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虎和孟孫何忌正在那邊攛掇魯君給宰予加官進爵,可宰予這邊卻一點反應都沒有。
他也被自己這驚世駭俗的一箭給震驚了。
一個小小的復合弓都這樣了,那要是換成榴彈炮,還不得起飛了?
炮打魯國公宮,或許就是這么簡單。
或者還可以把那炮架在泰山上,到時候進可威懾齊侯大營,退可炮轟曲阜公宮。
可惜啊,圖書館里就是不教我怎么制作榴彈炮。
要不然我也學學張宗昌,來一個大炮開兮轟他娘,安得巨鯨兮吞扶桑。
魯君站起身,詢問宰予道:“你叫什么名字?”
宰予正愣神呢,孔子見狀,趕忙喊了一聲:“予啊!國君問話,為何不答!”
國君的話,宰予沒聽見,但夫子的話,宰予卻是聽了個真切。
他趕忙拜見道:“小臣,行夫,宰予。”
豈料魯君聽了宰予和孔子對話,忽然笑著問道:“喔?難不成你是夫子的學生嗎?”
“正是。”
“哈哈哈。”
魯君大笑三聲,打趣孔子道:“夫子可未曾與我說過,你的門下還有如此善射之士啊!
早知如此,我當初就該讓他去做都司馬,而不是什么行夫了。”
孔子也被宰予今天的表現弄得一頭霧水。
在他的印象中,宰予的射藝雖然不錯,但遠沒有到這么夸張的程度。
今天到底是怎么了這是?
不過既然不了解其中詳情,孔子自然也不會強行解釋。
當初,他就曾教育過子路,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不知道不是什么丑事,不懂裝懂才是真實的愚蠢。
面對國君的問詢,孔子只能回答道:“我的確不知道他近來在箭術上取得了如此進步,不過我倒也并不覺得奇怪。”
“喔?”魯君饒有興趣的問道:“為什么呢?”
孔子于是便將宰予從白日晝寢,再到之后從容應對吳國使者的刁難,以及解救深陷牢獄之災的同學們的事跡一一述說。
魯君越聽越覺得這個年輕人是個可造之材。
“若真是如夫子所說,宰予這般仁義的賢才,如果只做區區一個行夫,那寡人的罪過可就大了。如果此事傳揚出去,豈不是要惹得他國恥笑?”
陽虎和孟孫何忌本就是堅定站在宰予那一方的人物,之前為宰予請封不過是隨口一說,給宰予留點好印象。
但眼下國君有意,他們自然也樂得順水推舟,再賣一個人情給宰予,順帶著還能改善一番與孔子的關系。
因為宰予說到底,還是孔子的學生啊!
學生得志,老師哪里有不高興的道理呢?
“國君先得孔丘,再得宰予,朝堂之中滿是忠義之士,這是魯國將要興盛的跡象啊!”
“我對宰予頗有了解,其人仁厚卻不失機敏,勇武但又富有智慧,是個能夠擔當重任的人選。”
魯君被他們說的心動,正準備拔擢宰予,可他轉念一想,宰予畢竟是孔子的門生。
即便想要給他晉升,咨詢一下老師的意見總歸是沒錯的。
魯君詢問孔子道:“我記得匡人還有一個中士的職缺,要不就讓他遞補過去吧?”
孔子聽了,也不直接回應,而是開口問道。
“您認為鄭國的子產是一位什么樣的人呢?”
魯君想當然的回答道:“子產是位世上少有的君子,更是治國的能臣。
天下人都仰慕他的德行,各國的賢才提到子產的名字,無不是稱頌的。
您為什么會提這種奇怪的問題呢?”
孔子道:“那您認為鄭國得到治理,是因為子產的賢能嗎?”
魯君點頭道:“當然了。”
孔子搖頭道:“我與您的意見不同,子產雖然賢能,但以他一人的力量,是不足以治理鄭國的。”
“喔?您為什么會這么說呢?”
孔子道:“我認為子產之所以能治理鄭國,不僅僅是他賢能,更是因為他懂得選用賢才,讓合適的人得到合適的官職。
當初子皮想要讓尹何來治理自己的封邑。
子產說:尹何年紀輕,不知道能不能勝任。
子皮說:沒關系,這個人謹慎善良,我喜歡他,他是不會背叛我的。讓他去學習一下,他就知道該怎么辦事情了。
子產說:不行。人家喜歡一個人,總是希望對這個人有利。現在您喜歡一個人,卻要把他不會做的政事交給他。
這就好比一個人不會用刀,而您卻讓他去割東西,多半是要損傷他自己的。
您喜歡他,不過是傷害他罷了。
這樣一來的話,以后還有誰敢在您這里求得喜歡呢?”
魯君聽了,疑惑道:“可如果按照您的話來推論,如果不讓一個人學習如何用刀,那豈不是一輩子都不會割東西嗎?”
孔子搖頭道:“我聽說,有了漂亮的絲綢,是不會讓別人用它來當做新裁縫學習的材料的。
同樣的,官職和城邑,是用來庇護國家、造福民眾的。
您怎么可以把它們當成別人的學習材料去使用呢?
我只聽說學習好了之后才能參與政事,從來沒有聽說用參政來學習的。
這就好像是我教導學生們駕駛馬車、學習射箭一樣。
熟練使用馬車和弓箭的學生,想的是如何才能跑的更快、射的更準。
而第一次學習的學生,心中只祈求著不要翻車、能夠射出箭矢就行了。
這樣一來的話,他們哪里還有心思去追逐敵人,又或是捕獲獵物呢?
匡人,是掌管宣告法令和糾察城邑治理的官職。
如果不選擇性格沉穩、經驗豐富的人員擔當,只會給使得政令發布不暢,阻礙國家的治理。
您怎么能不把國家和民眾的命運放在心上呢?”
魯君聽到這里,不由肅然起敬,他正襟危坐,開口問道。
“方才是我冒失了,還希望夫子不要責怪。我聽說君子看得比尋常人長遠,而一般人只能分辨近處的利益。
既然您都說到這個份上了,還請您允許我向您請教子產授予他人官職的方法。”
孔子道:“子產參與政事,選擇賢才而妥當的使用他們。
馮簡子、子羽、子太叔、裨諶四個人特點不同,卻能各自發揮長處一起輔佐子產。
馮簡子性格剛強,能夠決斷大事。
子太叔外貌俊美,而又富有文采。
子羽博聞強識,懂得與人交際善于辭令,總是可以得知各國的政令,與各國大夫的家族姓氏、官職爵位、地位貴賤、才能高低。
裨諶頭腦聰慧,多有智計,擅長出謀劃策。
于是子產在處置外交事務時,就向子羽詢問四方諸侯的政令,并讓他起草外交文書。
然后,再拿著文書去找裨諶,向他詢問策劃是否可行。
最后把討論結果告訴馮簡子,讓他做最終決定。
一切準備妥當后,再交給子太叔執行,由他負責交往諸侯應對賓客。
正是因為子產善用這四位賢才,所以在鄭國的外交事務上,很少有把事情辦壞的時候。”
魯君聽完,連連點頭贊同道:“子產能夠受到天下君子們的贊譽,果然不是沒有原因的啊!
既然這樣的話,您覺得應該授予宰予什么樣的官職才算妥當呢?”
孔子施禮道:“如果您想要晉升他的話,就請把他當做子太叔使用吧。”
孔子一席話,不止令魯君心悅誠服,就連臺下的宰予都聽得心滿意足。
夫子果然了解我,子太叔外貌俊美,而又富有文采。
我雖然同樣富有文采,但主要還是占一個外貌俊美。
魯君望了一眼臺下的宰予,喃喃自語道:“把他當做子太叔來使用嗎?”
坐在主賓位的季孫斯正想要開口說話,卻發現身旁的陽虎猛地瞪了他一眼,于是慌忙閉上了嘴,再也不敢作聲。
而陽虎則笑呵呵地越過季孫斯的座位,來到魯君面前為宰予請愿。
“國君難道忘記了嗎?我軍近來攻破了匡地,抓獲了一大批鄭軍俘虜,正準備將他們送往晉國,作為送給大國的禮物。
為何不晉升宰予為掌交,命他作為隨從與使團一起出使晉國。
一來,可以測試他的能力,能否擔當重任。
而來,也可以效仿子產選賢任能的方法,彰顯您愛惜賢才之心呢?”
魯君聽完,觀察了一番陽虎的表情,隨即笑著說道。
“陽大夫所言極是,既然如此,便命宰予任掌交,晉爵中士。
待到大射儀之后,便隨季孫斯、孟孫何忌一同前往晉國,進獻戰俘,結好友邦。”
------題外話------
直到遇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