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兵器時代的技術擴散,幾乎是無解的問題。只要使用,那就不可避免的被看到,又因為冷兵器多數結構一目了然,而不像工業時代的裝備被各種技術包裹,從出現到被仿制,只是時間的問題而已。
智朗有這種心理準備,他能做的,也只是盡量讓武器的迭代快一些,同時在武器上包裹更多的技術。
不過,這并沒有想象中的容易。熱兵器當然是智朗的目標,但真做的時候才發現到處是問題,這會的工藝水平完全加工不出來。
比如,該用什么樣的鋼鐵?怎么打磨,在鋼鐵上鉆孔的鉆子該什么材質,什么形狀,怎么加工?以及怎么能讓鉆的時候不歪斜,全是不起眼的問題,但真做的時候才發現到處都是問題。總而言之,相當的不順利。
而且更無奈的是,在這之前,幾乎就沒有鐵匠這個職業。智朗找的工匠都是以前做青銅器的,但青銅跟鋼鐵的差別太大了,加工手段也完全不同。剛開始時,大部分工匠還沒有智朗懂得多,竟然還得他親自去教,每一步都走的相當困難。而現在兩三年過去了,工匠們一直在進步,但離真正做出來有用的東西,仍然差的很遠。
在這之前,智朗一直以為工業革命之前的制造業技術水平并沒有什么區別,但現在才知道,這確實是錯了,至少智朗的工坊現在連做出來一根筆直且打磨光滑的鋼棒都做不到,但早在工業革命前幾百年的人就能做火炮了。
下午剛過一半,智朗處理完政務,又像往常一樣提前下班了。
走在街上,兩旁多了許多裝飾品,還有幾個工匠正在修理路邊的樹枝,另外的幾個則在掛彩色布帛一類的玩意。這都是為即將到來的婚禮準備的,仍然很簡單。
除了那幾個忙碌的工人,走在不長的街道上,只偶爾看到幾個路人,薪城越發的冷清了。自從移居城外的風氣起來后,薪城居民響應的很熱烈,很多都在城外置辦了新的宅院,接著就徹底喜歡上了城外的大宅子。而城內狹小的宅子,則更多的是作為地位的象征保留,不一定去住,但一定保持整潔,跟國君為鄰的榮耀可是什么也換不來的。
流行搬出城去還有一個原因,但并不擺在明面上。在城內大家都一樣,但到了城外,居民們卻自視高那些外地搬來的新居民一等,優越感也是在城內時享受不到的。
智朗走到了酒館,這里以前總是很熱鬧,但現在只有一般熱鬧了。酒館也開了分店,在城外,由酒伯的徒弟經營。
智朗停下了腳步,身后跟著的親衛連忙湊到跟前,問是不是要吃東西,他只是搖頭。
酒館門外,一群小孩正聚在樹蔭下吃烤串,智朗饒有興致的瞧著。每次看到這樣的場景,都能讓他莫名的放松下來。當年,他之所以不愿搬離薪城,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這城里的氣氛跟那種互相緊密的聯系,總能讓他暫時擺脫充滿冷酷的政務,腳踏實地的體會生活。
這時,一個錦衣侍女突然從酒館走了出來,手里提著一個食盒。
智朗一時有些眼生,城里的人他還沒有不認得的,而城外的人輕易是不能到城里來的。
但很快他就想起了,這該是高氏女的侍女吧?
他走了過去,那侍女看到智朗,顯然認得他,連忙行禮。
“你家主人吃飯這么早嗎?”智朗盡量溫和的說道。
侍女緊張的有些磕巴,連忙說道:“不是正餐,都是些點心跟小吃。我家主人之前嘗了之后說是喜歡吃,就常讓我來拿。”
智朗點了點頭,往前抬了抬手:“回去吧。”
“唯!”侍女低著頭,趕忙提著食盒離開了。
接著,智朗在城里轉了會,仍然覺得無聊。他不愿意往越來越熱鬧的城外去,因為每次都讓大驚小怪的外來人員弄得好大的動靜。而天色又不早了,也不值當再去更遠的地方消遣。
在街上停頓了片刻,他看向了那個熟悉的宅院,現在高氏女暫時安頓在這。
大門緊閉著,等智朗敲開門,到了院子里,一群高氏侍女匆忙站在兩旁行禮。
智朗只覺得別扭,又覺得不大合適,就想轉身離開。不過,高欣若卻從后院急匆匆過來了。
這次,她沒遮面,也未點妝容。遠處走的急,但到了近前腳步又慢了下來,端莊的朝智朗行了一禮。
智朗覺得,這禮儀實在是他看到過的最標準的一個。
智朗打量著她,高欣若有些緊張的站著,手藏在寬大的衣袖中。
只說長相的話,高欣若也只是比趙嬴稍弱,但氣質卻更多了許多端莊。而對這場聯姻,智朗的觀感立刻就大為改善了。
“你叫什么名字?”智朗說道。
“欣若。”高欣若小聲說道。
問完這個,智朗卻一時有些語塞,此情此景總感覺有些別扭。
接著,智朗干脆邀請她去院中的涼亭稍坐。
只有兩人,智朗輕松不少,打量她的目光更無顧忌了一些。
高欣若的臉色已經通紅,坐那一動不動,有些難以應付這場面。
“這一路可曾遇到什么有趣的事嗎?”智朗的目光終于稍稍挪開,稍稍向后倚著。
“有趣的事么?”高欣若大著膽子抬起目光,想了片刻,卻搖頭說道:“幾個月都在趕路,哪里還會有趣事。就算碰到了,心中躁悶,怕是也感受不到的。”
“這說的倒是。”智朗笑著點了點頭,“坐車確實是難受的緊,騎馬就要好得多。車子走幾個月,但戰馬快馬加鞭半個月就到了。”
“騎馬趕路確實威風。”高欣若眼中憧憬的道。
“你若想學,我可以教你。”智朗說道。
高欣若愣了一下,說道:“這如何使得?”
“你若愿意學,那就使得。屯留就有女子在練習單騎了。”智朗突然搖了搖頭,笑道:“早就聽聞高氏的家教嚴格,如今看到你,果然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