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機推薦:
彌勒至今還保留著很多之前西方教時期的想法,作為圣人弟子,教派元老,他的影響力已經跌至谷底,那就沒什么可失去的了,當先開口說道:“修行乃是自身的事,自己抵御不住心魔,與諸佛何干?”
只是死了幾個比丘而已,在他看來,那也叫弟子?
佛門的十八層地獄雖說也在幽冥界,但卻是接引和準提兩位圣人聯手開辟出來的,地域廣大不說,其中兇險更是難以預料。
世界上哪有那么多光明的事啊,靈山越圣潔,地獄里越黑暗,那里聚集了太多的罪孽,哪怕是彌勒,也不想去這個大糞坑里折騰。
他拿著準提的七寶妙樹,最近托月光的福,又勘破了凈世白蓮的執念,區區心魔影響不到他。
月光不置可否,看向多寶佛。
這位過去佛一開口就是很政治正確的話。
“貧僧聽聞東土之上殺戮不斷,生靈涂炭,民不聊生,佛祖有三藏真經,不如讓那東土僧人來我靈山求取真經,光大佛門,普度眾生,世尊以為如何?”
多寶佛這番說辭和他原時空當如來的時候,說東土“貪淫樂禍,多殺多爭”差不多,別說他,現在的月光也得這么說。
要不把東土描述得惡劣一些,把西方描述得美好一些,傻子才來這邊取經呢!
原時空的唐僧從長安出發,越往西走,妖怪越多,91回的時候,金平府的和尚都說“我這里向善之人,看經念佛,指望修到你中華地托生。”
這個金平府在哪呢?它就是天竺國的一個府,天竺的和尚都想好好念經,然后去中華投胎,可想而知,那個時候的西方有多么危險。
事實是東方壓根就不需要大乘佛法,唐僧用小乘佛法的經書給劉伯欽的爹超度,念兩段經就有了效果,劉老爺子直接跑富人家投胎去了。
多寶佛的說法很荒誕,但卻是西游取經的理論基礎,這個沒法反駁。
他認為立刻開始西游,壯大佛門氣運,就能抵御羅睺的心魔。
乍一聽好像很正確,實際是慷他人之慨,反正承擔巨大風險的是月光,不是他。
月光給觀世音菩薩打了個眼色。
觀世音菩薩緩步出列:“世尊,金蟬子的八世身剛剛進入輪回,現在啟動取經一事,怕是很難找到合適的取經人。”
早早就得到月光授意的陸壓跟著出列,朗聲說道:“魔道肆虐,欲吞噬我佛門骨血而壯大自身,世尊萬萬不可拖延,當速速發佛兵入地獄,清剿魔頭!”
地藏菩薩無法離開地府,但他的兩個弟子此時正在靈山,聽說有人建議清理地獄,兩人大喜,齊齊出列:“懇請我佛降下法旨,清理地獄諸魔,蕩平妖孽,揚我佛門榮光。”
地藏菩薩作為佛門抵御魔門的第一線,哪怕他有堪比大羅金仙的境界,手中有準提的六根清凈竹,依然是壓力巨大,要是靈山能出大軍,把地獄給血洗一遍,他就能安心很長時間。
兩個弟子聲淚俱下,生怕靈山不管地獄的事。
月光好言安慰兩句,接著看向其余的諸佛、諸菩薩,她是ceo不假,這些也是職能部門的一把手,不說統一思想,至少要知道他們的想法。諸佛、諸菩薩有的支持討伐地獄,有的認為應該再觀望一段時間,說什么的都有。
諸佛、諸菩薩差不多都發表了一番自己的看法后,文殊菩薩這個時候才說道:“弟子聽聞天庭有蟠桃盛會、安天大會,不如我靈山也開一個盂蘭盆會,鼓舞士氣,凝聚人心。”
普賢菩薩跟著說道:“弟子懇請我佛登臺講法,開啟眾弟子的智慧,穩固靈臺,抵御心魔。”
月光如來不由得遲疑起來,文殊和普賢一個讓她開宴會,一個讓她講法,辦法都不錯,也挺符合她拖延時間,等待西游的宗旨。
討伐地獄,其實和講法的效果近似,一個急一個緩,都能為靈山爭取差不多五十年的時間。
月光掐指推算,講法一次,能再次壯大佛門氣運,而佛門氣運是和她的kpi掛鉤的。
說到講法,這次就連多寶佛和彌勒佛也看向她,月光講法,肯定是真知灼見,不會胡咧咧,在諸圣離開洪荒的今天,她開壇講法,對多寶、彌勒都是有益的。
一邊是清理糞坑,一邊是聽大能講法,正常人會選哪個?
月光沉吟稍許,順勢答應下來:“普賢菩薩所言甚是,本座于三年后在靈山開壇講法,凡我佛門弟子,皆可來聽。”
諸佛、諸菩薩齊齊合十行禮:“阿彌陀佛。”
三年后。
不光佛門弟子,像李靖、四大天王這種受過佛門封號的仙人都來到靈山,準備聽法,哪吒沒來,這種法他沒必要聽。
佛門聲勢浩大,大半個洪荒都被驚動,以至于太上老君給隴西李家送玉璽,八仙逐漸嶄露頭角等事就被掩蓋了下去。
洪荒已經很久沒有大能之士開壇講法了,敝帚自珍是一方面,自身修為不足也是一方面。
靈山這次把講法和盂蘭盆會放在一起舉辦。
人逢喜事精神爽,都免費請你吃喝了,還會產生心魔嗎?
盂蘭盆會的本意是賞,一個寶盆,盆中有百樣奇,千般異果,讓大家看一遍,一眾氣氛組叫好,之后把果子一分,行,大會勝利閉幕!前后算下來,頂多半個小時!
在月光看來,這實在是太簡陋了。
她和鄧嬋玉、鳳凰分頭行動,在洪荒的諸多世界里搜索奇,采集異果,如今她們的成果就分別放置在賓客的桌案上。
洪荒主世界下還有無數多的小世界,環境不一樣,生長的卉乃至于靈材的形態、功效就不一樣,能夠在諸多世界里暢游的大能之士終究是少數,大部分佛陀、菩薩所接觸到的就是自己眼前的一畝三分地,別的世界,一來是沒必要去,二來也是怕麻煩。
月光更取出了一朵準提在悔河中采摘到的無名朵,既然無名,那就好辦了,她直接給命名為“優曇婆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