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機推薦:
陰陽老祖在第一次紫霄宮講道前傳授鄧嬋玉蔽天功,幫助她冒充準提,那個時候雙方相談甚歡,說一句忘年交并不過分。
抱著打探鴻鈞道途秘密的心思,陰陽老祖化名龍虎道人,也參加了紫霄宮第一次講道。
講道后鄧嬋玉送他離開洪荒,讓他遠離鴻鈞,去混沌中闖蕩,尋找證道混元的契機,鄧嬋玉自己則返回自身的時間點,算起來,雙方已經有十余萬年未見了。
昔日是友,今日是敵。
鄧嬋玉試圖用對話來解決爭端,她微笑著問道:“前輩處心積慮地來到這個時間點,不知所求者為何物?”
“所求者不過是一線機緣。”
“是何機緣?”
陰陽老祖斬釘截鐵地說道:“證道混元!”
鄧嬋玉問道:“這里有證道混元的機會?我為何沒看到?”
“你我心知肚明。”
“哈哈哈哈——”鄧嬋玉依然是面帶笑容:“前輩覺得壞了我的機緣,就能讓自身證道?你的想法真的很幼稚,下次不要在熟人面前這么說,容易引人發笑,我忍了又忍,實在是沒忍住。”
陰陽老祖大怒:“小輩,莫要放肆,老祖縱橫洪荒的時候,你還沒生出來呢!”
鄧嬋玉點頭:“嗯,對對對,這話倒是沒錯,別說我了,那個時候連人族都沒有呢。唉,看在故人的份上,你速速離開洪荒,我可以當做沒見過你。”
她語重心長地說道:“前輩還是莫要逼我動手,傷了過往情分。”
陰陽老祖怒視她:“好大的口氣,不知鴻鈞的本領你學到了幾分?”
鄧嬋玉表情糾結,斟酌話語,似乎這話怎么說都不合適,她最終決定實話實說:“真不是我要為鴻鈞老師吹噓,也不是要輕視老前輩你,時代早就變了,實話告訴你吧,只要學會老師的一點皮毛,就完全能收拾老前輩你了。”
她停頓了一下,很有底氣地說道:“而我,掌握的就不止是一點皮毛。”
鴻鈞的很多做法她也不滿,但你不能不承認鴻鈞的強大,尤其是這個陰陽老祖停留在2.0時代,偏偏一副瞧不起鴻鈞7.0的模樣。
你不能用老眼光看問題,人是會成長的。
“老祖不和你詭辯,且看這是何物?!”陰陽老祖一指龍宮深處,層層疊疊的機關隨之開啟,很快,一口水晶棺從中緩緩浮現出來。
棺中躺著一個面相斯文的年輕男人,男人臉色慘白,沒有一絲血色,更無半點氣息,這明顯是一具尸體。
鄧嬋玉的目光往深處探究,就見尸體的口中含著一枚定顏珠,這枚寶珠可以讓尸身不腐,加上水晶棺的護持,即使再過數十年,尸體也不會腐爛。
鄧嬋玉頗為隨意地說道:“前輩竟然把陳光蕊的尸身帶到貞觀十二年了,真是好本事。這不太像是前輩的手段,應該是有人幫忙吧?是燭龍還是羅睺?”
原時空的唐僧從法明和尚那里拿到了殷夫人寫的血書,之后報官,抓捕了水匪劉洪,救出殷夫人,母子兩人到江邊拜祭,洪江龍王適時送出陳光蕊的尸身,并且讓這個十八年前的狀元公原地滿血復活,一家三口至此才算是團圓。這個團圓最終不是以一家人一起“吃餃子”為結局,稍微差強人意,但終究算是一個圓滿。
洪江龍王有讓陳光蕊復活的辦法,想救隨時都可以救,他就和金山寺的法明和尚一樣,就拖著,硬拖,拖了十八年。
現在陰陽老祖把陳光蕊的尸身弄到了一個對于唐僧來說處于“過去”的時間點,唐僧出生后,找一輩子也找不到親爹。
唐僧要是沒有一家團圓的劇情其實也會去西行,大勢不會受到影響,但他的心境就沒有那么圓滿,說不定遇到什么挫折,就一發不可收拾了。
這就是典型的一個鐵釘毀掉一個王國的故事,要的就是積小錯成大錯。
鄧嬋玉要想改變這個局面,必須帶著陳光蕊的尸身去貞觀十三年,讓尸身回到它該去的地方。
不用想,現在那邊肯定已經布下了天羅地網,正等著她過去呢。
“行吧,既然前輩盛情邀約,看在故人的份上,就給前輩一個體面,請前輩回去稍作準備,嬋玉隨后就到。”
陰陽老祖“哼”了一聲,身形消失不見,他的本體還在貞觀十三年,并沒有進入十二年的這個時間點,鄧嬋玉其實也沒進來,兩人是空對空,除了互相罵兩句,其實也沒什么可說的。
鄧嬋玉沒有理會陳光蕊的尸身,施施然地離開洪江,來到岸邊。
陰陽老祖太過自負,他不光小看了鴻鈞,更小看了鄧嬋玉。
他跳出來巴拉巴拉說了幾句話,一副占據上風的模樣,他自認藏得很好,實際版本落后,不了解如今道法的精妙所在,不知不覺間已經把自身的情報暴露了一部分。
鄧嬋玉就從他身上分析出了很多東西,貞觀十二年、貞觀十三年(表)、貞觀十三年(里),如今看是三個時間點。
貞觀十三年(表)就是陳光蕊正式進京,被丞相殷開山招為女婿的時間。
貞觀十三年(里)其實是貞觀十三年(表)的十八年后,唐僧為父母報仇、召開水陸法會、離開長安去西天取經都是這一年。
現在是有大神通者把兩個年代巧妙地混合到一起,合成了貞觀十三年。
陰陽老祖覺得鄧嬋玉年輕氣盛,一路順風順水,受不了激將法,所以玩了這么一招。
實際她遭受過無數次的社會毒打,早就穩如老狗了。
相比那種費二十年時間刻苦讀書,費三十年時間996,最后費二十年時間吃藥看病的人生,現在洪荒的經歷已經精彩了數萬倍,她沒什么不知足的。
唐僧這次西游能成就成,不成鄧嬋玉不會安排下一次嗎?是洪荒兩條腿的男人都死光了嗎?為什么要在唐僧這里死磕?
把孫悟空多壓一百年,他有地方申訴嗎?
金蟬子再轉世一次,行不行?你說九世就是極限,那好,咱們換一個人行不行?唐僧不行就宋僧、明僧,多大的事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