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三百二十八章 道義制裁

熊貓書庫    我的姑父叫朱棣
🔊點這里聽書

  田黃石產自福建壽山,自帶了福壽二字。

  又因為色澤黃潤,軟硬適中,適合雕刻印章,乃是印章石之首,歷代宮廷都非常推崇,有帝石之號。

  這玩意又有一兩田黃三兩金的說法,價值在石材當中,都是頂尖兒的。

  尤其是像徐顯忠偷出來的這塊,如此碩大,又干凈純潔,這玩意十倍、百倍于普通的田黃。

  如果能找到高明的工匠,都可以雕刻出三鏈章了。

  這么寶貴的東西,就被兒子堂而皇之拿出來了,徐景昌簡直想給他一巴掌,奈何巴掌舉起來,卻是舍不得打了。

  “回頭我給你找十刀李后主的澄心堂,送給你老師就夠了。”

  好好的石頭變成了紙,徐顯忠小朋友很不滿意,但是念在老爹素日表現,還算讓他滿意,也就不跟他計較了。

  “下回我拿桌上的盒子,那個大,里面一定是好東西。”小家伙嚷嚷道。

  徐景昌的臉立刻黑了,寶貝兒子,你是迫不及待要當孤兒啊!

  皇后的大印伱也敢偷,接下來是不是要偷玉璽了?

  徐景昌認為,趕快讓這小子去讀書,長點規矩太有必要了,不然一家人都要讓他給害了。

  徐顯忠小朋友卻是絲毫不在乎,我有什么好怕的?我爹徐景昌啊!

  身為大明朝新一代的紈绔領袖,咱必須扛起這一面大旗,不能丟了老爹的臉。不光是徐顯忠要入學,太孫朱瞻基也放棄了太學,被弄到了武學,由此還產生了一點點小麻煩,就是往后的皇家子弟,都要進入武學。

  學點打仗的本事,只要不成為瓦剌留學生,就比跟著翰林念四書五經要強的。

  就在這邊積極籌謀的時候,朱高燧找到了徐景昌,這讓徐景昌很吃驚,“你也想去讀書?”

  朱高燧連連搖頭,“殺了我也不去遭罪…不過我倒是想打聽一件事,就是海外的人,能不能進入咱們的武學?”

  徐景昌道:“那你覺得呢?”

  “我覺得自然是可以的,奈何禮部不同意。”

  “為什么?”徐景昌問道。

  “禮部害怕咱們的好東西被人學去了,敝帚自珍唄!”

  徐景昌倒是不怕傳出去,畢竟大張旗鼓教學,泄露是早晚的事。關鍵是大明要搶先建立起完整的體系,贏得先機,到時候就算在流傳出去,也只能跟在屁股后面吃灰。

  而且一旦國力遠不如大明的國家,學了大明這一套,那不是強軍,而是自己找不痛快。

  “對了,到底是誰要進武學?朵顏三衛和韃靼各部我的人,不是塞到北平去了嗎?”

  朱高燧嘆口氣,“表弟啊,你有所不知!”

  朱高燧一聲長嘆,隨即繪聲繪色,跟徐景昌講了起來…原來,在徐景昌的支持下,下西洋不光比歷史規模大,也更加深入蠻夷,了解情況。

  三寶太監帶回來太多的消息,其中就有一個拂林國,希望和大明結盟。

  拂林?

  不會是東羅馬吧?

  徐景昌來了興趣,他詢問朱高燧,朱高燧一時也講不清,他們就把禮部的人叫來,查找國書,搜集資料。

  忙活了好幾天,總算讓徐景昌弄明白了,這個拂林國,還真的可能就是東羅馬…他們已經過得太慘了,琉球跟他們比下來,都算是幅員遼闊了。

  如今的東羅馬只剩下君士坦丁堡一座城池,商業萎縮,兵力枯竭…內部處境堪憂,外部奧斯曼虎視眈眈。

  帝國派出使者,前去歐洲求援,結果得到了除幫助以外的一切支持。

  山窮水盡,沒有出路。

  東羅馬就在等著,必然降臨的終局…

  而就在此時,垂死病中驚坐起,東方還有個大明朝!

  就這樣,竟然有東羅馬的權貴混在商隊里面,乘坐鄭和的船只,來到大明,請求兵馬援助,借師助剿,待到戡亂成功之日,東羅馬愿意和大明永結盟好。

  徐景昌聽到這些,整個人都不好了,光聽說夜郎自大,沒聽說羅馬自大…沒人告訴他們,東羅馬要完蛋了嗎!

  朱高燧卻是跟徐景昌念叨,“也不是不知道,我認識的幾個商人,他們就希望學習大明的用兵之法,練出一支強兵,殺回君士坦丁堡,挽救自己的國家。

  徐景昌很好奇,“他們怎么想著,為什么要在大明練兵?就沒想著返回本國折騰?”

  朱高燧翻了翻眼皮,“表弟啊,你還是不了解拂林國啊!積重難返,百病纏身,指望他們能改革自強,還不如指望他們那個神從天而降,拯救他們呢!”

  徐景昌更氣了,“既然如此,還費那個力氣干什么?讓他們趕快自生自滅就是了。”

  朱高燧卻是眉頭緊皺,“表弟,我跟你實說了,生意做到了今天,就不免往外面發展,這也是你一直提倡的。可是眼下咱們也找不到一個合適的落腳之地,我就盤算著,能不能拉攏下拂林國,這不是我的意思啊,我二哥也是這個看法。”

  徐景昌眨了眨眼睛,感情是要敲開外面的國門啊!

  “想法是對的,但是解題思路有點問題。”

  朱高燧不解,“那我們錯在了哪里?”

  “錯在了拂林國沒有出息,死在旦夕,根本沒必要救他們,也不能投入力量。”

  “那該怎么辦?把拂林國的人驅逐了?”

  徐景昌搖頭,“那就更不行了,好歹人家也有著一千年歷史,算是難得的的古國了。”

  朱高燧看著徐景昌,滿是無奈,“我這腦子不好使,你就直說吧,需要怎么辦,我聽你的安排,這還不行嗎?”

  徐景昌一笑,“你要真聽我的,這事情也不復雜,你只需要這么安排就行了…”

  徐景昌低語了幾句,朱高燧立刻心領神會,情不自禁伸出了大拇指,給徐景昌點贊,論起缺德啊,這位絕對是天花板了。

  那是蓋了帽了,我的老北鼻。

  三天之后,邸報上面,就出現了一篇皇皇文章…這篇文章就說了一件事,在大明之外,尚有一個文明,也有千年古國,傳承至今。

  漢唐的時候,中原的使者,不遠萬里,探查蠻荒,開拓道路。張騫、班超、甘英…到了今天,我大明更是派出千百艘船只,秉持前人精神,走前人未走過的道路,探查其他文明,開拓華夏子民眼界。

  隨后就用大量的篇幅,介紹拂林國,又說了一大堆的事情,基本上就是給百姓普及海外的知識。

  但是就在文章刊登的第二天,徐景昌就召集新任的各部尚書,聚集到通政司開會。

  “自古以外,華夏乃是文明之地,華夏之外,皆是蠻夷。如今在這一群蠻夷當中,卻有一個不那么蠻夷的國家,能夠綿延千年,拂林國不容易啊!”

  這幾位尚書紛紛點頭,屬實不容易。

  但是讓我們出兵,那是無論如何也不行的。

  楊榮主動道:“定國公,你也清楚,陛下有意討伐瓦剌,西南邊境也不太平。國庫也就那點錢,萬里遠征,我是真的擔心,勞民傷財,虛耗國力。”

  楊士奇也道:“定國公,如果只是為了濟困扶危的名聲,我以為不該冒險。”

  黃淮和胡廣也相繼發言,內容大同小異。

  徐景昌充分領教了什么叫屁股決定腦袋,六部尚書的椅子,就是有神奇的魔力,誰坐上了,都會被迅速同化。

  不過好在徐景昌早有盤算。

  “我非常贊同你們的看法,我大明絕對不是好戰的國家,也不能白白浪費國帑民財…但是話又說回來,咱們也不能真的見死不救,無動于衷。因此我提議,要對奧斯曼進行制裁。”

  “制裁?”

  “對,就是從道義上,進行禁運!我們不能和奧斯曼做生意,不能給他們提供利潤,幫他們去滅掉一個古老的文明,這絕對不行!大明要站在道義的高度,去看待這件事情。”

  在這一刻,徐景昌仿佛被圣光籠罩了似的,連說話聲音都變得神圣起來。

  “鑒于奧斯曼國破壞和平,恃強凌弱,貪得無厭,大明朝決定暫停和他們的貿易,并且曉諭所有商人,從道義上,暫停貿易。不能因為貪圖一點錢財小利,就忽視了是非對錯!”

  這話說得,屬實無可挑剔。

  只是楊榮、胡儼、楊士奇,這幾位都太清楚徐景昌的為人,指望著他能堅守道義,實在是強人所難了。

  果不其然,接下來徐景昌就道:“為了更進一步,打擊奧斯曼的氣焰,我決定,拿出五十萬兩,作為獎金,鼓勵商賈,尋找新的航路,繞開奧斯曼的控制,將我們的商品,銷售到更遠的地方。”

  果然,徐景昌圖窮匕見了,這哪是救東羅馬啊,分明是要開辟新航路。

  徐景昌又道:“要航行更遠,就要有更好的船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再拿出五十萬兩,獎勵開發新的海船。”

  “再有,海上征戰,需要新的武器,同樣拿出五十萬兩,獎勵武器開發,凡是發明出相應成果的人員,都能得到重賞!”

  三條命令,一百五十萬兩銀子。

  相比起不遠萬里,出兵救拂林國,這么花錢,還是更加合理些。

  幾位尚書互相看了看,趕快答應吧,不然就真的要出兵了。

  隨后徐景昌就說道:“諸位,這次制裁是道義上的,也不是完全不行,奧斯曼要是仰慕上國物產,還是有辦法的。”

  幾位尚書一起點頭,“我們明白…得加錢!”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