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719 拜相封侯

熊貓書庫    我成了大明勛戚
🔊點這里聽書

  聽著沈憶宸安慰的話語,成國公朱勇臉上卻浮現出一抹灑脫的笑容,很不在意的搖了搖頭。

  “本公戎馬一生,對于自己何時大限之期來臨,心中早就有了準備,向北你無須說這些寬慰的話語。”

  “如果一定要交代點什么后事,本公期望走后你能跟儀兒兩人相扶相依。不管有沒有入宗譜,不管是不是姓朱,手足的血脈情深是割舍不斷的,關鍵時刻還是得靠兄弟齊心!”

  朱勇畢竟在朝中位極人臣了一輩子,他很清楚官場有多么渾濁跟黑暗,想要保持屹立不倒就得有極其深厚的根基。別說皇家出現過各種手足相殘的戲碼,事實上對于臣子而言,朝中沒有什么關系比得上手足兄弟。

  朱儀跟沈憶宸兩人都是人中龍鳳,只要兄弟兩個能做到同氣連枝,絕對能抵御朝中各方勢力的攻擊,包括至高無上的皇帝!

  “父親,你放心吧,我會記住的。”

  朱儀此刻眼中飽含熱淚,他知道這是成國公朱勇在交代后事。

  身為嫡長子跟未來成國公府的繼承人,他天然有責任跟義務,去承擔起家族的一切興衰榮辱。這也就是為什么,朱儀養成了深不可測的性格,就在于他暴露出來的缺點,將成為敵人攻擊整個家族的薄弱點。

  “公爺,我會做到的。”

  沈憶宸同樣點頭應允,亦或者說他早就已經跟朱儀兩人聯手,不需要朱勇還囑咐一遍。

  “好,好!”

  看著兄弟兩人能做到“冰釋前嫌”,朱勇連說了幾聲好字,然后不知道是不是情緒過渡激動,導致一口氣喘不上來,整個人開始劇烈的喘息了起來。

  “大夫,快點醫治,大夫!”

  面對這副場景,朱儀瘋了一般的命令待命的大夫去搶救,只見大夫拿出銀針,用針灸的方式在朱勇關鍵穴位上扎了幾針之后,就起到了立竿見影的效果。

  但是大夫臉上的神情卻十分凝重,轉過身來對著朱儀說道:“大公子,公爺他時日不多了,小的醫術只能做到這一步,有什么話語就趁機會說完吧。”

  大夫這針灸并不是什么醫治,只是最后的一種“吊命”手段,過了這片刻成國公朱勇就將真正走到人生的終點。

  聽到大夫的話語,朱儀沒有責怪跟強求,只是眼淚不斷的從眼角滑落。畢竟相比較沈憶宸跟死去的朱佶,成國公朱勇在這個嫡長子身上寄予厚望,并且傾注了他幾乎所有的父愛。

  這份感情厚度,恐怕只有朱儀跟朱勇兩父子能體會。

  “生死有命,我還有一件事情要跟向北說。”

  躺在病床上的成國公朱勇,緩過一口氣來之后,又虛弱的朝著沈憶宸招了招手。

  “晚輩在這里,公爺有話盡管說。”

  “向北你班師回朝之前,本公已經向陛下請奏,冊封你的母親沈氏為續弦正妻,算是給當年愧對你們母子的一個交代。”

  這句話出來,徹底擊中了沈憶宸的心弦,他倒不是為自己高興,而是為母親沈氏這一輩子的付出,終于有了名分跟回報感到一種告慰。

  說實話,他知道古代封建禮法之下,像是母親沈氏這種婢女沒有名分,其實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但禮法是一回事,人的情感又是另外一回事,身為人子又豈能完全理智行事?

  沈憶宸他從來不求這個名分帶來的榮華富貴,畢竟他靠著自己的努力做到了位極人臣,可是母親沈氏不行,她需要這個名分來為自己正名,從此有了夫家的寄托跟依靠。

  處于封建時代,短短時間內沈憶宸做不到無所不能,觀念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夠改變的。

  “向北在這里代母親,謝公爺!”

沈憶宸淚眼朦朧的說出這句話,他心中最大的不平,此刻終于算是可以放下  就在沈憶宸的話音落下之際,管家急匆匆的跑了進來稟告道:“公爺,沈公子,有圣旨到。”

  圣旨?

  沈憶宸這才前腳剛入府,后腳就有皇帝的圣旨傳來,為何之前在宮內沒有宣布。

  不過意外歸意外,府中下人還是用最快速度準備好了香案,然后府中眾人齊聚于成國公朱勇的院落,迎接來自于皇帝的圣旨。

  片刻過后,禮部尚書何文淵的身影,出現在沈憶宸等眾人的視野之中。從皇帝派誰來宣讀旨意,基本上就能推測出圣旨的大概內容,如果是偏向于私事小事,那么會派親信太監宣旨。

  要是偏向于公事大事,亦或者說皇帝跟這名臣子沒有事先溝通,那么就會派出文官宣旨。因為在士大夫清流的觀念中,太監宣旨很多時候代表著一種輕視,特別是在出了王振跟曹吉祥事件之后。

  何文淵見到沈憶宸之后,朝他輕輕點了點額頭,算是打過招呼,然后便拿出一封明黃色的卷軸喊道:“太子太保、內閣大學士、兵部尚書沈憶宸接旨。”

  “臣沈憶宸,接旨!”

  面對皇帝的圣旨,這一次沈憶宸依舊沒有選擇下跪迎接,僅是躬身相迎。

  如今在沈憶宸的堅持之下,已經徹底廢除了上下級官僚之間的跪拜傳統,同時把對皇帝的跪拜縮減到了僅在登基這類大殿上執行。

  跪拜是最容易彰顯等級森嚴的禮儀之下,廢除將對世人打消對皇權的畏懼,起到很大的作用。

  “奉天承運皇帝,敕曰:自古天道,賞功罰罪,必考乎人才。今大明中興,沈憶宸從龍于佐,濟世安民,天下百姓無不交口稱贊。后領北伐將士,復漢唐之故土,開萬世之榮光,可謂文武兼備,出力報效詎可泯其績而不嘉之以寵命乎?”

  “朕茲特授太子太保沈憶宸,晉封為大明鎮北侯,錫之敕命于戲,威振夷狄!”

  “敕命,明良七年十月二十三日。”

  鎮北侯?

  聽到這個頭銜,成國公府內眾人都驚住了,沒人反應過來要行禮謝恩。

  要知道文官封爵本就是萬中無一的特例,更別說直接繞過了伯爵這等爵位,直接冊封為侯爵。就以目前沈憶宸的年紀,來日封公可謂是指日可待,成國公府一門兩公侯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

  眾人最先反應過來的還是沈憶宸,說實話他知道自己封爵只是時間問題,唯獨沒有想到皇帝圣旨會來的如此突然,并且跳了一級直接封侯。

  “臣沈憶宸,謝陛下封賞!”

  沈憶宸大喊一聲,率領府中眾人躬身謝旨。

  直到這個時候,禮部尚書何文淵臉上才浮現出笑容道:“恭喜,鎮北侯。”

  說這句話語氣中,何文淵有著一抹隱藏不住的羨慕,畢竟拜相封侯乃官員的至高成就,沈憶宸卻年紀輕輕全部達成,怎能不讓人好生羨慕?

  “客氣了,大宗伯。”

  幾年不見,何文淵同樣老了許多,按照官員致仕制度,他今年就是最后的任期了。兩人之間斗了好幾次,到如今一切塵埃落定再回首望去,仿佛那些過往的矛盾變得不值一提。

  就在何文淵打算繼續跟沈憶宸寒暄幾句的時候,屋內管家突然大喊了一聲:“公爺他…他去了!”

  聽到這聲呼喊,屋外眾人臉色均是一變,再也顧不上什么寒暄客套,紛紛返回屋內成國公朱勇的病榻前。此時的成國公已經閉上的眼睛,再也沒有了呼吸的痕跡,不過嘴角卻能隱約看到有著微微上揚的笑意。

  很明顯禮部尚書何文淵的宣旨內容,成國公朱勇是聽在了耳中,人生最后階段還見證了一門兩公侯的誕生,可以說徹底心愿已了,沒有什么好牽掛的離開了。

  一代大明公爵,自此與世長辭。

  成國公朱勇的喪禮辦的極其隆重,畢竟是大明是最后一位奉天靖難的公爵,明良帝朱見濟也給足了哀榮,輟朝一日追封朱勇為平陰王,賜謚號“武肅”。

  并且在第一時間就冊封嫡長子朱儀為第三代成國公,沒有在爵位上存在任何的拖沓,讓整個成國公府的權勢形成完美過渡,不至于被外人輕賤。

  不過話說回來,就朱儀北伐的功勞,以及沈憶宸封鎮北侯的爵位,滿朝文武估計也沒哪個不長眼的,會選擇在成國公朱勇逝世階段跳出來搞事。

  很明顯成國公府并沒有隨著朱勇的逝世中落,相反愈發的權傾朝野!

  另外隨著成國公朱勇的逝世,幫助沈憶宸與皇帝之間的談話,鋪平了最后一條道路,那便是傳統的官員“丁憂”。

  丁憂是指官員在職期間,如若遇到父母去世,則無論此人擔任何官何職,從得知喪事的那一天起,必須辭官回到祖籍,為父母守制二十七個月。

  當然,如果這名官員擔任重要職務,或者處于無可替代的位置,那么皇帝可以出面“奪情”,縮短或者直接取消這二十七個月的丁憂,依舊在職履責。

  沈憶宸執政以來,通過改革變法以及清明吏治,基本上是取消了“丁憂”的存在。畢竟身為一方官員,兩三年不在職的話,那政務還如何處理?

  于是乎“丁憂”就改為的喪假,再考慮到古代交通不便,就按照回鄉的路程遠近制定假期。同時為了避免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情況發生,還有之前于謙那種出任地方官員,十余年見不到家人幾面的情況。

  朝廷方面允許官員帶著家眷任職,不用在背井離鄉之余,還得遭受親情相思之苦。

  沈憶宸沒有認祖歸宗,事實上他完全可以不用“丁憂”,亦或者按照朝廷最新官員規章,喪假幾天就算盡了孝心。不過他卻醉翁之意不在酒,成國公朱勇的喪禮結束之后,便選擇入宮面圣。

  乾清宮內,明良帝朱見濟高坐在龍椅之上,目光一直望著屋外的臺階長廊。曾幾何時,他是無比期待沈憶宸的到來,只有先生的講學跟故事,才能讓明良帝認識到這個世界之大。

  但現在不知道為何,他感覺自己有些忐忑不安,甚至是有些懼怕面對沈先生的到來。

  不過該來的終究還是要來的,伴隨著沉重的腳步聲音,沈憶宸的身影出現在明良帝的瞳孔中。

  “臣沈憶宸,見過陛下。”

  “先生毋需多禮。”

  明良帝朱見濟趕忙伸手虛抬了一把。

  “平陰王仙逝,朕無暇祭奠,還請先生節哀。”

  朱見濟首先客氣了一句,雖然成國公朱勇身份尊貴,但他跟明良帝之間并無太親密的關系,還不至于到皇帝親祭的地步。

  “陛下有心了,臣感激涕零。”

  沈憶宸同樣恭敬回應一句,言語間充斥著一股君臣公式化對話,雙方終究還是沒有當年的那種親切。

  “朕聽聞先生面圣的理由是丁憂,可這項禮法早就已經被官員規章給取消,另外先生乃大明的擎天之柱,朝野內外怎能離開?”

  說實話明良帝朱見濟很不解,為何沈憶宸會用丁憂的理由面圣,畢竟他從哪一方面來說,丁憂都站不住腳跟。不過恰恰是這個理由過于離譜,反倒“明示”沈憶宸想說的東西另有其事。

  明良帝朱見濟其實明白這一點,只不過他如今也學會了城府,等待著沈憶宸自己說出來。

  皇帝心中的那點小算盤跟故作驚訝的神情,沈憶宸怎么可能看不出來,只見他臉上浮現出一抹玩味的笑容,淡淡回道:“臣曾經跟陛下說過我們居住的大地是圓的,每時每刻都在旋轉,所以才有了晨曦跟黃昏,才有了日月交替。”

“這個世界離開了誰,都會按照規律繼續運轉  下去,自然包括了臣。”

  “陛下,伱是我的學生,身為師長我不希望你在所謂的帝王心術上有所大成,更應該注重治世之道,扛起家國天下的重任,背負萬民興衰的責任。”

  “今日臣過來,就是想要跟陛下開誠布公,探討大明未來該走向何方。”

  沈憶宸說完這段話后,就緩緩抬起頭直視著龍椅上的明良帝朱見濟,眼神清澈無比不包括任何一絲權欲的雜質。他期望朱見濟能理解自己的良苦用心,不再成為歷朝歷代那些傳統的帝王,大明想要打破王朝三百年輪回的宿命,當從皇帝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