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717 梟雄隕落

熊貓書庫    我成了大明勛戚
🔊點這里聽書

  蒙古故都哈拉和林地區,此刻已經是一片尸山血海。雖然沈憶宸統帥的大明北伐軍主力,占據著絕對的裝備跟兵員素質優勢,但奈何天圣汗也先已經退無可退,整個蒙古汗國的戰兵爆發出背水一戰的決絕,導致明軍付出了相當沉重的代價,才把天圣汗也先以及蒙古汗國最后的兵馬,重重包圍在故都的核心位置。

  兩百多年前,成吉思汗正是在這座曾經回鶻的都城之上,創建了不可一世的蒙古帝國。

  數十年之后,蒙古忽必烈汗率領著漢人地主貴族的兵馬,在這里擊敗阿里不哥,把蒙古帝國的都城給付之一炬,從此創建大元帝國,建立大都!

  如今在兩百多年后,漢人兵馬再度踏足哈拉和林,曾經那輝煌無比的蒙古帝國早就已經消失不見,天圣汗也先成為了最后一抹余光,從此之后將徹底的黯淡。

  天圣汗也先坐在汗位上喘著粗氣,他身旁還守衛著怯薛軍萬戶滿都魯,只不過后者渾身浴血,很明顯堅持不了多久了。

  “大汗,左翼蒙古兵馬跟怯薛軍大部已經全軍覆沒,我們沒有預備兵馬去抵擋明軍了。”

  滿都魯艱難的說出這段話,以原瓦剌部為主的左翼蒙古三萬戶,還有可汗護衛隊的怯薛軍,確實在這最后階段展現出了他們的勇武跟忠誠,戰至了生命的最后一刻。

  可就算如此,依舊沒有辦法抵擋明國北伐軍的攻勢,現在敵軍已經攻入城內,剩余的蒙古兒郎們抵御不了多久。

  聽著滿都魯的稟告,天圣汗也先嘴角流露出一抹苦笑,他曾經有過不詳的預感,卻沒有想到失敗會來的慘烈,仿佛從始至終自己這邊就好像沒有任何勝利的希望。

  “納哈勒跟阿失帖木兒他們那邊有消息嗎?”

  “沒有消息。”

  滿都魯搖了搖頭,可能是覺得這個回答太過于殘忍,于是乎又補充了一句道:“也可能是軍情傳不進來。”

  天圣汗也先知道這樣的補充就是一種安慰,連自己的左翼蒙古三萬戶跟怯薛軍都抵擋不住明軍,納哈勒跟阿失帖木兒他們兩路兵馬,又拿什么去戰勝強大的敵人?

  沒有消息,往往就意味著結局已定,蒙古汗國徹底亡了。

  “滿都魯,你跟隨本汗有多少年了?”

  “十六年。”

  “算上你父親老滿都魯,你們父子兩人跟隨本汗差不多四十來年。”

  也先的腦海中浮現出一幕幕曾經的畫面,那時候的滿都魯還是一個年輕的小伙子,如今也成家立業,人到中年了。

  “這一戰本汗敗了,沒有任何翻盤的可能,滿都魯你率領著余下的怯薛軍兒郎突圍,能活一個算一個。”

  “那大汗你呢?”

  滿都魯反問了一句,也先是讓自己率領著怯薛軍余部突圍,并沒有提及他有何動作。

  “我?”

  面對滿都魯的詢問,也先臉上嘲弄的笑容更甚了。

  “我好歹也是全蒙古大汗,身為長生天的子孫怎么能如同一條喪家之犬般逃亡。并且本汗要是一同突圍的話,那明軍絕對會追殺到底,到時候一個都走不掉。”

  “本汗留下來,算是給蒙古歷代可汗一個交代,同時給怯薛軍的兒郎們尋求一條活路。”

  到了這一刻,天圣汗也先萌生必死之心,他知道自己肯定是跑不掉,與其半路上被明軍抓住羞辱,還不如慷慨赴義。要是未來蒙古汗國還有再崛起的一日,子孫后代談及自己這個天圣汗,至少不會流露出鄙夷輕蔑的目光。

  “大汗,怯薛軍是你的親衛,我身為怯薛軍萬戶絕不會擅離職守。”

  “為守衛大汗戰死,就是怯薛軍最高的榮耀!”

滿都魯跪倒在地,眼淚止不住的往下流,他已經感受到了天圣汗也先的死意,同  時也明白了蒙古汗國的命運,親身經歷國破家亡的這一刻,著實讓人有些凄涼絕望。

  天圣汗也先本想要繼續勸說,可是望著滿都魯決然的模樣,他話到嘴邊咽了下去,取而代之是一臉的欣慰。至少在人生的最后階段,自己還有著愿意為之效死的將領跟士卒捍衛,遠比蒙古或者中原王朝歷史上,那些眾叛親離的亡國之君要好許多。

  就在也先君臣兩人對話的時候,汗帳外面的喊殺聲音越來越近,直至一抹嫣紅的血漬,濺射到潔白的汗帳布面上。滿都魯見到這種狀況,當即拔出自己的佩刀擋在天圣汗也先的身前,履行著自己身為大汗親衛的最后職責。

  很快汗帳就被人從外面掀開,一張既熟悉有陌生的臉龐,映入到天圣汗也先的瞳孔之中。

  沒錯,來者正是沈憶宸!

  十余年的步步為營,讓沈憶宸用一年多時間,便完成了對天圣汗也先的垓下之圍。再次見到天圣汗也先,他早已沒有了當年在京師外營地的唯我獨尊模樣,更像是一個沒有了精氣神的風燭殘年老者。

  兩人就這么對視了片刻,沈憶宸才開口道:“天圣汗,好久不見。”

  沒有對“亡國之君”的羞辱,更沒有勝利者的趾高氣昂,沈憶宸這句好久不見,就宛如許久未見的老友打招呼一樣,語氣還是充斥著一股翩翩君子的儒雅。

  “是啊,好久不見。”

  也先點了點頭,用著感慨萬分的勇氣回應沈憶宸一句,然后就朝著滿都魯下令道:“把刀放下吧。”

  事已至此,滿都魯一人的抵擋,已經變得毫無意義。如果可以話,也行倒是愿意用心平氣和的態度,與這個交手了十多年的老對手,好好訴說一番往事。

  “猶記得上一次與天圣汗這樣面對面,還是在京郊營地里面,那時候本閣部生死皆在天圣汗的一念之間,回想起來本閣部應該要謝不殺之恩。”

  “不用客氣,要是讓本汗再選擇一次,當年一定會殺伱!”

  也先沒有說些什么虛偽的言辭,更沒有為了求活路跟沈憶宸攀交情,梟雄終究是梟雄,哪怕到了窮途末路的階段,也沒有喪失掉自己的勇氣。

  “本閣部卻不這么認為,只要天圣汗你兵強馬壯,就一定不會殺我,相反會等著在戰場上堂堂正正的擊敗大明。”

  聽到沈憶宸回了這么一句話,也先的臉上閃現過一絲詫異,然后便哈哈大笑道:“沒想到沈元輔如此了解本汗。”

  “自大讓本汗擁有了一切,卻最終死在了自大上面。”

  “天圣汗,如果你能得到大明皇帝的寬恕,不一定會死。”

  沈憶宸淡淡的訴說了一句,天圣汗也先是大明建國接近百年,唯一生俘的蒙古大汗。只要他卑躬屈膝的臣服,配合大明皇帝的宣傳,有很大幾率會活下去成為一個“榜樣”。

  用天圣汗也先的存在,向四方蠻夷宣告“順昌逆亡”的霸道觀念,會降低許多征伐成本。

  只不過沈憶宸這條活路,聽到天圣汗也先的耳中,卻遭受到他更為放肆狂笑。

  “本汗身為長生天的子孫,會向大明皇帝求饒茍活嗎?”

  說完這句話后,也先就用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撿起了之前滿都魯丟下的那把鋼刀,架在了自己脖子上面。

  “成王敗寇,本汗沒有什么好說的,只是早年間聽說過沈元輔的麓川政策。如果可以的話,本汗愿意用自己這條命,求沈元輔給蒙古牧民們一條活路,讓他們能得到麓川百姓一樣待遇。”

  也先對于明國非常了解,這份了解包括官員、政治、軍事等等方方面面,沈憶宸平定麓川之亂這等重大消息,自然會流傳到天圣汗也先的耳中。

某種意義上來說,能讓族人成為大明的子民,至少比讓他們成為低賤的戰俘跟奴  隸要強。自己的蒙古大一統,以及馬踏中原的野心破碎了,該接受成王敗寇的現實了。

  “如果手上沒有沾染大明將士跟百姓的鮮血,本閣部可以答應你,讓蒙古牧民受到跟大明百姓同等公正的待遇。”

  沈憶宸點了點頭,有條件的答應了也先的請求。

  亦或者說哪怕也先沒有這樣的請求,他也會按照麓川模式去處理蒙古汗國的牧民,甚至于未來的關西七衛、東察合臺汗國等等藩邦臣屬百姓,終究也會融合入中原王朝,再無華夷之分。

  “好,那本汗死而無憾了。”

  說完這句話之后,天圣汗也先閉上雙眼,就在沈憶宸的面前揮刀自盡,選擇了跟自己大兒子納哈勒一樣的方式。

  其實按照利益最大化的選項,沈憶宸應該讓也先活著到太廟獻俘,從而取悅皇帝得到封賞。但對方終究是草原一代梟雄,加上雙方當了十幾年的對手,沈憶宸給了也先最后的體面。

  “大汗!大汗!”

  滿都魯跪倒在地,抱著天圣汗也先的尸身痛哭不已,等到回過神來之后,他同樣撿起地上那把丟落在一旁的彎刀,用自己性命證明了自己最后的忠誠。

  “韓斌。”

  “末將在!”

  聽到沈憶宸的呼喚,站在身后的韓斌向前一步候命。

  “好生安葬滿都魯,用來表彰他的忠誠,另外把收殮天圣汗也先的尸身,用最快速度運回京師交給陛下處置。”

  沈憶宸給了也先體面,讓他不用活著到大明京師遭受屈辱。但是身為這場國運之戰的勝利者,大明必須要向四方蠻夷彰顯自己的武德跟威嚴,那么也先的尸身或者人頭就是最好的象征。

  頭懸北闕這句話不是說說而已,而是需要用行動來證明大明天威不可挑釁!

  “是,末將遵命。”

  韓斌拱手領命,然后招呼著部下把也先跟滿都魯的尸身給抬出來。

  就在這個時候,卞和站在沈憶宸身側輕聲問道:“東主,你下一步該做什么。”

  下一步該做什么?

  聽著卞和的詢問,沈憶宸內心里面更多是一種迷茫,說實話他這些年最大的目標便是剿滅蒙古汗國,讓大明這個北方的世敵不再成為威脅。

  親眼見證也先死在自己的面前,沈憶宸就有著一種人生失去目標的感覺,一時間都不知道自己下一步該做什么。

  “先剿滅草原上那些還在負隅頑抗的部落,然后便好好撫恤傷亡的將士,最后就是率領著大軍班師回朝了吧。”

  “回朝之后呢?”

  “卞先生,你想要說什么?”

  沈憶宸聽出了卞和的話里有話,于是干脆挑明的反問一句。

  “從大明全力揮師北伐的那一刻起,也先的命運其實就已經注定,東主你真正應該在意的,是回朝之后要處理的事情。”

  “功高蓋主啊。”

  滅國之功是無上的榮耀,可對于有些人來說,同樣是無上的負擔。

  一旦臣子達到了封無可封的地步,往往在輝煌過后就是落寞。就好比漢之衛青,去世之后整個衛氏家族的爵位相繼被剝奪,如果不是衛青去世的早,恐怕在巫蠱之變中都難以善終。

  沈憶宸如今已經站上文臣巔峰,再往上一步便是封爵,如果他不愿意退下內閣首輔的位置,再加上帝王師的身份,等同于文武大權全權掌控在自己手中。

  更重要的一點就是沈憶宸太年輕了,三十多歲的年齡正處于春秋鼎盛的階段,按照大明近幾任皇帝短命的趨勢,明良帝朱見濟都不見得能活過他。

  要是再來一次皇位更替,滿朝文武誰還能限制住沈憶宸的權勢?

卞和就是想要告訴沈憶宸,不要被勝利給沖昏頭腦,相反要用  更為冷靜的思維去處理身后事。

  聽著卞和的告誡,沈憶宸臉上卻浮現出一抹淡淡的笑容,仿佛壓根沒有把這給當做一回事。明良帝動自己的前提,是他得有這個能力跟機會,如果沒有的話,那一切都是永遠無法付之行動的想法。

  畢竟是自己親手教導出來的學生,如果連這點自信都沒有對話,那簡直愧對帝王師的身份。

  “卞先生,我會好好處理的,還是先處理戰事的后續事宜吧。”

  “對了,快馬加鞭通報忠國公石亨,告知天圣汗也先身亡的消息,另外下令給彰武伯楊信,嘉峪關的守軍全面聽從石亨的調令,兵出關西七衛。”

  “蒙古汗國覆滅的消息,定然會給西域諸國帶來極大的沖擊,趁他病要他命,我要讓忠國公石亨以雷霆之勢,橫掃整個安西北庭!”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