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463章 金星

熊貓書庫    讓你造拖拉機,你去造火箭?
🔊點這里聽書

  B級基地。

  現在是7月20日凌晨三點,肖岡田從晚上一直熬夜到現在,正疲倦地坐在椅子上小憩。

  其余的工作人員雖然也在崗,但也是比較放松的狀態,敬業態度甚至不如門衛室的保安。

  “謝謝。”

  接過加糖加奶的咖啡,沈祚舟掃了一眼都不怎么在狀態的眾人,臉皮不由得抽搐。

  傍晚的時候兩個金星探測器“太白”和“啟明星一號”發回了即將抵達的訊號,然后深空探測團隊就在這兒等探測器入軌后傳照片,一直等了七八個小時都還沒有入軌。

  他問肖岡田是不是出了什么問題,后者只是淡然地擺手表示相信AI,兩個金星探測器上可是安裝了最先進的三進制芯片,動力系統也沒發現異常,肯定不會有事。

  但沈祚舟可沒那么神經大條,這是國內首個對地外行星的探測項目,而且是議題很大的金星,航發委那邊還一直等消息呢!

  不過現在基地確實做不了什么,人類對金星的了解比火星少太多,尤其是國內幾乎是0,還是得相信專業團隊。

  沈祚舟將注意力放在角落里安靜站著的二號機器人上,覺得在人工智能上走的太激進了。

  就比如二號機器人,接連生產了二十多臺試圖取代基地內部的服務業,幾個月過去除了食堂因為員工們要求“有靈魂”使得廚師還在堅持外,其余保潔和生活服務基本全部被機器人壟斷。

  最開始的時候機器人還只是個樂子,皮膚和頭模還是找國內成人廠商定制,但隨后基地便開始自研相關技術,于是機器人從外觀上越來越像人,最后皮膚幾乎與真人無異,再加上AI訓練愈加嫻熟,不管從姿態還是外表上普通人幾乎難以辨認了。

  而且這些投放的機器人還一個個單獨定做,身高體型全都不盡相同,長久接觸真有種智械危機的感覺。

  更不要提生產環節,現在基地內的設備還在持續進行自動化改造,基本上要做到這里的每一樣東西都能由超算控制,硬是在硬件不革新的狀況下繼續大幅提高生產效率。

  跑過來學習的津沽火箭制造基地雖然不敢如此激進,但也開始試運行AI物流倉儲與生產計劃管理,據說內部測試后發現局部效率能提升500,整體在40以上,尤為恐怖。

  這里處處透露著超前,誰都不知道神秘的表象下藏著多少驚人的技術。

  哦,關于基地還有一些未經證實的傳說:

  某專家想把自己從國外鍍金回來、不學無術的兒子送進來工作,然而林炬爽快答應并給了個中級技術管理崗位。

  當時知情的航天局專家以為那人肯定得整出幺蛾子,沒想到不學無術的家伙進了基地以后突然開始努力學習認真工作,并且對公司忠誠無比問點什么都不肯說,簡直與之前判若兩人。

  外人都在傳基地很邪乎會洗腦,但沈祚舟反而很佩服,認為這里的氣氛真的就很積極向上,簡直是科研凈土。

  航天局要學的不僅僅是生產,更重要的是工作環境啊!

  “嗶嗶——嗶嗶——”

  “來了!”

  半躺著的肖岡田一躍站起,其余已經快要睡著的工程師們也立刻進入工作狀態。

  當然實際上來說他們沒事做才是最好的情況,正常狀態下探測器自己規劃就是最優解決方案。

  現在金星與地球間的距離差不多是5000萬公里,電磁波需要兩分多鐘才能跑一趟,延遲可比月球上大多了。

  控制室正中央的屏幕上逐漸開始加載圖片,超遠程通信就這點不好:傳輸帶寬容量小,而探測器拍攝的照片體積又很大,傳回一張照片用10分鐘都算是“極速”,幾個小時傳一張都屬于家常便飯。

  不過比圖片優先級更高的是軌道數據,通過這些簡單的數字控制室立馬確認了兩個探測器的位置。

  雖然間隔一天發射,但抵達的時間只差了幾個小時,“太白”已經完成了入軌正在用霍爾推進器修正軌道,正是它在往回傳送第一張照片。

  啟明星一號還要一會兒,它并不減速入軌而是直接進入大氣層,預計兩三個小時后接觸大氣,并進行大氣采樣返回任務。

  其中啟明星一號是關注重點,“太白”只要能入軌就不會出什么大問題,至少能在那里運行十幾年不斷地采集數據。

  用了差不多13分鐘,“太白”傳回的第一張圖片終于完全加載完畢。

  這是它在距離進行3400公里時拍攝的照片,金星雖然已經近在咫尺但還是只占了巨大畫幅的一小部分。

  但沒關系,長春光學制造的4.1米直徑超大鏡頭帶來的清晰度也是極其驚人的。

  這張大小超過數百兆的超清圖片直接被肖岡田不斷放大,直到金星表面的輪廓徹底顯現出來。

  從當時的角度看現在的金星是個圓滿的真·金色星球,細節飽滿地驚人。

  其表面的火山極其清晰地展現在照片中,旁邊一眼就能看到曾有液體流過的河谷。

  忽略其惡劣到極致的大氣,金星確實比火星更像一顆擁有過生命的星球——或許現在也有。

  肖岡田繼續放大,太白在這個距離的分辨率也有1米,足夠看到其表面的地形地貌。

  放大后的地面占滿了和墻角貼合的巨大屏幕,沈祚舟癡迷地望著它,不肯放過每一個細節。

  這是太陽系里與地球最相似的類地行星,卻另類地反方向自轉,它的公轉周期是225天,自轉周期卻是243天,一天比一年都長,處處透露著神秘。

  更是有大量研究猜測其星球上極有可能存在微生物,不管是什么類型的鬼東西,但都將是人類第一種發現的實打實的地外生命。

  帶著濃重的期待,他立刻開始檢查“啟明星一號”的各項數據,只有它才有希望能在金星發現生命。

  除了在外層大氣收集樣本返回的飛掠器,著陸器也會在經過硫酸云時刻意減速嘗試收集微生物,頂著90倍大氣壓、硫酸雨、400度高溫和風暴掙扎求生,忠實地履行使命。

  (本章完)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