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音寺雄偉壯麗,雄峙于須彌山上,仿佛一尊大佛趺坐。無數凡人從四面八方匯聚而來,對著佛廟殿堂的神像頂禮膜拜,傾訴自己的悲喜心愿,祈求神明保佑。在陽光的照耀下,須彌山頂煥發出一輪金光,好似大佛腦后的光輪,越發莊嚴神圣。
冬!冬!冬!
悠揚的鐘聲響起,伴隨著梵音禪唱,使人頓消塵俗之念,功名之心,正是:
晨鐘暮鼓,警醒多少山河名利客。
經聲佛號,喚回無邊苦海夢中人。
如今天色尚早,但天音寺已有不少香客燒香禮佛。
就在這時,一道梵音從后山傳來,宏大嘹亮,不似人聲,竟蓋過了悠揚的鐘聲。一眾香客和天音寺弟子不由抬頭,向后山所在的方向瞧去。
一時間,卻不由都怔住了。
就見高空之上,不知盤踞著一尊足有數十丈高的明王,肌肉虬結,怒目圓睜,雙眼中燃燒著洶洶業火,仿佛是要將世間一切污穢焚燒一空。
這一尊法相的實在過于宏大,更帶著磅礴浩瀚氣勢,無論香客還是天音寺弟子,都有頂禮膜拜的沖動。
片刻之后,又一尊法相出現,卻是一尊慈眉善目的觀世音菩薩。
神光充足,飄帶緩緩拂動,白衣上的褶皺,都是清晰可見,不斷波蕩。尤其是那一雙善目,仿佛蘊含著慈悲,生動可親。
一尊又一尊的法相出現人間。
這些法相有高有低,或清晰可見眉目,或縹緲模湖。其中既有菩薩金剛,還有天女、天龍之流。
一時間,天地金光流轉,梵音低唱,天花亂墜,地涌金蓮,使人宛如置身于便佛國之中。
無論香客還是天音寺弟子,盡是熱淚盈眶,五體投地。即使有經綸世俗之輩,也變成了最虔誠的信徒。真真實實的人間佛國就出現在面前,怎能不讓人心靈震顫。
后山普泓上師等高僧,亦是心神震蕩。不過,由于本身修為高深,加上知道眼前這一幕是由玉連城催動,倒也能夠把持住心神。
“三十一尊法相,并不圓滿,而且所有的法相都是朝向某個方向,應該還有一尊最為宏大的法相…”
普泓上師不愧天音寺主持,見識遠非常人能比。而他這個念頭才剛剛落下,就見玉連城的氣機越發宏大縹緲,口中長吟一聲:“大夢誰先覺,覺者佛也。諸天我獨尊,尊其心乎。”
轟隆!
第三十二尊法相出現。
一尊巨大的佛陀端坐在靈山寶座之上,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天上天下,唯我獨尊。
佛陀放射出億萬金光,那被金色光輝籠罩的面龐顯露悲憫之色,佛眼低垂,遍觀三界六道,蕓蕓眾生。
他似乎與其他法相同一高度,又仿佛與天地齊平。
即使是高大雄渾的須彌山與他相比,也仿佛不夠一粒塵埃。
只因這一尊法相并非物理意義上的龐大,而是存在與心神之間,完全充斥每個人的心靈。
“三十二相,成了。”
玉連城輕輕吐出一口氣。
悠悠鐘聲,又一次在須彌山回蕩,宣告著新一天的開始。
自玉連城于無字玉璧前枯坐三年,一朝頓悟,創出三十二相后,整個天音寺的香火越發興盛,香客絡繹不絕。
而關于三十二相的方式,玉連城也悉數記載成冊,傳給普泓方丈。目前由普字輩高僧和寥寥幾個二代弟子修煉。
他們也漸漸發現,這三十二相絲毫不遜色于大梵般若這傳世功法,而且并不依賴于法寶,憑自身就能發揮出強大的斗戰之力。
三十二相與大梵般若配合修煉,非但沒有沖突,反而相得益彰。
實際上,無論是正道三大勢力,還是魔門四派,出本門法訣外,戰斗更多是依靠法寶。若沒有法寶,甚至就連飛行都很困難。
而卻跳出了法寶的局限,且三十二相不止用于戰斗,更可謂包羅萬象。
用于戰斗有“明王忿怒相”、“天王相”、“斗戰相”,用以治愈傷勢的有“藥師相”、“琉璃相”、用于掌控風雷的“天人相”…
這“三十二相”對于天音寺的整體實力提升,不可想象。
若能向大梵般若那般流傳下去,不遭遇重大變故,便極有可能頂替青云門,成為正道乃至于神州第一門派。
而此時,創出“三十二相”,已由“白衣妙僧”成為“白衣神僧”的玉連城和普泓上師來到了舍利塔外。
舍利塔是存放歷代高僧舍利之地,聳立如林,香火繚繞,氤氳之氣成團入云,散發著神圣之氣。
天音寺歷代高僧縱然生前如何名傳八方,萬家生佛,死后也不過占一尺之地而已。
而在無數舍利塔中,就有天音寺四大神僧中普智上人的舍利。
“普智師弟天賦聰慧,道行深厚。且他一生行善積德,活人無數,比起老僧更適合天音寺主持。但他太執著于所謂的長生了,成住壞空,六道輪回,豈是人力所能更改。”
兩人各種拈了一炷香,焚于塔前。就聽普泓上師緩緩道:“普智師弟自青云門出山之后,并未回天音寺,只是讓人送來書信一封,信中言他將前往西北蠻荒之地,繼續探訪長生之謎,便再無音訊。直到半年前,門下弟子巡視山門,突然間在院門外不遠處,看到有個人摔倒在地,那人…就是普智師弟。”
“普智師弟面容頗為憔悴,臉頰上卻不知怎么呈奇怪的通紅之色。直到后來我才知道,那乃是普智師叔的為了暫時續命,服下的奇藥‘三日必死丸’。師弟一直昏迷不醒,體內氣息散亂,非但中了毒,身體也被道行極高深的人擊成重傷,竟已到了油盡燈枯的地步。若沒有猜錯,應該是遇到了萬毒門的毒手…”
普泓上人說到此處,雖然事情已過去了很長時間,但他面上仍然顯露出暗然悲痛神色,顯然這件事對他打擊亦是很大。
“后來經過我們師兄弟幾人的救治,師弟終于醒了了過來,卻已是在彌留之際,只留下了一句話,便…撒手而去,圓寂了。”
玉連城神色微微一凝,普智上人對他的恩情匪淺,對此也頗為痛心,問道:“普智師兄、師兄他說的什么…”
普泓上人深深看了玉連城一眼,徐徐道:“他說,普真師弟猜想是對的,可惜…可惜三教是一家,非一家,長生如夢幻…”
玉連城沉默半晌,搖頭一嘆。
若沒有猜錯,普智是為了印證三教是一家的說法,找上了魔教高手,遇到了萬毒門的人。
普智一身修為雖高,但心思卻頗為質樸,遇到了擅長下毒的萬毒門,很容易遭殃…
最終,雖證實了玉連城的說法沒錯,更看到了長生久視的希望,但卻為此搭上了自己的性命。
普泓上人沒有去問那猜想究竟是什么,話題一轉道:“對了,師弟,你出關的消息整個佛門皆知,再過半月時間,就要齊齊上門祝賀你出關。”
玉連城搖頭道:“佛門也免不了爭名奪利,只怕是來者不善。”
普泓上人微微頷首:“當年你在盂蘭盆會,辯的眾僧啞口無言。雖成就了白衣妙僧的美譽,但卻也太出風頭,想來這一次眾僧祝賀,別有用心。”
玉連城雙手合十,微微一笑,不再多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