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1759章 鄧嬋玉和小師妹

熊貓書庫    封神:開局一個鳳凰分身
🔊點這里聽書

  西梁女國。

  鄧嬋玉和她的小師妹祝英臺正在水潭邊釣魚。

  鳳族和龍族水火不容,但是和麒麟一族的關系還可以。

鳳族一直在天上飛,很少落地,麒麟一直在地面跑,很少上天,雙方可以說沒什么矛盾,只有龍族是又飛天又遁地的  驪山老母又教出一個太乙金仙,老太太可高興壞了。

  盡管她自己也知道,這個祝英臺能證出太乙道果,源于天麒麟的天賦占了大半功勞,自己的教導只占小半功勞,但還是覺得很有成就感,最近又加大了收徒的力度,硬生生給鄧某人整出了三位數的師妹。

  鄧嬋玉釣魚的水平一直不怎么樣,祝英臺那邊一條接一條的上鉤,她有些尷尬地掃了一眼自己的魚桶,兩條小魚正可憐巴巴地看著她呢。

  “咳咳,師妹準備怎么應對祭賽國的大軍?”她隨口找了個話題。

  九頭蟲準備了不少后手,早早就留下了一封自己一旦無法回返祭賽國,就是被西梁女國害死的書信。

  別管祭賽國國王和他這個干兒子有沒有感情。

  這就是個絕佳的借口,哪怕祭賽國國王只是守成之主,他也對西梁的國土滿是覬覦,一個全是女人的國度,征服起來不要太爽啊,只要戰爭借口說得過去,祭賽國國內幾乎不會出現反對的聲音。

  祝英臺很認真地想了想,才說道:“結硬寨,打呆仗,用空間拖垮祭賽國的后勤,只要頂住對方的攻勢,打出漂亮的反擊戰,西梁女國就有了真正的立足之基。”

  鄧嬋玉看了她一眼,說道:“結硬寨沒問題,但是什么樣的‘寨’需要仔細考慮一下,我這里有個辦法,你看看是否適用。”

  她用魚竿在空中畫圖,很快一個造型簡陋,像是水桶的建筑就浮現出來。

  祝英臺仔細看。

  就見這個“寨”建在數十米高的土丘上,從下往上,一共三層圍墻,每層圍墻內都用樹干做支撐。

  祝英臺眼光獨到,很快就看出了其中的布置,三層圍墻內有哨所、有掩體、有用來逃跑的暗道,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一個防御設施該有的基本都有了。

  敵人在遠處的時候,可以居高臨下的放箭,攻到寨前,隔著圍墻就能用長矛攻擊,敵人攻破一道墻,后面還有一道墻,再攻破一道,人家就借助地道跑沒影了。

  “大師姐真是奇思妙想,這個寨子很適合西梁女國。”

  “適合就好。”

  鄧嬋玉給祝英臺推薦的就是毛利人的“帕堡”,論整體防御力,肯定比不上穿越者們最喜歡的棱堡,不過棱堡的造價太高,對于材料、對于建筑學都有極高的要求,以西梁女國的國力,造棱堡實在是太困難,舉國之力造出兩座,哪有什么用?

  造點毛利人的帕堡就比較合適了,這玩意原始人就能造,沒多少技術含量,呆英帝國當年打新西蘭的時候就被遍地帕堡給惡心壞了。

  現在只要在兩國間的要道上造幾十個,不用仙佛手段的話,肯定能耗死祭賽國。

  祭賽國忙著整軍備戰,完全沒意識到唐僧師徒就是殺死九頭蟲的兇手,國王天天都在和眾多大臣商量糧草、兵器的事,懶得理會什么取經人。

  唐僧在禮部等了一周時間,總算是等到官員召見,然后在通關文牒上蓋上大印,準許他們繼續西行。

  這其中有個小插曲,九頭蟲的一個帶有龍族血脈的部下要殺孫悟空為主人報仇,就挾持了祭賽國金光寺的一眾僧侶,很無腦地表示“只要你自戕,我就放過這些和尚”,孫悟空差點樂瘋了,一個變化術騙過妖怪,就在妖怪以為他為了救眾僧而自盡的時候,變成蚊子的孫悟空從妖怪背后跳出來,一棍子下去,就讓妖怪領了盒飯。

  為了感謝他們師徒,金光寺至此改名為伏龍寺。

  師徒往西又走了年余,來到一處茂密的叢林,這里就是八百里荊棘嶺。

  一些來荊棘嶺砍柴的居民對這里的描述是“嶺上荊棘丫叉,薜蘿牽繞,雖是有道路的痕跡,左右卻都是荊刺棘針”。

  這里原本有路,后來路消失了,這才被無數荊棘所覆蓋。

  法海之前西行的時候就沒走荊棘嶺,而是在北方高昌國繞了一圈,這才過去,如今唐僧師徒的到來,是這無數年后,第一批從東方步行過來的旅客。

  唐僧滿臉愁容,問道:“徒弟們,此處荊棘叢生,為師沒有那飛天遁地的本領,要如何才能過去啊?”

  豬八戒這次極為主動,大笑一陣,擼起袖子,就準備好好表演一番自己開荒的本領。

  打妖怪他這個豬胎確實是不行,但是開荒種地是他的拿手絕活。

  他剛剛用出法天象地神通,變成了一個數十丈高的巨人,近乎是同一時間,就見玉兔指著一旁說道:“這里有一條小路,看著還算寬敞,我們就從這里過去吧?”

  啊?還有小路?已經變身的老豬連忙轉頭去看,這一看,確實是有一條稍顯崎嶇的小路,不會太好走,但肯定是能走,唐僧坐在馬上,應該問題不大。

  從他的角度看,這條小路還挺長,看起來像是最近時間里,被什么人專門開辟出來的。

  老豬極為掃興,自己難得的表現機會沒有了。

  收回神通,無視了孫悟空的嘲笑,耷拉著臉,跟著隊伍向西走。

  走了一天一夜,師徒四人來到一處小廟前。

  這不是佛門寺廟,但也不是道門的道觀,看起來像是二者的結合,又在細微處有所區別。

  此時廟門前的石板上躺著一位敞胸露懷,明顯是正在睡覺的大漢。

  師徒四人齊齊緊張起來,這個大漢他們都認識,正是之前要釣魚執法的青牛精。

  孫悟空大喊一聲:“呔!你這廝不是被老倌兒帶回兜率宮去了嗎?怎么又私跑下界,可是要吃俺老孫的金箍棒嗎?”

  青牛精睜開一只眼睛,看清師徒四人的相貌后,很不屑地摳了摳鼻子。

  “誰說牛爺爺是私下下界的?弼馬溫,你可莫要胡說,你牛爺爺這次是有公事的!”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