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國聲勢愈發煊赫,天下大勢,即將為曹魏所控。
如今的曹魏表面上安靜,但所有人都知道魏國謀士團有多么可怕,即便是巔峰時的河北謀士團也略遜一籌。
正所謂咬人的狗不叫,此刻的魏國一定是在準備著驚天的大戰。
自青州過并州的大道上,道路頗寬闊。
一行商人裝著滿滿的貨物,正急著趕路,揚起灰塵,商隊的一輛馬車上,端坐著兩人,赫然是洛齊和呂申,楚國二號和三號人物。
車中的氣氛有些沉默,呂申有些擔憂的望著洛齊道:“子齊,前往并州要經過太行,那里山路崎嶇難行,你的身體如何是好?”
洛齊挑起窗簾望向不斷向后退去的綠茵,袖筒中的拳頭緊緊握著,而后輕聲笑道:“人活在這個世上,是因為理想而存,我的生命在熊熊燃燒,但見不到大王成大業,我不會死。”
不會死。
這三個字讓呂申更是沉默起來,生死有命,豈是人力所能夠干擾的?
洛齊的身體愈發不堪他這是在最后燃燒自己啊。
呂申和洛齊的關系,那不用說,無論是從政治同盟角度,還是從朋友角度,他都絕對不愿意見到洛齊有任何問題。
洛齊的眼睛很是明亮,對呂申笑道:“文申,若是晉王能與大王同盟,王后將會獲得一個新的強援,即便是我死了,王后也安穩無憂。”
呂申聞言嘆氣搖搖頭道:“王后的地位已經穩如泰山,不需要我們這些人再去支持,王太子的地位同樣穩固,呂氏已經無憂了。”
洛齊抬頭望著車頂,是啊,已經無憂了。
我算是對得起呂氏了。
晉國,王府。
晉王呂布在屋中踱步,王后看著他眉頭緊皺,知道呂布無比的心煩,楚國洛齊和呂申的突然到訪,讓呂布定然是無比的苦惱。
呂布終究還是停下腳步,長嘆一口氣道:“夫人,你說這洛齊和呂申來到我晉國之中,所為何事?”
晉王后上前笑道:“夫君,您難道真的不知道他們為何而來嗎?”
呂布略有些沉默,只有傻子才不知道,無非就是現在曹操勢大,楚王劉備派遣二人前來,想要勸自己和楚國一起對抗曹操。
呂布又問道:“夫人,你說孤應當如何做?
是襄助曹操統一天下,還是襄助劉備對抗曹操?”
對于呂布,曹操當然是拉攏,就像是拉攏馬超一樣,他給了呂布更大的自由空間。
這對于呂布來說是相當有誘惑力的,起碼能保證在曹操統治時期,呂布只需要向曹魏政權稱臣,但實際上還是自治。
現在曹魏統一天下的氣勢已經到達了頂點,呂布實在是不愿意再以卵擊石,晉國內部同樣不愿意和曹魏這個龐然大物對上。
畢竟誰贏誰輸對晉國的關系并不大,反正晉國是沒有機會去統一的。
呂琦玲走進屋內,望著自己的父親慨然道:“父王,您的前半生總是身不由己的去做一些事,后半生該因為自己而去做一些事情了,不妨聽聽洛齊和呂申怎么說。”
洛齊和呂申以及趙云進了晉王府后,并未大張旗鼓,他們是秘密前來晉國的,以防曹魏的探子發現。
呂布對三人以禮相待,但并未出面,呂申有些著急,洛齊卻安撫道:“文申莫要著急,茲事體大,給晉王一些反應的時間,無論他如何想,最終一定會見我們一面,我們只需要好好的準備這一面便足夠了。”
等到呂申強行平抑心情后,呂布果然接見了兩人。
靜室之中,數人對坐。
呂布和趙云皆是器宇軒昂之人,身為如今天下第一第二的武將,空氣中充斥著肅殺的氣氛,這還是二人皆將殺意收斂,否則這里定然冷如冰庫般。
洛齊等人抱拳首先道:“外臣問晉國大王安康。”
呂布回禮后道:“諸位尊使來我晉國有何要事,還請示下吧。”
洛齊也不繞彎子,開門見山道:“晉王聰穎,想必知道我等是為了聯結諸侯共抗曹賊而來的。”
呂布臉色變也不變,依舊沉默寡言,洛齊又道:“晉王天下英雄,卻不知未來將何?”
未來?
在這個時代,一個沒有兒子的諸侯,是沒有什么未來可言的,呂布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一個什么未來。
天下的諸侯都不把呂布當作競爭對手,就是因為他沒有繼承人,或者說他的繼承人最終大概可能是其他晉國臣子。
呂布沒什么開拓的欲望,和這種情況不無關系。
洛齊不等呂布說話就替他回答道:“外臣曾經聽聞人活在世上,總是有所求的,當年晉王和袁紹聯盟,是因為晉國長公主和袁紹之子的聯姻,如今這份婚姻名存實亡,趙國已經滅亡,那這份承諾就算是結束。
您的前半生因為晉國長公主,于是和趙國聯盟,那您的后半生呢?
您有沒有想過在青史上留下幾行名姓呢?
您有沒有什么自己想要的東西呢?
除了您的女兒,您有沒有什么自己所愿意奮斗的東西呢?
譬如家族的榮光,譬如祖宗的榮耀,譬如一個光輝的聲名。”
呂布聞言灑然一笑道:“公子啊,我呂布一介布衣,如今能夠憑借手中方天畫戟殺到現在的地步,已經是相當的了不得,青史之上定然有我呂布的一份田地。
至于家族和祖宗的榮耀。
伱出身英侯洛氏,文申公出身臨淄呂氏,都是頂級的大貴族代代傳承,代代譜系完善,你們這樣的大家族才在乎這個,我呂布就連自己的祖宗是誰都不知道,又何談什么家族和祖宗的榮耀呢?
若是祖宗在天有靈,知道現在他的子孫成為了一方王侯,想必會欣喜吧。”
洛齊和呂申聞言對視一眼,眼神陡然銳利起來,呂申緊緊地盯著呂布道:“大王,切不可這般說啊。
漢齊毅公三子呂用生呂南,呂南生呂曄,呂曄生呂機,呂機徙九原郡!”
呂布聞言頓時整個人都開始戰栗,他從呂申口中聽到了什么?
他說的難道是?
呂申自然見到了虎軀不斷劇震的呂布,他更是緊緊盯著呂布道:“呂機生呂制、呂制生呂峰、呂峰生呂蓋、呂蓋生呂巖、呂巖生呂熊、呂熊生呂諱浩!”
當最后一個名字從呂申的口中說出時,呂布已經完全坐不住了,呂浩正是他的祖父,是他的家族在九原崛起的第一代。
他想要說些什么,卻只聽到呂申的口中說出了最后一句,“呂諱浩生呂諱良,呂諱良生呂奉先!
晉王,您可有什么想要問的嗎?”
呂布整個人已經完全不知道自己坐在這里在干什么,他強行回過神來望向洛齊沉聲道:“公子,文申公此話可當真嗎?”
洛齊肅穆道:“以素王的名義自然當真,我等如何會在這其中欺騙晉王。”
這下呂布徹底不淡定了,這譜系就連他們自己家都理不清,現在卻能夠從呂申的口中完整的聽到,這簡直就是一個奇跡,有了這個譜系,他在家族中的功績將無可比擬。
呂布站起身,他想要走到靜室之外去仰天長嘯,但最終還是坐在洛齊和呂申的對面。
眾人再次陷入了沉默。
最終呂布緩緩道:“公子齊,你是洛氏子,文申公,你是呂氏子。”
呂申聞言卻緩緩道:“晉王,洛呂二氏,天下知名,但外臣還是更喜歡天下人這般稱呼我這二家。
姬姓洛氏,姜姓呂氏。
呂只是氏,姜才是我們的姓。
自秦以后,姓氏合流,我洛呂二家,巍然不動,姓就是姓,氏就是氏。
九原呂氏,因為您的存在要天下知名了,但無論呂氏到了哪里,姜姓就是姜姓,血脈的源頭,傳承的盡頭,子孫后裔,莫要忘記啊。”
呂申的話如同晨鐘暮鼓一般,重重地敲擊在呂布的心上,洛齊的聲音宛如從遙遠的時代出現,然后縈繞在呂布的耳邊,“來自古老時代的吶喊啊,晉王,遵從祖先的意志,您現在站在歷史的潮頭,可知曉洛文王和高皇后的故事嗎?
傳頌三百年,在往后的三千年中,三萬年中,生生不息。
您將成為一段故事的主角,在從今往后的所有歲月中,皆頌唱您的名。”
呂布的耳邊縈繞著這些言語,最終呂琦玲的聲音在他的耳邊響起,“父親,您的前半生總是身不由己,女兒也是束縛您的一個人,后半生還請根據自己的喜好去生活和選擇吧。”
自己的喜好和選擇嗎?
呂布的心頭有了一些抉擇,他緊了緊自己手中的方天畫戟。
“公子齊,文申公,孤愿意襄助楚王,共抗曹操,為漢室盡一份力。”
“晉王,我等共創大業!”
洛齊將手伸出,幾人互相一擊掌,這算是相約為盟,洛齊和呂申的臉上是收斂不住的笑意,正如法正所謀劃的,獲得呂布的支持是計劃成功最關鍵的一步。
現在這一步已經成功實現,接下來就是其他的步驟。
如今的曹操已經強勢到了,他們必須完美的去執行每一步計劃才能夠戰勝曹操,這就是眾謀士皆說的大勢已成,想要逆大勢而行,談何容易。
只能說幸好現在列國的君主都是第一代勵精圖治,這使得曹操想要統一極難。
若是曹操所遇到的是當初秦國統一諸國時,所遇到的那一群臭魚爛蝦君主,如今的列國恐怕就連反抗之力都沒有。
畢竟擅殺自家大將、不戰而降、大敵當前內斗,這些狗屁倒灶的事情,漢末的這些諸侯都干不出來。
取得了呂布的支持后,洛齊和呂申就急匆匆的離開了晉國,還有許許多多的事情要二人去解決。
呂布望著離開的洛齊和呂申,心中則是帶著無限的感慨,他的手中則是剛剛修訂好的族譜,他這一脈自此每一代的譜系都相當清楚了。
在回楚國的路上,洛齊和呂申二人對視一番,然后紛紛大聲笑起來,勸說呂布之順利,簡直超乎二人的想象。
洛齊感慨道:“晉王此人,真是性情中人啊,或許不是個上好的君主,但只要切中他的命脈,還是值得信賴的。”
呂申思索一番道:“如今晉國長公主居住在晉國中,和袁譚已經徹底的分居兩地,是否可以為長公主重新許配人家呢?
楚國才俊恐怕都求之不得。”
呂琦玲雖然已經是孩子的母親,但她在婚姻市場絕對是天下最受歡迎的一批,若是可能的話,曹操甚至愿意為曹昂迎娶呂琦玲。
洛齊聞言搖搖頭道:“晉國長公主和袁譚雖然兩地分居,但現在恐怕并不想離開晉國中,貿然讓其嫁入楚國,反而可能惹來厭惡,就保持現在這種狀態即可。
如今晉王答應聯盟,那剩下的就是燕國皇帝和吳國郡公,你我二人,一人北上,一人南下,去聯結諸國,這兩國想必不會拒絕,他們都不愿意看到曹操這么得到天下。
待回稟大王后,便再次出使二國。”
楚國臨淄。
洛齊和呂申等人皆站在劉備身后,劉備則負手望著天,已經維持了不短的時間,沒有任何人說話。
劉備突然出聲道:“諸卿,寡人心中有無限的感慨,卻又不知道該說些什么,最終只能說一句感恩。
感恩誰呢?
感恩祖宗的恩德,感恩英侯的襄助,感恩齊公的看重,感恩諸卿的信任。
沒有諸卿,就沒有劉備的今日。
沒有孔明,就沒有楚國雄厚的錢糧。
沒有孝直,就沒有反曹的驚天妙計。
沒有子齊和文申,就沒有晉王的加盟。
若是有朝一日,寡人真的能興復漢室,皆是諸卿的功勞啊。
時至今日,寡人終于再次在萬難中,在黑暗中,在不可能之間,再次見到了一絲翻盤的希望,一絲璀璨的光明,有了這一絲希望和光明,寡人就敢在戰爭上,和曹操好好的搏一搏。
這天下不僅僅有曹孟德,還有我劉玄德!”
天下英雄,唯袁紹、使君與操耳!——《后漢書·曹操列傳》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