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突然冒出來的親戚,張庶寧還是保持了冷靜…總不能你說是那就是吧!而且想攀上老爹的人,那可是多如恒河沙數,絕對不能馬虎了。
因此張庶寧抽空,還真暗中打聽了一下,甚至借著外出調查的機會,跑了一趟張家。
等他回來之后,總算是心里頭有數,然后給張希孟寫了一封長信,把張家的事情說了一遍…
首先,他們確實是張希孟的親戚,不過嚴格算起來,他們既不是張希孟這一支,也不是張養浩那一支,雖然算不上五百年前是一家那種,但也絕對能上溯兩百年了。
不過要說他們單純是攀附張希孟,也不能那么說,當年決戰察罕的時候,他們可是率領族人,替明軍運輸糧草的,而且還有三個族人犧牲。
算是替大明江山出過力氣,流過血。
正因為如此,在接下來分田的過程中,張家雖然分了田產,但是浮財還保留著,也沒有進行拆分遷居。
相比起其他的大戶人家,要好不知道多少倍。
張桓的父親,甚至還擔任過糧長,完成任務也很不錯,按時定量,把糧食送到了朝廷,因此還得到了嘉獎。
只不過他運氣不好,并沒有通過糧長的考試,因此沒有入朝為官。
可也正因為如此,他才費力氣培養張桓,希望能出來一個當官的。
偏偏張桓是個不聽話的,他對當官的興趣不大,非要經商發財。
不過他想經商,條件也是不錯的,即便不考慮張希孟,本身張家還是有錢的,在濟南等地,頗有人脈,他又來復旦學堂讀書,認識了不少人。
其次,他時機把握得非常好,此刻剛剛包圍了倭國兵馬,露出了勝利的端倪,遼東的大發展,就在眼前,很容易就會發財。
發財之后,他會干什么?
沒準會重新修訂族譜,大約若干年后,他就真的成了張希孟的侄孫…面對此情此景,張庶寧其實很無奈。
他跟老爹寫信,講述這件事…你要說張家有什么問題,干了什么天打雷劈的事情,需要徹底拆分,發配得天南地北,妻離子散。很顯然也不近人情,他們沒什么大過,甚至還有點功勞。
再說張桓本人,他也算努力讀書,能考入復旦學堂,現在又抓住機會,果斷前往遼東創業發財。
假使過幾年之后,他真的有了成就,也只能替人家的高興。
可張庶寧了解了這位族侄兼學長的經歷之后,他又不是那么舒心順意了。
道理很簡單,當初張家并沒有分浮財,因此他們還是遠比一般百姓富裕,張家子弟普遍讀書識字,家中也頗有些藏書。
這些優勢都是普通人不敢想的。
而且張庶寧還打聽到,當初為了讓張桓順利考入復旦學堂,張家聘請的教書先生就有三位。
可以說是耳提面命,費盡了力氣,才把張桓送進來。
這倒不是說張桓就真的不行,只是說如果他出生普通家庭,是絕難進入復旦學堂的。
張庶寧梳理這些之后,就忍不住向老爹提出了一個問題…從張家的角度來看,他們栽培后輩,努力向上,沒有什么問題,甚至十分勵志。
可是對于普通百姓來說,又太不公平了。
他們讀書條件遠不如張桓,也聘請不起好幾位名師…其實很多時候,不是他們不想努力,而是連努力的方向都沒有。
這事情公平嗎?
張庶寧不知道,他很想讓老爹給個結論。
這封信到了張希孟的手里,張希孟反反復復看了好幾遍,竟然也只是一聲長嘆,有些沉默。
怎么說呢?
他也很難回答,如果連張家這種情況,也不能容忍接受,需要處置掉,那就樹敵太多,非要天下大亂不可。
更何況治國也需要人才,類似出身的讀書人,遍及朝野,數量非常大,不可能不用。
但是張庶寧也告訴老爹一件事,根據他的初步了解,張家子弟,幾乎人人都進入學堂,普通百姓子弟的入學率,還不到五成。
而且去的還不是什么好學堂,根據張庶寧的介紹,那些學堂就是個識字班水平,幾年下來,能會寫自己名字,就算是不錯了。
根本不可能成才。
信的最后,張庶寧提出了一個要命的問題,這種情況公平嗎?
張希孟也很難以回答,以至于好幾天,他都若有所思,意興闌珊。
結果讓朱元璋發現了端倪,老朱也在忙著寫書,詢問之下,張希孟只能把這封信交給了老朱。
朱元璋看過之后,也陷入了長久沉默。
“張先生,你說這種情況,多嗎?”
“多!”張希孟道:“其實據我所知,不管是濟民學堂,還是復旦學堂,像這種出身不錯的子弟,都占了三成左右。”
老朱眉頭一皺,長嘆道:“可富戶之家,只怕還不到整個大明的一成啊!”
張希孟點頭,“確實,雙方在入學的比例上面,實在是差距太大了。”
老朱沉聲道:“那張先生以為,應該怎么辦?”
按照過去的經驗,張希孟向來是滿肚子主意,從來不讓人失望,可這一次張希孟陷入了長久的沉默,說實話,他真的沒有完美的辦法,過了好一會兒,張希孟才緩緩道:“我能想到的,只是鼓勵其他學生,用心做題而已。”
老朱微微沉吟,“什么意思?”
“就是一心苦讀,玩命發奮,拿出十倍心血和努力,去彌補差距…總而言之,不能認命!”
朱元璋道:“這樣就行了?”
“當然不行!”
“那還玩命干什么?”老朱不解。
“玩命可以讓那些條件更好的人不舒服!”張希孟回答道。
老朱還是不解,能有用嗎?
張希孟給老朱算了一筆賬,眼下富戶不足一成,甚至連半成都沒有。他們的子弟數目也遠不如真正的貧寒之家。
也就是說,雙方人數的比例,可能是二十,三十比一,甚至更多。
人的智力水平,很大程度上是天賦遺傳,雖然教育能改變一些,但到底不是決定的作用。
而那些豪富人家的子弟,也不都是天才,其中很大一部分,就是中人之姿,甚至因為出身太好,變得好逸惡勞,吃不得苦,成不了才。
這時候如果所有的貧家子弟,他們都努力讀書,未必能勝得過最頂級的富家子,畢竟人家占盡了天時地利人和。
但是那些資質不行的,不愛讀書努力的,卻是可以輕易淘汰掉。
而且由于貧家子弟數量眾多,里面偶爾冒出來的天才,還是能躋身頂級行列的。
“所以臣的辦法就是拼命做題,絕不服輸,一旦放棄了,那些中等的富家子弟,也能輕易爬上好位置,久而久之,就真的又出現一批士大夫了。再往下發展,就是九品中正制了。”張希孟感嘆道:“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這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所以無論如何,朝廷都應該鼓勵學生,努力上進,而不是消極應對,不思進取!”
朱元璋默默沉吟,隨即點頭道:“張先生所言有理,只是咱看庶寧的信,發現有些地方,就算想苦讀,只怕也做不到啊!”
張希孟點頭,“確實如此,當下的名師書籍,還是太少了,讀書成本也太高了。想要讓孩子們拼命,也不知道該怎么做!”
老朱很煩躁,他哼道:“歸根到底,還是錢太少了…張先生,你主張發展工商,還要改革財稅,咱現在明白了,沒有錢現在是什么都辦不了。給李善長和藍玉他們下旨,咱要盡快看到錢,越多越好!不管他們干什么,哪怕敲詐勒索,綁票贖人,也要給咱弄到錢!”
老朱當真是發了狠,他的這一道旨意,這把藍玉成全了。
這家伙包圍了好幾萬倭寇,幾乎倭國的精銳都在他的手上了。
藍玉直接給倭國去信,想要人,出錢吧!
對于藍玉的操作,李善長嗤之以鼻。
什么腦子啊,太沒有創意了。
隨后李善長就給高麗這邊送信了…倭國將領那么兇殘,放走了就是縱虎歸山。所以嘍,你們想廢掉倭國的戰力,就出點錢,花不了多少錢,老夫把人扣下,交給你們處理,不論殺剮,全都你們說了算。
這可是為了子孫后代剪除禍害的好事,不會連這點錢,都不愿意花吧?
老李這是把過去衙門里,吃了原告吃被告的手段都拿出來了。
這手段足以讓藍玉汗顏,朱棣流淚,實在是沒法不服氣。
相比起他們拼命弄錢,張庶寧接到了老爹的回信。
他第一次看到,原來老爹也有解決不了的問題,張希孟開出了苦讀這個藥方,但是張庶寧卻知道,想苦讀也不容易。
他花了三天時間,苦心思索,隨后張庶寧找到了自己的老師。
他想做個試驗,給他半年的時間,選擇一所下面的學堂,他想和幾個同學過去,單純輔導這些學生,教他們如何應對考試,看看他們能不能順利進入復旦學堂!
“就算能考入學堂,又能怎么樣?我看你是異想天開了。”老師并不贊同。
可張庶寧卻堅持道:“只要考入了,就算是成功了。只要占據了名額,就會壓縮其他人的份額,沒有這份學歷,就不能參加門下省考試…先生覺得,還沒有價值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