求取真經。

  月光讓阿難、迦葉帶著師徒四人去用齋飯,然后再去寶閣取經書。

  唐僧取經這十四年的經歷里,大半時間都被阿彌陀佛貸所籠罩,天天睜開眼睛就是欠賬,閉上眼睛就是高息,那不是一般的懂事。

  吃齋飯的時候,他就滿臉堆笑,悄悄送上“人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