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173章 狂想

熊貓書庫    讓你造拖拉機,你去造火箭?
🔊點這里聽書

  對于國內其他民營航天,航天局由于已經有了新遠這個大塊頭,并沒有投入太多關注。

  一個新遠就夠了,再來幾個的話國內都受不了折騰了。

  不過總體而言還是支持的態度,航發委的存在已經逐漸表明,將民間資本吸納進來并不一定全是壞處。

  于是航發委指了條明路,再進行從無到有的研究就顯得有些重復建設了,不如有些東西你們去買呢?

  新遠公司也積極響應,幾乎將全線發動機產品、回收控制系統、甚至衛星平臺擺上了貨架。

  你可以只生產火箭箭體,發動機新遠提供從12噸級到最大500噸級所有的液體火箭發動機,液氧液氫、液氧甲烷、液氧煤油應有盡有,只要你買就賣。

  回收控制系統也可以買,5米以下箭體買了以后可以免費定制優化。

  航天局也沒閑著,雖然現在他們在全力以赴登月,但是擠一點產能給民營企業還是挺輕松的,發動機基本就是YF100,八院的“云開”回收系統目前支持3.35米級也給賣。

  發動機能買、控制系統能買,那一枚火箭的大部分問題就都解決了。

  這些企業自然是歡呼雀躍,他們又不是航天局外購不丟人,再說阿美很多航天公司還購買露西亞的發動機呢。

  不過他們除了想求購發動機,還主動找上門推銷自己的方案看能不能拉點大佬投資什么的。

  雖然新遠的火箭譜系也不匱乏,但中小型火箭還是比較單調,承接的比較少。

  市場還是有的,新遠還沒到能獨霸全國的底部,而且這兩年航天市場也開始繁榮,衛星需求在增多,不缺訂單。

  但新遠的開放態度還是令他們驚喜,最大居然有500噸級的單燃燒室液氧液氫發動機,噴管直徑才2.7米,雖然沒生產,但大家不懷疑新遠的能力。

  林炬看了幾家公司的PPT,怎么說呢,還不錯,但是欠缺一點新意,而且方向不清晰。

  一窩蜂地擠到火箭領域并不是最好,其實想阿美一樣多個公司,分別的不同領域有獨家技術才能走的長遠。

  林炬想了想,提出了一個問題:

  “火箭稍后再說,我說一件事,新遠的月球計劃包括環月空間站和月表建筑群,具體所承擔的功能我下發給大家,如果各位有覺得能在哪一部分做得很好,很有心意,可以給我提交方案,新遠審核后,可能會接受以聯合研制的方式采納。”

  眾人:!!!

  他們立即反應過來,林炬這是想拉他們一把啊。

  場面安靜了幾秒,然后一人大著膽子說道:

  “包括空間站、月球車、居住艙這些嗎?”

  林炬:“沒錯,新遠現在攤子很大,登月是個系統工程,而且未來開發月球也不是一家公司能完成的,如果伱們的計劃得到通過,新遠也會出一些可能會用到的技術。

  不過我們的要求非常高,而且時效很短,必須短時間拿出成果,想要像阿美一樣畫個PPT就拿投資是不存在的。

  但也不需要過分擔憂,只要創意夠好,新遠還有很多未展示的技術或許用得上。”

  “林廠長的志向,是想要把他們都變稱下屬企業啊!”

  得知7家民營航天企業在新遠獲得的信息,大佬直接指出林炬是在開“武林大會”,想要做盟主。

  如果那些民營企業乖乖聽話,雖然也是能獲得不少先進科研能力,但技術來源被新遠抓的死死的,就只能聽之任之。

  不過賣火箭關鍵部件倒是有意思,發動機和回收控制系統都可以隨便賣,無限制使用,這就意味著航天的門檻大大降低了。

  以前有李傳福說汽車就是輪子上套個沙發,現在可以說火箭就是發動機上安個圓筒。

  還是可回收的,能讓購買的企業收回投入,跟造手機一樣,有錢就能入場。

  可想而知,一旦真的實施會有多少人蠢蠢欲動。

  但佘院士有不同意見:

  “火箭只是一小部分,大頭是他說的月球計劃,可是,月球真的有開發價值嗎?或者說,短期內,有嗎?”

  這句話讓大佬陷入了沉思。

  月球有沒有價值當然有,可這些價值要發揮出來才叫價值啊!

  比如都知道月球表面大量的鋁、鐵、以及最高價值的稀有金屬,而且真空冶煉難度小,純度高,可現在有大規模運輸能力嗎?

  好像…有。

  大佬和佘院士同時想到了A100核熱發動機。

  這玩意比沖可高了,H2航天飛機一次可以裝30噸貨物,但在近月軌道和近地軌道之間進行一次旅行所消耗的燃料才不到20噸。

  這30噸可以裝什么,假如是精煉后的金屬錸,主要用于航空發動機制造,一公斤1.7萬元,那么就價值5.1億元左右。

  可將這30噸金屬錸從月表運到近地軌道,再扔下來又要多少錢?耗費多少精力?

  月球重力低,火箭的運載系數可以高達60,要把30噸的載荷打到天上,所需要的火箭起飛重量只有不到50噸,發動機推力30噸即可。

  只需要三分鐘,發動機就能推動50噸的火箭將30噸載荷打到月軌,如果在月球能自產燃料和進行回收維護,那價格會相當便宜,甚至可以忽略不計。

  全球每年需要至少50噸金屬錸,資源增多消耗也會增多,加入能用三個億的成本將這30噸錸從挖礦、冶煉、運輸弄過來還是有得賺的。

  不過換一種就厲害了,比如金屬銥,現行國際價格約630元一克,也就是一公斤63萬元,目前全球產量約7噸/年,儲量約5000噸,而全球的需求量差不多在15噸左右,是非常昂貴且重要的稀有金屬。

  最近的用途就是用在火箭發動機噴管上,還有高溫合金、最耐腐蝕等。

  要是能運30噸這玩意,那可太值錢了,市價就是190億,幾次就將登月的前期投入收了回來。

  不過這是理想情況,就算一年內完成一次運輸,那也代表著金屬銥的產量暴漲4倍,雖然需求量肯定也會同步上漲,價格肯定也要跌很多,但就算跌到20萬一公斤,一噸也是2億,一次運輸就是60億。

  采礦,它有前途啊!

  當然,這個前提是利用核發動機那高到離譜的比沖來運輸,還有前期在太空建立起能至少一年提煉生產30噸稀有金屬的冶煉廠和礦場。

  光是冶煉爐所需要的功率怎么也得1500KW,供應人員、采礦設備等等,發電站等等,先得有一個10MW的發電站才敢做,礦場和冶煉廠所需要的設備在至少在300到500噸級。

  向月球表面投射500噸質量?佘院士搖頭,自嘲剛剛的狂想。

  (本章完)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