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1131章 造福全人類

熊貓書庫    開局推演,美利堅大亨
🔊點這里聽書

  皇帝通過什么渠道了解外部的信息?

  外界肯定有種種猜測,最為人所熟知的就是官員的奏折。這可是好幾千年的玩意了。

  不過大明的皇帝還有一個《每日情報簡報》是為皇帝量身定制的情報報告,報告內有外交政策和國內安全事務方面的情報內容,簡報長度一般控制在頁以內。可以說,皇帝每天的工作都是從這份簡報開始的。

  但是在更多的時候,皇帝是通過的報紙了解外部信息,而且不僅僅只是一份報紙,而是五六份報紙,除了其中三份是固定的之外,朱大皇帝每天都會指示侍從官從街上隨機購買小報。

  別小看小報,那怕是三流小報最喜歡報道的是香艷新聞,可其中也有不少信息,其實,那怕就是朱皇帝也挺喜歡看那些香艷新聞的,比如說某位高官和某個歌劇演員不得不說的故事,再比如那個富翁與某位明星的私情被曝光。

  因為大明帝國不承認一夫多妻,但是男人嘛,大家都懂得,有錢的男人自然和歐美同行學了起來,于是情人在擁有多妻的傳統大明扎了根。

  甚至夫人們還不反對,為什么?因為法律保證了私生子是沒有繼承權的,夫人們不需要擔心情人生育的子女與其她們的子女搶奪繼承權。

  情人的涌現加上多妻的傳統糟粕,讓大明的二三流小報上,充斥著各種花邊新聞。

  什么官員與演員,什么富翁與明星,什么學者與名媛,總之,吃瓜群眾時時有,那怕就是朱大皇帝,偶爾的當當吃瓜群眾,也不是不可以。

  當然了,花邊新聞天天有,能吸引眼球的不多。

  “這…”

  和往日一樣,看著報紙上的不知真假,但卻頗有震驚體之感的新聞,朱大皇帝一副興致缺缺的模樣。

  突然一份廣告吸引了他的注意,廣告是驅蛔蟲的藥,畫面雖然有點直白,但是簡單明白,老百姓一看就懂。

  不過吸引他注意的不是用老虎鉗夾出來好長一條蛔蟲的圖片。而是藥的名稱。

  “寶塔糖!”

  對寶塔糖朱大皇帝可謂是再熟悉不過。小時候,他就吃過啊。小時候肚子疼,醫生就給孩子們吃寶塔糖,蛔蟲就出來了,甚至還有小孩用小木棍挑出蛔蟲玩…炫耀著自己肚子里的打出的來蛔蟲有多大。

  盡管看起來充滿回憶感,可是蛔蟲對于兒童健康成長的影響挺大,會掠奪孩子攝入的營養物質,導致孩子營養不良,引發發育滯后等病癥。

  “居然有人弄出來了寶塔糖?也少不知道是真是假,要是真能驅蛔蟲,那可真是強壯一代人啊。”

  真假朱大皇帝并不太清楚,但可以肯定的一點是,這種藥要是有效的話,于國家肯定是有益處的。

  放下報紙,朱大皇帝直接給農商部尚書打了個電話,除了索要寶塔糖的安全性測試報告之外,還授意食品藥物監管局對“寶塔糖”進行藥性測試,涉及到帝國的兒童,不得不慎重對待。食品藥物監管局負責帝國進出口食品藥品檢查,不過權力有限,而且主要是以產品標簽信息披露為突破口建立統一的監管體系。

  只不過這種監管是有限的,雖然藥監有權檢查工廠,但是新藥并不需要審批,藥企只需要證明其安全性就行——也就是毒不死人就行。

  雖然是如此,大明帝國的藥物監管已經遠遠領先于世界各國差至少半個世紀了。

  僅僅,只是幾天之后,朱大皇帝就收到了測試報告。

  “山道年蒿?”

  翻看著藥物制劑的原料,朱大皇帝詫異道。

  “是的,陛下,根據藥房經理許士利的介紹,這是他西域期間發現的一種草藥,因為其具有驅蛔蟲效果,所以就從中提取了山道年結晶,以其為原料制出了這種藥物,而且它的效果非常好,而且毒性非常低,我們認為可以在國內加以推廣。”

  作為農商部尚書孫四維,曾在英國學習商學的他,是帝國第一批留洋生之中第一個當上尚書的,這和他參與了一五、二五計劃擬定有直接關系。

“五年計劃  ”的成功,讓他成功的進入皇帝的視線,在新內閣任免時,當時還是商務侍郎的他,被晉升為農商部尚書。

  他之所以會提出推廣這種新藥,一來是確實有很多孩子患有蛔蟲病,二來一直缺乏治療手段,甚至有用砒霜類藥物治療蛔蟲病。

  “官方層面的推廣…還是要再等一等,對于藥物,我們要謹慎一些,畢竟,是藥三分毒,要經過長期使用之后,確認對人體確實無害之后再推廣也不晚,官方嘛,在這種涉及到健康尤其是兒童健康的問題上,還是要保守一些的。”

  搖頭否決了孫四維的建議后,翻看著手里的測試報告,在心里念叨著“山道年蒿”的時候,雖然不知道這種蒿是什么,但是朱大皇帝的腦海中倒是浮現出了另一種蒿——青蒿。

  要不然回頭把青蒿素提取一下?

  在非洲以及東南亞那邊可都離不開奎寧,不過…轉念一想,朱大皇帝倒覺得暫時沒有那個必要,畢竟,作為金雞納樹的原產地,早在十幾年前,在成功群島以及山西等地就建立金雞納樹種植園,早就實現了奎寧的生產規模化,如果現在提取青蒿素的話,肯定會對那金雞納樹產業造成影響。

  況且現在奎寧還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抗瘧藥物,在市場沒有進一步需求的情況下,推出青蒿素并不見得是件好事,只會增強瘧原蟲的抗藥性。

  在這種情況下,推出青蒿素很有可能是得不償失。

  但是民間企業對山道年蒿的意外發現,倒是讓朱大皇帝的心里頗為欣慰。因為經過二十年如一日的發展,現在的大名人已經初步具備了科學意識。

  如果是傳統中醫的話,他們會把這種草藥納入其中,增加一方打蟲的藥方,可是現在呢,大明的民間企業已經知道了,應該從山道年蒿中提取其中的有效成分用于治療,而不僅僅只是用草藥。

  這個就是從經驗到科學的一種變化,這樣的變化無疑是讓人欣喜的,同樣也讓朱大皇帝看到了現在的大明和過去的不同之處。

  現代科學的意識,再加上這種自主創新精神,會在這里開出什么樣的果實?

  盡管尚且未知,但可以肯定的是必定會從根本上改變華夏。

  “也許,可以試試…”

  心有所想,朱大皇帝才說道。

  “孫卿,現在帝國與外界的聯系越來越多,帝國海外殖民地也是如此的遼闊,在這么遼闊的地肯定有許多草藥是有價值的,就目前來說,藥物是帝國最重要的出口商品之一,我們完全可以加強這方面的研究,增加藥物的種類和治療范圍。加大出口嘛。”

  帝國的制藥業是非常發達的,盡管是朱大皇帝用特貨打下來的基礎,但是最終著壯成長起來靠的是包括阿司匹林在內的現代藥物,相比于歐美各國玄學式的藥物研究,大明的藥業公司靠著古代驗方提取的各種中藥提取物,可是沒有少掙錢。

  畢竟,那些藥確實有一定的效果啊!雖然效果沒有那么明顯,但可以肯定的是肯定比現在歐美各國的流行的各種假藥效果更好。

  中藥作為華夏的傳統醫學,在與現代科技結合之后,不僅僅讓華夏人自己受益,而且還造福了全人類啊!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  當然也給帝國帶來了極其豐厚的回報——僅僅去年,就出口了超過兩萬萬元的藥物。

  而且從利潤上來說,沒有任何商品的利潤能夠與藥物相比。

  “陛下所言甚是。藥物的成本低,利潤大,而且誰都離開不了,我們的藥物目前占據了歐美差不多一半的市場,就是因為療效好,而且安全性高。”

  療效好,安全性高。這年月歐洲的那些由藥劑師們配制的化學藥品,效果肯定無法和大明的藥物相比了,千年的智慧經驗結晶嘛!

  “療效,安全性,這個就是我們的王牌!所以,即便是研制出來新藥,也不能倉促的投入市場。一定要注意藥物的安全,千萬不能自己把自己的招牌給砸了。”

藥物生意  最害怕的是什么?就是自己砸自己的招牌。療效差點沒關系,但是藥是能吃死人的,萬一要是把人給吃死了,那可就是自己砸了招牌。

  想了想,朱大皇帝說道。

  “以后藥物的試驗可以進行的更充分一些。不僅需要進行基本的安全性測試,還可以進行藥效對比實驗,嗯,總之一點點來。”

  對于怎么樣進行藥物實驗,朱大皇帝是個外行。頂多也就是知道什么雙盲試驗之類的。

  不過這沒關系。畢竟,現在帝國不僅有時間去一點點的探索,而且還有廣闊的殖民地可以加以利用。畢竟,殖民地的也是需要藥物的,嗯,可以送學習另一個世界,歐美發達國家制藥業的傳統“美德”,送藥到非洲嘛…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