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四章子嗣

熊貓書庫    從武王伐紂開始建立千年世家
🔊點這里聽書

  當洛國公這個詞語從武曌口中道出后,幾乎所有人都有些恍惚,就像是見到歷史長河轟鳴著沖進殿中。

  在這個世界上,有些字因為歷史而帶上了不凡的意味。

  秦晉齊楚。

  一等王公。

  對于洛氏而言,周,亦是一個不凡的字眼,世人將洛氏稱之為,周族。

  所以當初李淵封洛玄夜為周國公,太宗皇帝李世民封洛玄夜為周郡王,群臣從爵位上,就知道了洛玄夜的受重視程度。

  在秦晉齊楚之上,還有兩個很特別的爵位,那便是洛和昭。

  秦晉齊楚洛,這便是春秋的五大國。

  在周朝的時候,洛始終是侯爵國。

  國公這個爵位,是南北朝時才出現的。

  再往前的時代,洛第一次和公爵聯系到一起,是楚天子項王所冊封,洛陵是唯一一任洛公。

  楚國的天命絢爛而又短暫,漢朝從地上冉冉升起,昭公這個爵位出現在世上,并且延續了三百年,直到漢朝天命降落,洛氏整族遷徙到極北凜冬之地。

  祖宗的榮耀是要依靠后輩子孫來維護的,秦晉齊楚的爵位被封賞,因為他們的子孫已經守不住這么尊貴的稱號,但洛氏可以。

  所以直到現在這兩個爵位都不曾落到他人手中。

  這兩個爵位對于洛氏來說,更是代表著無盡的榮耀,或許每一個人都想過,這兩個爵位會在什么時候被重啟。

  它將褪去歷史的塵埃,帶著無盡的光芒,重新閃閃發亮的出現在所有人面前。

  上面會銘刻著歷代每一個英烈的名字,會銘刻著每一個祖宗的名字。

  李世民實際上想過要不要將這個爵位賜予洛玄夜,他甚至暗示過洛玄夜,但最后卻被洛玄夜隱晦的拒絕了。

  因為洛玄夜認為自己還不值得,也沒有資格重啟這個爵位,他并不是那種能夠代表洛氏,繼往開來的家主,他只是一個平平無奇的當朝第一重臣罷了。

  無論是能力還是地位,都承擔不了這樣的重任。

  洛君薇是洛玄夜的長女,她當然知道這一段往事,她既然知道這件事,那武曌自然是知道的。

  她的目光平靜,而后和武曌對視,武曌的眼中有盈盈笑意,面上氣定神閑,似乎并不擔心洛君薇拒絕,因為武曌已經思索許久,現在就是最合適的時間。

  武曌和洛君薇對視過后,便緩緩感慨著,“洛。

  多么尊貴的字眼啊,洛氏第一位女家主,皇太女的夫君,未來大唐天子的夫君,只有洛國公這樣的爵位,才能夠讓朕不費盡心思的去創造一個新的爵位吧。”

  武曌此言一出,殿中群臣只有一個感覺,那就是天后陛下為了讓洛君薇接受洛國公爵位,還真的是為計深遠啊。

  果然這番話說出口后,洛君薇便直接躬身拜道:“微臣叩謝陛下恩典,陛下千年萬歲,萬安萬福。”

  見得洛君薇接受,武曌很是高興,是連群臣都能感受到的那種高興,“先帝仙逝這些年,朕操持國事,有賴洛國公輔佐,這是你應得的,今日既給了忠臣恩典,又讓國家得到了一位可以繼承邦國的皇太女,這是幸事,傳朕的旨意,長安城六十歲以上的老人,每家給米一斤,肉一斤,有司不得怠慢。

  有事啟奏,無事便退朝。”

  今日朝堂上的事這么重大,對天下的影響不言而喻,誰還有心思在這里處理什么事務,無人出聲,于是便退朝。

  洛千秋和太平沒有出宮,而是跟著武曌和洛君薇來到了后殿中。

  武曌和洛君薇一左一右坐在上首,洛千秋和太平則并肩坐在下面,二人都知道武曌這是有話要說,于是皆翹首聆聽圣訓。

  武曌望著面前的一對璧人,心中不禁有些羨慕,當初她和李治也算是有真感情,但比起洛千秋和太平來說,自然是不如的,但她又望了洛君薇一眼,心中又暗自欣喜,也就不再想這些。

  飲下一杯茶后便說道:“太平,從今日開始,你就不是曾經那個公主了,而是大唐未來的繼承人,皇帝的位置好說,只有敬拜太廟后,你就可以繼承,但你的兄長沒能成為天子,你還要走一套流程,才能從朕的手中,把大唐天命接過去。

  若是過往那些年,你是要去素王陵的,不過現在大唐帝都在神都洛陽,所以你去洛陽的神廟祭拜就可以了,你是洛氏的兒媳婦,問題應該不是很大,但朕還是要囑咐伱一下。”

  太平聞言連忙盈盈一禮,“母后,女兒知曉了。”

  武曌微微點頭,“你不像你的兄長那么笨,朕對你是很放心的,從明日開始,你就搬進東宮,而后每日都要來朕這里學習處理政務,薇薇也在,我們二人一起教你,你要盡快徹底大唐的運轉流程。

  長生。”

  洛千秋字長生,這名字和字可以說是相當的別致了,聽到武曌喚自己,他連忙抱拳道:“母后,兒臣在。”

  武曌打量著洛千秋,而后道:“你從小學武,又有長輩教你兵法,朕對這方面不懂,也就不再多言。

  以后太平做了天子,你勢必要輔佐她,僅僅打打殺殺可不行。

  天下之重,一在人,一在財,這便是邦周將這二部稱之為天地的緣故。

  朕給你加弘文館學士銜,天地二部行走,參知政事,你去中書門下聽政,看看宰相們是怎么治理國家的。

  不要辜負朕和你母親的期望,你可是洛氏下一代的家主,這個尊貴的身份,要有相匹配的功績才行。”

  這不僅僅是要培養太平,也是要培養洛千秋,洛千秋是從洛氏子中精挑細選出來的,文武雙全。

  幾乎是上下數代洛氏子中,天賦最好的一個,是洛氏這么多年的衰落后,終于再次乘勢而起的子弟。

  洛千秋知道自己被選出來過繼到母親名下,和太平公主結婚的那一刻,下一代家主的位置已經加在了他的頭上。

  他既覺得榮耀,又覺得很有壓力。

  當時的他并不知道為什么娶太平公主就可以成為家主,老祖宗竟然沒說話。

  但直到這一刻,他才知道了其中的原因。

  原來太平竟然會是未來的天子,懷著復雜的心緒,他拜道:“請母后放心,兒臣一定會好好輔佐皇太女,絕不讓您的一番功業心血,付之東流。”

  洛君薇微笑的望著眼前的一雙璧人,“大唐這些年還算是安穩,但未來卻不一定安穩,等到了你們的時代,時勢就要發生變化了,內部的問題和外部的問題,都會成為你們亟待解決的大事,不容易啊。”

  大唐建立的時間這么久,人口爆炸,土地兼并,官吏墮落,兵制敗壞,社會貧富差距拉大,即便是有良臣在朝,但這些東西本就難以解決,還是會逐漸爆發出來,只不過問題還沒到改不了的地步,屬于改革能改掉的弊病。

  武曌和洛君薇現在做的就是,給國庫里面留下足夠的錢糧,再維持一支聽從天子指揮的強悍的北衙禁軍,至于現在掀起一場大變法,那還是算了,現在貴族的勢力龐大,諸侯王公之國,朝廷還是很忌憚的。

  武曌和洛君薇給太平和洛千秋大致分析了一番如今大唐周圍的局勢,聽的二人頻頻點頭,洛千秋更是握緊了拳頭,他預感到,日后可能會需要他出征。

  聊罷國事,開始聊家事,武曌望著太平公主的肚子,微微皺了皺眉頭,“朕當初和先帝不過幾個月就有了孩子,你的幾個活著的兄長都子嗣昌盛,你的身體這么健康,怎么現在還沒有孩子,要抓緊一些,君王可不能沒有子嗣,朕讓你繼承君位,除了看重你之外,也是為了讓日后的大唐天子,都有素王血脈,太平,你要努力才是。”

  太平沒想到母后竟然會這么說,頓時羞紅了臉,“母后,女兒已經很努力了,但…”

  洛君薇笑著說道:“陛下,不怪太平,我洛氏得天之幸,有得必有失,子嗣一向不昌盛,不過生個一兒半女還是沒問題的,倒是不用著急。”

  武曌這才收起略焦急的心緒,“日后生下來的第一個兒子,納入李氏的宗譜,之后的孩子,是李氏還是洛氏,你們夫妻二人商議吧,那個時候,朕也不知道還在不在世上。”

  武曌這有些感慨的話一出,太平和洛千秋立刻同時俯身,“母后千年萬歲,萬安萬福。”

  武曌卻意興闌珊的擺擺手,“什么千年萬年的,人怎么可能不死呢,你們二人退下吧,朕和薇薇說會話。”

  太平和洛千秋再次齊齊行禮后,便并肩走出宮殿,走到外間后,光照在二人的身上,太平執手,“夫君,以后這天下,真的會落在我的手上嗎?”

  洛千秋輕輕吐出一口氣,“會的,以后你會是天子,天下最尊貴的那個人。”

  太平輕聲笑道:“那你就是真的的一人之下了。”

  一人之下。

  洛千秋想著未來,忍不住露出笑意,洛氏子中,有自己這樣的人嗎?

  從前沒有,以后也不會多。

  宮中風平浪靜,宮外卻已經是消息滿天飛,皇帝李旦退位,太平公主被立為皇太女的消息,幾乎在短短幾個時辰內,就傳得神都城中,到處都是,就算是城中最低的販夫走卒也知道了這個消息。

  大唐將要出現第一個女皇帝了!

  文人士子聽到這個消息之后,都愣在當場,有的人直接暈了過去,沒頂住這種爆炸的消息。

  而販夫走卒知道這個消息之后,第一個反應就是,啊?

  “天后原來不是皇帝嗎?”

  “以前還好奇,這天下怎么有兩個皇帝呢。”

  這時那些“頗有見識”的人,就開始給這些“沒文化”的人開始科普起來,天子和皇帝的區別,到了這個時候,才有許多人知道了,原來真正掌握權力,擁有軍事、政務權力的是皇帝,是國家的政治領袖,天子則擁有祭祀的權力。

  在天子死后,天后負責祭祀,所以可以說天后就是天子,但天后不是皇帝。

  “那怎么管事的是天后呢?”

  “呃,因為皇帝管不了,所以暫時讓天后代為管理。”

  “懂了,就像是在家里,我爹雖然說話算事,但如果我祖母發話的話,我爹也得聽,那不就是太后嘛。”

  “對了,就是這個道理,天后就是能祭祀皇天的太后。”

  底層百姓用自己樸素的知識去理解朝廷的政令,對于這些討論,通常朝廷都是一笑而過,在大唐,政治氛圍本就寬松,老百姓則擁有比普通官員還要寬松的言論自由。

  武曌雖然對官吏很嚴苛,但她治下的普通百姓,生活的還是很不錯的,她只是對有能力威脅她的喜歡趕盡殺絕,普通百姓這種完全不會威脅她的,她還是很寬容的。

  這些事對于老百姓來說,只是茶余飯后的談資,但對于那些身在政壇上的人來說,影響之大,就完全不能用言語來形容。

  冊封皇太女的詔令,按照規矩要移送諸州縣,以及大唐國土所在的所有范圍,包括在深山老林中的藩屬國,也要知道這個消息。

  當然,朝廷的使者不可能鉆到深山老林中,一個部落一個部落的通知,這些內附的部落,平時自己生活,到了朝貢的時候,就通過朝貢大道,趕到一個地方集合,然后由人率領集合進京。

  這就是朝貢體系。

  很多人一提到朝貢,就覺得是天朝上國為了所謂的面子,然后打腫臉充胖子去賜下很多財物,換回來的東西,卻連十分之一,百分之一的價值都不到。

  這么想,就真的把設計朝貢體系的那群聰明人當成傻子了。

  而且也把中央王朝的君臣,都當成好人了。

  實際上中央朝廷的君臣既不是好人,也不是傻子,他們選擇這么做,自然是有其原因的。

  在古代王朝中,天朝上國物產豐饒,周圍實際上物產也不錯,但對于那些相當原始的部落來說,比如遼東深山老林中的那些部落,以及那些生活在山脈中的部落,那些物產和他們有什么關系呢?

  他們根本就沒有將那些物產轉化為生存物資的生產力。

  他們是真的窮,平日里也不是生活在城里,就連朝貢,都要朝廷修一條朝見之路,這條路的兩邊就生活著無數的部落,每次到了朝貢的時候,使者就在這條路上開始通知,收到消息的部落,大包小包的開始收拾行李。

  活脫脫鄉下窮親戚進城投奔的模樣。

  這千里迢迢的要是不給點錢,讓他們生活好點,那接下來面對的可就不是提著大包小包的窮親戚了,而是提著刀過來搶東西的強盜。

  這強盜也搶不了多少東西,但他破壞的遠遠超過賜予的,最關鍵的是,朝廷也得多花軍費,還沒面子。

  至于犁庭搗穴,就是個笑話,但凡去過深山老林里面,也不會覺得這個計劃有什么成功的希望,犁庭搗穴沒希望,殺良冒功倒是可以。

  朝貢幾乎是處理周圍關系的最優解,我能打你,我也能讓你活著,你別惹事,認我當爹,你把你們最珍貴的東西送過來,我也不嫌棄,回賜給你們一些東西,對于我天朝上國來說,不算什么,但對你們這些只有幾萬,幾十萬的小部族,足夠了。

  這就是朝貢。

  如今大唐的疆域之廣,遠超過去的所有朝代,李治去世的時候,來到神都洛陽吊唁的藩屬國,不包括后來分封的內藩王公之國,僅僅外藩就有一百零三個。

  而這些外藩中,集中在北邊的有五十三個,其中安北大都護和安東大都護,是負責這方面的關鍵人物,基本上大部分的外藩都由他們來召集。

  但安東大都護由遼國公負責,而安北大都護則在燕王之下,這就是朝廷忌憚燕王的原因,李恪這些年在漠北,能力和威望,都極強極高。

  此番朝廷的詔令自然是傳到兩大都護府,然后再由都護府向各藩屬國傳播。

  遼國公洛君駿收到詔令后,沒有多想,便讓人向遼東諸國傳去。

  朝廷的使者到了哈拉和林后,就不一樣了。

  燕王宮中。

  李恪身體不適,便由王世子接旨,燕王世子聽后,大驚失色,萬萬沒想到自己那個從來沒有見過的堂妹竟然會成為皇太女,他連忙帶著圣旨去見自己的父親。

  寢宮之中,李恪面色蒼白的看完圣旨,臉上沒有什么表情,沒人知道他在想些什么,良久才嘆了口氣。

  王世子立刻問道:“父王,朝廷立太平公主為皇太女,我們要不要做出什么反應?”

  李恪淡淡問道:“你說該做出什么反應?”

  王世子理所應當的說道:“當然是反對啊,這天下肯定有許多反對的人,我們抓住這個機會,鬧他一番。”

  李恪從上到下打量著自己的這個兒子,看的王世子毛骨悚然,不自覺道:“父王,兒臣哪里說得不對嗎?”

  李恪也不生氣,只是依舊淡淡道:“沒什么不對,只不過會將我們整個燕王一脈都拖進深淵而已,天后恐怕迫不及待的等著你造反,然后將你拿下呢。

  你也不看看她給太平選的丈夫是誰,是未來的洛氏家主,從頭至尾,這就是一場大聯姻,遼東的遼國公,就等著我們燕國造反,然后出兵平定。”

  王世子先是悚然一驚,而后很是不服的說道:“我大燕有鐵騎十萬,就算是遼國公盡起安東大都護府之兵,又有何懼哉?

  我們可不是曾經的草原游牧,我們大燕能自己鑄就盔甲武器和箭矢弓弩,天下雄兵,唯我大燕。”

  王世子越說越覺得有底氣,面上滿是自豪,經過李恪這么多年的發展,草原上的確是兵精糧足,而且一直都在參與戰事,論戰事素養那絕對是比中原高很多的。

  但李恪卻不這樣認為,“我大燕的確是有強軍,但古來游牧想要和中原抗衡,那勢必是要先將遼東以及西域控制在手中,這樣才能在萬里的疆域上,隨意出擊,不用擔心被從腹地進攻,而現在遼東和西域都不在我手中,又怎么能夠在戰略態勢如此不正確的情況下,和中原對抗呢?

  難道是指望中原犯錯嗎?

  況且雖然秦王兄已經三年沒有書信送來,但他終究是在我身后。”

  王世子已經聽不下去了,“父王,您不應該如此的瞻前顧后,秦王伯率領著大軍越過烏拉爾山,已經徹底不在中原,只留下少數人時不時傳回來消息,先不說他年歲已高,還能不能握得住刀,單單說形勢,他也沒有必要為了中原,而率軍回來和我大燕死磕啊。”

  見到兒子這么直接的反對自己的想法,李恪終于有些忍不住了,“我本想勸告于你,但你卻這樣的執迷不悟。

  你也不看看那位國師還坐在洛陽,他是知道這件事的,但他卻允許太平當皇太女,這說明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他認為根本就不需要擔心我們這些外藩之國。

  我告訴你,如果你不放棄你現在的想法,這個偌大的燕國,本王絕對不會交給你,你給本王記住。”

  王世子從來都沒有見過自己的父王發這么大的脾氣,他的父王,是草原上的雄鷹,是草原上最受人尊敬的勇士,是可汗中的可汗,王中的王,但是他剛才卻從他的父王眼中看到了一絲恐懼。

  “父王,那位國師真的有那么神嗎?”

  燕王李恪鄭重說道:“沒有親眼見過他的人,從那些傳言中聽到,只感覺像是看傳說故事,是一個聰明智慧的人,但等你真正的見到他,見到不凡,聽他言語,看那如同云散云聚的光,就知道什么叫做井中望明月,蜉蝣見青天!”

  王世子離開后,李恪的眼中爆發出激烈的寒光,他這么多年不南下,就是因為忌憚,他還記得當初國師拍著他的肩膀,讓他好好在燕國待著。

  這么多年,尤其是后來他的實力越來越強,現在已經徹底完成了對漠北的整合,他有時候也會想念中原的花花世界。

  在漠北現在有十二家,同時也是十二個部落,都在他的掌控之下,他可以任意的調遣精兵,且各司其職,大量漢人的加入,讓這里迅速的發展起來。

  在這里,他的命令優先級甚至比天子還高。

  漠北諸部落,只知有燕王,而不知有天子。

  但他還是不敢動。

  他每日每夜的等著洛陽突然傳來國師去世的消息,但是沒有,這位國師還活著,簡直就像是洛氏那位昭圣王一樣長壽,從戰國時代活到了孝武皇帝的時代。

  而現在這位國師,在隋文帝的時候就已經出現在世間,結果現在隋朝都滅亡了,大唐都崩殂三個天子了,他還老神自在的待在洛陽城呢。

  兩年前李恪的身體變差之后,他就預感到自己的大限快要到了,說來他活的時間也已經很長了,他不得不承認,燕國失去了南下的機會。

  至于自己的幾個兒子,李恪不認為他們有這方面的能力,一旦自己死了,僅僅重新整合草原,都是一件不簡單的事情,畢竟自己的兒子可沒有自己的威望。

  所以李恪的訴求已經從靜觀其變,變成了安守漠北,就讓燕國順順利利的傳承下去,太平公主被立為皇太女,洛氏和李氏的合作將到達一個新的時代。

  洛氏是絕對不會允許有任何人來破壞這份合作的,所以一旦有任何人膽敢造反,洛氏一定會傾盡全力,將一切都扼殺在搖籃之中。

  “要不要換掉世子?”

  李恪心頭升起了這個想法,自己這一生功勛卓著,以后肯定可以在青史之上,留下一世英名,但在歷史上,有多少名臣辛辛苦苦,最后卻因為子孫不肖,而連累了身后名呢?

  還有多少人,一生努力才讓家門煊赫起來,卻因為子孫不肖,而在第二代或者第三代,就瞬間湮滅。

  高門大族為什么看不上驟然崛起的權貴,就是因為這種依托于皇權的富貴,太容易失去了。

  而高門大族雖然也要依托于皇權,但他們的根基終究是知識,可以一直傳承下去的知識。

  看看凌煙閣功臣里面,現在還顯赫的人家,已經不多了,能順利退居二線,都已經是皇恩浩蕩。

  一朝天子一朝臣。

  這句話在依靠軍功和皇恩的勛貴之中,真是被展現的淋漓盡致。

  他可不想讓自己以及整個燕王一脈,落到那種下場。

  自古以來的宗親,既容易顯赫起來,又容易敗落下去,而且一敗就是難以翻身的境地。

  想到這里,李恪覺得不能拖,此番立下皇太女,是個教訓諸子的好機會,于是當即喚人,讓自己的兒子們都返回哈拉和林,他有要事交待。

  王宮侍從不敢耽擱,王子有的不在哈拉和林,而是在各地駐守,想要全部召集回來,還需要一段時間。

  李恪又想了想,給李承乾寫了一封信。

  (本章完)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