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五十二章 小城故人(上)

熊貓書庫    一劍長安
🔊點這里聽書

  小城故人(上)

  寧致遠和裴長空跟著三人,一直到他們出了荊門州的州府。

  “他這一走,我們這匯溪境的六宗大比…”夜深,風呼呼的灌進了寧致遠的白袍里,他直了直腰板,撩了一下散在額前的長發,臉上帶著憂慮。

  裴長空轉頭看了自己的外甥一眼,眼中全是欣慰之色。

  至少他知道了,自己這個外甥現在開始就在操心著青蓮劍宗的事。

  雖然他不愿意,同樣,他也不希望自己的外甥同自己一樣。

  至少,他可以做裴氏這一代的主,在他自己的孩子沒有出生之前。

  裴長空拍了拍自己外甥的肩膀,一臉神秘的笑道:“這個不用擔心,他們一定會在六宗大比開始前準時到達封武山的,而且極大的幾率幫我們哦。”

  寧致遠看著自己的舅舅,現在他的心里如同一團亂麻一般。

  其一自然是因為自己的母親,其二便是那位舅舅口中原先說值得信任的李長老,這其三自然便是匯溪境的六宗大比了。

  裴長空右手抱著自己的左手手臂,左手撐著臉,露出了思考狀。

  “沒事,這次六宗大比我帶隊,有的是辦法。原來還打算讓那位里長老帶隊的,沒想到啊…”

  “那她?”寧致遠帶著疑問。

  “她也跟著去,沒事兒。”

  “至于徐長安那小子,只要他到了封武山,我就有法子讓他心甘情愿的參加代表我們青蓮劍宗參加六宗大比,拿了我青蓮劍宗的傳承就跑,真當這東西不值錢么?”

  裴長空補充道,臉上露出了一絲笑容。

  寧致遠看著往常一臉正氣的舅舅,這絲笑容怎么都覺得有些奸詐,他似乎嗅到了陰謀的味道。

  寧致遠想了想,想起了清池峰上的那個女人,開始為自己的舅舅擔憂起來。

  “可若徐長安去了六宗大比,沒奪魁還好,倘若拔得頭籌,事后那位未來舅媽知道后…”

  他說道這,便轉過頭看了一眼自己的舅舅。

  裴長空聽到這話,想到了那個不講理的女人,也打了一個冷顫。

  不過他很快便恢復了鎮定,借著黑夜的掩護之下,微微變色的臉也恢復正常。

  他清了清嗓子,似乎是在為自己壯膽,接著便朗聲道:“致遠啊,舅舅教你一件事。”

  寧致遠低下了頭,心里有些害怕,莫不是舅舅這樣都要教訓自己?

  他異常的恭敬,反正打不贏跑不贏,自己還不能還手,他能怎么辦?他也很難啊!

  “男人這一生,可以對權力低頭,可以對強大的實力低頭,也可以對情義低頭,卻偏偏不能對女人低頭。”

  他說完這話,感覺自己突然有了底氣,月光下的臉顯得自信而又得意。

  寧致遠有些意外,沒想到自己的舅舅能夠說出這樣一番話來。

  “看什么看,男人頂天立地,怎么能對女人低聲下氣!”裴長空說著,便轉過身大步走遠。走了幾步,他停了下來,低下頭悄悄的往后瞟,發現自己的外甥被自己給鎮住了,一直立在原地。

  看到這副情形,他心里樂開了花。

  裴長空摸了摸自己的臉,有些發燙,至于紅不紅,他才管不了那么多呢,反正也沒人看得見!

  徐長安他們一走,便走了十幾天,一直朝南而下,恰好距離這封武山越來越近了。

  李道一一路上費盡唇舌的勸說兩人去這封武山,藍宇倒是無所謂,去見見世面也好,至于徐長安,他本有些不想去,怕遇到熟識之人認出自己;但又有點想去,想去見見那位穿著紫衣,手拿長鞭的姑娘。

  在長安的時候,托人送過一些東西去,他也收到過信。

  那時他記得還是煙花三月,沒想到如今已是深秋。約好的桃花早已凋謝,如今這個時節,算算六宗大比的日子。

  運氣若是好一些,能同在一山賞一場雪。

  徐長安想著想著,便立在原地,眉眼之中全是向往之色,心跳都加快了幾分。他的嘴角浮起一絲微笑,可惜的是,兩人看不到。

  李道一在徐長安伸出手晃了晃,見他眼中還閃著光,便拍了他肩頭一巴掌,嚇得徐長安一個激靈。

  “好…好…”徐長安急忙答道。

  “好什么好,你小子是不是被狐妖迷了心智了,我們兩讓你走快點,進城啦,再不進城,城門要關閉啦!”李道一拿著一本書在徐長安面前晃了晃,正是當年那本風靡長安文人的《狐妖奇談》。

  徐長安愣住了,剛才不是還在討論去不去封武山么?

  他抬起頭一看,只見前方是一座巍峨城池,遠方高山聳立,紅霞繚繞。城門之上,“揚城”兩個大字異常的顯眼。

  徐長安跟著他們走了進去。

  青石板街,貫穿整座城池的小河,小河將城池分為了兩半。

  還有不少船只停在小河中,河岸上都種滿樹,可偏偏沒有塵土。這里的人都用石頭或者石板將樹周圍的泥土圍了起來,這樣一來,即便是雨雪天氣,也不會弄得滿街泥土。

  小河的水很清,秋天的晚霞和風把河水映得一片通紅,幾片金黃的樹葉落入水中,隨波逐流,飄向遠方。

  河岸上,不少姑娘穿著薄紗衣服,絲毫不把這秋季放在眼里。

  南北的氣候差別較大,北方陰雨綿綿,而南方卻正好“天涼好個秋!”

  還有不少穿著青衫,頭帶綸巾的讀書人搖著手中折扇,口中不時的輕吟著什么“輕羅小扇撲流螢”之類的句子。

  徐長安雖然算不上一個完完全全的讀書人,可好歹跟著時叔這些年,該念的功課也沒落下,而且他還是夫子的小徒弟,文才比不得一些大家,可和能去趕考的士子也相差無幾。

  聽到這話,他心中有些納悶。

  深秋時節,怎么會有流螢。

  他抬起頭來,這才發現,河岸之上有片草地,雖然沒有春夏時節的生機勃勃,可依然綠意盈滿眼眶。

  草地之上,不少女孩子,膽子大一些的穿著輕紗。而稍微害羞一點兒的,便都穿著錦衣,拿著圓扇,撲著河岸邊的螢火蟲。

  那些讀書人有些雙眼放光癡癡的看著,而有些則是面帶微笑,看著這一幕,立馬招來書童,遞來筆墨,開始作畫。

  紅霞映清流,嬌女逐流螢。

  風輕拂臉龐,陣陣銀鈴般的笑聲傳了過來,讓人流連忘返。

  就連平日里坑蒙拐騙連婦孺都不放過的李道一都癡癡的看著那些撲著流螢的姑娘。徐長安看著那些螢火蟲,似乎看到了一道紫衣也夾雜在其中,拿著圓扇,撲著螢火蟲。

  正在此時,人群頓時有些騷動。

  那些不管是畫畫的,還是正盯著女孩們看的,所有的讀書人都收起了自己的東西,朝著一個方向擠去。

  而那些女孩們,也開始準備回家了。

  此時紅霞早已被黑夜掩蓋,一輪星月正緩緩什起。

  徐長安這才發現了這座城池的不一般,人頭攢動,腳尖抵著腳跟,肩膀挨著肩膀,三人也被這人流推著往前。

  擠了約莫半個時辰,三人終于擠了出來,找到了一個涼亭。

  而遠方人聲鼎沸,滿眼過去,除了小河流水,便是萬家燈火。

  三人走著,一個人正和李道一撞了個滿懷。

  李道一才想罵,他向來罵人和逃跑絕不弱于人,可看到那人的瞬間,便張不開口了。

  這是一個小婢女。

  李道一才不會因為一個小婢女改變,他罵過的,騙過的人當中可不乏小婢女。

  他看到了涼亭之外的一道倩影。

  李道一最近看《狐妖奇談》有些入迷,居然也想試著有一段絕美的愛情。

  他輕聲細語,像完全變了一個人一般,看得藍宇和徐長安有些發愣。

  “你家小姐在找東西么?”

  小婢女點了點頭,而涼亭外那女孩子也焦急的朝著這里張望。

  李道一想了想,低下頭,眼中出現淡淡紫芒,最終在涼亭的木椅之下發現了一支金雀釵。

  他彎下了腰,撿起了那枚釵,遞給了那小婢女。

  “你家小姐是不是在找這個?”

  小婢女接過了金雀釵,千恩萬謝的朝著李道一感激,李道一的眼光卻飄到了涼亭之外。

  他看到,那女孩子也拿著圓扇半遮面朝著這兒瞟。

  李道一的心里如同裝了十幾只小兔子一般,砰砰砰的跳個不停。

  沒過多久,那女孩子看了他們一眼,便轉過頭去,小婢女拿著一方錦帕朝著他們走了過來。

  李道一心跳得更厲害了。

  《狐妖奇談》中的愛情故事一般都是這么開始的。

  那小婢女拿著錦帕慢慢的靠近他們,李道一眸眼之中全是笑意和溫柔。

  他沖著徐長安和藍宇說道:“咱行走江湖,靠的就是溫文爾雅和一副不輸世家公子的臉面。”

  可話音剛落,讓他難受的一幕卻出現了。

  小婢女越過了他,直接走了過去,最后在藍宇的面前停了下來。

  “我家小姐想問公子姓名,可否?”

  藍宇看了一眼李道一,李道一撇過臉去,冷哼了一聲,不想看藍宇。

  “在下藍宇。”藍宇拱手回道。

  小婢女聞言,接著說道:“小姐每逢傍晚都會來這里,今日一見公子,覺得公子似她的一個故人。”

  別人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藍宇只能接著說道:“興許與那故人有舊,若是不嫌棄,改日一敘。”

  那小婢女聞言一笑,把那方錦帕遞了過去。

  藍宇接過來一看,錦帕邊角繡著一個“方”字。

  李道一聽到這里,心里跳動的小兔子被十幾把刀剁成了十幾塊,心如刀絞。

  小婢女看到藍宇接過手帕,放在懷里,遠方那女孩轉過頭,比月兒更嬌羞。

  小婢女知道自己任務完成,朝著藍宇盈盈一拜表示尊敬,便走到了哭喪著臉的李道一面前。

  “多謝道長,若是道長不嫌棄,改日小姐設一素齋宴,感謝三位。”

  李道一聽到這話,心里的小兔不止被剁成了十幾塊,而且被剁成了肉醬。

  憑什么人家是“公子”,自己是“道長”。而且若是論起年紀來,他可比藍宇要小!

  他知道這頓宴請都是看在藍宇的面子上,咬著牙說道:“好,我們一定來,我要多吃他幾大碗!”

  “多謝道長賞臉,三日之后,方府。”說罷,便走了。

  李道一看著兩人遠去的背影,心中憤憤不平,正要沖著藍宇發幾句牢騷時。對面河岸之上頓時安靜了下來。

  “琴仙子到!”

  一聲吆喝傳了出來,接著一陣琴音在月光之下如同小河一般,安靜的流淌出來。

  徐長安聽到這琴音,頓時朝著琴音的方向擠去,他的腦海中浮現出了那一抹白影。

  李道一看得徐長安跑了,也顧不得和藍宇計較,便瞪了他一眼,兩人朝著徐長安追去。

  補充一點,之前忘記寫了。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文中引用了一句,出自唐代杜牧的《秋夕》。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