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駿一席話語,發人深醒。
政制院內,眾人一時才明白,為什么趙駿對日本敵意這么大。
原來這個國家的民族性竟是如此低劣。
時時刻刻想要入侵敵人,而且外表卻還保持著偽裝,簡直是讓人防不勝防。
屋子里一時陷入沉默。
因為趙駿的道理簡單粗俗,讓他們很容易就能想明白。
所以每個人都在回味思索著這段話。
過了好一會兒,才有人問道:“可如今大宋強盛,日本人既然慕強,哪里還敢冒犯我大宋?”
趙駿笑著搖搖頭:“在后世有一本很著名的書,叫作《菊與刀》,是美國文化人類學家受美國政府委托所著。”
“里面旨在分析日本的社會和民族性,其中通過“菊”和“刀”這兩個象征性的元素來揭示日本人的矛盾性格和日本文化的雙重性。
“如愛美而黷武、尚禮而好斗、喜新而頑固、服從而不馴等。”
“直觀一點的表達就是,如果他們的對手非常強大,那么他們就會彬彬有禮,對你保持著謙遜。而一旦你虛弱了,那么就會馬上露出獠牙,拔出他們的刀背刺。”
“所以這個民族的劣性就在于此,現在我大宋強大,他們不會冒犯,但他們會裝作表面恭恭敬敬,暗地里卻危害到我們的利益。”
說到最后,趙駿輕輕敲擊著桌面說道:“這是這個民族千百年來形成的本性,也是歷史的必然。”
雖然在日本的內應要很久才能傳一次消息,但他讓宋彩粟健他們深入了解日本,記錄他們的內部情況,早就摸得七七八八。
結合上一世他對小日子的了解,通過派出皇城司暗探的辦法,他算是徹底明白了這個民族的劣性。
不管是任何時代,想逃離出去,擺脫地震頻發的島國永遠是這個民族的最大訴求。
就像后世的日本,二戰之前,面對西方各國的現代化震撼,唯唯諾諾,甘愿放棄閉關鎖國,充當西方各國的貿易中轉站。
可當他們通過明治維新強大起來之后,就立即露出猙獰爪牙,開始與西方各國平起平坐,甚至自以為強盛,入侵大陸,要攪動世界格局。
因此總結前段時間,日本內應傳回來的一些消息后,趙駿就認為,只要小日子看到了今天大宋的強大,就一定會有動作。
而這個動作,很大概率就是依舊如他猜測的那樣,表面保持對大宋恭敬,實則想收回資源利益,趁機竊取技術、制度,再次革新,覬覦大陸之地。
“哦?損害我們的利益?”
聽到這句話,每個人的臉上都嚴肅了起來。
晏殊沉聲道:“若是侵害我大宋的利益,我大宋的海軍可不會答應。”
“不錯。”
宋綬也道:“如今我大宋實力強大,可不懼怕任何挑戰,他們大可以試試。”
“若真是如此,那攻打日本的計劃也得提前了。”
“我大宋不愿意挑起戰爭,但也不怕戰爭,倭人自誤,死期將至矣。”
“在這一點上,大家都是團結一致。”
幾個人也紛紛說著。
如今日本每年為大宋提供數百萬兩白銀和幾萬兩黃金。
而且這個數字還在持續增長,大宋高層早已經視為蛋糕,對于這部分利益自然不容有失。
“不過,他們會如何損害我們的利益?難道閉關鎖國,不許與我們貿易?”
晏殊又提出疑問。
“這應該不會,他們現在還沒這么大膽子。”
趙駿笑了笑道:“他們還得保持向我們表達謙卑的態度,在我們這偷東西呢,怎么敢閉關鎖國的?”
“那是?”
眾人就不解了。
“如果我猜得沒錯的話,日本大概率會選擇對外謙卑,換取我們的好感度。對內則是重拳出擊,迅速收回那些金礦、銀礦。”
趙駿繼續道:“只有這樣,日本才能掌握財力,然后繼續對我們實行欺騙主義,想辦法從我們這里偷到制度、知識、技術,壯大自身,完成改革,一旦改革成功,哼哼。”
說著冷笑一聲。
日本這個民族對于改革其實并不太抵觸。
就像他們在發動與大唐之間的戰爭前,完成了大化改新,讓日本人自以為強盛之后,就敢于入侵朝鮮。
在發動與明朝之間的戰爭前,同樣完成了冷兵器到熱武器的變革,有了火槍以外,豐臣秀吉就有了叫囂三國合一的底氣。
后世明治維新就更不用多說,一旦他們國力強大,就會毫不掩飾向外侵略的野心。
因此現在有這么個機會擺在日本人面前,就不信他們不動心。
“嗯。”
眾人沉吟著點點頭,覺得雖然趙駿可能多慮了,但也不是完全沒有道理。
如果他們在那個位置,或許也會想到把東西收回來,然后利用這些東西換取技術,而不是一堆無用的大宋工藝品。
可問題是現在大宋的強盛讓他們很難做出這樣的決定,除非日本這個民族真像趙駿分析的那樣。
“還是我之前說的,首先是對馬島在我們手里。”
趙駿繼續侃侃而談,認真分析道:“對馬島獨特的地理位置,一旦控制了這里,不僅控制了日本命脈,還控制住了宋高日三國貿易和日本北上入侵朝鮮的必經之路。”
“雖然石見地區日益發達的貿易未嘗沒有給日本帶來好處,比如大量手工品流入,還有糧食、鐵器、茶葉、絲綢、瓷器等等,讓日本高層生活更舒服,但他們想的可不止是這些。”
“他們一直以來的訴求就是想要侵略大陸,最直觀的野心就是朝鮮半島,甚至連中原大陸都是他們覬覦的對象。”
“而我們控制了對馬島,就直接斷開了他們與朝鮮半島的通道命門,命門被人控制在手里的滋味肯定不好受,所以他們就一定會想方設法把對馬島奪回來。”
“但敵強我弱,又該怎么辦呢?”
“很簡單,日本最近有很多金銀礦產被發現,這些金銀礦產出的礦產絕大多數都流入到了大宋來,這對于他們來說肯定是不能容忍。”
“所以若我是日本高層,必然要進攻那些控制了礦區的地方豪族,將礦產收回國有。”
“然后利用這些礦產產出的錢財,來大宋購買各種技術、知識,順便還能偷學我們的制度,進行深層次的革新。”
“反正日本不缺硫磺,一旦擁有火藥技術之后,他們的國力就會得到大幅度提升。那么朝鮮半島就會成為他們的首要目標,從而步步蠶食,試圖從島上走到大陸來。”
這個理論也確實是日本幾千年來一直想做的事情,包括后世和唐朝時期那場戰斗也證明了這一點。
作為后世來的穿越者,趙駿從來都沒有忘記過日本這個國家。
因此他這些年暗地里對這個國家進行了多次調查,他發現日本對唐朝表面恭維,實則包藏禍心。
他發現日本時時刻刻都對朝鮮半島充滿覬覦之心,甚至對中華大地也垂涎三尺。
地形狹長的島嶼給了他們極度的不安全感,走出這片島嶼,成為了他們畢生希望的訴求。
“嗯,漢龍的意思是,我大宋的存在,擋住了他們北上的道路?”
晏殊明白他的意思了。
“是的。”
趙駿點點頭,說道:“簡單來說,我們與日本之間,屬于國運之爭。他們想走出來,我們會擋在他們面前。所以我們與他們未來,只有不死不休一條路可以走。”
“唔”
眾人露出凝重的表情,微微點頭。
“剛才說完了對馬島,再繼續說一聲第二個,就是實際利益。”
趙駿繼續說道:“除對馬島以外,我大宋還控制了日本不少礦產,這些礦產是我標注出來的,也是我們派人去發現的,雖然在他們的土地上,但我們也付出了不少的代價。”
“前期投入,雇傭當地人挖礦,跟他們本地的豪族進行利益交換,用我大宋的特產換取他們手里的礦產,沒有直接搶已經是仁至義盡了。”
“但對于日本當權者來說,他們肯定不會希望自己本國的資源被我們拿走,所以必然會想方設法把資源奪回去。”
“這是我們與他們之間第二的利益沖突關系,因此綜合種種,只要日本當權者不是傻子,就一定會選擇剛才我說的辦法,即表面恭維,背地里謀取礦產,壯大自身,然后覬覦朝鮮的國策。”
“如果我所料不差的話,估計他們這個時候已經在派人來我大宋,預計最多兩個月內,興許我們就能見到那只出現在唐朝,在我大宋卻從未見過的遣唐使了。”
他說完之后,摸向旁邊的茶杯,抿了一口。
其實趙駿還有一點沒說。
當初他之所以采取迂回套路,從日本那搞到石見銀礦和佐渡金礦的開采權,而不是直接搶,是因為他發現不太好搶。
那個時候大宋的國力雖然強大,可武力低下,被遼國和西夏欺負,實在沒辦法遠征日本。
甚至即便是這個時候強行進攻日本,可能也是相當得不償失。
所以正確的做法就不應該是搶,而是提出合作。
不過卻不是與日本高層合作,而是與日本當地的豪族合作。
下克上一直是小日子的傳統藝能。
小小的島國能分出幾十個國家出來,地方豪族勢力層出不窮,各種叛亂自然也是不止。
比如現在已經是藤原家執政后期,之后有前九年之役,后三年之役等等叛亂事件,就足以證明當時日本內部矛盾不斷。
因而利用這種矛盾,保證大宋自己的利益,然后分化日本,等到將來時機成熟,一朝吞并,才是上上之策。
“哦?”
得知日本可能在最近一段時間派人過來,范仲淹說道:“那漢龍你打算怎么做?”
“該怎么樣就怎么樣唄。”
趙駿笑了笑道:“他們想要的東西我們是一點都不給,就給他們儒家書籍,狠狠地教育教育他們。”
“為什么不給他們火藥呢?就跟遼國一樣,耗費他們的國力?”
有人問道。
“不限制遼國發展火器,是因為遼國原材料獲取必須通過我們,我們間接賺得盆滿缽滿,還拖垮他們的國力,儲備也完全被我們拿捏,根本不足為慮。”
趙駿搖搖頭道:“可日本是火藥的原材料生產國,他們不缺硝、硫磺和木炭,把火藥給他們他們自己就能生產,而且儲備無限,不會被我們卡脖子,對于我們來說是一種威脅。”
“這樣嗎?”
范仲淹皺起眉頭道:“可即便是我們不提供火藥計數,他們興許會找到遼國。”
趙駿把茶杯放下來,笑著看向眾人說道:“所以我派寧海軍去一趟日本,一來威懾,讓他們睜眼看看我大宋的強盛。二來保證我們自己的利益,防止他們陽奉陰違。”
“若事情真按我懷疑的方向發展,那寧海軍的出現,想來必然給予日本沉重一擊,哪怕他們買了遼人的技術,面對我們的火炮也是不堪一擊。即便是沒有出現我想的情況,那剛好。”
他說著笑容愈發燦爛:“大宋的海軍就在日本的港口駐扎一段時間,就當作是出國訪問,積累遠洋經驗了,反正以后也是要下南洋,甚至去非洲,繞過好望角去歐洲瞧瞧的,可不能只在近海溜達。”
眾人互相對視一眼,隨即爆發出大笑的聲音。
“哈哈哈哈,漢龍深謀遠慮啊。”
“雖然出海一次,五千人的軍隊人力物力花費不小,但聽漢龍這么說,這些開支都是值得的。”
“漢龍還是不會無的放矢,既然如此,那我們就靜等好消息就是。”
諸多宰相們樂了起來。
之前他們還以為趙駿是因為個人對日本的怨恨而忽然派寧海軍去一趟日本,現在看來他的目光還是那么長遠。
唯有趙駿又端起茶杯抿了一口,露出一抹笑容。
這一趟寧海軍出去,五千人人吃馬嚼,加上一走就是好幾個月,花費肯定不是個小數目。
但相比于大宋在日本的龐大利益,那自然就不算什么了。
屬于是花小錢辦大事。
而且最重要的是,寧海軍將會像一顆智子,封鎖住日本的科技,并且挑動他們自己內斗。
屆時日本將會在很長時間處于內亂當中,根本不可能發展得起來。
等到將來大宋的科技水平再次提升,海軍所有的船只都換成蒸汽動力,甚至是出現內燃機,以石油動力的時候。
那么日本這個被圈養起來的國家,自然也將被端上大宋的餐桌,成為一道不算精美的食物。
這一天在后世可能會等很久。
但現在。
卻是已經不遙遠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