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七十三章 秦始皇獵碣出世,這就是原因

熊貓書庫    直播鑒寶:寶友你很不對勁啊
🔊點這里聽書

  “為什么不能出現歐陽修的章子?”

  寧帆反問一句后眾人都不知道該說什么。

  在他們的認識里,歐陽修不是一個文學家么?怎么還會有收藏金石的愛好。

  “寶友,這就是你們認識淺了。”

  北大學考古寶友主動開口。

  “歐陽修在北宋也是一代奇人,官至參知政事,謚號文忠;文采無雙,后世尊稱大家;主修唐史,順便編輯了五代史。”

  “而他最牛的地方還是根據記載,考證,整理了西周到唐代的數千件文物,寫下了集古錄跋尾十卷四百多篇,是夏國最早的金石學著作。”

  “在歐陽修做研究的時候,喜歡金石文化的李清照都還沒有出生呢!”

  “原來是這樣!”

  直播間觀眾聽到這話忍不住感慨起來。

  這種事情他們作為不太了解的人可真的是兩眼摸黑完全不懂。

  聽到北大考古寶友說完總算是有了全面的認識。

  “另外,你們好好查查文正的謚號是什么意思。”

  “歐陽修能有這個謚號,不簡單的。”

  “謚號不就是死了之后的封號么,還有什么特殊的?”

  大多數寶友都有些不理解。

  “寶友,那可太不一樣了!”

  “哦?看來你很懂了?”

  北大學考古寶友剛開始嘚瑟就看到屏幕上出現唐奇勝的話。

  “看來你的歷史學功底很扎實。”

  “畢業的時候我多多照顧你一下?”

  北大學考古的寶友看到這話臉色煞白一片。

  他可太清楚唐奇勝親自考核的恐怖了,光說考試都是鐵手唐教授,十個掛三個。

  這在北大都是路人皆知的事情。

  要是畢業被重點照顧,他絕對不用想畢業的事情了。

  苦著臉認錯道歉。

  “唐教授,我錯了!我這就說!”

  說完認真科普起來。

  “其實謚號是人死之后后世根據功過給的一個評定,始于西周,一般都是皇帝和諸侯大臣才會有謚號。”

  “根據逸周書·謚法解中的解釋來看,經緯天地曰文,內外賓服曰正。”

  “文正就是文官中最高等級的謚號,是當時所有文官至高的追求。”

  “從有謚號以來,整個夏國歷史上得到文正評價的人也不過寥寥二十人。”

  “平均算下來的話,大概一百年才能出一個。”

  “放到現在,大概就是夏國國家勛章的獲得者級別。”

  眾人倒抽一口冷氣,看著眼前的碑拓不住咋舌。

  他們之前可真不知道歐陽修居然這么有本事。

  那這么說來,這個東西應該也很不錯吧?

  唐奇勝三人也有些好奇。

  他們是知道歐陽修的事情,只是不懂為什么會有碑拓傳世。

  按理說歐陽修就算是有碑拓也會記錄在集古錄中。

  可他們剛剛翻資料確認過,集古錄十卷都沒有這個內容。

  還沒等問出聲就聽到寧帆開口。

  “別找了,集古錄中沒有記載。”

  “啊這不是放…漏了么?”

  唐奇勝話說一半緊急改口,沒有說出原來的話。

  直播間眾人很努力地憋著笑。

  能讓唐奇勝都這么認真對待的人,可真的不多了。

  “誰說放漏了?只是這東西不能錄入而已。”

  “怎么可能!”

  寶友們都不相信還有這種事情。

  居然還有不能錄入的信息。

  寧帆微微一笑。

  “要是你們知道這個東西的真實作用就不會這么說了。”

  “給秦始皇歌功頌德的東西,不是一般的人敢放出來的。”

  這話一出,整個直播間都安靜下來。

  不管是唐奇勝還是普通觀眾都有點沒反應過來。

  “寧大師,您說這個東西是秦始皇的?”

  眾人實在是不敢相信。

  “這有什么不信的。”

  寧帆都不用問,看著滿屏幕飄滿問號就知道寶友在想什么。

  “秦王掃六合后要一統文字和度量衡,這個石鼓文就是幫他下決定的一個東西。”

  “你們看到的上面的這些文字,其實不算是篆書和甲骨文的混合體。”

  “而是當時的戰國七國文字混合了一些偏遠地區的文字。”

  “因為七國文字中總有相近的部分,也有大不同的部分,所以這些文字在一起就會顯得很別扭。”

  “至于這個拓帖其實不是碑文的,而是一個特殊的東西。”

  “石鼓。”

  寧帆說完寶友們都有些茫然。

  這東西他們完全沒聽過啊。

  唐奇勝幾人也微微皺眉,感覺似曾相識卻沒有什么印象。

  “這個東西是當年秦始皇出獵之后令人留下的記載,上面的文字記錄的是秦始皇游獵的場面。”

  “因為用了七國文字,所以顯得混亂,但是在研究者手里一直沒有斷代。”

  “最早有宋代鄭樵的石鼓音序,摘錄的石鼓上的文字分析討論。”

  “后有歐陽修的拓帖深入研究。”

  “這些記載就是這個石鼓存在的痕跡和證據。”

  “除了石鼓文,這個東西還有一個別稱叫做秦王獵碣,最初共有計七百一十八字。”

  “幾經流傳,到歐陽修手中只剩下四百六十五字,這幅拓帖是其中一幅,只有兩百多字。”

  “而歐陽修不收錄的原因也很簡單。”

  “秦始皇焚書坑儒,在儒家記載中是一代暴君,自然不可能把秦始皇的東西收錄在碑帖中。”

  “歐陽修是想做學問,又不是想要成為天下儒生的對立面。”

  “怎么可能把這種鼓吹秦始皇功績的東西放在自己的著作中。”

  “但是從學者的角度,他又不忍這個東西流失,于是親自拓印了幾份,并且蓋了自己的鈐印以示真偽。”

  “就是為了后世能夠在合適的時候將這個東西再拿出來。”

  寶友們聽到這個還是不太能理解。

  “這個石鼓文有那么重要么?”

  “既然是歌功頌德的東西,值得歐陽修這么保護?”

  寧帆微微一笑。

  “歌功頌德當然不重要,可是重要的是統一度量衡和文字。”

  “秦始皇的大功績,后世概括不過三條,掃滅六國,除分封制,統一度量衡。”

  “你們猜其中最難的是哪一條?”

  “這還用說,肯定是掃六國啊!”

  寶友們信心滿滿。

  說完后就看到屏幕上飄起數道反駁。

  “錯了!是統一度量衡!”

  再看說話人,從北大學考古到唐奇勝,還有王多魚。

  眾人全部啞火,不知道為什么是這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