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三十六章 京營出京

熊貓書庫    明天子
🔊點這里聽書

第三十六章京營出京  給皇帝衣服,可以并到織造之中,給皇帝做兵器,可以并在兵工廠之中,但是給皇后與諸位妃子做首飾,這樣的活卻沒有地方規整。

  好吧,金銀匠的精細活。都需要老師傅,也用不了多少人。

  但是皇帝用的廁紙,皇帝用的筆,已經雜七雜八的小物件,如是等等。

  可以說,皇宮之中維持皇族生活的所有物資,都是不假外求的。也就說,只要用到的,都沒有向宮外采買的意思。

要么自己生產,要么讓下面進貢  如此就可以想象,為什么宮中每年的花費最少要一兩百萬兩之多,要知道,很多省一年稅入,也不過是這個數字,還不算如貴州這樣的窮省。

  這里有極大的浪費。

  在太皇太后時期,就精簡過人手,而朱祁鎮一直沒有怎么擴充,甚至在除掉王振的時候,還消減了不少人手。

  但是宮中太監宮女加起來,大抵還是超過萬人的。只是這萬余人,每年耗費數百萬兩,在這些作坊的浪費,也是其中一大項,更不要說太監們的上下其手了。

  朱祁鎮立即想到了。

  這樣處置的好處,不僅僅是能騰出一筆活錢,還能減輕宮中的開支。一舉而兩得。

  朱祁鎮說道:“好,就這么辦。如此在一兩個月之內,少府能籌多少錢?”

  劉定之說道:“以臣之見,多的不好說,三百萬兩,還可以的。”

  這些遍布北京附近的作坊,有兩處讓各大商賈下血本。

  第一處,就是即便是撲賣了,一般情況下,宮中的需要還是要繼續的,除去了這些作坊,自然要有采購。

  那么從什么地方買?

  自然是從這些原本的作坊之中。

  明后期,天下咸稱蘇樣,那時候天下的時尚中心,技術中心,都在蘇州。

  而此刻卻不一樣,天下風尚都在宮中。尤其是朱祁鎮的欣賞品味,與這個時代不大一樣,比如朱祁鎮不喜歡,那種花紋太繁雜的圖案,再比如朱祁鎮對不少家具進行的改造,就好像煤球爐一般。

  朱祁鎮無意引領風尚,他不過是想讓自己過的舒服一點。

  只是上行下效。

  就比如,朱祁鎮不喜歡官員跪奏,天下間官員之間,大多作揖而已。當然了官場之上,除非上下級相隔了好幾級,一般也很少跪,只是朱祁鎮強化了這一點。

比如,朱祁鎮喜歡開會,也約定成俗一套會議流程,并派人記錄。掌起居注的翰林官負  責這一點。

  而在地方官員議事的時候,也紛紛照著這一套來。

  朱祁鎮自己不覺得,卻不知道他很多習慣,都是后世多少代進化培養出的,很多人都覺得舒服方便才這樣做的。

  再加內傷他皇帝的身份,自然成為大明朝最強的時尚達人,宮外都以模仿宮中的風尚為榮。

  這些作坊只要接到皇宮里的單子,即便不給錢,他們也愿意,因為如此就證明了他們的正宗。

  第二處,就是工匠了。

  大明最好的,技術最高超的工匠,大多都在宮中,如果能得到這些大師傅,自然再好不過了。

  不過在這一點上,他們要失望了。

  朱祁鎮一直有意解除匠戶體制,雖然還沒有大張旗鼓的做,但是在劉定之推行的工業化生產下,這個體制已經在崩解之中。

  畢竟這樣的分工生產,需要的不是匠戶,而是工人。

  所以這些大師傅之前依附宮中,是一種人生依附關系。但是在這些作坊賣出的時候,這個關系也自然解除了。

  商賈們不可能憑空得到這些人,如果拉攏人,就要看他們的本事了。

  第三,就是這些作坊的地皮了。

  如果知道熟悉北京地名的人都知道,北京有很多地方叫某某場,這些場大多都是為宮中供應的,比如大有名氣的琉璃廠。

  這些場或在城內,或在城外,都是當初規劃北京城的時候,一起規劃的。

  那是幾十年前了,當時北京與現在的北京可不一樣。

  隨著承平日久,北京的人也越來越多,京城居大不易,這房價就水漲船高了。

  現在看來,這些工坊所在,都是黃金地帶。哪怕僅僅是將工坊推平了,在原地建一個宅子,也能值大價錢。

  所以這種種原因,這些工坊賣出,三百萬兩,還是少說了的。

  特別是在地皮這一塊,如果細水長流,說不定收益更大。

  劉定之自然也是給自己的留有分寸。

  朝廷雖然雖然財政緊張,但并非一點錢也沒有,有這三百萬兩打底。再湊借一點,出兵的軍費大抵就有了。

  軍費問題一解決,武英殿之中,就變成快樂起來了。

  下面的問題,就是商議出兵的人選與數量了。

  朱祁鎮問孟瑛。孟瑛說道:“陛下,遼東鎮只需派一個軍過去,就足夠穩定局面,而再抽調一兩萬,去海西,海西就不會有失,大抵五到七萬之間,就足以維持局面。”

朱祁鎮說道:“如果朕想要給也先一個狠  的需要多少兵馬?”

  孟瑛一愣,苦笑說道:“兵無常勢,水無常形,陛下讓老臣說,老臣也不知道該從何說起。”

  朱祁鎮明白,打仗的因素太復雜了,哪里是單單增兵就能打勝仗的。但是朱祁鎮也知道,雖然增兵不一定保證打勝仗,但是增兵之后,打勝仗的幾率,要高一點。

  朱祁鎮想了想說道:“既然如此,中軍留守。其他三軍出動,石亨熟悉海西,讓石亨先行馳援海西,負責海西戰事。以楊洪為主將,郭登為副將,增援遼東,負責遼東戰事。”

  “陛下。”劉定之說道:“如此三百萬兩估計不夠。”

  朱祁鎮說道:“朕再出內庫,不過戶部也要想辦法。”

  朱祁鎮內承運庫幾乎到了歷史最低水平了,不過三百萬兩上下,再出內庫,朱祁鎮就真要緊衣縮食,大量裁剪宮中人員了。

  朱祁鎮相信,一個平日運行良好的財政體系,在關鍵時候,是能榨出錢的,只要不一直榨就沒有問題。

  畢竟與明后期的幾個皇帝相比,朱祁鎮的財政已經幸福的是他們無法想象的了。

  朱祁鎮關鍵時候,有豁出去的勇氣,如果不是朱祁鎮不想再經歷一次京城兵力不足的窘狀,他都敢將其余四軍都放出去。

  畢竟說起來北京還是十二萬城防軍的。

  只是估計朱祁鎮愿意,其他人也不會愿意的。

  朱祁鎮說的斬釘截鐵,其他人只能同意。

  石亨說道:“陛下,臣有一言。”

  朱祁鎮說道:“說。”

  石亨說道:“海西太遠了,再加上道路南行,各軍步騎皆有,趕到的時候,估計黃花菜都涼了,而今救人如救火,臣以為當抽調各軍騎兵,以臣為先鋒,先到海西,其余步卒,再慢慢行軍不遲。”

  朱祁鎮看向孟瑛。

  孟瑛說道:“可以,中軍留守,也可以將中軍的騎兵也換給石亨。”

  以馬三步七的原則,每軍都有一萬五千騎兵。石亨將步卒留下來一萬五千補充到正中軍之中,而后將剩下的兩萬步卒留在后面,帶著三萬騎兵,當天就離開了北京城,途徑山海關,遼東先到海西。而楊洪與郭登第二天出發,跟在石亨的后面馳援遼東。

  如此,瓦刺主力,與明軍主力在正統十四年之后,再次碰撞。四年前的新仇舊恨,要重新清算。

  這一次碰撞的地方,就是在海西與遼東。

  誰勝誰負,還是未知之數。

  不過,朝鮮戰事已經進入尾聲了。漢城之戰,到了要見分曉的時刻。

  最新網址: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