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新的朝代不會供養前朝的后妃,王謐也沒有那種收割前朝后妃的愛好。
于是,送出去就是一個最好的選擇。
可是,這些女人,尤其是陳歸女這樣的,她在司馬曜的宮廷里,雖然并不得寵,但是,畢竟生了司馬德宗,也正式登基為帝。
雖然,司馬德宗這個小娃娃,到目前為止還從來也不知道所謂的當皇帝是怎么一回事。
這個差事到底是個什么性質。
然而,就算他不明白,他也是正式登基的皇帝,作為他的生母,陳歸女的去處也確實需要關照一下。
如果陳歸女是王貞英,那么就要好辦的多了。
作為世家貴女,依靠著太原王氏榮耀的門第,就算王貞英不當太后了,她也可以回到娘家,繼續生活。
很多世家女子最后的去處也是這樣安排的。
但是,這樣的法子對于陳歸女來說就不適用了,她本來就是后宮里的一個孤女,在民間也沒有強大的娘家可以依靠。
把她放歸民間,那不是等著惹出事端來嗎?
不是她貧病交加的死去,就是有人依靠著她的力量搞事情,后來的王朝的皇帝是絕對不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的。
任何人都不會給自己平添禍端。
那怎么辦?
更加穩妥的方法就是把陳歸女這樣的女人放到皇家可以掌控的寺廟當中,青燈古佛生活去。
衣食有保障,還一直都處于皇家的監控當中,可以保證她們不會搞事,這是最好的歸宿。
比如說王貞英這樣的,因為和王謐有良好的合作,到了王謐當皇帝的時候,自然不會苛待這位前朝太后。
不會去寺廟,也不會讓王貞英回到娘家生活,畢竟,以目前的態勢來看,王貞英這邊已經把太原王氏的很多人都給得罪了。
她現在,可以說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自己,也不是為了什么太原王氏全族了。
雖然,王貞英這樣做,確實是為了全族著想,但是,現在的家人恐怕是聽不進去的。
王謐是注定要成事的,這是歷史大勢,無法阻擋。那么,既然無法阻擋,迎合就是必須的。
瑯琊王氏就不同了,王謐就是出身這個家族,他們就是不使勁巴結王謐,也一樣可以獲得利益。
而太原王氏,若是想要在新的朝代奪取利益,必須從現在就開始布局,從這個角度來看,王貞英比那些前朝大臣要更有遠見。
她一早就看出了,要想在大動蕩之后的朝廷里占據一席之地,甚至是維持住家族原有的體面,就必須從現在就開始和王謐合作。
你的皇位是我給的,我讓出來的,雖然,我也只是順勢而為,但是,我沒有給你制造任何的障礙,并且積極合作。
但凡是個有良心的,都不會為難王貞英,當然還有她的家族。
這是王貞英一開始就提好的條件,我可以作為大晉的代表,交出權力,你呢,就要保證我一門榮耀不墜。
這筆買賣,對于王貞英來說,一點不虧。
現在,令她憂愁的正是族人的誤解,尤其是大哥的不理解。
是把權力交給自己人,還是把權力交給外人,這是王恭最關注的問題。同時也是因為這件事,他才徹底和妹妹決裂。
他想不通,把持朝政而已,難道不是自家人更放心嗎?
為什么妹子會反而支持王謐那小子,而把自家的大哥拋在一邊?
甚至看到大哥受到侮辱,她居然還反手相信王謐,支持他,這誰忍得了?
他似乎忘記了,現在的北府大軍是在誰的手里掌控著,就算是把他王恭弄上去,他又有何能力去限制王謐?
他根本就控制不住他,就算是有王貞英在后宮的支持,結果也是一樣的。
就是逼著王謐使用暴力手段把他弄下來,兩大世家的關系徹底跌落到谷底。
公開決裂。
而且,這種決裂,對于太原王氏來講還不會有一絲一毫的好處。
于是,王貞英便代表太原王氏投靠了王謐。
太原王氏如今落入下風,不是王謐太強,而是你王恭太弱,你不是沒有過機會,但是,你根本就沒有這樣的能力。
為什么不承認?
所以,以當前的形勢,想要讓王貞英回歸母族是不可能的,而王謐對待這位對自己有恩的前朝太后,當然也不會苛待。
建康宮有許多宮殿,找一個僻靜之處暫時安置也是可以的。
但是這只是目前的想法,事實上也根本就不會實施。
你看,北伐就要成功了!
待到北伐成功,朝廷就要北遷,這是必然的,如今的朝代,偏安一隅就難以控制全境。
所以,在目前這個階段,該北遷就還是要北遷,這樣才更容易控制局勢。
這樣一來,王貞英具體的去處一時半刻的,是定不下來的。
如果脫離了建康城的這個環境,宮殿也許就沒有必要了,在繁華的長安城,找一座體面的宅院住下來,也不是不可以。
原本,在這樣的局勢之下,陳歸女的下場如何,王謐是根本就不關心的。
如果想要活命,也很簡單。
他帶著王貞英北遷,讓陳歸女留在建康就可以了。
眼不見,心不煩。
到時候卻了長安城,她陳歸女在建康城里再怎么搞事,也影響不到他,無所謂了。
可惜。
她自己不知道珍惜機會,不知道要低調行事,活生生的把機會給做沒了。
這下好了。
按照王謐的觀察,其實呢,王貞英是早就有除掉陳歸女的心,對于她來說,這個女人確實是一個危險的禍患。
雖然只是現階段的。
你看,只要是王謐當上了皇帝,陳歸女就再也沒有任何的威脅性,她也再也無法和王貞英爭奪什么太后之位了。
現實的危險,就是在這個短暫的過渡階段。
越是面臨嚴峻的北伐,麻煩就越是接二連三的冒出來。
如果說,陳歸女還有機會搞事的話,那就是現在了!
過了這個村,可就沒這個店了!
王謐無法猜測陳歸女如此行事,是不是考慮到將來要改朝換代的可能,但是,她想要在司馬德宗還沒懂事之前就奪回親生母親的意愿是很強烈的。
除此之外,從她的行事風格也可以看出,八成,這就是她自己的主意,并不是出自什么高人指點。
這樣一來,就好辦多了。
只要除掉她一個人,內宮之中應該就沒有敵手了。
而且,令人欣慰的是,還是陳歸女主動下手的,這樣的好事,到哪里去找?
她主動挑釁,就別怪別人還擊,尤其是王謐,對于他來說,現在除掉陳歸女,可以說是名正言順,還不會給自己招惹什么麻煩。
想想看,現在擋在他前面的,可是王貞英。
最恨陳歸女的人也是她,口口聲聲要盡快除掉她的,也是她,這樣一來,王貞英一定會竭盡全力和他配合。
如果,以后有任何人追究其此事來,擋槍的也是王貞英,找不到他的頭上。
當然了,作為合作伙伴,王謐還是相當講義氣的。
他會盡量把計劃設計的天衣無縫,讓王貞英也擺脫被懷疑的境地。
誰有意見?
明明是她陳歸女先動的手,難道,還不允許太后娘娘反擊?
我們這邊可都有證據呢!
認證物證俱在,而且,我們還有明確的證據表明,你不是第一次動手,你是一而再,再而三的想要謀害太后娘娘。
這一下,就算是朝堂上對王貞英有點意見的大臣,也不敢怠慢這件事,別想袒護陳歸女!
王謐采用引蛇出洞這一招,也是有他的考慮的。
不只是為了引誘陳歸女再次動手,同時也是為了以后能夠名正言順的處置她在做輿論上的準備。
雖然,現在整體上來說,朝廷上的大臣都還是支持王貞英做太后輔佐司馬德宗的。
但是,這只是一種慣性。
在王貞英選擇和王謐合作之后,不和諧的聲音就漸漸的冒了出來,他們想起了陳歸女。
對啊!
皇帝陛下還是有個生母在的!
現在的太后居然要和王謐攪在一起,不管未來局勢如何發展,很多原本和王謐就不對付的人,是很難分到一杯羹了。
那怎么辦?
只有掀翻這種局面,另行推選別的人上來主政。
不得不說,陳歸女是個很好的人選。
也算得上是名正言順。
有的人開始動歪腦筋,于是,他們的歪腦筋也必定會影響到在內宮中閑閑無事的陳歸女。
說句難聽的,就是閑的。
王貞英就是待她太好了,讓她有了她也可以和太后平起平坐的那種幻想。
實際上,如果一開始王貞英走的不是優容路線,真的讓陳歸女哪里涼快去哪里呆著,可能事情反而就沒那么難辦了。
讓她去掖庭舂米,或者是先一步下手,把她擠兌的沒法活,她可能就沒有那份閑心來謀害王貞英了。
甚至也沒有那種能力。
現在,王貞英給她的待遇不錯,而且,從內里來講,她對陳歸女還是有一點點愧疚的心理的。
或者說的更確切些,是心虛。
畢竟,兒子確實是人家生的,和她王貞英沒有一點關系,對待別人,王貞英可以說是問心無愧。
唯獨對陳歸女,還真是有點不舒服。
于是,在這樣的心理指導下,一開始,王貞英對陳歸女是相當優待的。
甚至,比當初司馬曜對她還要更好,更體貼。
但是,人是會變的。
每一個人都是。
王貞英呢,自然不想沒完沒了的報答陳歸女,畢竟,以往她們兩個的關系也算不上好。
并沒有一定要維護她的必要,在她看來,就算是把這個兒子交給陳歸女,她也坐不穩這個太后之位,甚至還會把兒子也折進去。
事實也是如此,只是陳歸女不愿意承認,或者是根本就意識不到,她或許還以為,太后這個位子,是個蘿卜大頭菜放在那里就都可以勝任呢!
而陳歸女也是一樣,所謂人心不足蛇吞象。
一開始,她對王貞英也是感激的,畢竟,能夠扶持兒子登上皇位,同時還給了自己不錯的待遇,任誰都要滿足了。
可惜,時間一長,她也變了。
她開始認為,如果沒有王貞英,她的處境就會更好了。
榮華富貴集于一身,誰也不是她的對手。
這樣的想法一旦形成,就很難被趕回去,于是,陳歸女就越來越不滿,以至于居然想要弄死王貞英!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也是東郭先生與狼的故事了。
反咬一口嘛。
不管她們這些女人心理究竟是怎么想的,為什么會鬧矛盾,王謐現在的任務就是鏟除障礙。
野心勃勃卻又志大才疏的陳歸女不會想到,她一心與王貞英為敵,卻無意中為自己設置了一個更加厲害的敵人。
一個她根本就不可能戰勝,甚至挑戰的敵人!
瑯琊王要出手了!
后果很嚴重。
這些麻煩事先放在一邊,能在這里碰到桓伊只能說,在這困頓又混亂的時代,也還是有知音存在的。
“野王,今后有什么打算?”
“不妨就留在建康幫我吧!”王謐說的是今后,不是現在,桓伊很清楚。
“既然來了,就沒打算走。”
他給了王謐一個明確的回答,王謐一喜:“我就知道,你是有志向的!”
雖然王謐很看重桓伊,但是,直到目前為止,他對桓伊的個性還是摸得不太清楚。
說到底,桓伊是個搞藝術的人,而且相當的有天賦,帶兵打仗可能只算是副業。
想當初,他鎮守江州,也是形勢所逼,能夠被朝廷信任的桓家人實在是太少了。
于是,不得已,桓伊只能幫著支撐家門。
以后,若是北伐成功,桓氏一族的勢力也會有很大的變化,到時候,還需不需要桓伊都是說不定的。
若是沒有這個緊急的需求,桓伊還會呆在行伍當中嗎?
桓伊喜歡大將軍這份工作嗎?
“你放心,我不會一直讓你呆在軍營里的。”
“等到功成,必定讓你站在朝堂之上,堂堂正正的做輔臣。”
“這…”
“稚遠,你真的是這樣想的?”
桓伊的眼中閃著亮光,很顯然,王謐的這個提議讓他很感動,也很驚訝。
“我知道,你一直不想在行伍里打轉,只是礙于家族的影響,不得已而為之。”
“如今北伐在即,兩軍也正是用人之際,你有才能,也有經驗,所以,在北伐成功之前,你還是要繼續帶兵,不過,只要大戰獲勝,我就讓你轉做他職,至于究竟做什么,可以由你自己選。”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