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四百七十八章 登基

熊貓書庫    錦衣狀元
🔊點這里聽書

戀上你看書網,錦衣狀元  君臣各退一步,為朱四登基稱帝鋪平了道路。

  朱四于當日上午進城,正午時分從大明門進入皇宮,由興王府儀衛司侍衛及錦衣衛、御林軍等護送前往奉天殿,與早就等候在那兒的大臣見面。

  正式登基。

  楊廷和主持了這次登基典禮。

  在場文臣武將,很多人朱四都不認識,由楊廷和親自出面給朱四介紹,其實這本來是太監的職責,但楊廷和明顯要以此方式,告訴朱四,你當皇帝后應該聽誰的。

  在簡單引介后,隨即朱四這邊由司禮監掌印太監魏彬,拿出楊廷和事前準備的“詔書”,等于是皇帝登基后所下的第一道登基詔,最后兩句是:“…朕奉皇兄遺命入奉宗祧,改明年年號為紹治。”

  以皇帝的名義下詔書,楊廷和最近總在做,作為內閣大大學士幫皇帝草擬詔書并無僭越,但這份詔書只得到朱四首肯稱呼朱厚照為“皇兄”,有關改元事,朱四可沒有同意過。

  本來詔書公布后,等于要立即執行,大臣們俯首聽命便可。

  誰料朱四朗聲問道:“紹治這個年號不好,內閣沒有做其他備選方案嗎?”

  一個問題出來,就讓在場人等有種汗毛直立的感覺。

  都已經當做你的詔書公布出來了,你突然問有沒有別的備選?

  這不明擺著告訴在場大臣,這詔書不是我立的,至于這個紹治的年號也不是我所選定的?

  楊廷和臉色漆黑,瞬間有種臉被人抽了幾巴掌的感覺。

  但楊廷和還是硬著頭皮出列道:“紹治年號,有紹弘治之治,革前朝弊端之意,是為彰顯陛下文治之舉所立…”

  楊廷和的意思是,都已經選定了紹治的年號,就別瞎折騰了,你年歲小不明白道理,我就告訴你這年號有什么好處,你受著便是。

  朱四道:“朕問的是,可否有其它備選?”

  楊廷和氣息都有些不勻稱,道:“尚有明良、嘉靖二選。”

  朱四尚未到京城前,內閣和禮部就在酌情擬定來年年號的問題,備選三者分別是紹治、明良和嘉靖,由楊廷和拍板選定紹治,但現在明擺著朱四不想聽任楊廷和擅專。

  朱四點頭道:“嘉靖這年號更好,取《尚書》言,‘不敢荒寧,嘉靖殷邦。至于小大,無時或怨’之意,乃有帝王勤于治國的勉勵,朕認為,來年年號,就定為嘉靖吧!”

  一席話,看似普通,卻好似告訴在場所有人,我這個新皇看似年少,但對于文化知識修養方面絲毫沒有懈怠過,你隨便告訴我個詞,我就能清楚告訴你出處,并闡述其內涵,卻也正好回擊你,讓人覺得我改變你初定的年號有理有據。

  楊廷和本來對朱四有些輕視,眼前不過是藩王之子,還是興王的獨子,自小寵溺之下,就算經過系統教育也應該跟個紈绔子弟沒多少區別,誰知上來就引經據典反駁自己,還說得如此讓人信服,楊廷和自己都不知該如何反駁。

  吏部尚書王瓊出列道:“此議甚好!”

  只是這四個字,就說明王瓊正在做最后的垂死掙扎。

  或許王瓊自己也知道,楊廷和當政后自己沒好果子吃,所以皇帝初登基,就死命往新皇這邊站位。

  楊廷和往王瓊身上看了一眼,隨即行禮:“臣附議!”

  朱四道:“好了,諸位卿家朕已見過,隨朕前來京師的一些人,朕想安排到朝中為朕所用,諸位卿家可有意見?”

  楊廷和早就知道朱四可能會在朝廷安插興王府的人,卻沒想到朱四話說得如此直接,先前還覺得這小子不太好對付,一看初上任就要任人唯親,突然又覺得新皇沒那么多城府,或許只是自己多心了。

  “應經吏部考核,再經廷推,由眾大臣決議之后才能定下來。”楊廷和道。

  朱四問道:“隨朕到京師的王府右長史,袁宗皋者,乃朕自幼的先生,以他的博學多才,還有在朝中的資歷,應當委以如何官職?”

  朱四上來就要委命袁宗皋的官職,其實是想把袁宗皋推出來站到風口浪尖上。

  未等楊廷和開口,吏部尚書王瓊便再次出列道:“如今吏部右侍郎職位空缺。”

  “那好,朕便提議,由袁卿家接替吏部右侍郎的職位,諸位卿家可有異議?若沒有的話…就如此執行吧!”朱四道。

  話說得太過武斷。

  一茬接著一茬,本來楊廷和想跟朱四說,這種事可以慢慢來,不用著急,現在只是個簡單的登基大典,是為了迅速安定朝廷和人心,不需要上來就委命官職,而且我們也不會虧待興王府的屬官。

  但現在朱四提出來,還有吏部尚書王瓊在旁推波助瀾,讓楊廷和場面上陷入被動。

  “楊閣老,您的意見呢?”

  朱四望著楊廷和。

  楊廷和一陣迷惑,心想,你小子挺厲害啊。

  這么多朝中大臣匯聚于斯,你少年之身,第一次參加這種大規模的朝會,居然一點兒都不怯場,還條理分明先提出議案最后才問我意見,不知道的還以為你當了幾年的皇帝早就有經驗了呢。

  楊廷和本想回絕,或是拖延,但看旁邊的梁儲和蔣冕正在用眼神提醒他別生硬回絕,導致君臣對立,楊廷和便道:“若諸位同僚并無意見的話,老臣附議。”

  朱四道:“那在場諸位,誰有意見?”

  當然沒人會有意見。

  朱四在問過三遍后,這才道:“那吏部就上奏疏,朕會批準袁長史的官職,至于其他事務,一切都按大明法度辦事,朕不會多過問,如今經歷奸佞禍國,民眾生活苦不堪言,一切當以休養生息為主。朕初登大寶,不解之處請諸位卿家多多提點…朕先在這里謝過諸位卿家。”

  “臣等不敢!”

  本來楊廷和還想給朱四扣個“剛愎自用”、“任人唯親”的標簽,但聽了朱四后面這番話,分明人家知道分寸和進退,只是想在朝中有個人能幫著說話,才會安排袁宗皋到吏部為侍郎,加上袁宗皋的年齡和資歷在那兒擺著,還曾做過一任江西按察使,考滿九年調京師為侍郎合乎法統。

  想給新皇扣頂惡帽子很難。

  朱四突然又望向楊廷和,道:“朕聽聞,皇兄駕崩這月余來,由楊閣老監理國政,將一干奸佞擒拿,等候問罪,他們禍國殃民,危害百姓,令京師及天下黎民不安,所造之孽需一并撥亂反正,朕想及早將他們定罪,以安人心。請問楊閣老,朕是否有權接手,讓東廠和錦衣衛將其同黨罪行一并查處,并以治罪?”

  朱四的出手一環接著一環。

  安排個袁宗皋為吏部侍郎,順利完成,隨后就要把詔獄大權穩穩拿到自己手上,而契機就是給江彬、錢寧、于經、張忠、張銳等朱厚照身邊的佞臣定罪。

  本來楊廷和不想放權,但詔獄本來就是皇帝特有的權力,現在東廠和錦衣衛只是由他暫時統調,若是詔獄掌控在文官手中,本來就不符合詔獄所定初衷。

  “臣不敢有異議。”

  楊廷和識相放手,意思是這種事你自己決定便可。

  朱四很滿意,點頭道:“朕不會獨斷專行,先將此等奸佞下詔獄,查清楚罪行及同黨后,再移交刑部一并定罪,若朝中仍有奸佞不為所查,科道言官也一并上奏交劾,朕會酌情考量其中利害,交詔獄查辦!”

  此話一出。

  別說楊廷和,就連在場其余大臣都覺得這個少年天子不簡單。

  大家第一次見面,也是第一次朝會,這小皇帝就這么條理分明做了好幾件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的大事,先改年號讓人知道他不會事事從于內閣和六部,隨后安排袁宗皋進入朝廷中樞,最后就是拿詔獄歸屬權說事,一步步可說是一環扣一環,讓人刮目相看。

  楊廷和也不知該喜該悲。

  正德朝朝綱混亂,皇帝胡鬧,近佞全都禍國殃民,以至于民怨沸騰,眼下新皇登基后已打出旗號要勤勉治國,撥亂反正,再加上小皇帝做事張弛有度,大明朝堂回歸正途,文官應該高興才是。

  可為何就是高興不起來呢?

  上來就拿權,還拿得如此穩準狠,讓楊廷和感覺形勢不妙,善于用權的皇帝短時間內是好的,但長久下來必會剛愎自用,以自己的方式治國,最后結果或比一個胡鬧的皇帝更難控制。

  但眼下他卻又不好說什么。

  一場登基典禮結束。

  眾大臣出宮,各司其職。

  臨退朝前,朱四明確說了,以后每日朝會都不會停輟,看起來要執行自己勤勉治國的承諾。

  本來楊廷和想提出之前已延期一年的殿試何時舉行的問題,但一想皇帝剛登基不久,以后見面的時間很多,沒必要一次全拋出,再加上這次朝會上他吃了不少啞巴虧,便沒有多言。

  眾大臣一走,朱四就在皇宮御用監太監張永的引路下,前去內殿查看自己日后的起居之所,并去給張太后行禮問安。

  “我想見一下祖母…”

  朱四對小步跟隨自己的張永道。

  張永急忙道:“陛下,您不可自稱我,如今您已是天下之主。皇宮中,您要去何處,只管知會一聲便可。”

  朱四道:“那朕讓誰進宮,也是一句話的事是嗎?”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