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1639章 御弟

熊貓書庫    封神:開局一個鳳凰分身
🔊點這里聽書

  隨機推薦:

  黃天化再怎么說,那也是地府的人,他轉世投胎時喝的孟婆湯算是削弱版的,二十歲的時候,就覺醒了前世記憶,他早早就知道自己該做什么,該怎么做了。

  唐僧被眾人架著來大明宮的時候,他正在拜見觀世音菩薩。

  “弟子黃天化,拜見師叔。”他按照闡教禮節拜見觀世音菩薩。

  觀世音菩薩說道:“師叔之說已是昨日黃,貧僧方外之人,當不得陛下的大禮。”

  黃天化說道:“弟子百年前曾經去九仙山桃源洞拜見老師,老師說過,師叔前往佛門只是為了道途,闡教內還應留有師叔的位置。”

  觀世音菩薩有些觸動,他和廣成子的關系一直不錯,在他“叛教”后,廣成子對他的態度極為惡劣,但仔細分辨的話,會發現其中并沒有敵意,那只是一個態度,這次借黃天化的口來談昔日的闡教之情,其中自然是大有深意。

  月光準備“上市”后割一波韭菜就跑路的計劃目前還沒暴露,就連迦葉、阿難那些弟子都不知道,觀世音菩薩也看不出來,不過他知道萬事萬物,都逃不過盛極必衰的道理,佛門現在不是一般的盛,這能持久嗎?一旦氣運崩潰,他這個大菩薩要何去何從?回闡教對他來說倒也不是不行。

  具體是叫觀世音菩薩還是叫慈航道人都無所謂,他只在乎自己的道途。

  “師侄。”他立刻換了稱呼,往殿外看了一眼后,說道:“師侄今日還需配合我一番。”

  黃天化沒有半點遲疑:“弟子領命。”

  觀世音菩薩隱藏身形,這邊唐僧已經被眾人簇擁著來到黃天化面前。

  “火焰杯選中法師為我大唐之總僧官,如今一看,果然是一表人才。來人,宣旨,從即日起,玄奘法師就是我大唐管理佛門的總僧官了。”

  黃天化根本就不給唐僧辯解的機會,讓他看了一眼自己投進火焰杯的紙條,確認無誤后,當場宣布任命。

  唐僧眼看無法拒絕,也就那么半推半就地應承了下來。

  西游取經,突破一路艱難險阻的形勢最重要,誰去取經倒不是那么重要,至于誰當皇帝,那就更不重要了。

  李世民被地府一陣嚇唬,直接促成了唐僧去西天取經。

  現在黃天化轉世成李隆基,他本身就是地府的人,“編制”還在地府呢,純純的自己人,再玩一場被嚇唬的戲碼就太假了。

  黃天化對唐僧的辦法就是把你捧起來,一日一小宴,三日一大宴。

  很多年輕人無法拒絕領導的大餅,關鍵就是臉皮薄,不知道該怎么拒絕,現在唐僧也差不多是這個狀態,面對大唐天子的盛情款待,他實在是說不出拒絕的話。

  唐僧在高老莊的時候,說的是“貧僧是胎里素,自幼不吃葷,也不敢用酒。”

  他拒絕喝高老太爺的酒,等到了女兒國,面對嬌滴滴的女王,就變成了“貧僧吃素,但是未曾戒酒。”

  他有很靈活的戒律標準,喝酒分人,大唐天子毫無疑問就屬于是要給面子的那種。黃天化各種好話一陣說,酒水一灌,唐僧就暈了。

  七日后,觀世音菩薩重新變成老和尚,帶著木吒來朝會上賣袈裟、錫杖,并睜著眼睛說瞎話,把小乘佛法一陣貶低,并且表示,我靈山有大乘佛法,你們可以來自取。

  唐僧此時不在殿內,眾臣就開始商議。

  之前女帝時期是尊佛抑道,現在黃天化無論從自身還是從李隆基的角度看,都要打壓佛門,把自家老祖宗的道門再抬起來,但這個工作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做完的,有人就給天子諫言,把德高望重的和尚都派出去。

  什么吐蕃、什么草原、什么西方苦寒之地,就讓這些高僧去傳道,不去就是不虔誠。

  鄧嬋玉昔日曾經和鄧秀說過治理異族人的辦法,她的意思就是中原王朝抽調異族勇士為兵,并且聯姻高層,贈予異族高層大量的金銀珠寶,之后派遣有道之士去傳道,讓他們放棄世俗的名利之心,鼓勵出家、鼓勵不生孩子。

  理論講得很好,但是那個時期漢朝沒有遠征異族的后勤力量,道士們的傳道能力也不夠,久而久之,這條國策就被擱置了。

  唐朝摸著漢朝這塊石頭過河,這個時候發現了,我們這里有佛門啊!讓和尚去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傳道,讓那些異族人全部出家為僧!誰出家就由官府進行鼓勵,并且給予一定的社會地位。

  總僧官這個官職被眾多高僧視若洪水猛獸,就是因為要帶頭去那些苦寒之地。

  現在你說什么?十萬八千里外的西天極樂世界?別逗了,這聽著就是送死的地方。

  黃天化當即把唐僧招上大殿,先是把重金購買的錫杖、袈裟送給唐僧,之后講述了去西天拜佛求取真經的事。

  總僧官不去西天,誰去西天?大唐天子天天請你喝酒,那是白喝的嗎?送你錫杖、袈裟,那是白送的嗎?

  唐僧實在是無法拒絕,只能硬著頭皮答應下來,黃天化也敞亮,就在大殿內,認唐僧為“御弟”。

  總僧官僅僅上任不到七天,唐僧就接了一個艱難無比的任務,又過了七天,一切準備停當,他帶著隨從離開長安城,從“西漂”改為“西行”。

  原時空的李世民太摳門了,唐僧現在的待遇就好了不少。

  光隨從就有一千五百人,還有兩百個隨行的僧侶,特意摔斷腿的明慧、明法和尚也在隊伍當中,隊伍還攜帶了大量的禮物和金銀珠寶,這完全就是使團的規格。

  人人配馬是不可能的,唐朝初期或許可以,王朝末期可不會把重要的馬匹拿出來糟蹋,幾個領導有馬代步,其余人就走著去西天吧。

  唐僧趕鴨子上架,為了大唐天子,不得不去西天取經。

  這一點倒是和原時空差不多,原時空唐僧發現自己取的是無字經書的時候,說的是“怎么敢見唐王!誑君之罪,誠不容誅”,他覺得自己愧對的是唐王的知遇之恩,和大唐百姓沒有一毛錢關系。

  (本章完)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